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8)
- 2023(12999)
- 2022(11083)
- 2021(10478)
- 2020(9157)
- 2019(21291)
- 2018(21183)
- 2017(40398)
- 2016(22021)
- 2015(25089)
- 2014(24812)
- 2013(24456)
- 2012(22628)
- 2011(20331)
- 2010(19881)
- 2009(18201)
- 2008(17829)
- 2007(15609)
- 2006(13200)
- 2005(11564)
- 学科
- 济(88694)
- 经济(88579)
- 管理(59430)
- 业(56353)
- 企(45279)
- 企业(45279)
- 方法(43316)
- 数学(38906)
- 数学方法(38388)
- 农(24656)
- 财(22982)
- 中国(21155)
- 地方(20112)
- 学(19754)
- 业经(17709)
- 制(16617)
- 农业(16412)
- 贸(15421)
- 贸易(15416)
- 易(14868)
- 务(14286)
- 财务(14237)
- 财务管理(14200)
- 企业财务(13391)
- 环境(13292)
- 和(13149)
- 理论(12725)
- 技术(12105)
- 银(12097)
- 银行(12065)
- 机构
- 大学(306003)
- 学院(304847)
- 济(120624)
- 经济(117956)
- 管理(117836)
- 理学(102298)
- 研究(101175)
- 理学院(101066)
- 管理学(98987)
- 管理学院(98418)
- 中国(76527)
- 科学(65084)
- 京(64607)
- 财(55360)
- 农(53784)
- 所(50853)
- 中心(49131)
- 业大(48363)
- 研究所(46642)
- 江(45770)
- 财经(44573)
- 农业(42402)
- 范(41151)
- 师范(40717)
- 经(40428)
- 北京(40062)
- 院(37568)
- 经济学(37100)
- 州(36286)
- 经济学院(33744)
- 基金
- 项目(214561)
- 科学(168790)
- 基金(156547)
- 研究(152462)
- 家(138004)
- 国家(136905)
- 科学基金(117287)
- 社会(95669)
- 社会科(90554)
- 社会科学(90530)
- 基金项目(84080)
- 省(83674)
- 自然(78593)
- 自然科(76712)
- 自然科学(76690)
- 自然科学基金(75306)
- 划(71753)
- 教育(70215)
- 资助(63758)
- 编号(61264)
- 重点(48839)
- 成果(48629)
- 部(47192)
- 发(45898)
- 创(44239)
- 科研(42366)
- 课题(42219)
- 创新(41509)
- 计划(40401)
- 教育部(39910)
- 期刊
- 济(126315)
- 经济(126315)
- 研究(83055)
- 中国(57045)
- 学报(49824)
- 农(46553)
- 科学(46417)
- 财(44059)
- 管理(39399)
- 大学(37361)
- 学学(35293)
- 农业(31412)
- 教育(28522)
- 技术(27034)
- 融(24175)
- 金融(24175)
- 财经(21136)
- 业经(20811)
- 经济研究(19664)
- 经(18066)
- 问题(17646)
- 业(17627)
- 资源(16825)
- 统计(15723)
- 版(15424)
- 技术经济(14571)
- 策(14217)
- 图书(14048)
- 理论(13890)
- 科技(13760)
共检索到435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蔡为民 肖婷 毕芳英 史云哲
[目的]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通过研究大都市耕地空间分布特征,为耕地保护和优化耕地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利用土地利用现状矢量数据在ArcGIS 10. 1中提取出耕地要素图层,采用重心模型确定城市重心位置,运用象限分析法把天津市分成8个方位,分析天津市的耕地空间数量分布特征,利用核密度估算法计算天津市耕地数量的核密度值,继而采用自然断点法进行核密度分区来确定天津市耕地密度等级,分析的耕地空间聚集分布特征,总结出影响耕地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针对性地提出耕地保护建议。[结果](1)耕地核密度变化范围为0~86. 87 point/km~2,核密度值由小变大,耕地整体呈由分散向聚集状态演变,天津市主要是以中低密度区(36. 525 696万hm~2)为主,整个区域内的耕地呈分散状态分布;(2)中心城区无耕地可用,耕地核密度等级结构单一;近郊区的耕地核密度等级结构复杂多样且变化趋势相似,耕地聚集程度适中;远郊区的耕地面积较多,耕地核密度等级结构不同,耕地聚集程度相差较大。(3)天津市耕地分布主要受到地形地势、土壤、经济发展、城镇扩展、土地相关规划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结论]天津市耕地在各区各方位的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特征,借助核密度估算法能更加细致深入地研究大都市耕地在不同空间的聚集程度,对促进耕地空间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耕地 分布特征 核密度 大都市 天津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爱华 邹哲 刘淼
人口密度模型能够模拟城市人口分布的演变过程,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采用2000年和2010年分街镇人口数据,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天津市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后利用人口密度模型对主城区空间结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天津市主城区人口分布呈现圈层化、离心化和多中心的变化特征,城市发展尚处于郊区化初级阶段;主城区在2000年时已经出现多中心结构,十年间副中心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逐渐增大,多中心的城市结构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娉婷 张晓平
