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5)
2023(14069)
2022(12437)
2021(11676)
2020(9783)
2019(22717)
2018(22530)
2017(43331)
2016(23538)
2015(26529)
2014(26135)
2013(25670)
2012(23453)
2011(20842)
2010(20446)
2009(18337)
2008(17525)
2007(14765)
2006(12647)
2005(10483)
作者
(66293)
(55537)
(54916)
(52156)
(35458)
(26762)
(24979)
(21904)
(21294)
(19505)
(19358)
(18567)
(17496)
(17382)
(17193)
(16830)
(16634)
(16439)
(16026)
(15959)
(13626)
(13473)
(13467)
(12809)
(12434)
(12264)
(12166)
(11999)
(11033)
(10976)
学科
(91444)
经济(91348)
管理(68407)
(62544)
(52215)
企业(52215)
方法(45585)
数学(40154)
数学方法(39603)
(24121)
(22756)
中国(21968)
(21954)
地方(20347)
业经(19818)
农业(16380)
(15620)
环境(15496)
(15161)
贸易(15154)
理论(15113)
(14778)
财务(14701)
财务管理(14672)
(14661)
(14539)
技术(14432)
企业财务(13928)
(12807)
(11761)
机构
大学(324018)
学院(322521)
管理(133157)
(123603)
经济(120922)
理学(117043)
理学院(115756)
管理学(113578)
管理学院(113007)
研究(104602)
中国(76444)
科学(68552)
(68307)
(54354)
(51943)
(51545)
业大(50734)
(49525)
中心(49060)
研究所(47948)
财经(45020)
(43106)
师范(42642)
北京(41458)
(41154)
农业(40879)
(39150)
(37273)
经济学(36257)
师范大学(34832)
基金
项目(237413)
科学(187403)
基金(173686)
研究(169989)
(152285)
国家(151102)
科学基金(130792)
社会(106219)
社会科(100619)
社会科学(100590)
基金项目(93539)
(92798)
自然(88233)
自然科(86075)
自然科学(86054)
自然科学基金(84490)
(78290)
教育(77917)
资助(71030)
编号(69350)
成果(53666)
重点(53374)
(52042)
(49980)
(49014)
课题(46342)
科研(46224)
创新(45734)
教育部(44262)
大学(43788)
期刊
(125303)
经济(125303)
研究(86376)
中国(55143)
学报(53580)
科学(49109)
管理(46375)
(44433)
(40191)
大学(39868)
学学(37490)
教育(32782)
农业(31322)
技术(28335)
(21919)
金融(21919)
业经(21617)
财经(20711)
经济研究(19465)
图书(19321)
资源(18468)
(17525)
问题(16312)
(16197)
科技(15996)
理论(15840)
技术经济(15025)
实践(14776)
(14776)
(14721)
共检索到445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武智  李捷  朱书礼  李新辉  
石角水库位于广东省北江清远水利枢纽和飞来峡水利枢纽之间,是北江干流第一座梯级电站河道型水库。由于水坝阻隔及其他人类涉水活动影响,库区渔业资源呈严重衰竭趋势。为了解其鱼类资源现状,采用分裂波束渔探仪EY60(120 k Hz,200 W)于2015—2016年对库区鱼类资源及种群行为特征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显示,鱼类密度、鱼类行为及垂直分布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且鱼类个体呈现小型化。2015年12月、2016年3月和2016年6月鱼类平均密度分别为(0.008±0.0125)ind/m3、(0.1601±0.1123)ind/m~3和(0.0405±0.0449)ind/m~3。不同季节鱼类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季节鱼类洄游行为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夏季鱼类主要从库首向库尾水平洄游,垂直方向为向下洄游,而冬季则相反。本研究初步探明石角水库鱼类资源分布及其行为特征,也表明声学方法在研究较大空间尺度鱼类行为方面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北江渔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磊  李育森  施军  韩耀全  匡天旭  吴伟军  雷建军  何安尤  
