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2)
2023(15260)
2022(13261)
2021(12695)
2020(10843)
2019(25711)
2018(25331)
2017(47445)
2016(26125)
2015(29836)
2014(29715)
2013(29274)
2012(27303)
2011(24503)
2010(24511)
2009(22627)
2008(22431)
2007(19688)
2006(16692)
2005(14762)
作者
(77229)
(64579)
(64118)
(61171)
(41007)
(31407)
(29457)
(25374)
(24687)
(23256)
(22193)
(21904)
(20853)
(20474)
(20187)
(20168)
(19723)
(19142)
(18801)
(18593)
(16113)
(15960)
(15865)
(14951)
(14579)
(14496)
(14451)
(14411)
(13220)
(12946)
学科
(104957)
经济(104849)
管理(71202)
(68651)
(56107)
企业(56107)
方法(50987)
数学(45411)
数学方法(44646)
(28929)
(26856)
中国(26637)
地方(23793)
(23594)
业经(21611)
农业(19307)
(19081)
贸易(19070)
(18673)
(18482)
理论(17268)
(16985)
财务(16922)
财务管理(16878)
企业财务(15936)
(15759)
技术(15458)
环境(14911)
(14900)
银行(14843)
机构
学院(364818)
大学(364171)
(142465)
经济(139249)
管理(138240)
研究(125523)
理学(119501)
理学院(118063)
管理学(115433)
管理学院(114773)
中国(93431)
科学(81818)
(77661)
(70553)
(65078)
(64439)
业大(60533)
研究所(59645)
中心(58922)
(58381)
农业(56037)
财经(51119)
(48249)
北京(47827)
师范(47599)
(46408)
(45522)
(44651)
经济学(42723)
技术(41598)
基金
项目(252393)
科学(196622)
基金(181381)
研究(176842)
(161470)
国家(160150)
科学基金(135765)
社会(108755)
社会科(102876)
社会科学(102841)
(101871)
基金项目(95954)
自然(92403)
自然科(90249)
自然科学(90214)
自然科学基金(88564)
(85758)
教育(83140)
资助(76108)
编号(71120)
重点(58036)
成果(57068)
(54905)
(54251)
(52368)
课题(50315)
科研(49687)
计划(49177)
创新(49025)
大学(46346)
期刊
(152231)
经济(152231)
研究(100501)
中国(74209)
学报(65972)
(62492)
科学(57782)
(52397)
管理(49933)
大学(48766)
学学(45966)
农业(42661)
教育(40786)
技术(34378)
(30391)
金融(30391)
业经(24951)
财经(24739)
经济研究(24391)
(24106)
(21271)
问题(19920)
(19479)
统计(18809)
资源(17992)
图书(17990)
技术经济(17878)
业大(17170)
科技(17077)
(17022)
共检索到538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大威  黄耀  金之庆  张稳  姜军  
【目的】评价江苏省氮素化肥施用的适宜性,为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以自主研制的土壤氮素矿化模型、有机肥氮素释放模型和氮肥利用率模型为基础,将模型与GIS技术耦合,对江苏省2000年农田土壤、有机肥供氮量的空间变异状况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将模拟农田需氮素化肥量与实际施氮量进行比较,分析2000年江苏省各地区氮肥施用的合理性。【结果】若以实际作物产量为标准,全省约有71.8%的农田氮肥过剩,过剩总量约7.66×108kg,占总施氮量的41.5%,少部分地区施氮不足;若以现实最高产量为标准,则有64.3%农田氮肥不足,亏缺总量约8.06×108kg。太湖地区、宁镇丘陵区、徐州等地氮肥盈余量较多...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刘晓庆  张宇萌  
在分析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食用菌价格预测模型。充分发挥ARIMA时间序列模型可以根据研究指标从过去到现在的演变过程找出定量演变规律,并依据其进行预测的优势,对食用菌市场价格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对江苏省杏鲍菇价格样本序列的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短期预测的精确度较高,从而证明了ARIMA模型用于食用菌价格预测的有效性,解决困扰农民的盲目生产和销售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芳怡  濮励杰  张健  
在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该改进生态足迹模型通过将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能量流换算成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并比较计算得到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从而衡量研究区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论文以江苏省为例,应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其2003年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得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997hm 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4.7228hm 2/人,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力,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相一致。但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春竹  谭琦川  王丹阳  陈逸  黄贤金  
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运用特尔斐法、线性拟合预测、Kaya分解模型和多要素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测算未来各地市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建设适宜性的可承载国土开发强度,进而识别影响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限制性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资源环境要素对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张的约束作用呈现显著差异,水资源对国土开发的承载水平总体稍高于环境承载水平,而碳峰值承载水平为三者最低;(2)"不适宜"开发区主要分布在湖泊湿地和沿海滩涂地区,"适宜"开发区则以苏锡常环太湖一线、宁镇扬盐沿长江一线和滨海沿线为轴带集聚分布;(3)各地市未来可承载国土开发强度呈现地域性、时间性和结构性差异,苏南地区主要面临环境和碳排放的双重约束,苏中和苏北则受水、环境和碳排放的交替约束。国土开发强度承载水平预测可为制定区域差异化的用地规模调控与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书成  濮励杰  
随着土地供需矛盾的加剧,如何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江苏为研究区域,从供给约束及开发需求的角度,分别构建了土地供给约束及非农开发需求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供给约束指标体系主要由水土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约束两个方面共9个具体因子组成;土地非农开发需求指标主要由人口、经济、投资水平及变化,以及经济要素产出率、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土地获取成本及产业基础等方面共19个具体因子组成。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研究了江苏各县(市)土地供给及非农开发需求程度。根据两者的组合特征,将全省分为四大适宜类型区,即高度适宜区、较高适宜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微微  徐雪高  
基于江苏2006-2014年13市77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化肥施用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化肥施用强度下降主要由效率变动驱动,其累计驱动效应达127.85%,种植结构调整反而制约了化肥施用强度下降,累计驱动效应为-27.85%;效率变化驱动的化肥施用强度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呈明显下降趋势,江苏化肥施用强度正处于"倒U型"的下降治理阶段;化肥施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业科技进步、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生物有机肥替代。因此,应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推广、土地流转、剩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艳  喻婧  崔灿  
生态位适宜度是对经典生态位理论和方法的深化与发展,在合理优化和发挥作物、环境最大共生效应,及农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宜昌市夷陵区园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引入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构建了5个因素12个因子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语言型、阈值型和空间型指标的量化方法,采用加权求和与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柑橘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最大值达0.893,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柑橘的生长发育需求;园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以2级为主,所占面积达41.34%,1级地也达到21.58%;限制该地区园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土壤质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跃进  唐锦春  孙柄楠  
