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2)
2023(13063)
2022(11566)
2021(11006)
2020(9345)
2019(21798)
2018(21800)
2017(43191)
2016(23048)
2015(26129)
2014(26036)
2013(25568)
2012(23365)
2011(20904)
2010(20753)
2009(18895)
2008(18174)
2007(15724)
2006(13631)
2005(11564)
作者
(64706)
(53545)
(53236)
(50625)
(33969)
(25612)
(24373)
(21238)
(20285)
(18912)
(18171)
(17665)
(16727)
(16647)
(16599)
(16086)
(16000)
(15972)
(15274)
(15200)
(13059)
(13000)
(12868)
(12202)
(12044)
(11849)
(11807)
(11624)
(10728)
(10522)
学科
(90454)
经济(90357)
管理(66458)
(63238)
(51972)
企业(51972)
方法(45971)
数学(40746)
数学方法(40212)
(24491)
中国(24326)
(23477)
业经(19476)
(17980)
(17476)
贸易(17469)
(17022)
(16722)
地方(16640)
农业(16107)
(14917)
财务(14846)
财务管理(14810)
技术(14626)
理论(14551)
(14414)
环境(14181)
企业财务(14009)
(13958)
银行(13925)
机构
大学(325008)
学院(323264)
管理(133810)
(129143)
经济(126326)
理学(116708)
理学院(115518)
管理学(113547)
管理学院(112961)
研究(100779)
中国(75472)
(68245)
科学(61752)
(59944)
财经(48785)
(48569)
业大(47530)
(47225)
中心(46800)
(44507)
(44422)
研究所(44220)
北京(42805)
(41493)
师范(41134)
经济学(38538)
(37244)
农业(36996)
(36713)
财经大学(36639)
基金
项目(224760)
科学(176919)
研究(165713)
基金(163492)
(141099)
国家(139951)
科学基金(121301)
社会(103564)
社会科(98136)
社会科学(98110)
基金项目(87555)
(87075)
自然(79354)
自然科(77494)
自然科学(77474)
教育(76553)
自然科学基金(76057)
(73242)
编号(68789)
资助(67491)
成果(54509)
(50071)
重点(49416)
(47103)
(46651)
课题(45923)
创新(43484)
教育部(43260)
科研(43196)
项目编号(42603)
期刊
(134885)
经济(134885)
研究(93220)
中国(53202)
管理(47985)
学报(47734)
科学(44521)
(44464)
(41756)
大学(37009)
学学(34800)
教育(34094)
技术(29533)
农业(29440)
(25893)
金融(25893)
业经(23091)
财经(22942)
经济研究(21480)
(19443)
问题(18245)
理论(16817)
图书(16800)
技术经济(16107)
实践(15547)
(15547)
科技(15324)
商业(14918)
现代(14474)
(14090)
共检索到453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婷  赵桐  王守清  
通过文献调研对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38个发生重大再谈判的PPP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梳理引起再谈判的原因和结果。研究发现,引起再谈判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需求风险、政府信用问题及政策法律变更等,再谈判导致的主要结果是社会资本退出或调整投资回报机制。针对暴露出的问题,从项目前期研究、弹性条款与再谈判机制、政府信用、政府责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宿辉  陆元亮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引发PPP项目再谈判的主客观原因,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中57份交通运输行业PPP合同为研究样本,从项目前期、建设期、运营期三个阶段分析我国交通运输行业PPP合同中再谈判触发机制,从重大政府失信行为、项目外收入调整、特许经营期调整三方面提出完善再谈判触发机制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茂  邢会歌  马勇  聂婷婷  
国际PPP项目发展经验显示,PPP项目具有再谈判发生概率高且多由私人部门发起的特征。为提高再谈判效率,以探究私人部门再谈判动机为出发点,建立博弈模型模拟公私双方在初始缔约谈判和再谈判阶段就风险分担比例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对比两阶段均衡结果,发现强、弱机会主义倾向的私人部门分别具有三层次再谈判动机。此外,提出一种区分合理再谈判动机与机会主义再谈判动机的量化方法,确定私人部门再谈判阶段风险转移能力的安全阈值,进而对风险分担和再谈判机制设计提出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立明  王丝丝  张成宝  
通过访谈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对原始资料进行三步编码。研究得到PPP项目再谈判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PPP项目再谈判过程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谈判人员属性(包括谈判能力、谈判经验和动机倾向三个范畴及回报谨慎这一衍生范畴)、谈判互动(包括信息分享、谈判策略、谈判结果三个范畴及判断准确性这一衍生范畴)及谈判氛围(包括权利差距和关系两个范畴及屈服这一衍生范畴)是三个主范畴。同时也得到信任是一个中介变量、信息有效性是一个判别准则。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立明  王丝丝  张成宝  
通过访谈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对原始资料进行三步编码。研究得到PPP项目再谈判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PPP项目再谈判过程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谈判人员属性(包括谈判能力、谈判经验和动机倾向三个范畴及回报谨慎这一衍生范畴)、谈判互动(包括信息分享、谈判策略、谈判结果三个范畴及判断准确性这一衍生范畴)及谈判氛围(包括权利差距和关系两个范畴及屈服这一衍生范畴)是三个主范畴。同时也得到信任是一个中介变量、信息有效性是一个判别准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志涛  雷瑞波  
