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7)
2023(14990)
2022(13123)
2021(12365)
2020(10476)
2019(24075)
2018(23742)
2017(46065)
2016(25024)
2015(28276)
2014(28124)
2013(27490)
2012(25227)
2011(22606)
2010(22181)
2009(20146)
2008(19278)
2007(16487)
2006(14226)
2005(12040)
作者
(71552)
(59556)
(59020)
(56374)
(37990)
(28611)
(26716)
(23333)
(22730)
(20997)
(20272)
(20046)
(18787)
(18687)
(18454)
(18159)
(17765)
(17627)
(17099)
(17080)
(14635)
(14527)
(14383)
(13576)
(13440)
(13180)
(13080)
(12974)
(11995)
(11800)
学科
(98450)
经济(98316)
管理(70260)
(67117)
(54816)
企业(54816)
方法(47587)
数学(41828)
数学方法(41208)
(27842)
(24741)
中国(24293)
业经(21893)
(21698)
地方(21454)
农业(18562)
(17881)
(17181)
贸易(17173)
(16654)
理论(15752)
环境(15451)
(15422)
技术(15258)
(15165)
财务(15079)
财务管理(15046)
企业财务(14232)
(13753)
金融(13751)
机构
大学(347434)
学院(346337)
管理(139160)
(136547)
经济(133622)
理学(121746)
理学院(120396)
管理学(118043)
管理学院(117428)
研究(115555)
中国(83442)
科学(73451)
(72803)
(60978)
(59952)
(57857)
业大(55778)
研究所(53258)
中心(53223)
(49594)
财经(49463)
农业(47393)
(45588)
(45163)
师范(45125)
北京(44934)
(42318)
经济学(40825)
(39964)
财经大学(37048)
基金
项目(248729)
科学(195098)
基金(180422)
研究(178804)
(158368)
国家(157106)
科学基金(134956)
社会(111883)
社会科(105912)
社会科学(105882)
(98574)
基金项目(96379)
自然(89664)
自然科(87542)
自然科学(87521)
自然科学基金(85911)
(82240)
教育(82098)
资助(74435)
编号(72594)
成果(57295)
重点(55827)
(54498)
(52818)
(51664)
课题(49447)
创新(48306)
科研(47894)
教育部(46348)
大学(45932)
期刊
(143138)
经济(143138)
研究(96831)
中国(61920)
学报(57905)
(54236)
科学(52046)
管理(49663)
(45160)
大学(44164)
学学(41742)
农业(38417)
教育(36158)
技术(30803)
(25843)
金融(25843)
业经(24084)
财经(23055)
经济研究(22430)
(19709)
(19616)
问题(18529)
图书(17306)
科技(17007)
(16852)
理论(16705)
资源(16622)
技术经济(16576)
业大(15636)
实践(15453)
共检索到490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宏志  何三林  马清欣  
本文提出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的定量指标——比较优势度,并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比较优势度进行计量,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北省的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春  
文章基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2007年中国稻谷、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稻谷生产布局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云  祁春节  陆倩  
利用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和资源禀赋系数,测算了主产区及湖北省16个市州柑橘的区域比较优势,并分析了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其他主产区相比,湖北省具有柑橘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优势主要集中于鄂西地区的宜昌市和十堰市;资源禀赋条件是影响湖北省柑橘区域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因素,比较优势还受到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等外生性因素的综合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嫚嫚  刘颖  高奇正  刘大鹏  
水稻种植模式变化会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威胁。采用比较优势分析法,对湖北省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结构与区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单季稻种植已成为主要种植方式,且各种植模式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双季稻转种单季稻对粮食安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水稻单产增加弥补了这种效应。(2)湖北省内大部分市域水稻种植模式及结构有所调整,鄂中地区双季稻转单季稻程度最大,目前以单季稻种植为主,鄂东地区调整也较为显著,但双季稻种植仍占很大比重。(3)较全国,湖北省单季稻的规模、效率、综合指数具有稳定比较优势。湖北省内部,各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嫚嫚  刘颖  高奇正  刘大鹏  
水稻种植模式变化会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威胁。采用比较优势分析法,对湖北省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结构与区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单季稻种植已成为主要种植方式,且各种植模式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双季稻转种单季稻对粮食安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水稻单产增加弥补了这种效应。(2)湖北省内大部分市域水稻种植模式及结构有所调整,鄂中地区双季稻转单季稻程度最大,目前以单季稻种植为主,鄂东地区调整也较为显著,但双季稻种植仍占很大比重。(3)较全国,湖北省单季稻的规模、效率、综合指数具有稳定比较优势。湖北省内部,各市双季稻种植效率比较优势相对显著,但对综合效率指数影响小,种植规模已成为影响不同模式水稻种植优势的关键。(4)水稻种植模式转变的原因分析显示,不管是内部效益驱动还是农户非农就业外部效益引诱,单季稻种植更吸引农户农业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潘丹  曹光乔  
该文在分析中国蛋鸡生产布局变动的前提下,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蛋鸡生产布局的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目前中国蛋鸡的生产布局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则,蛋鸡的生产布局正由自然性布局决定向经济型布局决定转变。同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导致中国蛋鸡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差异,今后中国应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资源及环境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蛋鸡生产布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延景  肖海峰  
