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5)
2023(8742)
2022(7636)
2021(7443)
2020(6533)
2019(14890)
2018(15013)
2017(30090)
2016(16138)
2015(18415)
2014(18299)
2013(17985)
2012(16665)
2011(14784)
2010(14875)
2009(13816)
2008(13283)
2007(11631)
2006(10324)
2005(9308)
作者
(44453)
(36843)
(36729)
(35296)
(23338)
(17626)
(16876)
(14412)
(13998)
(13157)
(12537)
(12344)
(11518)
(11446)
(11406)
(11159)
(10977)
(10916)
(10652)
(10648)
(9263)
(8960)
(8866)
(8446)
(8401)
(8328)
(8073)
(8044)
(7395)
(7193)
学科
(64057)
经济(63974)
管理(47164)
(44869)
(35648)
企业(35648)
方法(31908)
数学(28994)
数学方法(28540)
中国(19391)
(19109)
(18892)
(15230)
(13271)
贸易(13260)
业经(13056)
(12983)
(12397)
银行(12378)
农业(12127)
(11788)
(11443)
(11363)
财务(11314)
财务管理(11284)
地方(10985)
企业财务(10659)
(10246)
金融(10245)
环境(9843)
机构
大学(224922)
学院(224656)
(94794)
经济(92859)
管理(89355)
理学(76429)
理学院(75638)
管理学(74360)
管理学院(73919)
研究(70711)
中国(57769)
(47449)
(47012)
科学(41100)
财经(37372)
中心(34928)
(34468)
(34038)
(33816)
(32431)
研究所(30720)
业大(30575)
北京(29795)
经济学(29319)
(28596)
师范(28355)
财经大学(27871)
(27192)
经济学院(26662)
(25854)
基金
项目(146781)
科学(116376)
研究(109155)
基金(107891)
(92896)
国家(92146)
科学基金(79760)
社会(69308)
社会科(65725)
社会科学(65710)
基金项目(57090)
(56112)
自然(51600)
教育(50911)
自然科(50389)
自然科学(50376)
自然科学基金(49423)
(47989)
编号(45083)
资助(44659)
成果(36189)
(33559)
重点(33136)
(31390)
(30482)
课题(30159)
教育部(29204)
科研(28735)
人文(28603)
国家社会(28596)
期刊
(102863)
经济(102863)
研究(68220)
中国(39468)
(36881)
管理(33550)
学报(30206)
(28954)
科学(28945)
(25031)
金融(25031)
大学(23984)
教育(22767)
学学(22383)
技术(20599)
农业(19152)
财经(18609)
业经(17674)
(15966)
经济研究(15949)
问题(15075)
理论(12749)
(12291)
实践(11572)
(11572)
图书(11143)
技术经济(11049)
统计(10874)
资源(10273)
商业(10224)
共检索到336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广平  陈永福  
2011年7月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水和水利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球气候异常背景下,我国"水"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尤显重要。本文主要基于气候变化的视角,从我国"水"的现状出发,阐述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水问题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解决"水"问题的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璟珉  魏东  
随着全球增温以及各种异常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们越加关注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并一直努力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案。然而自《京都议定书》这份唯一的国际范围签署的旨在减缓温室气体的协议制定以来的10年时间,气候变化问题有增无减,没有得到实质改善。这不仅是科技水平和政策手段上的局限所至,更为根本的原因是现有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仍存在缺陷。全球气候变化长期被默认为"公地悲剧"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冥王星现象"。这种认知上的缺陷导致了当前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法难以行之有效。要找到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完善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伟中  王文远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超越了一般环境问题的范畴,而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关系的重要考虑因素。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以及气候变化问题谈判进程的加快,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挑战。文章分析认为,要求主要发展中国家承诺减限排义务的压力与日俱增,而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些思考:(1)充分认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准确把握国际谈判进程;(2)加快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暖;(3)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能力建设,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活动的能力;(4)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机制,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田成川  
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把近年来国际气候问题的争论推向了新的高潮。在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认知方面,虽然还存在一些分歧和质疑,但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潇  李杨帆  尹荣尧  孙翔  朱晓东  
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日趋严重,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家环境规划必要且适时。在分析行为效益、实施成本、适应性排放和国际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同时考虑"减缓"和"适应"行为应对气候变化并权衡二者优先次序,采用以适应为主的"单效"方案,将自然承载力、生产系统、社会人居环境三个层次和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灾害与风险、低碳经济、敏感部门、城市化环境效应、海岸带等7个相关主要问题作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小峰  任国玉  王守荣  张政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环境外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视与日俱增,已经确定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初步确立了响应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战略构想。本文从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观测与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当前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国际谈判的战略部署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海滨  
由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墨西哥气候变化大会的前景堪忧。各国在墨西哥会议上将吸取哥本哈根会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教训,谈判态度将更趋务实,谈判目标将更趋现实,谈判级别将从峰会回归部长级。全球气候治理结构需要改革,但联合国的主渠道作用不应改变,G20无法代替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中国在国际谈判领域面临六大挑战,需要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最重要的是,当前中国不应强出头,充当国际气候合作的领导角色,而应坚持不懈地做好积极的、建设性的参与者这一角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气候变化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大背景,必然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发达国家碳排放已趋平稳,中国因经济快速发展,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均量仍低于发达国家。气候变化及其应对对国际贸易具有结构升级、先进技术扩散、运输方式优化、内涵能源减少等方面的有利影响,以及削弱相对优势、挤压市场空间、引发贸易摩擦和加剧污染转移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提出应推动国际贸易的低碳化、建立互利共赢贸易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贸易发展等措施和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一宾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具有利弊两个方面。有利方面主要包括:气温升高对冬小麦种植区域的北移西延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低温冷害有所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忠法  张啸  
源于西方法律制度与法理两个层面的因素,目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集中在发达国家减排指标分配及发展中国家是否承担减排义务方面。该做法难以产生积极效果,因为温室气体排放是"果",而技术的不当使用是"因"。曾经落后的美日等通过技术转让形成创新能力的经验昭示:发展中国家在公平合理技术转让基础上形成开发与创新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路径;加强技术开发和转让方面的国际合作应为应对策略的重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祥琬  
化石能源的使用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其"领先地位"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措施,如绿色新政、开发页岩气、继续发展核电、能源自给、再工业化,并试图以"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相结合"奠定新的低碳发展基础;发展中国家则普遍提出了"脱贫与可持续统筹平衡发展"战略。全球范围正进行着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绿色、低碳已成为世界潮流。应对气候变化为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战略要素,我国要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脉动,以务实的行动推动中华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①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发展道路的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兵  郭泉水  阎洪  温远光  
本文以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全球变化(GlobeChange)为背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手段,从林冠截留、枯落物蓄水、林地土壤拦蓄这三个森林水文生态功能最主要的层次出发,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前后我国森林降水截留功能地理分布规律的差异。203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未来情景依据7个GCM大气环流模型的预测结果,选用树冠降水截留模型和森林综合截留模型,在IDRISI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模拟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降水截留规律的可能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仓  杨齐明  樊万选  
根据对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经济增长情况的阐述,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气候风险因素,通过研究气候行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气候变化的经济学考量的思维方式。在研究了气候变化市场失灵的基础上,得出控制气候变化的最佳政策将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治理的措施相结合这一论断。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仓  杨齐明  樊万选  
根据对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经济增长情况的阐述,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气候风险因素,通过研究气候行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气候变化的经济学考量的思维方式。在研究了气候变化市场失灵的基础上,得出控制气候变化的最佳政策将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治理的措施相结合这一论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