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2)
- 2023(14290)
- 2022(12012)
- 2021(10887)
- 2020(9122)
- 2019(20238)
- 2018(19652)
- 2017(37312)
- 2016(20266)
- 2015(22303)
- 2014(21788)
- 2013(20928)
- 2012(18683)
- 2011(16396)
- 2010(15930)
- 2009(14543)
- 2008(13788)
- 2007(11665)
- 2006(9674)
- 2005(8266)
- 学科
- 济(74818)
- 经济(74701)
- 管理(63590)
- 业(58256)
- 企(49015)
- 企业(49015)
- 方法(37580)
- 数学(33853)
- 数学方法(33419)
- 财(24351)
- 农(19934)
- 中国(18830)
- 制(17851)
- 业经(17210)
- 务(15713)
- 财务(15664)
- 财务管理(15629)
- 企业财务(14886)
- 贸(14657)
- 贸易(14648)
- 易(14338)
- 学(13851)
- 农业(13175)
- 技术(12889)
- 体(12489)
- 环境(12407)
- 银(11969)
- 地方(11964)
- 银行(11911)
- 划(11475)
- 机构
- 大学(277483)
- 学院(277247)
- 济(112288)
- 经济(110208)
- 管理(109327)
- 理学(96522)
- 理学院(95548)
- 管理学(93726)
- 管理学院(93227)
- 研究(87296)
- 中国(64246)
- 京(55619)
- 科学(54420)
- 财(52771)
- 农(49970)
- 业大(46577)
- 财经(42807)
- 所(42129)
- 中心(41354)
- 农业(39663)
- 江(39271)
- 经(39125)
- 研究所(38729)
- 经济学(35202)
- 北京(33290)
- 院(32577)
- 范(32342)
- 财经大学(32241)
- 经济学院(32046)
- 师范(31841)
- 基金
- 项目(202852)
- 科学(160458)
- 基金(150499)
- 研究(141243)
- 家(133632)
- 国家(132603)
- 科学基金(114598)
- 社会(92489)
- 社会科(87968)
- 社会科学(87949)
- 基金项目(80314)
- 省(79272)
- 自然(76608)
- 自然科(74898)
- 自然科学(74873)
- 自然科学基金(73545)
- 划(66996)
- 教育(65996)
- 资助(60191)
- 编号(53916)
- 重点(45937)
- 部(44964)
- 创(43334)
- 发(42013)
- 成果(41421)
- 创新(40660)
- 制(40505)
- 科研(40190)
- 国家社会(39541)
- 教育部(38801)
- 期刊
- 济(110612)
- 经济(110612)
- 研究(72308)
- 学报(49523)
- 中国(48674)
- 农(43966)
- 科学(43004)
- 财(42609)
- 管理(39907)
- 大学(38195)
- 学学(36789)
- 农业(29534)
- 技术(24062)
- 教育(23880)
- 融(21690)
- 金融(21690)
- 财经(21097)
- 业经(18416)
- 经济研究(18195)
- 经(18036)
- 业(15415)
- 问题(14938)
- 版(14916)
- 科技(14270)
- 业大(13805)
- 统计(12663)
- 策(12605)
- 财会(12489)
- 技术经济(12389)
- 理论(12147)
共检索到381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宇童 张艺洁 丁丹阳 罗雯 马一琼 赵蓉蓉 邵惠芳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究松散回潮回风温度、加料回风温度、加料出口含水率、烘丝蒸汽流量、烘丝筒壁温度、烘丝热风温度、烘丝排潮负压7个工艺参数对叶丝整丝率、碎丝率、填充值和感官质量的影响,运用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综合平衡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松散回潮回风温度显著影响叶丝碎丝率、填充值及感官质量,加料回风温度仅显著影响填充值,加料出口含水率对叶丝整丝率、填充值和碎丝率影响较小,烘丝蒸汽流量、烘丝筒壁温度、烘丝热风温度、烘丝排潮负压对叶丝整丝率、填充值和碎丝率和感官质量均有影响;(2)在试验范围内,制丝工艺参数的优选组合为松散回潮回风温度57℃,加料回风温度52℃,加料出口含水率19.5%,烘丝蒸汽流量700 kg/h,烘丝筒壁温度132℃,烘丝热风温度115℃,烘丝排潮负压–18μbar,经验证,整丝率、填充值及感官质量总分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3.84%、0.44 cm3/g、5.1分,碎丝率降低了0.23%,优化后的制丝工艺提高了叶丝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如灿 谭兰兰 戴亚 冯广林 杨文敏 汪长国
采取均匀设计试验,运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与制丝工艺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NH3释放量影响大小依次为热风风门开度、HT工作蒸汽压力、筒壁温度、热风温度、筒体转速、切丝宽度,切丝宽度对NH3释放量影响不显著,NH3释放量与HT工作蒸汽压力和筒壁温度呈负相关,与热风风门开度、热风温度和筒体转速呈正相关,HT蒸汽工作压力和热风温度、HT工作蒸汽压力和筒壁温度,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综合分析,降低热风风门开度、热风温度和筒体转速,提高HT工作蒸汽压力、筒壁温度,对控制卷烟主...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思源 董敏 樊树海
从某制药公司新药中试阶段工艺参数存在问题入手,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解释结构模型法对工艺参数流程进行分析,发现该公司在新药中试阶段问题的症结是工艺参数的确定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随后应用正交试验工具为新产品工艺参数的改进提出设计思路,进行数理分析,得到了一组满意的工艺参数组合。绩效显示优化方案有效降低了制药企业中试成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 周利军 纪晓楠 姚二民 丁美宙 顾小燕 王海滨
