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5)
- 2023(6965)
- 2022(5936)
- 2021(5689)
- 2020(4744)
- 2019(10849)
- 2018(10669)
- 2017(20777)
- 2016(10791)
- 2015(12082)
- 2014(11741)
- 2013(11090)
- 2012(9703)
- 2011(8291)
- 2010(7668)
- 2009(6541)
- 2008(5741)
- 2007(4365)
- 2006(3184)
- 2005(2307)
- 学科
- 济(41256)
- 经济(41220)
- 管理(30727)
- 业(29209)
- 方法(24749)
- 企(24607)
- 企业(24607)
- 数学(22841)
- 数学方法(22490)
- 财(11029)
- 农(9994)
- 中国(8759)
- 业经(8206)
- 务(7653)
- 财务(7618)
- 财务管理(7601)
- 贸(7330)
- 贸易(7328)
- 企业财务(7234)
- 易(7175)
- 技术(6993)
- 农业(6670)
- 地方(6654)
- 理论(6305)
- 环境(6195)
- 学(6021)
- 和(5828)
- 制(5772)
- 划(5525)
- 融(4731)
- 机构
- 学院(138975)
- 大学(138047)
- 管理(59205)
- 济(57080)
- 经济(56099)
- 理学(53159)
- 理学院(52710)
- 管理学(51605)
- 管理学院(51343)
- 研究(38033)
- 中国(27623)
- 京(26210)
- 财(24242)
- 科学(22817)
- 业大(21730)
- 财经(20858)
- 农(20087)
- 中心(19626)
- 经(19347)
- 经济学(18165)
- 江(17961)
- 经济学院(16662)
- 所(16186)
- 财经大学(16120)
- 经济管理(16084)
- 范(15928)
- 农业(15859)
- 师范(15711)
- 商学(15656)
- 商学院(15525)
- 基金
- 项目(108123)
- 科学(86490)
- 基金(80854)
- 研究(77568)
- 家(70109)
- 国家(69584)
- 科学基金(61932)
- 社会(50808)
- 社会科(48420)
- 社会科学(48410)
- 基金项目(43534)
- 省(42260)
- 自然(41151)
- 自然科(40291)
- 自然科学(40281)
- 自然科学基金(39529)
- 教育(36835)
- 划(35162)
- 资助(32579)
- 编号(30164)
- 部(24426)
- 重点(23936)
- 创(23618)
- 发(22496)
- 创新(22081)
- 国家社会(21821)
- 科研(21705)
- 成果(21697)
- 教育部(21536)
- 人文(21105)
共检索到175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思源 董敏 樊树海
从某制药公司新药中试阶段工艺参数存在问题入手,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解释结构模型法对工艺参数流程进行分析,发现该公司在新药中试阶段问题的症结是工艺参数的确定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随后应用正交试验工具为新产品工艺参数的改进提出设计思路,进行数理分析,得到了一组满意的工艺参数组合。绩效显示优化方案有效降低了制药企业中试成本。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宇童 张艺洁 丁丹阳 罗雯 马一琼 赵蓉蓉 邵惠芳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究松散回潮回风温度、加料回风温度、加料出口含水率、烘丝蒸汽流量、烘丝筒壁温度、烘丝热风温度、烘丝排潮负压7个工艺参数对叶丝整丝率、碎丝率、填充值和感官质量的影响,运用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综合平衡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松散回潮回风温度显著影响叶丝碎丝率、填充值及感官质量,加料回风温度仅显著影响填充值,加料出口含水率对叶丝整丝率、填充值和碎丝率影响较小,烘丝蒸汽流量、烘丝筒壁温度、烘丝热风温度、烘丝排潮负压对叶丝整丝率、填充值和碎丝率和感官质量均有影响;(2)在试验范围内,制丝工艺参数的优选组合为松散回潮回风温度57℃,加料回风温度52℃,加料出口含水率19.5%,烘丝蒸汽流量700 kg/h,烘丝筒壁温度132℃,烘丝热风温度115℃,烘丝排潮负压–18μbar,经验证,整丝率、填充值及感官质量总分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3.84%、0.44 cm3/g、5.1分,碎丝率降低了0.23%,优化后的制丝工艺提高了叶丝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烨 王平 余波 王海滨 杨文
以玉米芯+稻壳(1∶1)为原料,采用二步水解法在中试规模下进行糠醛生产工艺技术试验研究,系统考察了酸浓度质量分数、水解时间、固液比、压力4个工艺条件对产醛率的影响,并继续按4因素4水平进行L16(45)工艺条件正交优化试验。中试条件下制备糠醛的最适工艺条件为:酸浓度质量分数4%,水解时间180 min,固液比1∶0.5,压力0.9 MPa,最大产醛率可达9.30%。试验结果充分说明,在我国南方地区用稻壳部分替代玉米芯原料生产糠醛是完全可行的,这为我国南方糠醛企业实现大规模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和工艺依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郭小平 高天禹 汝绍锋 丛茜
