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6)
- 2023(9925)
- 2022(8494)
- 2021(7948)
- 2020(6851)
- 2019(15507)
- 2018(15361)
- 2017(28989)
- 2016(15516)
- 2015(17427)
- 2014(17110)
- 2013(16584)
- 2012(15138)
- 2011(13385)
- 2010(12853)
- 2009(11200)
- 2008(10320)
- 2007(8757)
- 2006(7342)
- 2005(6058)
- 学科
- 济(58797)
- 经济(58649)
- 管理(42062)
- 业(38516)
- 方法(31940)
- 企(31842)
- 企业(31842)
- 数学(28792)
- 数学方法(28338)
- 农(15444)
- 财(15018)
- 学(14235)
- 中国(13989)
- 业经(11935)
- 贸(10690)
- 贸易(10684)
- 易(10369)
- 地方(9918)
- 农业(9811)
- 务(9560)
- 财务(9487)
- 财务管理(9458)
- 理论(9438)
- 制(9273)
- 技术(9250)
- 企业财务(8968)
- 环境(8940)
- 和(8534)
- 融(7918)
- 金融(7917)
- 机构
- 大学(212573)
- 学院(210723)
- 管理(80402)
- 济(80278)
- 经济(78686)
- 理学(70436)
- 研究(70335)
- 理学院(69626)
- 管理学(67943)
- 管理学院(67591)
- 中国(51369)
- 科学(47935)
- 京(44419)
- 农(43206)
- 业大(38523)
- 所(35516)
- 财(35341)
- 农业(34783)
- 中心(34327)
- 研究所(32981)
- 江(30384)
- 财经(29114)
- 北京(26849)
- 经(26790)
- 院(26258)
- 范(25606)
- 技术(25128)
- 经济学(25029)
- 师范(25027)
- 州(23501)
- 基金
- 项目(158396)
- 科学(124023)
- 基金(116688)
- 研究(106651)
- 家(105393)
- 国家(104621)
- 科学基金(89341)
- 社会(66713)
- 社会科(63220)
- 社会科学(63204)
- 自然(62294)
- 省(62109)
- 基金项目(61607)
- 自然科(60914)
- 自然科学(60891)
- 自然科学基金(59805)
- 划(53527)
- 教育(50301)
- 资助(48529)
- 编号(40384)
- 重点(36405)
- 部(34447)
- 创(33390)
- 发(32932)
- 计划(32639)
- 科研(32138)
- 创新(31390)
- 成果(30898)
- 大学(29709)
- 教育部(28975)
共检索到292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叶涛 秦文阳 张晞
针对人工智能课程实验要求,结合轨道交通障碍物检测实际工程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计算机视觉联用的障碍物自动检测系统实验教学平台。该实验平台由数据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预警显示模块组成,涉及图像处理技术、目标检测技术、网络模型部署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实时性、鲁棒性以及小目标检测能力,可以满足实际场景下的检测性能要求。通过该实验教学平台,可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从而为将来的科研或工作打下基础。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龚树凤 方一鸣 施汉银 闫鑫悦 吴哲夫
为了实现基于雷达传感器的人机交互,设计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雷达手势识别实验。首先,该实验基于77 GHz的FMCW雷达,采集人体手部动作回波数据,并对回波数据进行帧差预处理,再利用多维FFT算法构建距离-速度-角度联合的多维特征融合数据谱图。然后,调用MATLAB中的深度学习工具箱,基于典型的VGG16网络,搭建了适用于多维特征数据提取和动作识别的3D-VGG16-NET网络。实验结果显示,该网络算法对手势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9.38%。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赵园 张露 邓家俊 张燕咏
在自动驾驶场景下的3D目标检测任务中,探索毫米波雷达数据作为RGB图像输入的补充正成为多模态融合的新兴趋势。然而,现有的毫米波雷达-相机融合方法高度依赖于相机的一阶段检测结果,导致整体性能不够理想。本文提供了一种不依赖于相机检测结果的鸟瞰图下双向融合方法 (BEV-radar)。对于来自不同域的两个模态的特征,BEV-radar设计了一个双向的基于注意力的融合策略。具体地,以基于BEV的3D目标检测方法为基础,我们的方法使用双向转换器嵌入来自两种模态的信息,并根据后续的卷积块强制执行局部空间关系。嵌入特征后,BEV特征在3D对象预测头中解码。我们在nu Scenes数据集上评估了我们的方法,实现了48.2 m AP和57.6 NDS。结果显示,与仅使用相机的基础模型相比,不仅在精度上有所提升,特别地,速度预测误差项有了相当大的改进。代码开源于https://github.com/Etah0409/BEV-Radar。
