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4)
- 2023(11843)
- 2022(9952)
- 2021(9387)
- 2020(7923)
- 2019(18229)
- 2018(17613)
- 2017(34196)
- 2016(17630)
- 2015(19804)
- 2014(19280)
- 2013(19116)
- 2012(17481)
- 2011(15467)
- 2010(14822)
- 2009(13478)
- 2008(12897)
- 2007(10599)
- 2006(8925)
- 2005(7933)
- 学科
- 济(80418)
- 经济(80342)
- 管理(50413)
- 业(48654)
- 方法(41145)
- 企(38979)
- 企业(38979)
- 数学(37915)
- 数学方法(37520)
- 中国(21769)
- 财(21217)
- 农(18536)
- 贸(18091)
- 贸易(18085)
- 易(17717)
- 业经(14594)
- 农业(12593)
- 务(12555)
- 财务(12523)
- 财务管理(12501)
- 地方(12497)
- 制(12363)
- 融(12082)
- 金融(12080)
- 企业财务(11985)
- 学(11714)
- 环境(11536)
- 银(11379)
- 银行(11369)
- 行(10925)
- 机构
- 大学(250863)
- 学院(246688)
- 济(118202)
- 经济(116630)
- 管理(101203)
- 理学(89153)
- 理学院(88343)
- 管理学(87106)
- 管理学院(86641)
- 研究(82488)
- 中国(63750)
- 财(50841)
- 京(50403)
- 科学(44476)
- 财经(42364)
- 经(39120)
- 经济学(38667)
- 所(38565)
- 中心(37493)
- 研究所(35336)
- 经济学院(35092)
- 农(32656)
- 财经大学(32258)
- 业大(32256)
- 北京(31606)
- 江(31146)
- 院(30205)
- 范(29168)
- 师范(28866)
- 商学(28749)
- 基金
- 项目(174581)
- 科学(141294)
- 基金(133948)
- 研究(127529)
- 家(115990)
- 国家(115165)
- 科学基金(101103)
- 社会(87220)
- 社会科(83152)
- 社会科学(83131)
- 基金项目(69868)
- 自然(64072)
- 省(62958)
- 自然科(62746)
- 自然科学(62733)
- 自然科学基金(61673)
- 教育(58499)
- 资助(55588)
- 划(54240)
- 编号(48214)
- 部(41479)
- 重点(38878)
- 国家社会(38555)
- 发(37004)
- 成果(37000)
- 创(36960)
- 教育部(36746)
- 人文(35409)
- 创新(34737)
- 科研(34043)
- 期刊
- 济(115770)
- 经济(115770)
- 研究(72888)
- 中国(39328)
- 财(37782)
- 管理(37071)
- 科学(32717)
- 学报(32393)
- 农(27217)
- 大学(26523)
- 学学(25180)
- 经济研究(21778)
- 融(21408)
- 金融(21408)
- 技术(21200)
- 财经(20789)
- 农业(19490)
- 教育(18131)
- 经(17915)
- 贸(16546)
- 业经(16532)
- 国际(15619)
- 问题(15604)
- 世界(14513)
- 统计(13786)
- 技术经济(12796)
- 策(12160)
- 业(11673)
- 商业(11383)
- 决策(10956)
共检索到348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雅玲 张慧芳
消费与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驱动力,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切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基于已有协调率模型的本质特征,构建了欧氏距离消费-投资协调率模型,对我国2000-2014年消费-投资协调率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消费-投资协调率波动较小,与经济增长率走势一致,以欧氏距离协调率模型计算的消费-投资协调率颇具合理性;同时,对比中国和发达七国集团、金砖三国的协调率发现,由于消费率长期偏低、投资率过度偏高,导致中国消费-投资协调率略为偏低;最后,结合历史分析和横向比较,得出我国消费-投资协调率合理区间为[0.70,0.85]。新常态时期我国应以消费为主导扩大内需,稳定投资规模,提升投资效率...
