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8)
- 2023(10486)
- 2022(9105)
- 2021(8634)
- 2020(7605)
- 2019(17893)
- 2018(18000)
- 2017(34886)
- 2016(19049)
- 2015(21714)
- 2014(21833)
- 2013(21329)
- 2012(19431)
- 2011(17421)
- 2010(17264)
- 2009(15898)
- 2008(15598)
- 2007(13820)
- 2006(11386)
- 2005(9756)
- 学科
- 济(78347)
- 经济(78274)
- 管理(53832)
- 业(52526)
- 方法(43921)
- 企(43508)
- 企业(43508)
- 数学(39799)
- 数学方法(39131)
- 农(20220)
- 财(19889)
- 中国(17333)
- 学(15449)
- 业经(15252)
- 贸(14534)
- 贸易(14530)
- 易(14141)
- 地方(13537)
- 农业(13317)
- 务(13316)
- 财务(13256)
- 财务管理(13223)
- 理论(12749)
- 企业财务(12496)
- 制(12306)
- 和(11641)
- 技术(11395)
- 环境(10578)
- 银(10241)
- 银行(10204)
- 机构
- 学院(271033)
- 大学(269340)
- 管理(107785)
- 济(107654)
- 经济(105436)
- 理学(94591)
- 理学院(93622)
- 管理学(91615)
- 管理学院(91133)
- 研究(84079)
- 中国(61857)
- 京(55181)
- 科学(55004)
- 农(49005)
- 财(47092)
- 业大(44573)
- 所(42579)
- 中心(40563)
- 研究所(39309)
- 农业(39168)
- 江(39079)
- 财经(38849)
- 经(35304)
- 北京(33652)
- 范(33211)
- 经济学(33032)
- 师范(32786)
- 州(30994)
- 院(30191)
- 技术(30130)
- 基金
- 项目(190403)
- 科学(148941)
- 基金(138289)
- 研究(132944)
- 家(122094)
- 国家(121146)
- 科学基金(104015)
- 社会(82897)
- 社会科(78705)
- 社会科学(78680)
- 省(76009)
- 基金项目(73378)
- 自然(70656)
- 自然科(69074)
- 自然科学(69054)
- 自然科学基金(67793)
- 划(64003)
- 教育(63297)
- 资助(58312)
- 编号(53934)
- 重点(43256)
- 部(42025)
- 成果(41929)
- 发(40011)
- 创(39890)
- 科研(37790)
- 创新(37352)
- 计划(36807)
- 课题(36598)
- 教育部(35746)
- 期刊
- 济(105978)
- 经济(105978)
- 研究(67676)
- 学报(45592)
- 中国(44720)
- 农(42860)
- 科学(40657)
- 财(37895)
- 管理(37118)
- 大学(33809)
- 学学(32282)
- 农业(29106)
- 技术(26304)
- 教育(25025)
- 融(19087)
- 金融(19087)
- 财经(18588)
- 业经(18350)
- 经济研究(17544)
- 业(16553)
- 统计(15942)
- 经(15878)
- 问题(14360)
- 策(14350)
- 技术经济(14213)
- 版(13704)
- 决策(13189)
- 商业(12643)
- 科技(12534)
- 理论(12192)
共检索到36793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雅诺 刘园 孔佳涛 胡哲辉 陈明华 吴俊琛 张红艳 蒋友武 徐娟 陈嘉景
【目的】果实感官品质是决定果品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建立科学的柑橘果实综合感官品质评价方法,明确不同产地柑橘果实感官品质差异,探究消费者偏好性,筛选与柑橘感官属性密切相关的代谢产物,为柑橘育种、实际生产及市场销售提供理论支撑和数字化方法。【方法】以具有品质差异的9个产区沃柑果实为试验材料,首先组织评价员对样品各感官属性及权重进行评价,利用模糊数学得出不同感官属性的权重排名,并对不同产地样品的综合感官品质进行排序及分组;同时,检测常规理化指标,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与果实风味相关的可溶性糖、有机酸、氨基酸、类黄酮等代谢产物;进而利用OPLS-DA分析不同组间样品的主要差异代谢物,并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将样品各感官属性与相关代谢物质数据进行关联;最终获得可反映沃柑风味品质的重要代谢标志物。【结果】沃柑感官属性权重排名为果肉甜度>果肉酸度>果肉化渣性>果实色泽>果实香气>果实外形;常规指标固酸比不适合用于沃柑果实样品内在品质优劣的精准分级。因此,基于综合感官品质差异,9个产地沃柑样品被划分为两组,高感官品质组沃柑样品综合得分均高于60分,低感官品质组综合得分均低于60分。OPLS-DA分析表明,3种主要差异代谢产物可在风味上显著区分高、低感官品质组沃柑样品,这些物质分别为L-谷氨酸、橙皮苷和L-缬氨酸。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α-酮戊二酸、L-谷氨酸和橙皮苷含量与沃柑综合感官品质、甜度和酸度得分多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模糊数学可用于沃柑果实综合品质评价,消费者对沃柑的果肉甜度和酸度更为关注,L-谷氨酸和橙皮苷对沃柑果实品质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启泉 邓家琼
本文分析了产业特征与对外开放的性质,在理论上论证了不同产业的最佳开放模式并 对 加入WTO后的我国产业开放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入世 产业特征 开放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倪宁 杨玉红
基于常规流程和方法胜任力建模会产生一些局限,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使用基于模糊集理的定性比较方法作为改进策略。通过采用该方法考察文化企业经营人才的胜任力与企业能力间的匹配关系,结果发现,无论组织属于何种能力类型,执行能力都是文化类企业经营人才必需的,而创新能力却不是。此外,基于模糊集理的定性比较方法的特点也得到了讨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万春雁 糜林 郭达 乔玉山 霍恒志 陈丙义 李金凤 陈雪平
