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44)
2023(19493)
2022(16158)
2021(14744)
2020(12428)
2019(28339)
2018(27853)
2017(53521)
2016(29114)
2015(32945)
2014(33192)
2013(32786)
2012(30768)
2011(27778)
2010(27908)
2009(25863)
2008(25845)
2007(23223)
2006(20482)
2005(18820)
作者
(87623)
(73000)
(72684)
(69153)
(46516)
(35140)
(33377)
(28523)
(27930)
(26235)
(24938)
(24754)
(23471)
(23250)
(22844)
(22723)
(21926)
(21786)
(21190)
(21026)
(18384)
(18178)
(18041)
(16852)
(16509)
(16366)
(16336)
(16272)
(14974)
(14682)
学科
(128459)
经济(128316)
管理(78980)
(76686)
(60895)
企业(60895)
方法(51458)
数学(43919)
数学方法(43338)
中国(36940)
(36194)
地方(32659)
业经(29799)
(29388)
(28062)
农业(24544)
(23201)
(22591)
贸易(22578)
(21787)
(20771)
金融(20767)
(20650)
银行(20583)
理论(20123)
(19778)
环境(19627)
(19601)
技术(18665)
(18067)
机构
大学(423268)
学院(422553)
(173432)
经济(169670)
管理(156371)
研究(151860)
理学(133286)
理学院(131609)
管理学(129123)
管理学院(128327)
中国(114625)
科学(94821)
(91788)
(79242)
(78903)
(76595)
研究所(71568)
中心(69637)
(66629)
业大(64271)
财经(62210)
农业(60147)
(58699)
北京(58208)
师范(58009)
(56324)
(55201)
经济学(53437)
(52981)
经济学院(48042)
基金
项目(279346)
科学(218487)
研究(202145)
基金(200286)
(176534)
国家(175056)
科学基金(148073)
社会(127369)
社会科(120610)
社会科学(120579)
(110177)
基金项目(105140)
自然(95422)
(93472)
自然科(93109)
自然科学(93081)
教育(92745)
自然科学基金(91379)
资助(82235)
编号(81923)
成果(67665)
(65138)
重点(64473)
(61159)
课题(57960)
(57836)
创新(54188)
科研(53567)
国家社会(52799)
教育部(51651)
期刊
(198806)
经济(198806)
研究(125494)
中国(88569)
(70480)
学报(69942)
科学(63759)
(61097)
管理(58910)
大学(52371)
教育(49167)
学学(49111)
农业(47705)
(40722)
金融(40722)
技术(37796)
业经(32980)
经济研究(31044)
财经(30618)
问题(26598)
(26521)
(25992)
图书(21508)
(21018)
技术经济(20961)
(20819)
统计(19966)
科技(19637)
世界(19502)
资源(19249)
共检索到646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闯  
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与积累,中国进入产业升级与转移阶段。在此趋势下,中国产业集中的东部地区开启产业转移之路,这为中部地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借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从国家视角转为区域视角,分析中部地区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发展城镇工业化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离不开政府扶持的缘由。最后得出启示,中部地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平衡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形成本地化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黎奔  
自从幼稚工业保护理论提出以来,各国纷纷采取关税、配额等措施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发展,不少国家因此走上了富强之路,但如果保护政策制定和实施得不当,也有可能与初衷背道而驰。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能否发展好幼稚工业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水平。中国幼稚工业的发展思路应立足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上看,除了合理选择所保护工业和保护力度外,政府要为幼稚工业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微观的角度来讲,每个企业的重点是创新,不能再走单纯以市场换技术的老路,应在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上狠下功夫,多创出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品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小军  
保护幼稚产业一直是贸易保护政策强有力的论据之一,也是落后国家推动产业升级、实行工业化和发展经济的不可缺少的手段。随着经济理论尤其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稚产业的认识逐步加深。但迄今为止,对幼稚产业保护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与此同时,在实践中采用的幼稚产业保护措施的效果也不尽人意。本文旨在澄清这些理论上的模糊,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昕  
"筑巢引凤"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形象说法,是近些年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国家或我国发达省区低端产业转移以实现本区发展的重要策略。从全面、整体和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看,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筑巢引凤"发展策略存在一定缺陷,需要不断从局部比较优势向全局比较优势转换,从单一比较优势向综合比较优势转换,从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转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喻金田  娄钰华  李会涛  
本文在确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描述的方式,构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测度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协调度。进而测算并分析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最后指出了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低的原因及促进协调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楚明  鲁春义  
形成我国中部地区区域金融信用中心,既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配合实施国家中部崛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中,郑州构建区域金融信用中心有自己的优势,但受自身条件的制约,郑州构建区域金融信用中心,还需要在产业支持、金融环境、金融组织体系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采取有效支持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成功  曹利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家、地区间的竞争更加依赖于各自的比较优势。文章结合比较优势理论,深入分析了由于贸易流通所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比较优势理论,意在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环境优势,分析国际贸易的环境影响,避免环境问题的再度恶化,使世界经济贸易向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汤尚颖  
20世纪后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态势,产业聚集区(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城市聚集区(城市群、带)等区域空间形态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它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区域空间形态创新为主导的新时期。为推进我国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的快速发展,笔者在总结中国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推进为主要内容的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余剑  陶娅娜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为优化经济空间格局而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承载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引领区的重要使命。京津冀三地经济金融总量大、产业互补性强,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三地自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性、协同性的提升。如何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以企业集团合理布局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通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余剑  陶娅娜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为优化经济空间格局而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承载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引领区的重要使命。京津冀三地经济金融总量大、产业互补性强,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三地自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性、协同性的提升。如何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以企业集团合理布局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又欣  
比较优势理论不能够解释日渐扩大的产业内贸易。本文归纳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然后论述了新贸易理论的特点并以之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原因。最后分析了在新贸易理论的启示下,我国应如何发展经济、扩大贸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锦云  姜凌  丁羊林  
良性发展的城镇化促进工业化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但我国城镇化在理论认识上存在"去工业化"等误区,在实践中存在伪城镇化等现象。我国城镇化畸形发展带来的诸多弊端,不仅成为制约工业化升级发展的因素,也已经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障碍。只有把握好中级水平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关系,处理好产城融合发展新理念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协调好城镇化和工业化在新"四化"中的作用,才会在同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中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超  王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韬  陈彩媛  
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关系特征差异巨大,需要差异化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政策予以有效应对。现有对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全国范围及东部沿海地区,对西南地区的研究不多。研究发现西南地区整体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较低,除四川、西藏外,其他省份城镇化发展普遍超前于工业化发展。研究还发现,省域内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关系同样存在巨大差异,一些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但相对于工业化发展仍显得过快;另一些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就不同类型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特征,需要因地制宜的政策导向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鹏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的提出与欧洲的战争经验有密切关系,本文则试图通过一个中国工业史的案例予以进一步的检验。抗日战争爆发前,作为中国西部的一家企业,民生机器厂仅具备修理能力,属于典型的幼稚工业企业。抗日战争爆发后,一批东部工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内迁,被民生机器厂吸纳,充实了该厂的技术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后方航运业的需求激增,促使该厂学习制造轮船,实现了由修配到制造的跨越;同时后方进口国外设备困难,民生机器厂自力更生学习制造核心部件,并由此提升了技术能力。民生机器厂在抗日战争时期实现了真实的能力积累,但企业的发展并非拜战争所赐,只是战争这一历史偶然因素为民生机器厂等落后地区的企业创造了适宜的供求条件,诱导其由低级产品市场进入高级产品市场,进而推动了工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