区域重心模型能够直观地衡量经济属性的动态演变过程以及区域差异,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采用1989—2009年天津市人口与工业总产值数据,引入重心测度模型,以人口重心为参照,对天津市工业重心在时空上的动态演变轨迹进行实证研究;结合各区县工业差异变动规律,对重心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与人口重心在北辰区内缓慢移动不同,21年来天津市工业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由市中心移动到市区外围,且在东西方向的不均衡性显著大于南北方向。区位条件、政府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会对工业布局产生影响,引起工业重心迁移。
关键词:
重心模型 工业重心 动态演变 天津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钰 蔡为民 张佰林
研究目的:基于精细化尺度视角测度静海区17余万宗宅基地综合价值,为科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天津市静海区为例,构建宅基地价值总体测算模型,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1)静海区宅基地价值整体以低值区和中值区为主,低值区占比50%,中值区占比44%,高值区占比6%;(2)静海区各乡镇区位修正系数为0.450 7~1.132 8,自然修正系数为0.000 3~1.024 6,社会经济修正系数为0.244 8~1.132 8,宅基地修正系数为0.158 7~1.132 8,综合修正系数为0.494 5~1.912 4;(3)静海区宅基地综合价值整体以低值区和中值区为主,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唐官屯镇,中值区主要分布在静海区西南部,低值区分散分布;(4)静海区宅基地综合价值在空间关系上表现为正相关性和高度集聚性,高—高集聚地区主要分布在唐官屯镇和台头镇,低—低集聚地区分散分布于杨成庄乡、蔡公庄镇和双塘镇等地。研究结论:宅基地价值逐级修正测算模型对测算大量宅基地价值数据具有可行性,能够为明晰宅基地价值、宏观掌握宅基地利用状态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宅基地价值 综合修正 测算 天津市静海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谭博文 宋伟 陈百明 甄云鹏 康燕燕
[目的]天津市蓟州区于201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深入分析天津市蓟州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点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能够为该地区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利用1980年、2000年和2015年3期蓟州区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蓟州区1980~2000年和2000~2015年两个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蓟州区农村居民点斑块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空间核密度估计法对3个年份农村居民点进行密度计算,通过对比研究区各期核密度值变化,分析1980~2015年农村居民点的变化特征。[结果]1980~2000年蓟州区农村居民点规模整体变化较小,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了3 140.2hm~2,其主要来源为耕地。农村居民点斑块数量有所减少,但农村居民点平均斑块面积有所增加,农村居民点变化主要集中在离城区较近的中部平原地区;2000~2015年蓟州区农村居民点整体上有较大发展,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4 823.6hm2,其主要来源为耕地、林地和草地3种地类,农村居民点斑块数量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明显增大,聚集度降低,研究区内景观趋向破碎化,居民点分布更为分散。北方山区发展十分突出,受当地重点发展农村特色旅游政策的影响,北方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较大,居民点数量增加,规模扩张明显。[结论]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官庄镇、下营镇等新形成的高核密度值全新居民点组团,可以优先考虑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鹏 李玉斌 苏静
探究城镇网络特征是城镇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较少关注中观区县尺度且缺乏不同类型的网络对比。文章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分别构建表征联系可能的空间本底网络、反映实际联系的人流通勤网络,从点、线、网3个层面对比分析二者特征。研究发现:(1)杨村街道在两种网络中均处于核心地位,边缘节点的人流通勤联系强度要弱于空间本底网络;(2)空间本底网络的点对联系格局为单核放射状而人流通勤网络为双核放射状;(3)两种网络的子群分布差异较大,整体网络完善度较低。建议从完善整体网络、增强局部联系、提升个体实力3方面进行优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尚延超
耕地作为国家发展和农民生存之本,探讨耕地等别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GIS空间分析法对比2010年和2015年全国耕地等别数据,得到结果:(1)2015年较2010年,耕地质量有所提升,其中1等地占比增加最多,增长1.91%。(2)2015年优等地面积5 960.63万亩,占比2.94%;高等地面积53 768.98万亩,占比26.53%;中等地面积107 077.80万亩,占比52.84%;低等地面积35 838.73万亩,占比17.69%。(3)2015年全国16个省份耕地平均等别值低于全国平均值(2010年为9.8),15个省份大于全国平均值,说明耕地质量有所好转。(4)分区结果显示,2015年中部地区耕地等别平均值为7.89,为最高地区;东部地区为8.19,位居第二;东北地区为11.25,位居第三;西部地区为11.33,位居第四。因此,后续应借助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耕地条件,为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保驾护航。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岩燕 罗永泰 沙巧兰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通过实际调研获取相关数据;以征地合理补偿理论为依据,运用征地合理补偿价格测算模型,重新测算出天津市合理征地补偿价格;同时,进一步论证了征地合理补偿理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
天津市 征地 测算模型 补偿价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宗跃光