关键词:
欧氏距离 协调发展 消费-投资协调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倩 汤放华
通过对区域协调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比分析,本文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对区域协调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其定量评价应该采用区域协调发展度。因此本文在欧氏距离协调度模型基础上,引入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改进了距离协调度模型,同时采用最优分段聚类法,构建了欧氏距离协调发展度聚类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区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旦志红 马晓东
以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织为背景,以"一带一盟"建设对接为契机,运用欧氏距离-灰色关联度两步法,分析2004—2019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具有典型竞合型特征,总体呈现竞争与合作交替出现的胶着状态和动态平衡。空间上以中国-俄罗斯地缘经济关系为主导影响因素,时间上伴随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交替出现地缘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演变规律。其中,繁荣有序的全球经济促进双方地缘经济合作,而衰退动荡的经济环境则促使地缘经济主体各自为政,凸显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特征。双方地缘经济关系影响因素关联序依次为贸易依存度、固定资本形成率、劳动失业率、一二产业比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裴瑱 彭飞
以96家沪深上市公司2010—2015年期间1150起海外并购案例为样本,从文化视角探讨跨国并购企业的异质性,实证分析了跨国并购企业所在区域文化的异质性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的文化距离、区域水稻文化都会降低中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绩效,并且并购规模越大,文化距离、水稻文化的负面影响越大;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经验能够减缓文化距离和水稻文化对于海外投资规模绩效的负面影响,提升中国上市公司的海外投资绩效,但是随着并购规模的加大,这种正面效应会减弱。
关键词:
文化距离 南稻北麦 海外并购绩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艾莲 封军丽 刘柏
基于2008~2015年间世界47个经济体的668起企业跨国并购事件,通过实证检验甄别了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其中个人主义维度的文化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权力距离维度的文化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竞争力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并方并购前的资产负债率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正效应。跨国并购的目的不仅是规模的扩大,而且是效益的提升,文化与制度距离的作用对于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所以,为了提升跨国并购效率,需顺应不同文化距离维度的作用路径,避免同一方向的文化距离强化导致效果抵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在经济交往的同时,增强文化交流,释放文化和制度软环境对跨境投资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弛 余鹏翼
文章利用20092015年中国企业222起跨国并购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如果被并购的企业属于敏感行业,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对于水平并购这种负相关尤为显著,但是在垂直并购中并不显著。非正式制度距离与整体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在水平并购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其原因是中国企业对自身文化过高的认同,对标的企业文化不够尊重,对于垂直并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其原因是中国企业与目标企业在管理上保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弛 余鹏翼
文章利用2009~2015年中国企业222起跨国并购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如果被并购的企业属于敏感行业,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对于水平并购这种负相关尤为显著,但是在垂直并购中并不显著。非正式制度距离与整体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在水平并购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其原因是中国企业对自身文化过高的认同,对标的企业文化不够尊重,对于垂直并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其原因是中国企业与目标企业在管理上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文章的结论说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中国企业在并购后仍应努力适应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并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跨国并购的绩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镜渝 李文 郭斌
本文以524个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为样本,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情境下经验对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以及地理距离和国有股权的调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发展中国家情境下,经验与跨国并购成功率呈正U型关系;地理距离不仅直接降低并购成功率,还负向调节经验与跨国并购成功率的关系;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经验和地理距离对并购成败的影响也不一样。其中,国有企业并购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地理距离,而民营企业更依赖经验。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在发展中国家,经验的累积对并购成败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地理距离和政府在企业国际化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对中国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经验 地理距离 国有股权 跨国并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芬芬 罗光强
基于2008—2019年中国跨国流动至19个国家的农村劳动力数据,运用扩展后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文化距离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跨国流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与流入国的文化距离每减少1个单位,流入该国的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员数就增加68.8个百分点;文化距离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流入发达国家的阻碍效应明显强于发展中国家。当前应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行动方案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加快文化国际传播进程,提高文化融合度与包容度,制定针对性文化交流策略,加强流入国文化培训。
关键词:
文化距离 农村劳动力 跨国流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芬芬 罗光强
基于2008—2019年中国跨国流动至19个国家的农村劳动力数据,运用扩展后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文化距离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跨国流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与流入国的文化距离每减少1个单位,流入该国的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员数就增加68.8个百分点;文化距离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流入发达国家的阻碍效应明显强于发展中国家。当前应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行动方案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加快文化国际传播进程,提高文化融合度与包容度,制定针对性文化交流策略,加强流入国文化培训。
关键词:
文化距离 农村劳动力 跨国流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新飞 舒元 徐裕敏
本文从民族异质性的角度分析当前跨国制度差异存在的根源,选择跨国间遗传距离作为制度差异的工具变量,详细阐述了其作为工具变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文章将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两两匹配成10585个样本组合,从政治制度差异、经济制度差异和制度执行特征差异等方面,选择世界银行和遗产基金会的14个指标,构造跨国间制度距离变量,并采用1996—2010年数据进行横截面Ⅳ估计制度差异对跨国收入差距的长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度差异对跨国间收入差距具有长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样本期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在控制了人力资本、地理因素、语言宗教和共同信仰等因素后,本文仍得到相似的结论。使用不同的遗传距离测算指标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汉文 杨晴贺 杨道广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加剧、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不断提升。基于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显著提升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但东道国与我国的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越远,内部控制对跨国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弱。进一步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发现,内部控制主要通过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要素正向影响跨国并购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提升跨国并购绩效的效应在并购方具有跨国并购经验和跨国并购交易规模较大时更为显著。因此,建议监管部门或行业组织出台有关企业海外经营与发展的内部控制指引,企业也应重视与强化海外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关注国家距离因素的影响,以降低跨国并购风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怀超 范建红 牛冲槐
国家之间制度环境差异往往使得跨国公司处于难以获取合法性的外来者劣势,如何选择合适的进入战略以规避这种劣势逐渐成为众多学者和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由此,在将制度距离分成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合法性视角出发,以178家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了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对合资与独资这两种进入战略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国际经验和社会资本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独资而言,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越远,中国跨国公司越偏好于选择合资进入东道国市场;国际经验负向调节了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对合资与独资选择的影响,社会资本负向调节了...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黄新飞 关楠 翟爱梅
遗传距离是指两个民族的人追溯到他们最近的共同祖先所过去的时间。本文在Spolaore and Wacziarg(2009)的理论基础上,将遗传距离对跨国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内生化。本文采用民族加权法测算了中国与全球107个国家间的遗传距离,对2001—2010年跨国数据的面板IV估计结果表明:遗传距离通过人力资本和国际贸易的渠道对跨国收入差距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遗传距离对跨国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在中国与44个遗传距离较远的国家间更为显著。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
遗传距离 跨国收入差距 面板IV估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珍增
地理距离不仅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而且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在一个3国框架内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动机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市场寻求型、面向母国的成本驱动型和面向第三国的成本驱动型3种类型。利用美国跨国公司海外经营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后发现,随着母国-东道国地理距离的增加,跨国公司面向母国的成本驱动型直接投资比重会下降,而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会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