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8)
- 2023(14628)
- 2022(12843)
- 2021(12022)
- 2020(10249)
- 2019(23739)
- 2018(23475)
- 2017(46308)
- 2016(24734)
- 2015(28063)
- 2014(27889)
- 2013(27403)
- 2012(24964)
- 2011(22229)
- 2010(22566)
- 2009(20984)
- 2008(19170)
- 2007(16287)
- 2006(13938)
- 2005(11638)
- 学科
- 济(100274)
- 经济(100164)
- 管理(72350)
- 业(69168)
- 企(58393)
- 企业(58393)
- 方法(53739)
- 数学(47869)
- 数学方法(47118)
- 农(25078)
- 财(25058)
- 中国(23750)
- 业经(21244)
- 学(19812)
- 地方(18565)
- 贸(17627)
- 贸易(17619)
- 理论(17548)
- 易(17098)
- 农业(16984)
- 务(16813)
- 财务(16731)
- 财务管理(16694)
- 技术(15931)
- 企业财务(15831)
- 制(15749)
- 和(15231)
- 环境(14799)
- 融(14347)
- 金融(14345)
- 机构
- 大学(347426)
- 学院(346992)
- 管理(143161)
- 济(136740)
- 经济(133909)
- 理学(125947)
- 理学院(124677)
- 管理学(122141)
- 管理学院(121532)
- 研究(106748)
- 中国(80244)
- 京(72006)
- 科学(66648)
- 财(61289)
- 农(53356)
- 业大(52534)
- 所(51446)
- 财经(50866)
- 中心(50302)
- 江(48301)
- 研究所(47285)
- 经(46530)
- 北京(44671)
- 范(44207)
- 师范(43778)
- 农业(41876)
- 经济学(41627)
- 州(39527)
- 院(39251)
- 财经大学(38385)
- 基金
- 项目(247432)
- 科学(195602)
- 基金(180930)
- 研究(179465)
- 家(157016)
- 国家(155759)
- 科学基金(135792)
- 社会(112667)
- 社会科(106925)
- 社会科学(106897)
- 省(96633)
- 基金项目(95900)
- 自然(90290)
- 自然科(88288)
- 自然科学(88269)
- 自然科学基金(86658)
- 教育(84340)
- 划(81209)
- 资助(76086)
- 编号(73311)
- 成果(57476)
- 重点(54815)
- 部(54784)
- 创(51695)
- 发(51321)
- 课题(49715)
- 创新(48116)
- 科研(47790)
- 教育部(47592)
- 大学(46866)
- 期刊
- 济(136345)
- 经济(136345)
- 研究(96242)
- 中国(57866)
- 学报(53472)
- 管理(50660)
- 科学(49049)
- 农(46826)
- 财(45935)
- 大学(41506)
- 学学(39192)
- 教育(38101)
- 技术(32562)
- 农业(32171)
- 融(30603)
- 金融(30603)
- 财经(24134)
- 业经(23115)
- 经济研究(22399)
- 经(20430)
- 问题(17710)
- 统计(17555)
- 图书(17115)
- 技术经济(17003)
- 理论(16901)
- 业(16459)
- 科技(16404)
- 策(16062)
- 版(15624)
- 实践(15584)
共检索到479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晶妹 罗松 王涛
由信用过度扩张导致的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信用扩张和信贷规模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文章深入分析次贷危机中的信用扩张,结合我国经济金融特点建立信贷扩张模型(C-EModle),排除次要变量干扰,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有效控制信用扩张及信贷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郭小稚 张晓峒
在Fama-French四因子定价模型的基础上,运用Fama-French-ARMAGJR-GARCH-AEP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此模型不仅能更好地拟合次贷危机影响下下跌的美股与复苏美股的收益率、消除自相关与ARCH效应问题,而且AEPD分布既能捕捉到残差的偏度又能获得残差的左尾和右尾分布情况。以"日"为单位,用固定长度的滚动时间窗口的预测方法,Fama-French-ARMA-GJR-GARCH-AEPD模型的预测值要好于Fama-French-ARMA-GJR-GARCH-Normal模型的预测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遥 雷良海
利用金融体系风险转移模型及其对风险分担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的理论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风险分担和风险传导。分析表明,银行体系的激进性贷款行为和恶意转移风险的道德风险促成了次贷危机的生成与传导;而金融市场的衍生产品创新在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
关键词:
风险转移模型 风险分担 次贷危机传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飞
本文运用DCC-MVGARCH模型检验了六个发达市场和五个新兴市场从2006年至2013年的股票日收益率数据。实证结果表明,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都有传染效应存在,但前者对新兴市场的影响要大于后者;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事件对新兴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原因在于其增加了市场对欧元区政府债违约的担忧;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小国的债务问题也可能摧毁市场信心;目前,欧元区的债务问题还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改善且有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区域性货币危机的可能,需密切关注欧元区国家尤其是其核心国家债务状况的变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谭福梅
本文尝试利用金融危机预警的标准方法—KLR信号分析法对银行危机预警进行探讨,阐述了银行危机预警的KLR信号法模型,并利用KLR信号法模型对美国等15个国家1974—2007年的银行危机进行了实证检验。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信号法模型能预测到这次危机吗?为了对模型的预警绩效进行全面评估,本文进行了样本内检验和样本外检验。样本内检验表明,信号法模型对银行危机具有较好的预警能力,样本外检验表明,在次贷危机前预警指标发出了明显的信号。当然,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结论的可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关键词:
银行危机 早期预警系统 KLR信号分析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新泉 吕嗣孝 辛明辉
文章首先分析欧洲债务危机通过贸易途径、FDI途径、资本市场途径和债权人途径四条途径影响中国经济,然后使用结构VAR(S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欧盟财政赤字会对中国GDP产生反方向冲击,而且冲击是长久持续性的;文章提出的四个传导途径都是有效的,欧盟财政赤字冲击对资本市场途径指标变动贡献率最大,贸易途径在欧债危机向中国经济变量传导过程中作用最大。
关键词:
欧债危机 国际间传导 SVAR模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舒莹 姜强 赵蔚