人口在城市地域空间的聚集和增长过程,是城市化初期与中期最明显的表征。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已进入后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而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正进入加速发展的中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宇 宋娟 金丽国
科学评价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对丰富土地整治的相关评价技术体系,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促进土地整治科学决策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目前,国内相关部门和学术研究多集中在具体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指标、方法和技术体系研究,土地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也均作为重要衡量指标进行评价。但纵观各方面研究内容,从区域尺度对土地整治实施效果的横向(不同区域)、纵向(不同时段)研究较少,导致土地整治的宏观决策及区域评价标准科学依据不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常春 陈烈 魏成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大都市边缘区域耕地变化研究意义尤为重大。本研究利用广州市花都区近30年来的普查、更新调查和逐年统计数据,结合卫星影像资料和实地调研,在深入分析耕地数量变化时空特征基础上,重点对耕地变化影响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揭示出:工业化及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及城市化分别构成全区耕地减少的第一、二驱动因子,经济对外开放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土地政策、土地规划、经济政策和行政区划等制度因子亦对耕地数量周期性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认为综合运用耕地保护管制和经济调节手段、建立土地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体系、加强建设用地规划与整理整治、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延娜 朱道林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尺度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政策的关系。首先选取9个社会经济指标,将天津市1990年~2004年的社会经济水平划分为2个阶段,分析总结不同阶段的天津市征地补偿标准特点;然后针对第二阶段,分析比较天津市12个郊区县中实际存在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确定方式,并研究不同方式下的区县经济特点;最后选取典型区县,重点分析农村土地征收市场价格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和产业结构向第二、三产业的调整,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确定方式应与区域的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相协调;农村的社会经济水平是目前影响农村土地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静 常庆瑞
运用地统计和GIS技术,研究陕西省陇县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地形因子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含量位于较高水平。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98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67.68mg/kg,有效磷含量变幅较大,平均含量10.26mg/kg,速效钾含量较高,平均为157.95mg/kg。土壤养分含量和地形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海拔与速效钾、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明显;坡度与有机质、速效钾呈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显著负相关;有机质、有效磷、碱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书立 葛翠萍 付微 赵军 孟凯
以2013年三江平原富锦市实地调查和采样数据,1981年国家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各种辅助图件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统计学和GIS技术等研究方法,分析三江平原富锦市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SOM)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32年间SOM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富锦市SOM含量平均值为42.1 g/kg,较1981年下降了18.6%;在空间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属于中等强度空间相关,受结构性因子和随机因子的共同作用。按照国家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富锦市SOM分级标准,1981-2013年有85.9%的农田耕层SOM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有50.5%面积得到了提升,有35.4%面积有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宛公展 周慧 刘锡兰
本文根据天津市区1959~1994年共计36a逐日实测总辐射资料,建立了用其它气象要素(日照百分率及空气湿度)估算不同尺度(年、季、月、旬、候及逐日)太阳总辐射量的系列经验公式,其平均拟合精确度可达90%~97%。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气候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