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38)
2023(19161)
2022(16216)
2021(15242)
2020(12856)
2019(29451)
2018(28907)
2017(55640)
2016(29993)
2015(33517)
2014(33129)
2013(32845)
2012(30091)
2011(26995)
2010(26553)
2009(24568)
2008(24280)
2007(21072)
2006(18204)
2005(16183)
作者
(85432)
(71317)
(70522)
(67328)
(45318)
(34008)
(32154)
(27775)
(26954)
(25268)
(24183)
(24105)
(22624)
(22425)
(21934)
(21930)
(21132)
(20963)
(20433)
(20332)
(17517)
(17387)
(17152)
(16231)
(15834)
(15787)
(15785)
(15499)
(14213)
(14150)
学科
(126902)
经济(126763)
(104771)
管理(96056)
(92551)
企业(92551)
方法(58624)
数学(48492)
数学方法(47886)
(36974)
(36821)
业经(35111)
中国(32959)
(25895)
财务(25821)
财务管理(25785)
农业(25673)
企业财务(24486)
(24031)
(23819)
(23723)
贸易(23712)
(23089)
技术(22454)
地方(22243)
(21732)
理论(21557)
(19742)
(19197)
环境(18399)
机构
学院(426743)
大学(425822)
(178021)
经济(174627)
管理(171588)
理学(148682)
理学院(147086)
管理学(144645)
管理学院(143856)
研究(142884)
中国(109056)
(90453)
科学(86857)
(80635)
(71127)
(70313)
财经(65291)
研究所(64865)
中心(64391)
业大(63116)
(60862)
(59696)
北京(56953)
农业(55260)
经济学(53913)
(53418)
师范(52902)
(52256)
(48979)
经济学院(48739)
基金
项目(291811)
科学(231614)
基金(215026)
研究(212092)
(187717)
国家(186164)
科学基金(161231)
社会(135896)
社会科(128934)
社会科学(128902)
基金项目(113812)
(111900)
自然(105477)
自然科(103130)
自然科学(103105)
自然科学基金(101285)
教育(96693)
(94312)
资助(88674)
编号(84650)
成果(67423)
(65016)
重点(64883)
(61964)
(61655)
课题(57464)
创新(57443)
国家社会(56770)
教育部(55919)
科研(55883)
期刊
(192093)
经济(192093)
研究(124776)
中国(76213)
管理(66472)
学报(65429)
(64121)
(63732)
科学(62371)
大学(50429)
学学(47768)
农业(44794)
教育(41221)
技术(38034)
(35680)
金融(35680)
财经(32192)
业经(31820)
经济研究(31320)
(27775)
(25898)
问题(25064)
技术经济(22347)
(20353)
现代(20073)
科技(19903)
世界(19809)
(19636)
统计(19178)
理论(19026)
共检索到620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  胡峰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及其他经济环境的变化,代工企业正面临比较优势的削弱。失去比较优势的中国代工企业未来会转向何方?是在中国国内布局做一定调整,转向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国内陆?或是转向劳动力价格更低廉的东南亚及南亚国家?还是直接撤回劳动生产率高、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发达国家?本文通过对代工企业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论述比较优势丢失的原因,并对代工企业可能转移的路径做进一步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跻  
本文从创新收益占有理论逆向分析的角度,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代工企业对创新收益占有的可能性。文章通过对创新占有理论和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的分析,得出如果中国代工企业嵌入了市场型、模块型和领导型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中,且拥有占有创新利润所需要的互补性资源,就能够占有创新企业的创新利润的结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行东  贾荣  
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区位选择活动,通过将产业转移承接地特征区分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使用2001-2017年上海132家企业对外投资数据研究发现:承接地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具有互补效应;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分别是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对年龄、规模、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产业转移的影响是不同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国栋  白汎  
本文以拓展竞合理论研究为目的,将竞合理论研究从市场竞合推向供应链竞合。通过分析基于"三种优势"和"五力模型"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在系统理论推演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基于差别优势和基于比较优势的竞合效应形成机理。通过运用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验证基于差别优势的竞合效应和基于比较优势的竞合效应的存在与大小,结果表明,企业间基于差别优势能产生最大的竞合效应,基于差别优势的竞合是更高级的竞合状态。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竞合均衡"与最佳"链优势"的理论假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俊  
全球价值链中技术转移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随着外包模式、外包阶段和外包强度的变化,技术转移内容和强度将随之动态调整。在以我国晋江与巴西西诺斯鞋产业的案例对比中发现,在代工企业已具备制造能力,跨国买家技术转移强度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当地大企业率先进行技术创新和国内外市场开拓是实现升级的关键。最后,本文就如何加快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移、鼓励企业技术升级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春妮  
服务业离岸外移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抓住机遇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对华服务业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力资本存量是影响中国吸引服务业直接投资的重要区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利军  李晓明   韩文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晓霞  李庆杨  
随着对产业集群研究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集群内企业已成为一个更深入的视角。在综述知识转移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转移相关变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指出了集群中心企业知识转移的途径及政府在集群中心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最后,给出了集群中心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具体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灵梅  
依据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贸易、生产要素的转移已是传统成熟的做法。然而在获得收益的同时,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产业转移,进而促进产业升级是有一定弊端的。研究比较优势、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三者的辩证关系,对于现代国际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龚锋  曾爱玲  
身处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我国代工企业的功能升级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或阻碍,这种不确定性或阻碍源自于模块化自身内在的二重性。我国代工企业可以在现有模块化生产网络中实现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却不能自动实现功能升级。实现我国代工企业的功能升级,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不能受制于现有模块化生产网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跃  王图展  刘莉  
当前我国各地区制造业份额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增减变化,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区域制造业转移表现出东出西进、就近转移和空间集聚等诸多特征。以往有关贸易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学术争论往往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对立起来,本文则从理论上指出两者是分别代表区域内相对优势、区域外绝对优势的互补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显示性和潜在性比较优势对区域制造业转移均有影响,基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4个要素和2个变数也同样发挥作用,只是某些变量的估计结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细分行业中略有差异。本文不仅对比较优势、竞争优势非此即彼的理论争鸣提供了新的观点和经验证据,而且对各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确定产业分工、增强行业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实践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长志  
随着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多,很多人担心外商投资企业会挤占传统的优势部门,造成这些部门中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的下降。本文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先确定1995年和2004年中国都具有显示比较优势的十个工业行业,然后计算这些行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变化,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行业中内资企业的份额是增加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FDI并没有降低这些行业中的内资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外商投资企业更多地进入了中国具有比较劣势的行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体出口竞争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趋活跃,但同时面临着很高的失败率。本文区别了内生比较优势、外生比较优势、内生竞争优势和外生竞争优势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特征的资源禀赋条件与企业特征的核心能力的耦合,利用经典的古诺竞争模型对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活动进行了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具有强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走出的中国企业之所以跨境并购屡遭失败,不具备核心能力是重要的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柯善咨  
本文综合传统比较优势和外部性因素,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建立了理论和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284个地级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比较优势仍是影响制造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空间关联性,且已超过传统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集聚的主要来源;传统比较优势与空间外部性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分别由西到东和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提出了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飞翔  
一、跨国投资的可能性 在我国,一方面是关于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呼声很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我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尚不成熟,至少是短期内不宜广泛进行跨国投资。这个认识上的问题不解决,我国企业在实现经营国际化方面恐怕难有实质性的进展。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国外的直接投资有了一定程度的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理论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