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7)
- 2023(12212)
- 2022(10496)
- 2021(10034)
- 2020(8437)
- 2019(19341)
- 2018(19309)
- 2017(37774)
- 2016(20424)
- 2015(23082)
- 2014(23048)
- 2013(21900)
- 2012(19990)
- 2011(17751)
- 2010(17895)
- 2009(16253)
- 2008(15497)
- 2007(13484)
- 2006(11734)
- 2005(10047)
- 学科
- 济(77663)
- 经济(77565)
- 管理(60530)
- 业(55726)
- 企(46384)
- 企业(46384)
- 方法(38689)
- 数学(34469)
- 数学方法(33751)
- 财(22056)
- 农(22010)
- 中国(20171)
- 业经(16208)
- 制(15979)
- 学(14829)
- 理论(14518)
- 地方(14216)
- 农业(14019)
- 贸(14010)
- 贸易(14003)
- 务(13657)
- 易(13657)
- 财务(13581)
- 财务管理(13547)
- 策(13123)
- 企业财务(12790)
- 银(12390)
- 技术(12381)
- 银行(12371)
- 和(11805)
- 机构
- 学院(276898)
- 大学(273450)
- 济(111126)
- 管理(111106)
- 经济(108621)
- 理学(96031)
- 理学院(95078)
- 管理学(93054)
- 管理学院(92549)
- 研究(88154)
- 中国(67667)
- 京(57023)
- 科学(53048)
- 财(52811)
- 农(42911)
- 所(42420)
- 中心(42358)
- 江(42035)
- 财经(41455)
- 业大(40203)
- 研究所(38448)
- 经(37722)
- 北京(35231)
- 范(35057)
- 师范(34679)
- 农业(33532)
- 院(33340)
- 经济学(33197)
- 州(32657)
- 技术(31464)
- 基金
- 项目(189872)
- 科学(150753)
- 研究(140476)
- 基金(137845)
- 家(119460)
- 国家(118488)
- 科学基金(103350)
- 社会(87496)
- 社会科(83025)
- 社会科学(83010)
- 省(74708)
- 基金项目(71525)
- 自然(67940)
- 教育(66636)
- 自然科(66447)
- 自然科学(66430)
- 自然科学基金(65198)
- 划(63232)
- 编号(58423)
- 资助(58137)
- 成果(46877)
- 重点(42418)
- 部(42191)
- 课题(40413)
- 发(40121)
- 创(39880)
- 创新(37200)
- 科研(36560)
- 教育部(36420)
- 国家社会(35870)
- 期刊
- 济(117882)
- 经济(117882)
- 研究(79105)
- 中国(53903)
- 管理(41865)
- 财(41478)
- 学报(39101)
- 农(38159)
- 科学(37295)
- 教育(33727)
- 大学(31014)
- 学学(29291)
- 技术(28749)
- 农业(26000)
- 融(25003)
- 金融(25003)
- 业经(20415)
- 财经(19719)
- 经济研究(19428)
- 经(16942)
- 统计(15839)
- 问题(15016)
- 策(14090)
- 技术经济(13883)
- 业(13454)
- 决策(12842)
- 版(12601)
- 理论(12499)
- 图书(12448)
- 科技(12327)
共检索到403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选华 周声海 周艳菊 陈晓红
在大群体决策中,针对每一个决策者都有一个关于决策方案的模糊偏好关系的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冲突的模糊偏好关系大群体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考虑了复杂大群体的偏好差异,对决策者偏好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不同的聚集,然后通过熵权法确定聚集的权重,集结成大群体模糊偏好关系,再对聚集内及聚集间进行冲突分析,通过一个迭代算子进行冲突消解,以达到一定冲突范围内的群体模糊偏好关系。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清玮 梁昌勇 吴坚 丁勇
研究了决策者的偏好信息以区间互反判断矩阵和区间互补判断矩阵形式给出的群决策问题。首先将区间互反判断矩阵转换为区间互补判断矩阵;然后利用可能度计算公式得到相应的模糊判断矩阵,并得到各个专家的排序向量;然后基于投影模型将各个专家的排序向量规范化为群体最优排序向量。最后通过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雷 漆国怀
针对具有多种不确定偏好形式的多方案大群体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群决策方法。将区间数、三角模糊数以及语言值三种形式的不确定偏好转换为联系数,保留了不确定偏好信息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区间聚类算法,在决策成员权重未知的情况下对成员进行赋权。利用加权综合联系数对大群体偏好进行集结,根据方案的集对势大小给出方案的排序。该方法避免了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同时考虑决策信息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提高了决策结果的可信度。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雷 漆国怀
针对具有多种不确定偏好形式的多方案大群体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群决策方法。将区间数、三角模糊数以及语言值三种形式的不确定偏好转换为联系数,保留了不确定偏好信息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区间聚类算法,在决策成员权重未知的情况下对成员进行赋权。利用加权综合联系数对大群体偏好进行集结,根据方案的集对势大小给出方案的排序。该方法避免了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同时考虑决策信息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提高了决策结果的可信度。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九茹 李心广 李霞
文章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构建群体决策偏好整合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模型针对决策者对于偏好的差异程度和在意程度,利用各方案之间效用的差异系数和偏差系数作为群体决策偏好整合的系数;针对决策者对于方案的偏好顺序,把方案偏好顺序的系数作为群体决策偏好整合的系数,然后将两阶段的系数进行整合,得到的效用值作为群体决策偏好整合的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洁 李登峰
