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6)
- 2023(13513)
- 2022(10961)
- 2021(10337)
- 2020(8657)
- 2019(19515)
- 2018(19532)
- 2017(37555)
- 2016(19758)
- 2015(22072)
- 2014(21320)
- 2013(20165)
- 2012(17671)
- 2011(15468)
- 2010(15302)
- 2009(13641)
- 2008(12832)
- 2007(10982)
- 2006(9366)
- 2005(7768)
- 学科
- 济(77111)
- 经济(77037)
- 管理(60160)
- 业(59209)
- 企(50623)
- 企业(50623)
- 方法(37105)
- 数学(32813)
- 数学方法(32168)
- 中国(22086)
- 农(20884)
- 技术(19126)
- 业经(18997)
- 财(18408)
- 地方(14923)
- 理论(14373)
- 农业(14086)
- 制(13129)
- 技术管理(12960)
- 贸(12882)
- 贸易(12871)
- 学(12738)
- 易(12470)
- 务(12042)
- 财务(11979)
- 财务管理(11955)
- 银(11388)
- 银行(11374)
- 企业财务(11329)
- 和(11069)
- 机构
- 学院(260776)
- 大学(258756)
- 管理(107663)
- 济(105711)
- 经济(103737)
- 理学(94244)
- 理学院(93330)
- 管理学(91340)
- 管理学院(90840)
- 研究(78591)
- 中国(59044)
- 京(52368)
- 科学(47459)
- 财(46307)
- 中心(38042)
- 财经(37750)
- 江(37640)
- 业大(37462)
- 农(36977)
- 所(36189)
- 经(34617)
- 研究所(33130)
- 经济学(32779)
- 范(32720)
- 师范(32302)
- 北京(31748)
- 州(30026)
- 经济学院(29577)
- 院(29375)
- 技术(28875)
- 基金
- 项目(187413)
- 科学(150682)
- 研究(138134)
- 基金(137283)
- 家(118938)
- 国家(117977)
- 科学基金(104462)
- 社会(89089)
- 社会科(84603)
- 社会科学(84585)
- 省(75236)
- 基金项目(72636)
- 自然(67872)
- 自然科(66508)
- 自然科学(66496)
- 教育(65758)
- 自然科学基金(65309)
- 划(62219)
- 编号(55455)
- 资助(54822)
- 创(44585)
- 成果(42758)
- 重点(42139)
- 部(40864)
- 创新(40830)
- 发(40085)
- 课题(38078)
- 国家社会(37395)
- 大学(36058)
- 教育部(36041)
- 期刊
- 济(107494)
- 经济(107494)
- 研究(69987)
- 中国(49833)
- 管理(43921)
- 财(36227)
- 学报(35682)
- 科学(35284)
- 农(33375)
- 教育(31841)
- 技术(29183)
- 大学(29031)
- 学学(27267)
- 农业(23045)
- 融(20900)
- 金融(20900)
- 业经(19041)
- 财经(18019)
- 经济研究(17986)
- 经(15569)
- 科技(14319)
- 问题(14005)
- 技术经济(13994)
- 策(13236)
- 业(13162)
- 统计(13024)
- 商业(11884)
- 版(11667)
- 图书(11663)
- 现代(11613)
共检索到366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桂正 陈为 李振伟
能源互联网中存在越来越多诸如电动汽车等具有“源”“荷”双重身份的电力设备,这类设备大多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实现双向功率流动。为了使实验教学紧跟专业技术发展前沿,结合双向Buck-Boost电路和模型化编程手段,完成了双向DC/DC变换器创新实验平台的设计。以电感电流为参考分析了Buck-Boost电路的双向工作模态,对实验平台硬件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并介绍了典型控制策略的模型化软件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实验案例。典型控制实验和光伏发电MPPT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实验平台的软硬件设计,也体现出平台的灵活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龙 卢旺
设计一个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以实现变换器良好的输出性能。根据变换器的状态方程,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以指数趋近律作为控制律,得到滑模控制器表达式,采用边界层滑模控制技术减小控制器的抖振,并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验证系统的稳定性。Matlab仿真与实验平台实测结果表明,设计的滑模控制器与PID控制器相比具有响应快速、过冲小、鲁棒性强等优点。该实验可加强学生对滑模变结构控制与Buck变换器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实验积极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丽霞 王洋 杜银景 康伟 康忠健
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大小决定着变换器工作效率的高低。通过构造拉格朗日函数的方法对单移相(SPS)和双重移相(DPS)直流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进行分段优化控制,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提高变换器的工作效率。比较分析了各类型优化策略的回流功率和电感电流应力,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仿真验证各种优化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提高学生仿真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对双向全桥优化控制有一个更直观、全面的认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勤进 刘彦呈 牛京威 庄绪洲 刘凤春 李霄燕
针对船舶电工学系列课程中电力电子功率变换技术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开发出一套开放式功率开关变换技术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主电路模块、采样及驱动模块、控制系统模块、仿真系统模块等构成,可用于变换器的升降压斩波实验、功率器件特性实验、负载特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等实验项目,具有自主学习现代电力电子功率开关变换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及自动控制原理的实践教学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攀攀 段森 童志刚 于东升 许允之 韩丽
