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13)
- 2023(17435)
- 2022(15147)
- 2021(13942)
- 2020(11652)
- 2019(26704)
- 2018(26453)
- 2017(50940)
- 2016(27358)
- 2015(30751)
- 2014(30807)
- 2013(30376)
- 2012(28271)
- 2011(25585)
- 2010(25600)
- 2009(23458)
- 2008(22586)
- 2007(19694)
- 2006(17564)
- 2005(15556)
- 学科
- 济(128901)
- 经济(128775)
- 管理(75593)
- 业(72070)
- 企(58391)
- 企业(58391)
- 方法(51981)
- 数学(44506)
- 数学方法(43937)
- 中国(33051)
- 农(31251)
- 地方(30720)
- 业经(27383)
- 学(26265)
- 财(26100)
- 农业(21479)
- 贸(20436)
- 贸易(20423)
- 制(19968)
- 易(19690)
- 理论(19218)
- 和(18704)
- 环境(18630)
- 融(17997)
- 金融(17994)
- 银(17847)
- 银行(17795)
- 技术(17530)
- 地方经济(17446)
- 行(17117)
- 机构
- 大学(392021)
- 学院(391478)
- 济(163677)
- 经济(160287)
- 管理(153745)
- 研究(136688)
- 理学(132439)
- 理学院(130926)
- 管理学(128610)
- 管理学院(127901)
- 中国(101350)
- 京(84110)
- 科学(83459)
- 财(72271)
- 所(68622)
- 研究所(62403)
- 农(61979)
- 中心(61350)
- 财经(57857)
- 江(57349)
- 业大(56749)
- 北京(53691)
- 范(53366)
- 师范(52832)
- 经(52518)
- 院(49816)
- 经济学(49307)
- 农业(48089)
- 州(46695)
- 经济学院(44083)
- 基金
- 项目(264910)
- 科学(208356)
- 研究(194196)
- 基金(191462)
- 家(166647)
- 国家(165254)
- 科学基金(142043)
- 社会(122741)
- 社会科(116343)
- 社会科学(116314)
- 省(103307)
- 基金项目(101626)
- 自然(91851)
- 自然科(89695)
- 自然科学(89676)
- 教育(88888)
- 自然科学基金(88037)
- 划(86754)
- 资助(79586)
- 编号(78912)
- 成果(63446)
- 发(60007)
- 重点(59260)
- 部(58250)
- 创(54572)
- 课题(54384)
- 创新(50943)
- 国家社会(50331)
- 科研(50305)
- 教育部(50029)
- 期刊
- 济(185677)
- 经济(185677)
- 研究(118040)
- 中国(74314)
- 学报(59411)
- 管理(57958)
- 科学(56238)
- 农(56024)
- 财(53210)
- 大学(45466)
- 教育(42956)
- 学学(42709)
- 农业(39144)
- 技术(35846)
- 融(34196)
- 金融(34196)
- 经济研究(30009)
- 业经(29884)
- 财经(28123)
- 经(24194)
- 问题(23728)
- 图书(20847)
- 技术经济(20197)
- 业(20022)
- 理论(18517)
- 科技(18185)
- 商业(17941)
- 统计(17643)
- 资源(17604)
- 现代(17455)
共检索到585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通 章奇志 吴延兵
在西藏总体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要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根本途径是坚持发展西藏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尤其是充分发挥和利用西藏旅游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本文在西藏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西藏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如何发展西藏旅游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旅游经济 西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春鲜 马耀峰
文章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并分别与各地区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分析认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但旅游资源优势区中的阿勒泰地区因为大量的旅游资本投入使其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旅游资源优势区旅游业合理转型,由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新疆旅游业持续增长的根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盛宝柱
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江西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机会,但由于地理位置、旅游基础设施、服务理念、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许多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江西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环境、扩大宣传、树立品牌和坚持可持续原则。
关键词:
地区 比较优势 旅游产业 发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裔辉
我国西部地区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利用比较优势理论,重点从地域特征和产业特征两个维度探讨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以及促进地域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并对如何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出建议。
关键词:
旅游经济 西部地区 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夏学英 金艳春 李龙
应用区位商方法对我国旅游产业区域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市场占有率作为辅助衡量指标与区位商共同作用判断我国各省市旅游产业区域比较优势和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伟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高峥 耿娇阳 麻学锋
选取西藏1989—2010年旅游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西藏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藏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均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西藏旅游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不是旅游外汇收入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春鲜
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分别与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6年,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资源优势度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优势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旅游资源劣势区。说明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虽然新疆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但旅游资源禀赋已不再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与地区经济水平(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和旅游资本投入密切相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熊贤良
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熊贤良一国经济的开放状态之所以优于封闭状态,是因为在开放的条件下,它能够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避免自己的比较劣势--这是自李嘉图以来西方传统贸易理论所提供的答案,其依据是比较优势原理。有人进一步由此引申出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国明
本文从比较优势的角度解释了区域分工和交换的必要性 ,提出落后地区只要找到在发达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而在本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进行分工生产和自由交换 ,就可以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实现双方经济的共同腾飞。本文还对比较优势的复杂性和来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莉娜 刘军 张江峰
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2000-2022年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并系统分析其动态演进及区域差异特征。结论表明: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效率逐步提高,整体保持向上增长态势;从具体空间分布来看,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呈现以拉萨为核心向外围六个区域扩散的分布特征;从泰尔指数变化趋势来看,空间差异相对较小且呈现缩小态势;Global Moran’s I指数统计结果表明,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在统计上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形成了相邻区域的空间聚集现象。
关键词:
西藏 旅游经济 绿色发展效率 时空演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岩梅
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引起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深入思考,本研究在剖析了低要素比较优势战略带来的环境、收入、劳动力、技术创新等瓶颈问题后,提出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比较优势论",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低要素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具有局限性,完全依赖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和企业都将面临一定的风险。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发展战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弘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上海创造了绝好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取得长足发展,必须看清自己的优势,明确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上海在国际分工现阶段的定位选择。为此,本文引入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税以及新贸易理论中的竞争优势说,通过对要素禀赋、国内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产业支持等因素的考察,得出结论:上海应该发展它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要使得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还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教育来创造要素,更进一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人力资本和知识要素的积累等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在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进而切入国际高端市场。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竞争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庆宪
汉中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西北小江南。但其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低于陕西省的整体水平和平均程度,是属于经济文化落后的边缘地区。根据资源禀赋理论,旅游业,特别是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极具潜力的支柱性产业。汉中既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又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还有日益完善的旅游设施条件,具有发展旅游业,并建成支柱产业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
汉中 边缘地 旅游业 比较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友花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基本上都将战略重点放在其比较优势领域,并形成了四种不同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文章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中国人口的能源使用、消费行为两条主要途径出发,不断创新,形成中国独特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 低碳经济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