基于生物非光滑耐磨理论,仿照自然生物体表形态,在光滑标准泥浆泵活塞表面加工凹坑形仿生单元体可显著提高泥浆泵活塞的使用寿命。本文运用正交试验优化技术设计实验方案,以优化仿生活塞结构参数。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研究仿生活塞表面凹坑形结构参数对活塞寿命的影响规律。凹坑直径对BW-160型泥浆泵活塞寿命的影响最大,凹坑中心夹角的影响次之,影响最小的因素是凹坑深度。基于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出的最优泥浆泵仿生活塞结构参数分别为:凹坑直径3mm,凹坑中心夹角10°,凹坑深度4mm。最优仿生活塞在实际现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伶 陈丽梅 李强
基于涂层显微硬度和磨损抗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45号钢基体表面等离子喷涂Al2O3-13wt.%TiO2(AT13)涂层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保持喷涂距离80 mm、送粉量2.4 kg.h-1的条件下,研究了工艺参数主气流量(氩气)、电弧电流、电弧电压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气流量是影响涂层组织、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电流、电压次之.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涂AT13陶瓷涂层的优化工艺参数为:主气流量45 slm,电流550 A,电压65 V.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亮 孙清 佟玲 高连兴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利用SPSS11.5和Matlab7.1软件研究成型压力、加热温度、花生壳含水率和花生壳与粘结剂质量比对花生壳成型块松弛密度的影响,建立了花生壳成型块松弛密度的数学模型,得出花生壳成型块的最优松弛密度。结果表明:对花生壳成型块松弛密度的影响次序为成型压力、加热温度、花生壳与粘结剂质量比、花生壳含水率;最优组合为成型压力10 MPa,花生壳与粘结剂质量比3∶1,花生壳含水率15%,加热温度100℃,此条件下得到的花生壳热压成型块的松弛密度为1.100 8 g/cm3。
关键词:
花生壳 热压成型 工艺参数 松弛密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林华 方晰 田春燕 苏恒枫
优选薄荷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标准品,以薄荷为原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乙醇浓度(A)、液料比(B)、超声提取时间(C)和水浴温度(D)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影响薄荷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B>C>D>A,优选出薄荷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B2C2D1A1,即液料比为30∶1,超声波提取时间40 min,水浴温度50℃,提取液乙醇的浓度为40%。在该工艺条件下,薄荷总黄酮得率为9.89%。采用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简单、安全、快速。
关键词:
薄荷 正交试验 总黄酮 超声提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季春燕 周乐 王欣 王国强
试验优选了超声提取苦荞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L16(43×26)正交表设计超声提取苦荞的方案,以芦丁为考察黄酮含量的指标,以溶剂浓度(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和溶剂种类(D)为考察因素,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苦荞中芦丁含量并最终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苦荞超声提取的因素为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种类;最佳工艺条件为:以950mL/L甲醇为溶剂,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0min。
关键词:
正交设计法 超声提取 苦荞 芦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刁海林 白灵海 唐贤明 莫理 唐继新 罗建举