为解决传统Boost电路升压能力不足、输入电流纹波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新型DC/DC变换器。在变换器的前级将耦合电感和电容相结合,实现零输入电流纹波;在变换器的后级利用耦合电感倍压单元扩展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引入二极管+电容的箝位电路,用以抑制漏感带来的电压尖峰,进而形成新的变换器拓扑结构。依据电路理论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并以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升压环节作为应用背景,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具有高电压增益、零输入纹波和低电压应力的特点。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耦合电感 仿真实验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庆 袁立强 赵争鸣 段任之 陆子贤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DAB)在三重移相(TPS)控制下拥有3个独立的控制自由度,通过移相自由度的合理组合可以减小DAB的电流应力,然而软开关分析表明,当DAB的电流应力处于最优状态时,系统的效率并不一定是最优的。该文在电流应力优化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同时考虑电流应力和效率的DAB性能综合优化方法。首先,基于DAB的开关组合规律建立了TPS控制下DAB的损耗模型,通过换流回路分析,对任意开关组合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通态损耗、开关损耗,磁性元件的铜耗和铁耗分别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入效率优化权重,构建综合考虑电流应力和效率的优化目标函数,采用二维遍历算法寻优获得DAB综合性能最佳时的工作点。实验对比了单独优化电流应力或者效率时DAB的性能差异,通过合理选择效率优化权重,使得实验样机在传输6kW功率时的效率绝对增加了0.83%,而电流应力只增加了0.5A。该方法可以在基本不增加电流应力的前提下,有效提高DAB的效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江加辉 张韬 张传誉 王振坤 王春芳
光伏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子模块在串联使用过程中因不均匀老化、局部遮光等原因易发生功率失配,从而产生“热斑效应”,降低光伏电池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光伏电池模型及其串联不匹配带来的特性表征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该文研制了一个基于多端口直流变换器的光伏电池DMPPT(distribut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实验平台。首先,对光伏电池进行建模并分析了光伏电池的串联失配特性;然后,分析研究了多端口直流变换器在光伏模块串联应用中的电压均衡策略;最后,研制了36 V/200 W基于多端口Buck-Boost直流变换器的DMPPT实验平台,得到了系统稳态波形,并与采用二极管旁路的方式进行了对比。学生可通过该实验平台和该实验案例更加深入地了解光伏电池模型及其失配特性,以及如何采用多端口变换器实现光伏电池的DMPPT,掌握光伏电池的建模方法,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仿真验证的实践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艺明 周明珠 刘超 庄一展
高升压、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DC-DC变换器是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耦合电感因其良好的调压特性和高功率密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升压直流变换器拓扑的构造。基于耦合电感的高升压boost变换器种类非常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变换器,并掌握它们的拓扑规律,该文采用“倍压单元-变换器拓扑-演化规律”思路,总结了一系列非隔离型高升压直流变换器的演变规律。以Y源结构的耦合电感高升压boost变换器为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电压增益推导。为了验证该高升压直流变换器的稳态性质和动态性质,搭建了实验平台,并验证了该变换器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旨在帮助学生加强对电力电子中高升压直流变换器的直观认识和理解,并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厉旭杰 顾雨辰 姚持恩
传统在线编程实验平台受限于反馈信息的局限性、忽视代码风格及规范性、代码的可读性、代码的效率等多种因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集成AI大语言模型的在线编程实验平台方案,该方案在传统平台基础上,引入了大语言模型的实时代码建议、程序安全扫描和判题结果分析优化功能。通过AI大语言模型的实时分析、诊断和优化建议,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与系统的互动,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编程概念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研究证实了AI模型在编程教育中的价值,并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宜峰 王春发 蒋一琛
利用多元随机波动率模型确定最优套期保值率:首先建立动态相关系数多元随机波动率模型(DC-MSV),再建立基于t分布的动态相关系数多元随机波动率模型(DC-t-MSV)。以沪深300股指期货数据为样本,利用以上两种模型分别结合方差最小套期保值模型计算最优套期保值率,结果表明,利用DC-t-MSV模型的套期保值效果优于DC-MSV模型。DC-t-MSV模型引入t分布,充分考虑了金融数据尖峰厚尾的特性;同时,参数估计部分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MCMC),克服了MSV模型参数估计困难的缺点。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林蓉 周宁 严亚兰
本文在介绍都柏林核心 (DC)元素定义的基础上 ,针对现有的争议 ,介绍一种以RDF形式表述的基于事件的数据模型 ,并完成它与限定和非限定的DC间的两种映射。
关键词:
DC 元数据 数据模型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文娟 马鸣一 邸金霖 岳春风
为了使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提出将控制理论的教学与负载模拟变换器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解决传统PI控制稳定性差、无法实现对指令电流的无静差跟踪等问题,提出了改进重复控制的方案。给出了改进重复控制器的设计步骤以及具体参数。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建立了负载模拟变换器的系统仿真模型,对阻感性负载、阻容性负载以及突变负载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重复控制的负载模拟变换器,可以实现对指令电流的无静差跟踪,并且谐波畸变率低,可以更好地模拟负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俊辉 许翠微
在电商、网商联盟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零售业正在以新的模式再度崛起。为了分析新零售模式下大型商超顾客维系效果,本文提出了由线下服务质量、线上服务质量和渠道协同质量构成的双渠道服务质量整合模型(DC-SQ-IM),通过对国内三家大型商超的问卷调研实证检验DC-SQ-IM,发现DC-SQ-IM对于顾客价值感知有较高的预测力,对于顾客消费体验的首要回想具备一定的预测力;忠诚顾客在商超之间存在显著的好评段差,尤其是在门店客服和网店响应性的两个指标上相对突出。因此,大型商超需提供更好的顾客响应服务才能保持忠诚顾客,而不是切换甚至是流失。
关键词:
渠道整合 首要回想 顾客响应 顾客保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少纲 谢文栋
在结合BSC的基本原理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性质的基础上,研究将平衡计分卡引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价的可行性,搭建BSC-AHP评价基本模型,并基于BSC原理从四个维度建立三级指标评价框架,同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设置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针对性地提出一套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江西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14—2017年平台运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绩效考核结果。实践表明,融合BSC和AHP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价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