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8)
- 2023(10397)
- 2022(8702)
- 2021(8567)
- 2020(7029)
- 2019(16266)
- 2018(16433)
- 2017(29792)
- 2016(16708)
- 2015(18479)
- 2014(17881)
- 2013(16229)
- 2012(14273)
- 2011(12679)
- 2010(12501)
- 2009(10801)
- 2008(10194)
- 2007(8467)
- 2006(7256)
- 2005(6012)
- 学科
- 济(53988)
- 经济(53930)
- 管理(44956)
- 业(41443)
- 企(36441)
- 企业(36441)
- 方法(26802)
- 数学(24052)
- 数学方法(23660)
- 教育(20770)
- 中国(20580)
- 技术(15844)
- 财(15805)
- 农(13873)
- 理论(12894)
- 制(12652)
- 业经(12588)
- 技术管理(10416)
- 学(10398)
- 教学(9702)
- 体(9514)
- 地方(9312)
- 务(9039)
- 财务(9007)
- 银(8985)
- 财务管理(8983)
- 银行(8975)
- 农业(8835)
- 贸(8768)
- 贸易(8763)
- 机构
- 大学(204697)
- 学院(200281)
- 济(79361)
- 管理(78362)
- 经济(77805)
- 理学(68625)
- 理学院(67875)
- 管理学(66683)
- 管理学院(66228)
- 研究(65795)
- 中国(43564)
- 京(42393)
- 财(37368)
- 科学(36123)
- 范(35777)
- 师范(35578)
- 教育(34111)
- 中心(30253)
- 江(29743)
- 财经(29571)
- 师范大学(29424)
- 所(29178)
- 经(27205)
- 北京(26635)
- 研究所(26594)
- 业大(25266)
- 经济学(24914)
- 院(24519)
- 技术(24026)
- 农(23636)
- 基金
- 项目(140661)
- 科学(115450)
- 研究(112705)
- 基金(101498)
- 家(86235)
- 国家(85359)
- 科学基金(75536)
- 社会(71933)
- 社会科(68074)
- 社会科学(68062)
- 教育(60491)
- 省(56272)
- 基金项目(53419)
- 划(48828)
- 编号(47040)
- 自然(46294)
- 自然科(45313)
- 自然科学(45304)
- 自然科学基金(44488)
- 资助(39256)
- 成果(39019)
- 课题(34871)
- 部(33616)
- 创(33138)
- 重点(32786)
- 发(31243)
- 创新(30835)
- 教育部(30653)
- 国家社会(29517)
- 规划(29151)
共检索到296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娜
教育变革的"意义"意味着对教育变革本身(目标、知识等)的认知与理解,意味着在教育变革中坚持正义原则,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创新与人的发展。学校作为变革的基础,须以责任与使命重塑学校的精神气质,构建尊重个性与差异的学校教育目的,以合作和共生构建学习型组织,追求诗意的教师生活,回归课堂的生命教育本质。
关键词:
学校变革 意义 正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亚军 祝怀新
变革文化是学校组织内在的精神力量或意义体系,是学校变革能够发生与维持的基础。学校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承担主体之一,然而部分学校参与教育改革的态度并不积极,缺乏变革文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学校变革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其核心内涵是进取、创新。学校变革文化的形成,需要经历"发现变化——适应变化——主动变革——管理变革"几个阶段,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应承担各自的职责。
关键词:
变革文化 学校教育改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金燕
学校教育在收入分配正义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为了回应这一问题,本研究借鉴最近兴起并逐渐在分配正义领域占据统领地位的运气均等主义理论,尝试在正义的视野下来构建学校教育影响收入分配的理论模型。将学校教育的作用分解为两部分:一是作为原生运气影响收入的中介作用,这一作用被认为是"非正义"的;二是作为选择运气影响收入分配的中介作用,这被认为属于正义的范畴。本文进一步将这一理论模型转换为实证模型,并应用CHNS数据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对收入分配的这两种作用都有所表现,且都得到强化。尤其是前者,学校作为维持和传承原生禀赋分配不平等的中介机制作用得到快速的强化,这是由于原生运气在...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收入分配 运气均等主义 责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庞红卫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变革让我们对信息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梦想充满了期待,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慕课"狂潮与"翻转课堂"洪流似乎更让我们确信,信息技术已撬动学校教育的坚固堡垒,学校教育的变革指日可待。但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信息技术似乎并未对学校教育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信息技术不但没有取代学校、教室、课本与教师,也未深刻地改变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并没有也不会必然地带来教育变革。因此,要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揭开信息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迷雾,必须从根本上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信息技术真的改变了学校教育吗?信息技术能否改变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学校教育?