【目的】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砂梨果实品质评价模型,确定各品种的综合评价值,为苏南地区不同成熟期砂梨品种的组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综合表现优良的42个砂梨品种为试材,调查果实成熟期,测定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石细胞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各品质指标的权重,得到不同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判值,以综合评判值对参试品种进行分级,结合成熟期确定最佳的砂梨品种组合。【结果】参试的42个砂梨品种中,早熟品种12个,中熟品种20个,晚熟品种10个;果实品质指标中,单果质量、外观综合评价值、内质综合评价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石细胞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权重分别为0.145,0.178,0.164,0.134,0.09,0.100,0.083和0.108。根据不同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判值可知,42个砂梨品种中,一、二、三、四等品的数量分别为8,11,13,10,其中一等品种中早熟品种4个(‘若光’、‘翠冠’、‘爱甘水’和‘幸水’),中熟品种3个(‘秋月’、‘彩玉’和‘丰水’),晚熟品种1个(‘王秋’)。【结论】苏南地区在今后的引种及建园时,推荐选择‘若光’、‘翠冠’、‘爱甘水’、‘幸水’、‘秋月’、‘彩玉’、‘丰水’、‘王秋’等优质砂梨品种,形成一套涵盖7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成熟的砂梨品种组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金峰 郁万文 汪贵斌 曹福亮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产地苦楝果实和种核表型性状,探讨其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苦楝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5个产地苦楝的果实和种核的8个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变异来源、表型分化水平、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以及种源的聚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苦楝各表型性状在产地内和产地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产地间的遗传分化显著。各表型性状在产地内的变异系数变幅为8.24%~20.78%,平均变异系数为14.47%,其中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0.14%),种核体积的变异系数最大(22.67%)。8个表型性状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18.00%和53.68%,产地间表型分化系数为6.34%~31.80%,均值为23.8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长、果宽、核长、核宽、种核体积和种核百粒重等指标,两两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与核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各表型性状与经度均呈负相关关系,除果形指数和种核百粒重,其余性状指标与纬度也呈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93%,第一主成分反映了果实、种核的大小,第二主成分反映了果实、种核的形状特征。利用欧式平均距离—类间平均连锁法将15个产地分成3大类,湖南长沙产地单独聚为一类,广东汕头、河南信阳、江西南昌和江西井冈山产地聚为一类,其余产地聚为一类。【结论】15个产地苦楝果实和种核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基于表型性状的种质资源筛选潜力较大;产地内变异是苦楝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苦楝果实和种核性状受经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整体上表现出果实和种核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聚类结果与产地的地理分布相关性不明显,产地间的表型性状未形成连续变异,呈随机变异的特点。
关键词:
苦楝 种子产地 表型性状 地理变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峰 施琴芬 于娱
产学研合作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是加快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途径。由于产学研合作中隐性知识流影响因素间关系的模糊性,文章利用模糊Petri网理论构建产学研合作中隐性知识流的模糊Petri网模型,设计关键路径算法,计算出关键因素对流动效果的影响程度,通过数量指标分析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分配制度对隐性知识流的流动效果影响最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紫曦 牟美睿 杨仁杰 刘海学
【目的】探究产地环境对铁皮石斛生长及代谢物质的成分表征影响,筛选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差异代谢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铁皮石斛样品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对不同产地石斛代谢物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将栽培品种与除湖南外的野生品种区分开,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T检验(Student’s t-test)对湖南野生种与室内栽培种进行差异代谢物分析,并利用聚类热图分析(HCA)进行差异代谢物的验证,最终找到包括丙酸(Propion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等在内的20种极显著差异代谢物(P<0.01)。【结论】野生铁皮石斛与栽培品种间存在20种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有机酸及多糖类代谢物,本研究可为指导铁皮石斛的植源性鉴定及真伪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红岩 李芳东 杜兰英 谢碧霞
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果实含胶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变化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杜仲果实含胶率大体上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的趋势,南方产区果实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高。纬度越高,年日照时数越长,土壤pH值越高,越不利于果实内杜仲胶的形成,果实含胶率越低;年均降雨量越大,则果实含胶率越高。
关键词:
杜仲果实 产地 杜仲胶 差异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玉 陈晓婷 吴靖娜 刘智禹 周常义