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全面的定量化描述、学业诊断、精准预警、处方干预,有助于准确识别学习危机学生,提供精准教学服务。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跟踪分析在线学习中非干预行为数据,包括过程性结构化外显信息(如学习状态、学习交互、学业水平等)和非结构化内隐信息(如学习者情绪),确定在线学习危机预警因素。本研究采用朴素贝叶斯构建精准预警模型,利用准实验设计对处于学习危机的学生进行聚类分组,并提出采用邮件通知人工干预和在线学习支持环境自动干预两种策略,同时通过信誉积分和预警指标干预制度加以保障。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学习者学习状态与趋势,发现学习异常者;干预策略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化解学习危机,促进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管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颜海明 戴国强
本文使用2006—2009年中国976500条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考察了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识别了次贷危机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两种渠道: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实证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对危机前行业出口依存度越高的企业的利润和销售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危机前行业财务状况越脆弱的企业的利润和销售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表明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的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是存在的,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渠道是有差异的,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特征。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实体经济 微观数据 传播渠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晶妹 王涛
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扩大至其他金融领域,银行普遍选择提高贷款利率和减少贷款数量,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陷入流动性不足危机。虽然我国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与美国市场之间存在相似性,但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区别。本文通过深入剖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及传导机制,借以研究中国式次贷危机,避免重蹈覆辙。
关键词:
中国式次贷危机 信用扩张 次贷传导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占熬
本文将国内资本波动在价格指数上同整个经济实体联系起来,实证分析了资本波动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次贷危机在中国的传导路径和影响幅度,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波动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洛华 宋晖炯
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这表明目前普遍采用的房贷风险控制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本文总结了美国次贷危机中的经验教训,试图通过房价波动率这个全新的视角来构建一个适用于商业银行的房贷模型。这种新的方法借鉴了Emanuel Derman(1996)解决有关波动率微笑①问题提出的隐含柔性二叉树和局部波动率为工具,使得商业银行在推出各种灵活的房贷产品的同时保证其安全性,从而避免出现类似次贷危机的结构性风险。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恒煜 胡根华 秦嗣毅
文章通过选取2004年1月1日到2009年6月30日中国、香港、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五个股票市场日收盘价的道琼斯数据,采用三状态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这些股市间相依性结构的变化。通过对目标股市结构变化的研究,可以描述并预测股市的波动性,从而指导风险管理。实证分析表明,在有机制转换条件下,澳大利亚与英国、日本股市间的相依性比无机制转换条件下均有所下降,而中国与香港股市间相依性却大幅上升。同时,本文采用总体拟合效果法来选取合适的copula函数并运用基于copula理论的相关系数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后各股市间的尾部相依性出现不同的变化,市场收益率呈现下降趋势,波动性均有所增加。其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薛熠 何茵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带来的资产市场泡沫破灭和市场流动性的缺乏重创了美国经济。本文利用美国的实际资产回报率和广义货币供给量这两个指标,按照Lumsdaine andPrasad(2003)的方法创建了一个衡量金融危机"共同因素"的单变量指标;并在测度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主要指标的真实值和假设没有危机时的预测值差距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考察了美国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的实证研究基于1992年1月至2009年6月的月度数据,结果显示:(1)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因美国危机受到显著、持续并重大的负面影响,危机的深化加剧了我国进口和出口的下降;(2)美国的危机使我国的财政和货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瑛 马宝龙 李金林
本文通过建立NBD及G—G随机模型,以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为分析对象,从产品品类的层面实证研究了品类内某一品牌伤害危机的发生对整个品类产品顾客购买行为及顾客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牌产品伤害危机会造成顾客购买行为变化。对品类商品不具刚性需求的顾客而言,会造成顾客流失,从而无论是对于制造商还是对于零售商,均会导致顾客价值下降;对于具有刚性需求的顾客而言,他们会降低购买频率,观望危机发展态势,以降低后续危机发展对自身可能产生的风险。但由于刚性需求的原因,部分顾客可能会适当提高次购买金额,从而使得整体层面的顾客价值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力 李晶
本文通过对2000年沪深交易所出现的48家首亏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Logistic统计分析,分别用未作调整的财务指标建立了预警模型A,用剔出盈余管理影响后的财务指标建立了预警模型B。通过对这两个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分别得到72 73%和75 76%的正确率。由此可以证明通过调整财务指标的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预测的正确率,从而提高预警模型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预警模型 Logistic回归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