关键词:
三维目标检测 传感器融合 毫米波雷达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树博 赖招宇 罗先喜 李跃忠
为了实现对室内老人运动状态的实时与准确追踪,提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多目标人物轨迹追踪(multi-objective human trajectory tracking, MOHTT)算法。首先利用静态杂波滤除算法移除雷达数据中的环境干扰;其次根据自适应聚类(self-adaptive clustering, SAC)算法实现人物质心位置识别,基于质心在二维平面中的坐标信息确定人物状态向量,利用多目标离散追踪(multi-objective discrete tracking, MODT)算法实现人物运动状态估计;再利用CNN-GRU校正(CNN-GRU correction, CGC)算法对人物质心状态进行实时校正,得出准确的人体质心位置坐标;在此基础上,通过足迹获取(footprint acquisition, FA)算法得出足迹坐标,经拟合操作后给出完整的人物“质心+足迹”运动轨迹。实验结果表明,MOHTT算法对1、2、3、4个人的检测成功率分别为99.8%、95.6%、93.7%和87.3%,对单人位置检测误差的RMSE为0.152m,且在不同类型干扰下仍能提供具有信服力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抗干扰性和准确性,表现出良好的轨迹追踪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磊 王书茂 陈兵旗 刘志刚
针对智能农业机械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立体视觉障碍物检测技术中,传统阈值分割不能达到目标提取精度的问题,提出基于分析扫描线上区域分割与特征匹配相结合的障碍物检测算法。在双目视觉系统得到农田场景图像对中,通过分析扫描线上像素分布情况将图像分割,进行归类整理提取目标区域;对目标区域进行快速立体特征匹配,得到目标区域的空间信息,进行障碍物的检测。对800帧(400对)图像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每对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乾 肖永菲 杨玉成 余江浩 王林
为便于汽车驾驶员在室外停车场中寻找可用空车位,基于以数据采集、图像处理和目标检测等过程的计算机视觉,开发了室外停车场车位检测实验。该实验将Haar-like特征描述和车位中颜色能量变化作为判别模型的数据输入,选取随机森林作为车位可用状态的判别模型。通过在国际公开数据集PKLot上进行实验,对可用车位的检测准确率的均在91%以上;在自建的GZMU-LOT上进行实验,可用空车位的检测准确率达92.21%。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覃晖 耿铁锁 谭岩斌 王骞
设计了跨孔雷达检测地下结构缺陷的实验系统,由地下连续墙模型和跨孔雷达系统2部分组成。内置缺陷的地下连续墙模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5.0 m×3.0 m×4.0 m,为跨孔雷达检测提供测试条件。跨孔雷达系统硬件部分采用步进频率体制,包括网络分析仪、控制主机以及收发天线等部分;软件系统可实现数据采集、显示和储存等功能。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跨孔雷达对地下结构内部缺陷的准确检测,创新性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探索精神。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无损检测 跨孔雷达 实验教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徐启 臧腾飞 李丽娟 薛雍 王精
为提高密封箱室泄漏率的检测效率以及减少人工计算的误差干扰,根据密封箱室的设计原则和检验方法,设计了基于PLC和WinCC触摸屏的密封箱室泄漏率自动检测系统。系统以西门子S7-200 SMART作为控制核心,以SMART 700 IE V3作为上位机实现人机交互,以PLC程序的方式顺序控制含氧法与压力变化法的控制逻辑,在保证测量精度以及检测效率的基础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很好地使用含氧法和压力变化法完成对箱体泄漏率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川 吕靖 艾云飞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 VTS)是我国海事主管机构进行水上安全监管的主要设备,而雷达站作为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选择对于整个系统安全保障效率有重要影响。针对当前VTS雷达站选址模型较少考虑选址过程中存在的山林等障碍物遮挡以及雷达无线电波传播存在衰减的问题,在考虑单个雷达失效需要备择覆盖的情况下基于集合覆盖思想提出了VTS雷达站多目标选址模型并设计算法求解及验证,然后对最大覆盖半径进行敏感性分析及讨论,结果表明最终方案能够实现选址优化并满足相关约束,为VTS雷达站在实际环境下的选址提供解决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唐玉 康飞 宿晓辉 张建涛 张东昊 姚遥