河鲀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多以鲜食为主,为延长河鲀产品货架期,丰富河鲀产品种类,本研究以暗纹东方鲀为原料,利用发酵技术研制河鲀鱼肠。采用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作为发酵剂,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确定辅料配方,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发酵河鲀鱼肠的最优辅料配方为葡萄糖3%、食用盐2%、马铃薯淀粉10%,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5%、发酵时间10 h、发酵温度35 ℃,最优发酵条件下的感官评价得分为79.70分。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模糊数学的感官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发酵河鲀鱼肠的最佳配方和发酵条件,为开发发酵河鲀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献泉 李鸿莉 李冬波 徐宁 朱建华 黄凤珠 陆贵锋 彭宏祥
对荔枝酿酒特性进行评价,可以充分了解和挖掘荔枝资源利用潜力,为荔枝遗传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以21份荔枝果实为原料酿造荔枝酒,由3名专家组成评定小组,按照荔枝酒感官品评标准,从色泽、香气、口味、风格4个方面进行感官质量单因素评价。构建了荔枝酒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采用权重分配方案和乘法算子,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21个荔枝酒样得分为78.5~94.5,以北通红为原料酿造的16#酒样的分值最高(94.5),整体评价最佳;以灵山香荔为原料酿造的10#酒样的评分最低(78.5),整体评价最差。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可区分多个样品感官质量间的差别,减少了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判结果科学而有效。
关键词:
荔枝 荔枝酒 感官评判 模糊综合评判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宁 孟濬 颜文俊
由于单一的AR、MA和ARMA模型不能很好地匹配复杂的电价时间序列数据,因此传统的Box-Jenkins方法不能很好地进行电价预测。文章提出了基于模糊Box-Jenkins的电价建模和短期预测方法。引入模糊策略,生成分别对应Box-Jenkins方法中的AR,MA,ARMA三个模型的模糊因子,再通过模糊因子对三个模型进行模糊综合。对浙江省电力市场电价数据的仿真表明,在电价序列不能较好地匹配Box-Jenkins方法中各模型的情况下,模糊Box-Jenkins方法能取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胜军 刘先进 杨贤庆 李来好 黄卉 吴燕燕 李春生
为了找出不同产地鲍鱼(Haliotis Spp.Abalone)的区域性差异,并探究一种有效的鲍鱼产地的鉴别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对广东、福建、山东、辽宁4个主要养殖省份鲍鱼样品肌肉中的特征元素(Na、K、Mg、Ca、Fe、Zn、Cu、Ni、As、Al、Mn、Cr、S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鲍鱼样品的元素含量存在差异,Mn的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74%,Ni次之,为65%,其次是Se (60%),其余元素的变异系数均高于10%。同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有效地从13个特征元素中提取了6个元素作为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9.87%;同时发现Ca、Se、Na、Fe、Mn、K、Ni这7种元素是不同产地鲍鱼的特征元素,并建立了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F=0.2777F_1+0.2652F_2+0.1295F_3+0.1066F_4+0.0656F_5+0.0541F_6。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利用特征元素对不同产地鲍鱼的产地溯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鲍鱼 特征元素 主成分评价 不同产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冀
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技术的模型化将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基本趋势。文章拟就现代数学的两个特定领域———模糊理论和灰色理论在会计管理与会计核算中的建模方法作具体的分析和评价。模糊理论探讨"认知不确定性"问题,强调先验信息,依赖人的经验,研究经验认知的表达规律。灰色理论探讨"少数据不确定性"问题,强调信息优化,研究现实规律。
关键词:
信息管理 数据建模 模糊集合 灰色系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琦梅 梁宗锁 杨东风 聂小妮 刘婷
【目的】结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指标及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来源黄芪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测定来源于甘肃渭源、吉林舒兰、陕西凤县、甘肃陇西、山西浑源、陕西旬邑和陕西杨凌7个产区黄芪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黄芪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质量指标和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样品的总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醇溶性浸出物存在一定差异性;黄芪甲苷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样品HPLC指纹图谱共有15个共有峰,图谱间相似性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黄芪药材质量存在差异,多个指标综合评价能够更准...
关键词:
黄芪 药材质量 HPLC指纹图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朝臣 姜涛 骆仁军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为了解长江水系的太湖、洪泽湖、高宝湖、长荡湖、阳澄湖以及巴城、兴化"泓膏"养殖水域和长江口崇明自然水域等知名产区产中华绒螯蟹形态上的差异,首次运用地标点法研究其形态的产地差异性。背甲以及腹甲的形态使用地标点法进行分析,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以及判别分析,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将其形态变异矢量可视化。结果显示,在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中,提取了许多Ⅱ型地标点,其贡献率为82.637%97.698%,作用较大,解释了主要形态变异。特别是相对扭曲主成分的判别分析对雄性以及雌性蟹背甲的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形态 地标点法 产地 差异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