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9)
- 2023(13754)
- 2022(11815)
- 2021(10877)
- 2020(9538)
- 2019(21976)
- 2018(21574)
- 2017(41933)
- 2016(22348)
- 2015(25095)
- 2014(25073)
- 2013(24949)
- 2012(23228)
- 2011(21033)
- 2010(21107)
- 2009(19375)
- 2008(18965)
- 2007(16743)
- 2006(14569)
- 2005(13045)
- 学科
- 济(111602)
- 经济(111486)
- 管理(63001)
- 业(58734)
- 企(48311)
- 企业(48311)
- 方法(47420)
- 数学(42263)
- 数学方法(41712)
- 财(24978)
- 中国(24618)
- 农(24063)
- 地方(23316)
- 学(22808)
- 业经(20147)
- 制(17451)
- 贸(16724)
- 贸易(16715)
- 易(16160)
- 农业(16055)
- 务(15719)
- 财务(15666)
- 财务管理(15631)
- 企业财务(14884)
- 和(14662)
- 地方经济(14612)
- 环境(14533)
- 理论(14519)
- 融(14298)
- 金融(14295)
- 机构
- 大学(324288)
- 学院(322642)
- 济(141221)
- 经济(138436)
- 管理(122875)
- 研究(112521)
- 理学(106143)
- 理学院(104895)
- 管理学(102871)
- 管理学院(102260)
- 中国(83980)
- 科学(68705)
- 京(68257)
- 财(62882)
- 所(57424)
- 农(54775)
- 研究所(52218)
- 中心(51474)
- 财经(50399)
- 业大(48611)
- 江(48238)
- 经(45698)
- 经济学(44479)
- 农业(43073)
- 北京(42605)
- 范(41129)
- 师范(40699)
- 院(40627)
- 经济学院(39865)
- 州(37664)
- 基金
- 项目(216676)
- 科学(171030)
- 基金(159448)
- 研究(153668)
- 家(140245)
- 国家(139155)
- 科学基金(119196)
- 社会(98771)
- 社会科(93713)
- 社会科学(93687)
- 基金项目(84104)
- 省(83776)
- 自然(78596)
- 自然科(76814)
- 自然科学(76789)
- 自然科学基金(75415)
- 划(71328)
- 教育(71055)
- 资助(66243)
- 编号(60315)
- 重点(49540)
- 部(48401)
- 成果(48189)
- 发(46773)
- 创(44460)
- 科研(42394)
- 课题(41751)
- 创新(41700)
- 国家社会(41484)
- 教育部(41448)
共检索到477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艳 潘家华 谢欣露 周亚敏 刘昌义
气候变化是典型的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外部性的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的福利影响及其成本效益评估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基础。本文基于气候变化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福利经济学理论,构建了柏格森-萨缪尔森社会福利函数,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脆弱性与经济福利风险,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适应规划路径。首先,基于社会福利核心要素的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结果表明,气候敏感性是影响中国不同地区福利水平和脆弱性的重要因子。其次,依据气候敏感性与适应能力将中国30多个省份划分为三类适应区:发展型适应优先区、增量型适应优先区、发展型与增量型并重地区。第三,采用地区加权方法测算了中国2016—2030年RCP8.5气候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红根 周曙东
本文在构建水稻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模型基础上,以江西为案例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水稻敏感度主要处于低度敏感和中度敏感状态,适应度主要处于低度适应和中度适应状态,而整体上水稻对气候变化脆弱性较大,主要处于中度脆弱和高度脆弱状态。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各区域水稻脆弱性的表现和成因,并提出了不同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对由气候敏感性主导的脆弱区,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然风险防御能力;对由土地利用不合理主导的脆弱区,要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加强植被恢复,防治水土流失;对由适应性较差主导的脆弱区,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水稻 气候变化 脆弱性 江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建华 侯振宏 张治军 罗云建 张小全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方法与结果,总结已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对森林物候、森林生产力、森林结构、组成和分布,以及森林碳库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适应性评估方法进行总结评述。对目前相关研究的不确定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淑豪 谭文列婧 励汀郁 朱勇 张巧云 刘博
本文运用"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分析框架,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4个牧业旗147户牧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以及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气象数据,通过构建牧民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牧民的社会脆弱性状况。分析结果表明:牧民社会脆弱性水平整体较高,六成以上的牧民都面临着高脆弱性;牧民家庭抚养比例、职业粘性、居住粘性、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11个指标是影响牧民社会脆弱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可望对类似的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精准扶贫提供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慧平 赵明华
论文首先分析了在现状年 (1993年 )供水能力和需水条件下 ,1960~1993年的气候波动对莱州湾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脆弱性的影响。然后根据未来气候情景分析了在2000规划年和2020规划年供水能力和需水要求下 ,未来气候变化 (2000~2042年 )对水资源供需平衡及脆弱性的影响。在农业需水保证率50 %时 ,2000~2019年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 ,但2020~2042年水资源短缺2 0~5 7亿m3。若考虑未来气温的上升 ,则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大。因此 ,2020年以后需在调入5 6亿m3客水资源基础上 ,从区外调入更多稳定的水量以保证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资源影响 脆弱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建新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生产系统。研究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治理问题,解析农业脆弱性的生成机制、探索降低脆弱性的制度化途径、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是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议题。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涉及多学科交叉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织的系统。对农业气候脆弱性治理的研究经过了从单一自然科学领域的直观评价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融合互补研究的过程。农业脆弱性的治理除了政府实施直接激励政策或约束机制外,转变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调动农村微观主体和社区组织资源的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脆弱性 治理模式 自主治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朋伟 宋守信 潘显钟 董晓庆