关键词:
整合 信息技术 变革 学校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学校教育哲学不是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哲学,而属于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哲学,它的结构包括使命、核心价值和愿景。学校教育哲学作为学校活动的灵魂,是学校行为的先导,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的变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有利于特色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学校教育哲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高水红
本文通过考察乡村学校教育的变迁过程,意在揭示学校如何通过各种制度设计完成对现代时空意识——"钟表时间意识"与"抽象化空间意识"的植入,从而排除了乡土时空意识——"生物时间意识"与"情境化空间意识"在现代乡村教育体系里存在的可能,并分析由此引发的乡村学生在时空意识层面潜在的冲突和紧张,以此反思乡村教育在自上而下的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局限,指出乡土文化在教育现代性建构中可能的价值和出路。
关键词:
乡土文化 学校教育 时空意识 社会变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迈克尔·富兰 赵中建
我们对变革的现状如此熟悉,以至我们很少去想一想,在个人层面上,我们正在经历的变革真正意味着什么?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几乎从来不停下来想一想,对那些位于我们周围且身处变革之中的人们而言,变革意味着什么?变革的要旨在于个人如何抓住这种现实。在"变革是什么"以及"影响变革的因素和过程"这两个方面,我们作了太低的估计。在回答前一个问题时,让我们暂时把变革缘由的可靠性问题以及变革的目的放在一边,而从变革的本身——一种生活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蒲蕊
人在交往中学习和生活 ,师生交往是学校中学习与生活的基本方式。师生交往的深层意义就在于通过交往中的学习 ,使人成为人 ,使人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现实的学校教育中 ,师生交往被窄化为教育或教学的背景、手段、条件 ,从而使师生交往失落了其应有的深层意义。为了实现师生交往的“成人”目的 ,需要在交往中实现真正的学习
关键词:
师生交往 学校教育 深层意义 真正的学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班建武 李凡卓
当前,学校教育开始有意识地主动观照并有选择地吸收部分大众文化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学校教育的这种做法,反映了教育关注日常生活,向生活世界回归的价值理念;也是社会民主化发展在教育中的体现,有利于教育创新。同时,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观照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教育的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对青少年学生的认识与价值引导。但是,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消费性将会削弱学校教育的传统价值根基,同时,大众文化的当下性和感官刺激性则容易导致学校教育丧失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涵养与提升功能,而大众文化的犬儒性也不利于学校教育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人格。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绘
家庭学校教育正在日益成为美国教育财政领域中十分激进的改革运动。本文从家庭特征、家庭偏好、家庭居住环境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家庭学校教育决策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家庭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成本和政府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以及为什么难以对家庭学校教育进行问责的原因。本文介绍了评价和测量家庭学校教育效果的一些研究成果,并且提出从最终效果来看家庭学校教育和公立学校的学生没有明显的优势和劣势。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最后指出了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吉华
本文根据笔者和其他研究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笔者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田野调查资料,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困境予以分析,并提出对教师进行多元文化理念的培育,构建地方性校本课程,加强学校与地方社区的联系等教育变革的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小蔓 其东
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面临挑战。需要调整与革新。坚守学校道德教育使命的三个命题为: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德育需要打好品德基础;学校教育要为实现人的道德潜能提供支持性环境和条件。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重视培育和发展人的情感;重视双向沟通、对话、论理和代际交往。革新学校道德教育要抓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的机遇;激发教师成为有道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人;创造育人为本的学校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莉萍
本文通过中国与德国在音乐教育理念、特点、形式及效果的对比,指出可以德国音乐教育为鉴,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来提升人的素质。文章同时认为音乐教育是一个塑造人、开发人的智慧的系统工程,可使人的自然素质得到改造,所以应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
关键词:
美育 音乐教育 家庭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池野正晴 钟启泉
本文以波尔诺夫(O.Fr.Bollnow)的思想为线索,从人类是怎样一种存在的角度出发,揭示教育"对话"的本质.考察真正"对话"的意义,阐明"对话与讲授的两极构造"的内涵,倡导"走向对话教育"。作者强调,学校教育的课题是.不仅借助"对话"来展开教育,而且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一种真正的对话能力的准备。唯有借助这种对话教育,现代的人们才能以真正人类的姿态,摆脱非人性化的重大危机。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对话教育 对话与讲授 两极构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栗洪武
教育产生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具有源于生活的品质,但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积累和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又具有高于生活的品质。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生,学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通过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和环境等基本要素更加凸显。审视近代以来的教育思潮,应以"扬弃"的态度与方式对待传统教育及其思想,发挥教育特有的作用,平衡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注重传承与创新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学校教育的本质所规定的教育学意义。遵循并顺应这一本质属性及其教育学意义,是发展学校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生活教育 教育教学 社会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