[目的]基于2000—2018年中国各地区玉米生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的轨迹、驱动因素及优化方向。[方法]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定并描绘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轨迹,运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玉米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针对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玉米种植区域的比较优势,探讨中国玉米生产布局优化方向。[结果]研究表明,中国玉米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明显,以黑龙江、吉林等省份为主的北方春播玉米区逐渐取代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成为我国第一大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布局变迁是玉米生长季温度、生长季降雨量、玉米生产成本和有效灌溉面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种植区域在这四个因素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玉米种植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非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地丘陵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青海、西藏;其余为较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西部区域。[结论]我国应遵循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规律,因地制宜,优化玉米生产布局,并提高跨区域粮食调配能力,确保区域间粮食供需平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懿慧  贺立源  
使用GIS技术,以分县(市,区)为基本单位研究湖北省近年水稻生产状况。综合气象资料、地形数据、水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适应性气候指标,划分出湖北省水稻适宜性种植区域;根据各县(市、区)区域水稻实际生产数据,分早、中、晚稻划定出水稻生产的高、中和低产区域;测算湖北省水稻光温生产潜力为17 000~22 000kg/hm2,光温生产潜力可利用度为33.06%~78.30%。按照农业气候资源的相似性和农业气候利用一致性原则研究表明:湖北省水稻综合生产潜力为317.42万t。该研究结果和建立的数据库为更好地指导和规划湖北省水稻种植、生产和实施系列高产科技工程项目提供了依据和参考。该研究方法,能够扩展用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樊斌  薛晓聪  李萌  李翠霞  
科学分析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是优化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前提条件。利用2001-2017年中国乳业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资源禀赋系数法,针对关键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探讨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主要受到玉米产量、生产者预期和温度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这三个方面具有不同的奶牛养殖比较优势。奶牛养殖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产区和西部产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甘肃和宁夏;非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产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安徽、江西和广西;其余省份为较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因此,从区域发展层面,提出建设优势区域产业带、因地制宜发展较优势区域、引导非优势区域转移和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等建议;从奶牛养殖生产布局显著性影响因素层面,提出推广种养结合养殖模式、种植替代玉米的饲料作物、引导乳制品消费、改善养殖基础设施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新建  陶建平  
文章根据农作物生产风险程度大致类似的原则,运用主导指标法,以开展水稻区域产量保险为背景,选取水稻单产变异系数,水稻单产减产超过10%和20%的概率等5个主导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湖北水稻生产县市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水稻生产风险表现了高度的区域差异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晖  虞祎  
本文通过对水盈余量、环境比较优势指数和环境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计算方法的讨论以及对农区主要省份上述指数的测定,认为北方农区暂时还不具备生猪生产的环境综合比较优势,南方农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环境综合比较优势明显。提出是东北地区生猪生产的增长应该考虑到环境的限制,适当放慢发展速度;西南地区作为传统的生猪产地,环境优势和生产优势均十分突出,但局部仍有调整的空间;其他生猪养殖主产区如河南、湖南、湖北和山东等应该密切关注水盈余的变化情况,适当控制生猪生产。各地区均应结合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对生猪生产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合理降低生猪生产的用水量,协调生猪产业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克敏  
文章通过对国有经济地位、行业分布、国有经济控制力、空间分布和国企效率等多个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简要归纳出湖北省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中存在以下五个问题:经济实力亟须提升,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私有经济相对不足;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对国有经济的控制弹性不足;国企效率需要提高,国企管理中可能存在资产导向等。文章在综合思考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湖北省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基于客观现实,对湖北省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闵家兴  
一、交通运输的现状与问题 建国四十年来,湖北交通运输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运输线路大幅度增长,总长度已达92688km,比1952年增长8.4倍,其中铁路1596km,公路47335km,水路8952km,航空34570km,管道235km。初步建成与武汉、襄樊、宜昌三大工业城镇带相配套的运网骨架。运输工具数量有了较大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不断加强。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京广、焦枝、襄渝铁路和长江、汉江为骨干,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水陆空点线结合,连结城乡,沟通省内外的交通运输网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大强  王筱惠  
一、湖北省工业布局现状及评价经过三十多年有计划的大规模工业建设,解放前,湖北省工业偏集东部一隅的不合理状况已开始得到改变,工业布局基本展开,总的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全省工业主要分布在以武汉、襄樊、宜昌三个交通枢纽为中心的,以武汉钢铁公司、第二汽车制造厂、葛州坝水电站等一批大型企业为骨干的,由若干个工业城镇集合所组成的三大工业城镇带(即鄂东带、鄂西带、鄂北带)上。鄂东为武汉、黄石工业城镇带,主要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咸宁市等。鄂西为宜昌、沙市工业城镇带,主要包括宜昌、沙市、荆门市等。鄂北为襄樊、十堰工业城镇带,主要包括襄樊、十堰、丹江口、老河口、随州市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