在脆弱性的研究框架上建立了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城市脆弱性变量系统,包括三个维度(暴露度、敏感性以及适应能力)与六个类别(环境扰动、社会压力、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资源、调适/回应),通过变量间因果互动关系组合建立系统动力模型。借助STELLA系统动力学软件,通过仿真研究在三种不同的情境下,各指标变量的变动情况以及各指标对于整个系统的影响情况,从而发挥脆弱性变量的预测性与政策评估功能。通过仿真发现,在城市发展与预防灾害的产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是必须考虑的关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波 曲建升
由于工业时代对环境的开发和人为操控所造成的两大强有力因素的推动,城市化和气候变化日渐以危险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在分析城市在气候变化中的驱动作用、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以及城市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心的优势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纽约、芝加哥、伦敦和东京等国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典型案例分析,对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我国可以借鉴的举措进行了系统总结。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 政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晓笛
拉美国家独立后,政治上没有形成能够完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经济上延续了殖民时期的所有制结构、分配格局、产业结构,中心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使拉美的产业结构不断向资源密集型倾斜,形成了单一脆弱的经济结构,难以摆脱世界体系的不平等格局及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严重困境,教训极为深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文章通过对干旱区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网络等调查,探讨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区家庭生计脆弱性的原因。借助空间回归模型,以新疆于田绿洲为研究区域,2000、2005、2010年为时间段,同时考虑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扩散因素,综合检验气候变化条件下,社会经济结构、地理位置差异、族群及相邻效应等因素对干旱区家庭生计脆弱性空间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年均纯收入、家庭抚养比率、女性户主的家庭比例、仅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比例等社会经济因素及空间相邻关系是影响干旱区生计脆弱度空间扩散的最主要原因。族群因素方面,维吾尔族对干旱区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更为适应。而不同的地理位置,如乡村和城市、绿洲和荒漠等则表现出不同的生计脆弱度空间聚集状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志文
本文运用现代合约理论、金融制度学和金融脆弱性有关理论方法 ,首先通过对近几年来股市发展的纵向分析和主要股票市场之间的横向对比 ,发现我国股市异常脆弱。然后对我国股市异常脆弱的原因做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解说 ,指出我国股市异常脆弱归根结底源于现有的制度安排缺陷和不正常的特殊合约关系。主要表现为 :制度三重缺损造成的“中国式不完全合约”问题 ;股市合约化过程中自身合约安排不合理 ;政府在股市角色错位和不当干预造成的股市合约关系异化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玉英
以制度经济学范式为框架,从历史的视角出发,结合制度变迁中的目标函数导向和约束条件限制、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性以及"制度变迁成本分担假说",探讨市场化改革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脆弱性问题。最后得出现阶段改革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应对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昌彦 王慧敏 佟金萍 李荣昉
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的内涵,基于脆弱性PSR分析框架,从胁迫性、敏感性、适应性3个维度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脆弱性进行评价。结合2001~2010年鄱阳湖流域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a间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的变化受胁迫性、敏感性和适应性的综合影响,脆弱性先明显增加后缓慢下降,但基本处于中等偏差水平。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主要由降水量变化、自然灾害和经济发展产生的能源消耗、污染问题引发,提高系统适应性对缓解脆弱性有明显作用。根据评价分析,建议鄱阳湖流域未来从提高管理能力、经济及社会响应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开丽 张安录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生在我国农村的重要社会经济现象,既关系到土地供给的总体结构与变化,也关系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更关系到农户的生存状况。论文在分析当前农户脆弱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土地利用变化中农户脆弱性理论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包括暴露性指数EI、敏感性指数SI和自适应能力指数AI。根据量化后的SI和AI,可以计算出农户的脆弱性指数VI。论文以中国中部经济区5个省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作为案例研究区域,在大规模农户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了定量测度敏感性指数SI和自适应能力指数AI的指标体系,运用几何平均数算法对其进行量化,并由此分别计算出各省份农地转入户和转出户的脆弱性指数VI。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修 孙芳 林而达 居辉 熊伟
文章利用英国Hadley中心PRECIS模型输出的B2气候情景格点数据,输入CERES_Maize作物模型,对我国未来(2 070 s)不同格点玉米产量进行预测,并依据产量的变化率和GIS技术对我国未来玉米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进行研究,找出了未来我国玉米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和脆弱区,对指导我国不同玉米生产区有效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玉米 气候变化 敏感性 脆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