现实决策中,存在大量属性不确定以及属性间具有相关性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hoquet积分的区间值直觉模糊集的优劣势排序(SIR)群体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集结不同决策者的决策信息,构建方案集的优势矩阵和劣势矩阵,再利用决策者(或专家)的不确定权重信息计算综合优劣势度,并得到相应的优劣势流,以此得到方案集的排序。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勇华 梁周扬 左妹华
考虑多属性群决策问题的动态性、模糊性及不同决策阶段消费者偏好的偏序性,文章基于属性值独立于个体偏好的性质提出单峰形式的动态模糊偏序多属性群决策研究的新方法。首先,将消费者在不同决策阶段的模糊多属性偏序矩阵转化为单峰性投票数矩阵,依据各属性权重进行属性集结,根据消费者的影响权重进行群体集结,利用各阶段的影响权重进行阶段集结;然后,以三次集结的单峰性投票数矩阵为约束条件,构建消费群体异议最小的备选方案排序的目标函数;最后,收集大众点评网2018年12个月消费群体在线真实的评分和点评数据进行模型求解,同时,将所建模型的求解结果与已有算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说明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之杰 王浩 赵红美
针对指标评价值为三参数区间数的群体决策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决策风险偏好确定的决策指标与各决策者权重的方法。定义一种简化的三参数区间数距离公式和记分函数排序法;引入熵测度方法,构建多指标风险偏好的权重模型,结合决策者主观赋权计算得到新的调整权重;基于群体意见的偏差最小与差异性保留的偏好关系,得出各决策者权重,通过加权平均集结各方案的综合值进行排序。最后通过案例计算,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雷 姜明月
群体决策往往是一个动态过程,个体间的知识转移会使决策者的偏好改变,因此对决策过程进行动态考量更切合实际。提出了基于惯性粒子群算法的偏好收敛模型,探讨知识转移对群体决策动态偏好收敛过程的影响。将知识分为内部自有知识和外部转移知识,分别讨论了这两类知识及不同知识转移量对偏好收敛速度产生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确定与随机因素条件下收敛次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群体内知识转移速度越大,那么群体最终达成观点一致性的程度越高。随机性模型比确定性模型经过更多次的仿真步长才能达到群体观点一致收敛。计算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偏好收敛动态模型可应用于员工绩效考核,能够为动态群体决策偏好收敛分析和评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邓智彬 乐琦
双边匹配理论方法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与日常生活中,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然而,现实双边匹配决策过程中,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双方主体给出的偏好信息是模糊的,决策环境的复杂性可能使所给出的偏好信息是不确定的。考虑到现实双边匹配问题的上述特征,给出一种新的犹豫模糊元偏好下的双边匹配决策方法。首先,基于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方法将犹豫模糊元矩阵转化为贴近度矩阵,即主体满意度矩阵;接着,构建以双边主体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进一步地,运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规划模型转化为单目标规划模型,并求解该模型得到最佳双边匹配方案;最后,使用一个人岗匹配实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与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志明 毛政元
针对所有决策信息都是语言变量形式,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完全模糊多指标群体决策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专家个体背景以及与决策团队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合成了专家综合权重,集结了专家群体的决策意见,利用最终的方案评价值得到排序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畅俭 皮冬洋
犹豫模糊软集是在结合软集和犹豫模糊集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文章定义了基于犹豫模糊软集的Einstein加权平均算子及其运算规则,根据决策者对专业领域的熟悉程度,定义了可信度诱导犹豫模糊软集Einstein加权平均算子。基于可信度提出了犹豫模糊软信息关联度公式,并对决策者个体的方案准则偏好和方案总体偏好之间的关联度建立了准则权重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考虑个体偏好和可信度的犹豫模糊软集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并用算例分析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畅俭 皮冬洋
犹豫模糊软集是在结合软集和犹豫模糊集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文章定义了基于犹豫模糊软集的Einstein加权平均算子及其运算规则,根据决策者对专业领域的熟悉程度,定义了可信度诱导犹豫模糊软集Einstein加权平均算子。基于可信度提出了犹豫模糊软信息关联度公式,并对决策者个体的方案准则偏好和方案总体偏好之间的关联度建立了准则权重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考虑个体偏好和可信度的犹豫模糊软集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并用算例分析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静
文章研究了在大群体决策中,专家们在对方案进行比较时,给出的信息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且含有残缺值的问题。首先把专家给出的不同表达形式的偏好信息统一转化为效用值,用专家给出的效用偏好值的平均值表示残缺值偏好信息。在此基础上,有相同偏好的专家聚为一类,确定专家权重,对所有专家给出的偏好信息进行信息集结,进而得到最优的方案,最后,用算例进行了验证分析。
关键词:
复杂大群体决策 残缺偏好信息 聚类 权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