水利学科前沿实验是“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丰富前沿实验内容,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设计了跨孔雷达检测水工防渗墙隐蔽病害的可视化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可视化水箱、可视化模型箱和跨孔雷达系统三部分组成。可视化水箱尺寸为1.2 m×1.0 m×1.5 m;可视化模型箱尺寸为0.6 m×0.2 m×1.0 m;跨孔雷达系统由网络分析仪和收发天线采集数据,由控制主机存储和显示数据。实验教学表明,该系统能够利用跨孔雷达有效检测出水工防渗墙内部隐蔽病害,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前沿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科研能力,达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目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明 石庆兰 孙红 王一鸣
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代替人眼对黄粒米、粒型等大米外观品质参数进行自动检测的方法,以适应农业工程中的自动化的要求。为了验证检测方法的可行性,采用了MATLAB软件开发平台来构造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米外观品质检测算法。在对不同的大米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大米的黄粒米、粒型等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及程序设计是有效可靠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雯
针对物流过程中对于物品包装严密程度检测的问题,提出使用计算机视觉检测的方法,以求突破传统检测方法的限制,提高物品包装检测的精度和速度。通过研究基于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的原理与算法,提出了设计方案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硬件设计中,对嵌入式处理器、CCD相机、图像处理模块以及运动控制部分等进行了研究;在软件设计中,对系统中的软件流程、程序编写、相机自动聚焦等做了研究。通过实验分析,表明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物品包装严密程度检测方面的优越性。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物流包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文艳 毛恩荣
开发了一种基于新国标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全自动检测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 ,具备结果查询、复制、统计、打印 ,传感器标定 ,设备检定、自检 ,系统设置和帮助等功能。
关键词:
机动车 安全技术性能 全自动检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国富 汪峰 陈明
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XGBoost的虾体活力检测方法:跟踪对虾应激前后的运动轨迹,提取运动行为特征参数;根据应激性红体现象提取对虾的颜色特征,通过灰度共生矩阵(GLCM)提取虾体应激形成水面波动的纹理特征;运用XGBoost算法筛选出评价因子,通过加权融合确定评价因子的最佳权重;根据融合后特征对虾体活力强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决定系数为0.9056,识别准确率为98.61%,较单一颜色、单一纹理以及光流与纹理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6.63%、2.05%和1.6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国富 汪峰 陈明
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XGBoost的虾体活力检测方法:跟踪对虾应激前后的运动轨迹,提取运动行为特征参数;根据应激性红体现象提取对虾的颜色特征,通过灰度共生矩阵(GLCM)提取虾体应激形成水面波动的纹理特征;运用XGBoost算法筛选出评价因子,通过加权融合确定评价因子的最佳权重;根据融合后特征对虾体活力强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决定系数为0.9056,识别准确率为98.61%,较单一颜色、单一纹理以及光流与纹理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6.63%、2.05%和1.6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