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4)
2023(13445)
2022(11933)
2021(11241)
2020(9467)
2019(21982)
2018(21727)
2017(41960)
2016(22899)
2015(26007)
2014(25884)
2013(24970)
2012(22685)
2011(20310)
2010(20077)
2009(17622)
2008(16644)
2007(14231)
2006(12084)
2005(10052)
作者
(63488)
(52904)
(52381)
(49831)
(33597)
(25407)
(23811)
(21006)
(20277)
(18588)
(18194)
(17579)
(16625)
(16456)
(16323)
(16104)
(15837)
(15764)
(15073)
(15036)
(13061)
(12829)
(12670)
(12050)
(11738)
(11735)
(11688)
(11466)
(10586)
(10487)
学科
(84123)
经济(84033)
管理(66061)
(60649)
(50778)
企业(50778)
方法(43448)
数学(38154)
数学方法(37587)
(23215)
中国(21763)
(21483)
(18720)
业经(18662)
环境(17040)
地方(16886)
理论(16762)
农业(15379)
技术(14572)
(14450)
(14446)
贸易(14445)
(14396)
财务(14378)
财务管理(14350)
(14125)
(14023)
(13804)
企业财务(13615)
教育(13369)
机构
大学(311800)
学院(310646)
管理(126857)
(117358)
经济(114593)
理学(111476)
理学院(110258)
管理学(108163)
管理学院(107586)
研究(97939)
中国(69526)
(65467)
科学(62510)
(51412)
(48586)
业大(48052)
(47413)
中心(45976)
(44236)
研究所(43784)
(43123)
财经(42756)
师范(42728)
北京(40652)
(39120)
农业(37832)
(36350)
(36089)
技术(34784)
经济学(34670)
基金
项目(226018)
科学(177791)
研究(166386)
基金(162771)
(141322)
国家(140123)
科学基金(121407)
社会(102749)
社会科(97272)
社会科学(97245)
(89629)
基金项目(87322)
自然(80249)
教育(79090)
自然科(78366)
自然科学(78346)
自然科学基金(76887)
(75388)
编号(69050)
资助(66933)
成果(54560)
重点(50601)
(49949)
课题(47527)
(47474)
(47357)
创新(44046)
科研(43630)
教育部(43141)
大学(42843)
期刊
(120045)
经济(120045)
研究(86012)
中国(58681)
学报(49370)
科学(44999)
教育(44176)
管理(44130)
(42627)
(38316)
大学(38123)
学学(35541)
技术(30469)
农业(30088)
(20763)
金融(20763)
业经(20426)
财经(19612)
经济研究(18250)
图书(17658)
(16624)
科技(15446)
问题(15430)
(15108)
理论(14660)
资源(14535)
(14428)
技术经济(14285)
实践(13667)
(13667)
共检索到432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嵩  
以2009年上海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样本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不强,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薪酬水平不高,造成学生就业不稳定,部分企业没有为毕业生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社会仍然对中职毕业生存在歧视。针对如上问题,政府应在技能人才待遇、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用人单位和社会应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中职学校自身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皓  
为科学测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为例,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学校近两届毕业生实施跟踪调查,基于毕业生反馈的数据,在对样本采集情况、主要指标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从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培养质量以及校友评价等方面,分析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包艳华  马永红  Georg Kruecken  白丽新  
高校可在高等教育体系内选择同类型的院校为基准,来评估自身的优劣长短。KOAB项目是一种新的以科研机构-各高校之间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研究网络模式。研究队伍不仅熟悉传统的统计方法,且能充分掌握最新的数据分析方法。毕业生跟踪调查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用人单位反馈人才意见和建议的重要途径,其调查结果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欧美的很多发达国家都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建柳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做好高校毕业生中长期职业发展跟踪指导对促进毕业生自身成长与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刘玉  张涛  
本文以2014年上海市高职院校420名会计专业应届就业的毕业生为样本,实证考察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与职业能力证书、就业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以会计上岗证为核心,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实施"分层、分类、分批"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歙萍  
本报告以人才的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为切入点,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上海高校和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及人才培养的现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熊进  
本文对甘肃电大392名毕业生做了人才素质跟踪调查,采用AMOS拟合"德识能绩"评估模型,结果显示:"品德"、"知识"、"能力"交互作用产生"业绩",最终形成"人才素质";"品德"中的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知识"中的专业适度和知识水平、"能力"中的实践能力、"业绩"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电大人才素质中的核心因素;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和以效率质量为核心的"业绩",两者的预测系数均在0.8以上。因此,电大人才"德识能绩"模型对综合素质评价、核心素质发现及其预测分析,均具有较好的理论探索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力明  丁立人  徐俊杰  
从专业教师的视角跟踪调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满意学生的素质为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诚实守信;基本满意的素质为专业素质和交际沟通能力。学生认为在校对自己工作影响较大的教学环节是"顶岗实习",认为比较有用的是"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认为没用的是"毕业设计"。为此,建议模具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模具岗位,应该定位于大机械岗位,解决学生专业面过窄和创新能力欠缺的问题,同时重点设计顶岗实习教学环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廷辉  
一、引言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特别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以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为标志,我国会计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并在国际会计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更是对我国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会计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而当前我国所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亚丹  
调查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5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毕业生就业收入、就业时间、就业对口率、就业周期、岗位迁移情况、就业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显示,高职汽检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收入2300元左右,并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初次就业时间早、对口率高、实习期内就业稳定性差;初次就业时间和对口率受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较大;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就业岗位从汽车行业向其他行业迁移,更换工作的比例减少,就业岗位趋于满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代飞  
随着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变化,对于毕业生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继而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另外,在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情况下,各个行业受到了相关的影响。其中也影响到了高职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研究中主要分析互联网+的背景下对人才提出的相关需求,高职院校网络专业毕业生职业结构变迁趋势,同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琴  
对上海部分物流专业中职毕业生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率和工作满意度都较高,但薪酬水平和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高;学生就业途径单一,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较为欠缺,学校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较为忽视。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一方面,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规范用工制度;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和设置专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强化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晓舒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 对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影响较大。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高校的教学模式有关。而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基本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着眼需求,立足就业,由重课堂教学转向重实际能力,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全面发展,培养更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优秀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子  
有效平衡"硬技能"与"软实力"培育之间的关系,符合工作场所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决定应用型高校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江西省9所应用型高校的7220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由于院校属性、学科领域以及性别之间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软实力培养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齐明  
基于毕业生追踪调查,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将就业能力指标分为知识掌握、认知性技能、组织胜任技能、职业态度四个维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能力,毕业生认为高校对学生认知性技能的培养更为欠缺;就学科差异而言,工科类学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评价偏低;课外支持因素对各类就业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突出的影响,而课程和教学因素只对知识掌握方面有较强的作用;实习效果和学生投入因素亦不同程度地影响就业能力培养,并且实习效果不佳是工科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