进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锯材干燥中试,验证中试干燥基准的正确性,以求获得适于红锥生产应用的干燥基准。采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强制气流循环式干燥窑,在给定的中试干燥基准下对红锥锯材实施干燥试验,并按照国家标准(GB/T 6491-1999)进行锯材干燥质量评定。中试结果表明:红锥锯材平均终含水率为7.24%,厚度含水率偏差为2.37%,应力指标为4.12%,平均顺弯度为0.17%,横弯度为0.25%,扭曲度为0.24%,瓦弯度为2.55%,纵裂度为3.31%,截面收缩为5.793%,无内裂,干燥至含水率12%时所用时间为138 h(5.75 d),干燥速度为0.31%.h-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爱忠 张勋 张禹 王鲁民
针对规格为40.3 m×(20.816.2)m的我国过洋性虾拖渔业四片式虾拖网,基于L_9(34)正交表,设计了网身长度(L_b)、下网袖长度(L_w)、侧网宽度(W_S)3种因素各3个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利用方差分析检测3种试验因素对网具阻力、能耗系数、L/R(袖端间距与阻力之比)系数影响的显著性,旨在对此种网具的网身长度与网口周长之比(L_b/C)、下网袖长度与网口周长之比(L_w/C)、侧网宽度与上网片宽度之比(W_S/W_U)这3种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网具阻力的影响因素由主到次依次是下网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万灵 韩鲁佳 王唯涌
以水为提取溶剂,对热絮凝法提取苜蓿中叶蛋白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了加水倍量、打浆时间、苜蓿汁液pH、保温时间和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保温10 min蛋白提取率达24.4%;随着苜蓿汁液pH的增大,叶蛋白中蛋白提取率和质量分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pH为3时提取率最高,为23.3%,pH为6(原浆)时质量分数最高,为61.5%;pH对叶蛋白中叶黄素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pH为6时叶黄素质量分数最高,为1 022.1μg/g,碱性时次之,酸性最小。综合考虑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温度90℃、pH6、打浆时间3 min、加水倍量2.5...
关键词:
叶蛋白 叶黄素 苜蓿 提取工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本华 张派宁 张正华 孟军
为明确炭化过程中玉米秸秆内部温度变化情况,设计了上下隔热的网状试验容器以保证试验过程中热量只沿径向传导至秸秆内部,对炭化炉炉门进行改造以方便连接温度传感器。利用K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对玉米秸秆在恒温炭化过程中内部不同位置温度进行检测,得到其在炭化过程中内部沿径向不同位置的升温规律。以不同的含水率、压缩率和炭化温度为试验因素,以达到稳定温度的平均时间为试验指标,利用SRJX-4-9型金属加热炉来研究玉米秸秆炭化时的工艺参数,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优化分析,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在恒温热解过程中表现出与试验因素水平和测量位置明显相关的内部温度变化。在正交试验的过程中观察到沿秸秆内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春梅 刘清伟 李响 缪骞 马岩 Doumbia Bakary 任长清
【目的】利用固体激光器切割单板,获取合理的切割工艺参数,降低切缝宽度以减少锯路损失,保证单板切口断面平整度。【方法】从激光脉冲能量角度建立激光切割单板数学模型,获得激光输出功率(Pb)与激光切割速度(v)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以厚度0. 3 mm、含水率10%的黑胡桃单板为加工对象,选取2组激光输出功率进行试验验证,每组激光输出功率在6种不同切割速度下切割,理论切割速度在6种试验切割速度范围内,加工后多次测量直线切缝宽度取平均值,在40×1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切割后试件切缝宽度及切口断面平整度,找出最优试验结果对应的切割速度,并与计算的理论切割速度进行对比。【结果】第1组激光输出功率(脉冲电压400 V,单脉冲能量96. 5 m J,脉冲频率10 Hz)下,当切割速度为2. 5 mm·s-1时可保证单板切缝被完全切透,形成连续完整的切缝,切缝宽度最窄,平均值为0. 544 mm,锯路损失最小,且切口断面较为平整;第2组激光输出功率(脉冲电压500 V,单脉冲能量198. 2 m J,脉冲频率10 Hz)下,当切割速度为5. 0和5. 5 mm·s-1时可保证单板切缝被完全切透,切缝宽度最窄,平均值分别为0. 69和0. 62 mm,且切口断面也较为平整。对比2组试验数据得出,当切割速度与理论切割速度接近时,单板切口连续,切缝宽度最小;当切割速度低于理论切割速度时,切缝宽度逐渐增大;当切割速度高于理论切割速度时,切口容易出现不连续现象。【结论】利用固体激光器切割单板时,切割工艺参数对切缝宽度和切口断面平整度具有直接影响,合理的切割工艺参数对获得较小的切缝宽度至关重要,每个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对应着最佳切割速度,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应保证切割速度与理论切割速度一致或接近,以使切割效果更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