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39)
2023(20172)
2022(17289)
2021(16093)
2020(13836)
2019(31738)
2018(31589)
2017(60813)
2016(33185)
2015(37634)
2014(37182)
2013(36749)
2012(33700)
2011(30291)
2010(30389)
2009(28370)
2008(28278)
2007(25415)
2006(21954)
2005(19565)
作者
(95962)
(80094)
(79857)
(75978)
(51105)
(38616)
(36330)
(31388)
(30273)
(28757)
(27279)
(26903)
(25572)
(25398)
(24720)
(24712)
(24223)
(23909)
(23018)
(22961)
(19904)
(19672)
(19668)
(18344)
(18015)
(17955)
(17847)
(17832)
(16215)
(16011)
学科
(137617)
经济(137463)
(112381)
管理(106508)
(99021)
企业(99021)
方法(65404)
数学(54620)
数学方法(53733)
(39572)
(39305)
业经(37262)
中国(34273)
(27727)
财务(27633)
财务管理(27585)
(27244)
农业(27150)
企业财务(26085)
理论(26005)
(25888)
地方(25842)
技术(25478)
(23939)
贸易(23926)
(23207)
(23123)
(20785)
(20190)
银行(20131)
机构
学院(474915)
大学(472043)
管理(190212)
(188110)
经济(183993)
理学(164144)
理学院(162384)
管理学(159259)
管理学院(158403)
研究(151885)
中国(116217)
(100592)
科学(95962)
(87254)
(79946)
(76701)
业大(71778)
(71170)
中心(70281)
财经(69653)
研究所(69569)
北京(63436)
(63191)
农业(62778)
(60324)
师范(59725)
(57281)
经济学(55680)
(55242)
技术(51826)
基金
项目(317776)
科学(249780)
研究(230981)
基金(229227)
(199493)
国家(197764)
科学基金(170959)
社会(143757)
社会科(136237)
社会科学(136200)
(126229)
基金项目(121173)
自然(112795)
自然科(110226)
自然科学(110195)
自然科学基金(108226)
教育(107231)
(105008)
资助(95477)
编号(95013)
成果(75929)
重点(70801)
(69277)
(68257)
(67277)
课题(65130)
创新(63268)
科研(60936)
大学(59290)
教育部(59235)
期刊
(206628)
经济(206628)
研究(134516)
中国(90988)
学报(73722)
管理(73387)
(72447)
(70579)
科学(68326)
大学(56192)
学学(52950)
教育(52728)
农业(49770)
技术(45944)
(39095)
金融(39095)
业经(35919)
财经(33913)
经济研究(32364)
(29074)
(28776)
问题(26792)
技术经济(25846)
统计(24021)
科技(23850)
图书(23474)
(22596)
(22493)
商业(21960)
理论(21839)
共检索到694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陶靖  李前兵  
本文根据企业科技创新的特点,构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结合具体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评价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在运用本文提出的模糊综合分析法具体评判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该模型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峰  李德成  赵湘莲  
企业的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获得先进的技术,并把这种技术应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或是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获得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赚取超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岚  
文章首先对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对其构成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级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选取了集群创新的网络特性作为出发点,突出了核心企业在创新的主导作用,重点关注了动态性和非物质性指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坚强   刘先建   刘力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莲花  牟丹凤  
根据快递企业的基本特征,构建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综合评价企业竞争力,为评价民营快递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5家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企业培养自身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桂贤  仪垂林  权丽平  
一、企业并购风险及风险因素分析(一)企业并购风险函义企业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合称,在西方,两者按惯例联用为一个术语--Merger&Acquisition,简称M&A。兼并泛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的合并,原公司的权利和义务由存续或新设公司承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旭  刘建昌  侯光明  
通过分析军工企业融资的特点,构建军工企业多元融资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模糊网络分析法应用于融资适宜度评价,采用网络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全面反映定性评价的定量信息。最后,通过具体实例深入分析内源融资、股权融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的融资适宜情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孔祥鸿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虚拟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权重,并对其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企业价值观居首位,企业物质文化次之,企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排在后两位,这为虚拟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重点,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郑晓容  
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它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宁  冯路  
分析三种常见网络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探讨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融资主要风险要素,构建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风险要素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融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融资风险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永林  高洪深  林晓言  
本文研究了多级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建立了评价体系,确定了权重计算方法,对模糊性指标隶属度的处理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包耀东  张悟移  
根据基于因子分析和模糊综合分析的物流服务创新改进模型,甄选不同创新因素,应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5个公因子,即战略意识创新、业务创新、服务营销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方法进行了评价研究。以南通林森物流企业集团为例,运用模糊综合方法对该企业物流服务创新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该企业物流服务创新的改进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鸟儿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的新的生产方式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科技型企业以其对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而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然而,一些初创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遭遇融资难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构建外部环境、硬件条件和软实力等三个方面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各类因素对初创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政策环境是影响初创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我国财税政策以及产业政策引导资本流向初创科技型企业,形成权益性投资的方式以促进科技创新。应完善金融市场,进一步拓宽初创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直接融资占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吉成  闫文婧  颜苏莉  王源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较低的价值创造能力制约其良性发展。文章在分析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7个一级指标以及14个二级指标的光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确定了客观权重、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主观权重、折中决策法确定了主客观集成权重,并以62家样本企业数据为依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光伏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光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多处于"一般"和"较差"等级,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光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易晓文  
近年来,全国民营企业特别是温州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但总体而言,它们的技术创新能力都不强。因此,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模糊数学中的BP神经网络理论,对温州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