2018年4月采用回声探测仪(EY60,200 khz)对广西洪潮江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水声学探测。结果显示,在时间尺度上,洪潮江水库鱼类密度昼夜差异不显著(P>0.05),但目标强度均值为白天大于夜间(P < 0.05),昼夜目标强度分别为(–43.30 ± 0.32)和(–44.50 ± 0.26) dB,主要是由于夜晚–60 ~ –54 dB的小型鱼类增加(–60 ~ –57和–57 ~ –54 dB 范围分别增加9.25%和4.76%),而白天-54~-48 dB的鱼类比例增加所致(–54 ~ –51和–51 ~ –48 dB范围分别增加7.42%和5.27%)。空间尺度上,洪潮江水库鱼类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变化特征(P < 0.05)。鱼类密度呈上游密度高于下游、库汊密度高于库心的特征。密度平均值为109.52 ind./1000 m~(3),最大值出现在上游S3站,平均密度为330.21 ind./1000 m~(3)。最小值为下游的S8站,平均密度为21.50 ind./1000 m~(3)。相关性分析表明,鱼类密度分布与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呈正相关,与水深呈负相关(P<0.05);鱼类目标强度与水温、浊度、TP、高锰酸盐指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洪潮江水库鱼类空间分布是多种非生物因子(如叶绿素a、总磷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生物因子(鱼类索饵、逃避敌害等)对鱼类分布的影响。该研究对了解洪潮江水库鱼类资源状况和环境影响因素,以及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飞飞  朱挺兵  龚进玲  杜红春  孟子豪  郭祉宾  杨德国  
为科学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金沙江下游水库的初步实施效果,实验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5月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和水声学调查,并分析了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共采集到鱼类2科9种,其中?、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2022年5月共采集到鱼类5科14种,其中蛇、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间、不同区域、不同水层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022年5月的鱼类密度(0.60尾/1 000 m~3)高于2020年11月(0.46尾/1 000 m~3),鱼类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不均匀性;不同调查时期的鱼群密集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2020年11月大部分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2022年5月则差异显著;2022年5月的上层鱼类密度(0.44±0.83尾/1 000 m~3)显著大于2020年11月(0.06±0.15尾/1 000 m~3);不同水层的鱼类分布差异显著,2次调查均表现为下层大于中、上层;估算得到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尾数分别为3.22×10~6尾(2020年11月)和3.53×10~6尾(2022年5月)。综上所述,水声学调查方法适用于金沙江下游水库的鱼类资源监测工作,十年禁渔实施后向家坝库区鱼类资源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玉芹  王珂  段辛斌  阴双雨  李世健  刘绍平  陈大庆  
使用EY60回声探测仪于2010年5月10—15日、9月28—29日分别对5种不同体长规格的鳙进行了目标强度及昼夜行为的现场测定。结果显示:鳙的全长范围为30.05~80.00 cm,体长范围为25.10~68.80 cm,体重范围为0.3~6.0 kg,对应的有效目标强度范围为-51.84~-42.06 dB,最大目标强度范围为-47.53~-37.06 dB。鳙的目标强度(TS)与其全长、体长、体重的对数值(logBL、logTL、logW)线性回归关系均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立元  危起伟  张辉  王成友  杜浩  谢晓  
为了探明长江上游向家坝至宜宾44 km江段鱼类在枯水期(1—4月)的分布特征,2006—2012年期间采用裂波式探鱼仪BioSonics DT-X对该江段进行了7次水声学调查,并使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采集流速等环境特征数据,此外,还在2011年3月同期进行试验性捕捞。水声学探测目标(Max.(TSc)≥-45 dB)的平均强度为(-42.32±5.02)dB,推算平均体长为22.71 cm。试验性捕捞共采获20种鱼类,平均体长21.31 cm。鱼类在研究区域呈现聚集分布的特征,主要分布在横河口、岷江口、南广河口三处河口以及打铁窝、李家沱两处深水区。分析认为枯水期该江段鱼类对环境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辛斌  谢意军  郭杰  王珂  刘绍平  陈大庆  
为了解长江中游洪湖至宜昌江段鱼类时空分布变化,于2014~2015年的秋季、春季和夏季,使用Simrad EY60鱼探仪对该江段的鱼类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3次水声学调查。结果表明:鱼探仪探测获得的鱼类回波信号与湖底反射信号的图像均比较清晰,且图像的背景噪声较小,长江干流的鱼类多以个体形式进行活动,探测时未发现鱼群。夏季鱼类目标强度(TS值)最高(–47.2±8.6)d B,春季鱼类TS值最低(–60.0±6.4)d B,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3个季节的鱼类TS值差异极其显著(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佩杰  王召根  蔺丹清  潘杰  刘燕  朱孝锋  刘凯  
