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8)
2023(16683)
2022(13620)
2021(12646)
2020(10172)
2019(23300)
2018(22689)
2017(43041)
2016(22628)
2015(25433)
2014(25191)
2013(24695)
2012(22810)
2011(20594)
2010(20344)
2009(18498)
2008(17785)
2007(15476)
2006(13668)
2005(12217)
作者
(62280)
(51976)
(51681)
(49223)
(32817)
(24691)
(23506)
(20345)
(19966)
(18173)
(17805)
(17378)
(16327)
(16162)
(16033)
(15810)
(15383)
(14908)
(14876)
(14728)
(12946)
(12546)
(12478)
(12025)
(11741)
(11676)
(11270)
(11232)
(10341)
(10264)
学科
(104281)
经济(104177)
(62162)
管理(58719)
(43809)
企业(43809)
(39962)
方法(39544)
数学(35150)
数学方法(34771)
中国(33921)
农业(26776)
地方(25789)
业经(25439)
(21665)
(19841)
贸易(19824)
(19283)
(19209)
(17358)
(17113)
银行(17097)
(16683)
(16601)
金融(16599)
(16585)
环境(15598)
技术(14499)
(13748)
(13656)
机构
学院(317400)
大学(315195)
(141205)
经济(138677)
管理(122167)
研究(111794)
理学(104982)
理学院(103856)
管理学(102228)
管理学院(101622)
中国(87278)
(66375)
科学(63838)
(61821)
(53715)
(53542)
中心(52018)
财经(49147)
研究所(48671)
(46484)
(45011)
经济学(44537)
业大(44223)
(43108)
师范(42724)
北京(41892)
农业(40408)
(40343)
经济学院(40115)
(37160)
基金
项目(215003)
科学(172245)
研究(162321)
基金(158414)
(136964)
国家(135798)
科学基金(117676)
社会(107771)
社会科(102127)
社会科学(102109)
基金项目(83136)
(82321)
教育(73262)
自然(71830)
自然科(70239)
自然科学(70224)
(69251)
自然科学基金(68955)
编号(65179)
资助(63185)
成果(52455)
(51667)
(48526)
重点(48385)
国家社会(46210)
(45178)
课题(44745)
教育部(42358)
创新(42319)
发展(42164)
期刊
(160035)
经济(160035)
研究(96789)
中国(66805)
(54768)
(45361)
管理(45205)
科学(44516)
学报(44170)
农业(37131)
大学(35764)
教育(34241)
(33844)
金融(33844)
学学(33584)
业经(29278)
技术(28198)
经济研究(25743)
财经(24085)
问题(21703)
(20914)
(18073)
(17245)
世界(17019)
国际(15526)
技术经济(15228)
(14959)
资源(14312)
经济问题(14269)
现代(14033)
共检索到482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伍柳氏  
村民自治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等历史性成就。但同时,村民自治也存在角色定位不当、制度设计不足、主体素质不高等不利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等问题。为此,应该重新定位村民自治的角色功能,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提高村民自治的主体素质。惟有如此,村民自治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才能得以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能稳步有效深入推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贺雪峰  何包钢  
村民自治制度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一项制度。依据村民自治制度实施场域的村庄状  况的不同 ,这一制度安排的实践后果会有不同。本文试图依据村集体掌握经济资源的多  少 ,将作为强制实施的村民自治制度实践后果的民主化村级治理 ,区分为动员型村级治理  和分配型村级治理。这两种村级治理类型由于村集体经济资源多少的不同 ,而在具体表  现中具有相当的不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大伟  
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相互参照、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进程。农村村民自治既促进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又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汲取经验促进了自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兰  
村民对乡村事务依法实行自治,主要是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四个民主"来实现的,"四个民主"不但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也是村民自治的主要途径。因此,分析和总结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对推动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林焕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历史性创造。虽然经历了 10多年的发展,但普遍地、完整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才刚刚开始。实践中存在发展不平衡、认识上不一致的问题。本文从村民自治实践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阐述二者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揭示村民自治实践与市场经济发展对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娅  
本文从近两年实施民主选举后的农村现状出发 ,分析提出了当前村民自治所处的阶  段是起步阶段 ,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全面发展阶段 ;规范民主选举的主要对象不是宗族等非  正式组织 ,而是乡镇操纵的问题 ;改变干部治村必须以村民自治章程取代村规民约 ;解决  决策的及时性和落实公开制度有助于实现村民真正成为自治主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先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勇  
本文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认为中国村民自治的成长从上看需要体制性的行政放权,从下看则需要现代社会组织的发育。村民自治是现代民主-国家建构中产生的,其制度设计中蕴含着现代民主理念。但中国的村民自治具有国家赋权的特点,民主自治的立法精神能否落实取决于行政放权所提供的体制空间。村民委员会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制度性的自治平台,需要农民组织化参与。传统的家族组织不可能为村民自治提供所需要的组织资源,反而会扭曲村民自治的精神。只有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理性化社会和农民的自我组织,才能为村民自治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而民主自治社会将是一个长期发育的过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喜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突出特点是:在经济上,通过广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新型生产关系,赋予农民经济自主权;在政治上,通过建立以村民委员会为载体的村民自治制度,运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管理方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永红  
村民自治作为一项规范村级治理的基本社会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一伟大创造,20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村民自治有着以下特点:民众的参选率极高,很大程度呈现"精英"统治,日常民主管理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表明我国的村民自治还处于民主深度不足的状态。而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是:现行村民自治制度的不完善;我国民主文化的发育不足;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要促进村民自治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协调发展,应当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公民文化,尤其是要实施技术民主。技术民主代表了我国村民自治发展的一种新趋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东雷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村民自治",让村民充分的当家作主,民主地开展各项生活生产活动。同时,新城镇化下村民自治与产业发展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通过村民自治可以推进农村产业更好地发展,而产业发展能够锻炼村民民主意识,从而提升民主自治水平,最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梦熊  
本文在作者长期观察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村民自治的惟一主体和实践者——农民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切身感受和看法为依据,针对当前对村民自治的一些不同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包括:农民民主思想观念的确立是村民自治"搞好了"的主要标志;"选错了人"是农民在学会民主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贿选"这一消极现象能够反映出积极意义;民主实际上是粗茶淡饭,民主与生产力水平和公民素质只是一种相对关系;村民自治与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是能够统一起来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兰  
村民自治制度是对传统村治模式反思的结果,自其实施以来历经了萌芽、推广、完善等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入新时期后,村民自治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不仅需要与时俱进的具体完善措施,更需要宏观视野下的政治体制审思。只有如此,才能使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进一步得以完善。在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推进的道路上,起到更大的作用与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仝志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学术讨论中,有论者指出:没有村民自治,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就不算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强调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非常正确的认识。但是,有了这一认识,并不等于就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落实这一认识,完善村民自治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最根本的挑战在于,我们不能仅就发展管理民主来谈村民自治,而是应该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