为研究不同尺寸规格烟梗物理及加工特性的差异,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首先研究了直径与长度对不同地区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比分析不同直径规格烟梗制得梗丝的成丝效果及物理质量。结果表明:(1)直径对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烟梗直径的增加,烟梗的含水率增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长度对部分地区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当烟梗长度为2060 mm时,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变化不大。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实际生产,可将6地区不同直径烟梗分为4组。(2)对照样
关键词:
烟梗 尺寸 吸湿性 梗丝质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艮水 关爱章 兰志超 袁海霞 林盈 杨明 曾伟中 郑茜
烟草制丝工艺工序繁多、流程复杂,建立烟草制丝生产线物料衡算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烟草制丝工艺的主要特征和生产流程,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多项式回归及BP神经网络建立制丝工艺物料衡算模型,并根据不同模型的衡算精度,为不同工段选取较优模型,从而构建起制丝全流程物料衡算模型。该模型可以随着实际数据的增加自动更新模型参数,实现自学习功能。通过某烟厂制丝流程的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可以取得较好的衡算结果。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制丝工艺 物料衡算 评价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庆林 牛占文 崔庆安 刘超超
针对叶形板簧加工在流程工艺及噪声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的成型不确定及质量低劣的现状,提出采用稳健性参数设计的方法对叶形板簧的加工过程进行参数控制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以叶形板簧的自由高度作为优化目标,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传送时间、成型时间为可控因子,淬火油温度为噪声因子,分别采用田口方法和双响应曲面法确定了叶形板簧加工工艺的稳健性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种常用的稳健性设计方法从效率、理论依据以及优化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其优缺点,以对产品过程质量控制的稳健设计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龚迎春
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是一种新型的工程木产品,由3层及以上锯材或结构复合板材垂直正交组坯,采用结构胶粘剂压制而成,主要用于木结构建筑的墙板、屋板、楼板。CLT在国外中高层木结构建筑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但国内关于CLT研究处于初期阶段,缺少CLT产品力学性能的基础数据,在木结构建筑中的推广受到限制,研究利用人工林木材制备CLT的生产工艺、力学性能、力学模型,对CLT在建筑结构中应用,以及拓宽人工林用材,提高其附加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采用日本落叶松(La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季春燕 周乐 王欣 王国强
试验优选了超声提取苦荞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L16(43×26)正交表设计超声提取苦荞的方案,以芦丁为考察黄酮含量的指标,以溶剂浓度(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和溶剂种类(D)为考察因素,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苦荞中芦丁含量并最终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苦荞超声提取的因素为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种类;最佳工艺条件为:以950mL/L甲醇为溶剂,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0min。
关键词:
正交设计法 超声提取 苦荞 芦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元山 詹逸舒 梁智群
红曲霉Monascus SP4-2经10 L发酵罐小试液体发酵、过滤、洗涤,获得菌丝体.在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次数,提取剂浓度、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红曲色素提取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剂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对红曲色素提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从干红曲霉菌丝体中提取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90%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3次可使菌丝体中红色素的提取率高达96.7%.