为评估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密度及时空特征,于2018年在该水域进行了4次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水声学调查所得鱼类资源密度均值范围为0.090~0.575尾/m~2,均值为0.286尾/m~2;鱼类资源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随季节变化较明显, 7月和10月,和畅洲的南、北汊鱼类资源密度要显著高于其上游和下游; 1月和4月,则是和畅洲上、下游的资源密度相对较大,其中7月保护区水域的鱼类资源密度最大, 1月最小。调查水域内单体目标强度呈单峰状分布,主要集中于-59.5~-53.5 dB,春季、秋季和冬季的单体目标均匀分布于水深10~40 m的水层,夏季则多集中分布于水深5~20 m的水层。本次调查较准确地反映了镇江保护区水域内的鱼类资源密度及其时空分布信息,为保护区管理部门评价长江豚类的栖息地质量以及实施科学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普泽  宋聃  张尹哲  李俊锋  刘家寿  叶少文  
本研究旨在通过水声学方法评估博斯腾湖鱼类的季节和空间分布特征,掌握鱼类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规律。于2019年4—10月使用分裂波束回声鱼探仪(Simrad EY60, 120 kHz)进行全湖走航式断面探测,定量分析了鱼类密度、大小组成(以目标强度衡量)、水平和垂直分布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博斯腾湖春季、夏季和秋季鱼类密度分别为(709±141) ind/hm2、(8783±2611) ind/hm2和(743±499) ind/hm2,平均目标强度分别为–52.95 dB、–59.91 dB和–57.73dB。水平方向上,春季和秋季鱼类主要分布于沿岸带和敞水区,夏季鱼类更多地分布在沿岸带和水草生长区域。垂直方向上, 3个季节鱼类密度在水深3 m以下均随水深逐渐减小。目标强度在春季和秋季均呈现随水深逐渐增加趋势;夏季在水深3~12m之间随水深逐渐增大,但在大于12m水深区域有所减小。推测博斯腾湖鱼类群落的时空动态与繁殖、生长和捕捞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博斯腾湖鱼类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认识该湖生态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艳佳  高雷  郑永华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刘寒文  
2017年7月-2018年6月,对湘江下游汨罗江段的仔鱼及幼鱼、成鱼开展了逐月调查,采集仔鱼1 559尾,隶属于4科12种,其中江湖洄游型鱼类7种,468尾,分别占总量的58.3%和30.0%;采集幼鱼、成鱼1 258尾,隶属于8科42种,其中江湖洄游性鱼类16种,547尾,11 486.8g,分别占总量的38.1%、43.6%和40.7%。分析结果表明,仔鱼及幼鱼、成鱼的丰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均为夏季高,冬季低;4-8月份,江湖洄游型鱼类的运动指数在0.1~0.7之间,呈现入湖趋势;10月份至次年3月份,江湖洄游型鱼类的运动指数在-0.7~-0.3之间,呈现出湖趋势;幼鱼、成鱼的丰度基本上夜间高于白天的;径流量和水温是鱼类出、入湖的主要驱动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慧杰  杨德国  危起伟  杜浩  张辉  陈细华  
2004年10月~2006年5月利用Bi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仪(200 kHz)对葛洲坝至古老背-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Gray)自然保护区核心江段(30 km)的鱼类进行了5次水声学调查。结果表明:鱼类在该江段中分布呈现不均一性,深潭处分布集中,而急流处分布很少,葛洲坝至艾家河江段鱼的密度明显大于艾家河至古老背江段;在中华鲟产卵日,鱼类在葛洲坝至庙咀江段高度密集,2004年的平均密度达到62.62±24.77尾/1 000 m3,2005年的平均密度达到70.58±37.45尾/1 000 m3;整个江段中,体长60~106 mm的鱼类占有较高比...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谢意军  王珂  郭杰  刘绍平  陈大庆  段辛斌  
2015年7月11—17日期间,通过使用回声探测仪(Simrad公司EY60型,200 k Hz换能器)对东洞庭湖的鱼类资源进行了探测评估。结果表明,调查航段的鱼类平均目标强度(目标鱼类对声波的反射能力)为(-51.24±5.66)d B,平均体长约为12 cm,体长范围为2~125.8 cm,不同区域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即鱼类大小)差异性显著。所有调查航段中鱼类密度1.223~1 534.2 f/1 000 m3之间,均密度为186.3 f/1 000 m3,不同区域间鱼类密度差异性显著,中部湖区(cEc航段)鱼类密度较高。应用资源密度体积法估算东洞庭湖鱼类资源量约为2.36×108f,其中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稳  秦松  赵静  
