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53)
- 2023(19068)
- 2022(15841)
- 2021(14810)
- 2020(12640)
- 2019(29014)
- 2018(28812)
- 2017(54869)
- 2016(29423)
- 2015(33415)
- 2014(33207)
- 2013(33095)
- 2012(30470)
- 2011(27381)
- 2010(27236)
- 2009(25500)
- 2008(25512)
- 2007(22825)
- 2006(19848)
- 2005(18078)
- 学科
- 济(130120)
- 经济(129958)
- 业(105476)
- 管理(98710)
- 企(92111)
- 企业(92111)
- 方法(57807)
- 数学(47773)
- 数学方法(47254)
- 财(38860)
- 农(38509)
- 业经(36039)
- 中国(33828)
- 制(28328)
- 农业(26374)
- 务(26145)
- 财务(26083)
- 财务管理(26034)
- 企业财务(24651)
- 贸(24631)
- 贸易(24614)
- 技术(24302)
- 地方(24223)
- 易(23946)
- 和(21803)
- 学(21475)
- 理论(20824)
- 体(20279)
- 划(19917)
- 银(19566)
- 机构
- 学院(427551)
- 大学(424548)
- 济(184162)
- 经济(180611)
- 管理(169817)
- 理学(145722)
- 理学院(144209)
- 管理学(142076)
- 管理学院(141234)
- 研究(140986)
- 中国(110692)
- 京(89575)
- 财(85885)
- 科学(82858)
- 所(69994)
- 农(69537)
- 财经(67868)
- 中心(65737)
- 江(64798)
- 研究所(62969)
- 经(61592)
- 业大(60298)
- 经济学(56479)
- 北京(56277)
- 农业(54463)
- 范(52446)
- 师范(51942)
- 经济学院(50957)
- 州(50952)
- 院(50824)
- 基金
- 项目(280808)
- 科学(223394)
- 研究(207403)
- 基金(206133)
- 家(178083)
- 国家(176565)
- 科学基金(153366)
- 社会(134315)
- 社会科(127429)
- 社会科学(127399)
- 省(109297)
- 基金项目(108919)
- 自然(98016)
- 自然科(95773)
- 自然科学(95747)
- 教育(94690)
- 自然科学基金(94094)
- 划(91054)
- 资助(84006)
- 编号(83163)
- 成果(66589)
- 部(63141)
- 重点(62743)
- 发(60851)
- 创(60661)
- 课题(56959)
- 创新(56208)
- 国家社会(56134)
- 制(54658)
- 教育部(54654)
- 期刊
- 济(206259)
- 经济(206259)
- 研究(125887)
- 中国(83601)
- 财(70632)
- 管理(66910)
- 农(64112)
- 学报(60337)
- 科学(59398)
- 大学(47029)
- 学学(44397)
- 农业(43881)
- 技术(40899)
- 教育(39740)
- 融(39201)
- 金融(39201)
- 财经(34278)
- 业经(34241)
- 经济研究(32745)
- 经(29606)
- 问题(27444)
- 业(26340)
- 技术经济(24066)
- 贸(22674)
- 世界(20791)
- 统计(20451)
- 现代(20241)
- 版(19786)
- 商业(19565)
- 财会(19520)
共检索到641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蕴诗 徐向龙 陈涛
论文基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与标准竞争等文献研究,发现由于创新主体分散、联盟创新动力不足和缺少研发经验积累与资源共享,导致中国制造产业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不足,致使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品牌企业利润微薄。论文提出要加快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明确核心技术突破方向与关键零部件创新目标,借助合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协同整合各种创新主体,建立广泛国际与国内技术联盟,加快研发资源共享与海外研发中心建设,跟踪国际前瞻性研究,集中资源构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体系,培育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最终实现产业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突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张明倩
加入WTO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关键词: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竞争力要素 竞争力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秦臻 秦永和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结构优化指数等指标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再对出口竞争力、劳动生产率两指标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分析,最后指出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特点及问题。
关键词:
中国 航空航天器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明娟 王子成 张建武
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评价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广东省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关键词:
广东省制造业产业 产业竞争力 因子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雪玲 邓志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比较该产业内贸易指数和竞争力指标,发现该产业内技术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高,竞争力指数却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低,竞争力指数却高,但竞争力不易长期保持。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与竞争力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却呈负相关关系。从时间序列来看,整个产业和每个产品的两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扩张可以提升该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立平
一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直接表现在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劳动生产率以及高科技含量三方面,本文分别从这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是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竞争力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哲力 廖桂铭 吴滨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体现。本文以国家级高新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是否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设立国家级高新区的城市相比,国家级高新区所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区域内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该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非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明显,但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资源型城市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并不能带来相同的功效。机制检验发现,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通过集聚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渠道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难以形成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无法有效赋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蓝天 殷杰敏 蔡强
文章基于区域产业视角,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大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从投入、产出和市场绩效三个层面综合评价了其竞争力及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连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较强,但是存在着产业资金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市场扩张能力较差、产业产品区域输出程度较低等问题;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大连装备制造业的主导行业。
关键词:
大连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渝琳 李松
FD I对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检验发现,FD I较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但这种影响在下降,边际效应递减模型可以解释这种下降趋势的必然性。同时,我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而FD I则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制造业 外商直接投资 工业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宇 郑垂勇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制造业迅速成长,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文章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六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找出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钻石模型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小军 刘婧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制造业30个行业的竞争力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表明目前山东省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阶段,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支柱产业以及重点发展产业的产业聚集度还不高,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制造业 竞争力 山东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庆华
本文在计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行业结构上的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国际竞争力 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涛
最近十多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快速扩张对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运用网络型产业组织理论和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28个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在2001—2007年间,网络型产业组织能够通过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效应和产业集聚提升中国大陆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也存在积极影响,但是人民币汇率、企业平均规模、经济开放度和研发支出未能增强国际竞争力,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没有削弱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保永文 马颖
引入包含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的生产率函数,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并利用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对异质创新成果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产业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以专利申请量度量的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大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显著提升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显著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成本费用下降带来的成本竞争机制无显著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均 彭纪生
资源禀赋带来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从加工制造向技术创新阶段过渡中面临着品牌竞争压力。从理论的先导性看,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理论是当今主导的两种理论价值观。由于两种理论自身缺陷及强调的要素截然不同,在指导中国企业战略发展中已显示出理论的局限。本文依据品牌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构建并论证新的整合性框架,并从本土家电制造业现状出发,推演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6维度评价模型。通过构建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被测评事物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利用模糊变换对各项指标综合计算。通过对三家企业以及4个家电品牌的分析比较,排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指标维度及其品牌竞争力综合分值。BCCI模型的突出优势是兼顾了...
关键词:
品牌 核心竞争力 评估模型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