针对PPP项目运营阶段收益分配再谈判问题,运用博弈论中讨价还价模型,分析私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博弈互动机理,探讨双方策略选择对PPP项目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得出关于贴现因子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然后提出提高合同完备程度,制定外部规制手段,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和植入关系治理等建议,以期对PPP项目收益分配再谈判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志涛  雷瑞波  
针对PPP项目运营阶段收益分配再谈判问题,运用博弈论中讨价还价模型,分析私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博弈互动机理,探讨双方策略选择对PPP项目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得出关于贴现因子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然后提出提高合同完备程度,制定外部规制手段,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和植入关系治理等建议,以期对PPP项目收益分配再谈判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邓斌超  赵博宇  彭鸣  尹贻林  
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启动再谈判调和各方利益成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有效手段。首先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梳理将PPP项目再谈判的风险因素归因于"已识别风险变异和未识别风险突发",其次,借鉴"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框架,构建PPP项目再谈判的风险再分担流程,有助于识别与厘清导致PPP项目再谈判的核心触发风险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慧  孙晓鹏  范志清  
再谈判是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再谈判的发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降低管理效率。本文从PPP实践国际经验出发,结合我国实际,运用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和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分析找出了PPP项目再谈判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我国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晓月  韩轶  张小彦  李芬  高天  
分析PPP项目运作各个环节中的不确定性事件,然后准确识别出105个PPP项目再谈判触发事件。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再谈判的角度下,从事前事后两个主要方面入手,提出PPP合同对再谈判的两种控制途径:事前机制的设计和事后履行的监督。最后提出"策划先行、再谈判为主线、项目增值为目标"的PPP项目合同条款设置理念,构建实现PPP合同再谈判条款的模型,以此推动PPP项目再谈判的顺利开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桑  
再谈判是公私合作(PPP)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很多再谈判由私人部门一方发起。文章运用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研究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博弈互动,得出影响PPP项目再谈判的关键因素。通过公私责任合理划分、加强对私人部门的运营成本与服务质量的监督等方法可以推动PPP再谈判的良性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志涛  张赛  王滢菡  梁晨睿  
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学者观点,得出PPP项目中触发再谈判的相关因素,并设计调查问卷,整理收集的数据并形成样本数据库。建立PPP项目触发再谈判结构方程模型,根据路径系数等级划分原则,得出触发再谈判的关键因素。分析得出触发PPP项目再谈判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政府、外在宏观条件、公众三方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志涛  张赛  王滢菡  梁晨睿  
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学者观点,得出PPP项目中触发再谈判的相关因素,并设计调查问卷,整理收集的数据并形成样本数据库。建立PPP项目触发再谈判结构方程模型,根据路径系数等级划分原则,得出触发再谈判的关键因素。分析得出触发PPP项目再谈判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政府、外在宏观条件、公众三方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骁  
将PPP模式引进公用事业领域,有助于减缓政府财政压力并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但在实践中,许多项目遭遇频繁且低效的重新谈判,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文章基于城镇污水处理PPP项目的调研实例,分析得出我国PPP项目具有重谈发起时间短、频率高,不同主体发起重谈的原因和频率差异大,重谈过程冗长、效率低下,重谈机制不完善,极易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等特征。进而围绕遏制机会主义重谈以及促进帕累托改进重谈的双重目标,提出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合同全过程管理制度、基于合作信任的合同柔性管理以及重谈机制的设计与构建等制度优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骁  
将PPP模式引进公用事业领域,有助于减缓政府财政压力并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但在实践中,许多项目遭遇频繁且低效的重新谈判,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文章基于城镇污水处理PPP项目的调研实例,分析得出我国PPP项目具有重谈发起时间短、频率高,不同主体发起重谈的原因和频率差异大,重谈过程冗长、效率低下,重谈机制不完善,极易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等特征。进而围绕遏制机会主义重谈以及促进帕累托改进重谈的双重目标,提出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合同全过程管理制度、基于合作信任的合同柔性管理以及重谈机制的设计与构建等制度优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