关键词:
红曲霉 红曲红色素 提取工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巧妹 王嘉伦 刘晓泽 陈燕丹
【目的】探求丝瓜络纳米纤维素晶体(Luffasponge nanocellulose crystals,LNCC)的最优制备工艺,为提高丝瓜络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方法支持。【方法】以丝瓜络废弃物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硫酸质量分数(58%,60%,62%,64%,66%)、不同反应温度(30,40,50,60,70℃)、不同超声时间(25,35,45,55,65min)对超声-硫酸水解法制备LNCC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LNCC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使用Design-Expert 8.05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求出数学模型,进而得到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单因...
关键词:
丝瓜络纳米纤维素晶体 响应面优化 得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红 李湘洲 唐克军
以湘西产的香桂叶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对香桂叶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水为萃取溶剂,对提取次数、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液固比、氯化钠浓度等影响萃取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取1次,对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得出了香桂叶油的萃取优化工艺条件:微波功率75W,提取时间30 min,液固比10(m L/g),氯化钠浓度为4%。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超声-微波协同萃取不仅大大缩短了蒸馏时间,而且香桂叶油的提取率从2.411%提高到3.288%。通过gC-mS检测,该工艺下香桂叶油中黄樟油素的含量可高达98.09%。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伶 陈丽梅 李强
基于涂层显微硬度和磨损抗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45号钢基体表面等离子喷涂Al2O3-13wt.%TiO2(AT13)涂层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保持喷涂距离80 mm、送粉量2.4 kg.h-1的条件下,研究了工艺参数主气流量(氩气)、电弧电流、电弧电压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气流量是影响涂层组织、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电流、电压次之.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涂AT13陶瓷涂层的优化工艺参数为:主气流量45 slm,电流550 A,电压65 V.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万灵 韩鲁佳 王唯涌
以水为提取溶剂,对热絮凝法提取苜蓿中叶蛋白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了加水倍量、打浆时间、苜蓿汁液pH、保温时间和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保温10 min蛋白提取率达24.4%;随着苜蓿汁液pH的增大,叶蛋白中蛋白提取率和质量分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pH为3时提取率最高,为23.3%,pH为6(原浆)时质量分数最高,为61.5%;pH对叶蛋白中叶黄素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pH为6时叶黄素质量分数最高,为1 022.1μg/g,碱性时次之,酸性最小。综合考虑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温度90℃、pH6、打浆时间3 min、加水倍量2.5...
关键词:
叶蛋白 叶黄素 苜蓿 提取工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钰坤 周东波 汪耀富 沈程文 李彦 戴林建
以云烟87中部叶为原料,进行萎凋(烤房萎凋和覆膜萎凋)、揉捻(20 min)、发酵(6 h)、干燥(85~105℃两段式)仿红茶调制工艺试制烤烟。与对照三段式烤烟相比,仿红茶调制工艺烟叶香气细腻柔和,浓度中等,有甜香、干草香、焦香、烘烤香等特点;运用GC–MS和LC–MS检测烟叶化学成分,仿红茶调制工艺烟叶与对照样本中共鉴定到2380种差异化合物,占化合物总量的43.26%;主成分分析(PCA)与层聚类分析(HCA)表明,仿红茶调制工艺烟叶样本与对照样本中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萎凋方式对仿红茶调制烟叶的评吸结果影响最大;覆膜萎凋评吸结果整体优于烤房萎凋的,干燥方式对特征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2595种化合物含量与萎凋方式相关;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差异检验方法鉴定到2708种标志性化合物,通过整合,2种萎凋方式共鉴定到关键差异化合物757种。
关键词:
烟草 仿红茶调制 评吸质量 差异化合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