根据2016—2020年浙江南部鱼类资源调查数据,运用广义加性模型研究浙江南部各季节鱼类资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基于2020年环境数据探究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最佳模型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47.9%、68.0%、56.6%和45.6%,交叉验证回归线的斜率平均值为0.74~1.02,模型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良好。水温、盐度和叶绿素是影响浙江南部海域鱼类资源密度的主要因子,在不同季节对鱼类资源密度有不同的影响机制。水温在夏季和秋季对鱼类资源密度影响极显著(P<0.05);盐度在不同季节对鱼类资源密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秋季,鱼类资源密度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冬季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盐度为31.5时达到最大值;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叶绿素浓度与鱼类资源密度均显著相关(P<0.05)。总体上,2020年春季、夏季鱼类资源密度相对较高,秋季和冬季鱼类资源密度则相对偏低。空间上,春季,温台渔场的鱼类资源密度明显高于鱼山渔场;夏季,温台渔场和鱼山渔场鱼类资源均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27.8°N~28.4°N、121.7°E~122.9°E以及28.9°N、122°E海域附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斌  陈国宝  于杰  王东旭  郭禹  王志超  
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间的不同季节,利用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对海南陵水湾口海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4次声学调查。通过回波积分方法并结合拖网采样对调查海域内渔业资源结构组成、数量密度、资源量密度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探查与评估。结果发现,2014年11月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86种,其中55种声学评估种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9.34×105尾/km2和5.08 t/km2。2015年8月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114种,其中63种声学评估种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祥  薛绍伟  武智  王静  张建斌  赖宝衡  胡智光  
【目的】为全面了解云龙水库鱼类的分布特征与评估鱼类资源的生物量。【方法】2019年10月采用分裂波束鱼探仪EY60(120 kHz,250 W)对云龙水库库区鱼类资源进行声学调查,并结合渔获物统计对鱼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评估鱼类资源量。【结果】云龙水库库区分布有鱼类16种,隶属3目7科16属,优势种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Hemiculter leucisculus)、子陵吻鰕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数量占比为76.27﹪;声学评估表明,云龙水库鱼类平均密度为(0.0496±0.0945)ind/m~3,鱼类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是水城河、老木河及石板河入湖河道汇入区,鱼类主要分布在5~15 m的中层水域,占总数的88.14%;水深15 m)占比约为6.91%。鱼类声学目标强度分布在-60~-28 dB,对应体长约为2~140 cm;鱼类资源生物量约为1.58×10~7尾,体长小于15 cm的鱼类约占总数的95%以上。【结论】采用水声学方法能科学、快速的计测天然水域的鱼类资源量,云龙水库库区鱼类以小型鱼类为主,鱼类资源量状况反映库区水环境生态情况,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捷  王晨  徐兆礼  陈佳杰  
根据2010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在苏北浅滩南部如东水域获得的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苏北浅滩如东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研究鱼类优势种对总资源密度的贡献和水域环境对鱼类分布、产卵及索饵习性的影响,探讨这些特征反映这一水域的渔场属性。结果显示:5月和9月鱼类尾数密度分别为1.33×103ind/km2和2.02×103ind/km2、重量密度分别为76.35 kg/km2和35.12 kg/km2;两个季节鱼类资源密度平面分布特征呈现相同的规律,都是东部外海水域高于西部沿岸一侧水域;鱼类种类数秋季高于春季;种类数与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与资源密度相似,也是东部外海水域高于西部沿岸一侧水域。逐步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