农用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合理使用农用土地的重要前提。文章讨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和主要过程, 并提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的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实验证明, 利用GIS 技术结合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可以提高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准确性及效率。图2 参3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舒帮荣  黄琪  刘友兆  李彦  严长清  
城镇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有助于引导城镇用地合理扩展。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及生态适宜性的模糊性,提出基于局部惩罚型变权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选择7项生态适宜性影响因素,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江苏省太仓市城镇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变权模型可灵活而合理地处理各评价单元各因素的权重值;研究区内适宜、基本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于城镇扩展的土地分别占土地面积的25.89%、8.35%、37.43%和28.33%,其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其空间分布与实际相符,通过生态敏感性综合分值的比较可为城镇用地扩展区位选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基于变权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凸显了"瓶颈"因素的否决作用,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莹  林文鹏  宗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足迹模型作为定量化可持续评价的重要理论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结合遥感产品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构建了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调整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并增加了污染物账户。在此基础上,应用传统模型和改进后的模型分别计算了南通市2000~2013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1)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改进模型下的南通市2000~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都是稳步增长的,改进后的模型变化较小;(2)南通市2000~2013年生态承载力虽有所波动,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3)南通市连续14年出现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0.308 6 hm~2/人上升到0.587 7 hm~2/人,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可见,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研究区自然资源利用状况。最后,针对南通市生态不安全状况,从土地结构、能源消费等方面提出减少生态足迹的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长明  秦道珠  陈福兴  刘更另  
为探明湘南地区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 ,对湘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泥田、紫泥田、冷浸田、冬闲田和绿肥田进行了水稻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水稻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因土壤、季节等因素而不同 .总的原则是 :当土温较低、秧苗幼小、根系不发达 ,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弱时 ,氮肥宜迟施 ,如早稻和冷浸田施氮的适宜时期为插秧后 5 0 d左右 .反之 ,当秧苗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强时 ,则应早施氮肥 ,如晚稻和红泥田、紫泥田施氮的适宜时期应为插秧后 10~ 15 d.2 )水稻最佳施氮量也因土壤条件和施氮方法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中等肥力的冬闲田 ,施氮量可达 2 10 kg/ hm2 ,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车冰清  孟德友  陆玉麒  王毅  
研究目的:根据开发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协调关系,判断江苏省县级单元的空间开发合理性状态。研究方法:基于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可达和生态约束3方面因素评价江苏省空间开发适宜性,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度江苏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果:(1)空间开发适宜性方面,高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苏锡常和南京,中适宜区域位于苏中地区和苏北地级市、县(市)的城区,低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苏北的非建设用地上;(2)空间开发效率方面,综合效率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高效率县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区域,规模递增仍然是苏北和苏中地区投入产出的主要特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车冰清  孟德友  陆玉麒  王毅  
研究目的:根据开发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协调关系,判断江苏省县级单元的空间开发合理性状态。研究方法:基于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可达和生态约束3方面因素评价江苏省空间开发适宜性,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度江苏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果:(1)空间开发适宜性方面,高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苏锡常和南京,中适宜区域位于苏中地区和苏北地级市、县(市)的城区,低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苏北的非建设用地上;(2)空间开发效率方面,综合效率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高效率县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区域,规模递增仍然是苏北和苏中地区投入产出的主要特征,但其建设用地投入存在冗余现象;(3)匹配关系方面,开发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效率协调类型以苏南地区的"HH"型、苏中地区的"MM、MH"型和苏北地区的"LL"型为主,高适宜区域普遍具有较高的开发强度。研究结论:江苏省大部分县市(区)的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开发效率是基本协调的,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开发过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殷少美  金晓斌  周寅康  赵姚阳  李纪军  
为从理论上科学合理地配置各子区域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以江苏省为例,初步选取了影响区域新增建设用地合理配置的13项指标,为避免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指标综合归并为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城镇发展3个综合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AHP-GEM模型对江苏省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了理论上的配置,结果表明: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值可以分为4个层次:①苏州、无锡和南京,理论上所应分配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占全省总量的比例均大于10%,其中,苏州最多,为18.80%,无锡、南京次之,分别为16.78%和11.20%;②南通和常州,分别为7.93%和7.81%,其比例在7.5%至8%之间;③扬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媛  常向阳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江苏省高技术产业2004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投入与产出效率差距的分析,指出了技术创新相对有效与非有效的行业,并找出该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政策的制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