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2)
- 2023(16375)
- 2022(13483)
- 2021(12824)
- 2020(10459)
- 2019(24216)
- 2018(23591)
- 2017(43521)
- 2016(24024)
- 2015(26837)
- 2014(27023)
- 2013(25408)
- 2012(22834)
- 2011(20295)
- 2010(20575)
- 2009(18651)
- 2008(17293)
- 2007(15430)
- 2006(13229)
- 2005(11679)
- 学科
- 业(85000)
- 济(84677)
- 经济(84571)
- 企(84015)
- 企业(84015)
- 管理(80135)
- 方法(40346)
- 中国(32172)
- 数学(31911)
- 数学方法(31410)
- 财(30897)
- 业经(27299)
- 融(26669)
- 金融(26662)
- 银(24680)
- 银行(24656)
- 行(23822)
- 理论(23705)
- 务(22904)
- 财务(22846)
- 财务管理(22815)
- 教育(22760)
- 技术(22568)
- 企业财务(21705)
- 制(21481)
- 农(19882)
- 体(16507)
- 地方(16345)
- 和(15981)
- 学(15537)
- 机构
- 学院(317486)
- 大学(312745)
- 管理(124348)
- 济(121977)
- 经济(119321)
- 理学(106974)
- 理学院(105902)
- 管理学(104097)
- 管理学院(103468)
- 研究(97605)
- 中国(75738)
- 京(65164)
- 财(60061)
- 科学(55867)
- 江(49590)
- 财经(47618)
- 中心(47487)
- 范(46887)
- 师范(46451)
- 所(45677)
- 经(43255)
- 研究所(41315)
- 技术(41097)
- 农(41062)
- 业大(40966)
- 北京(40521)
- 州(39318)
- 教育(38413)
- 师范大学(37497)
- 经济学(37313)
- 基金
- 项目(212095)
- 科学(171213)
- 研究(165207)
- 基金(151535)
- 家(129495)
- 国家(128159)
- 科学基金(113110)
- 社会(103761)
- 社会科(98256)
- 社会科学(98232)
- 省(87409)
- 教育(84835)
- 基金项目(79743)
- 划(73334)
- 自然(71039)
- 自然科(69569)
- 自然科学(69549)
- 编号(69454)
- 自然科学基金(68370)
- 资助(60291)
- 成果(56750)
- 课题(50924)
- 创(49883)
- 重点(48703)
- 部(48087)
- 发(46131)
- 创新(45618)
- 项目编号(43631)
- 教育部(43060)
- 国家社会(41915)
- 期刊
- 济(129987)
- 经济(129987)
- 研究(97614)
- 中国(71808)
- 教育(68813)
- 管理(52357)
- 财(51598)
- 学报(40963)
- 科学(39737)
- 融(37558)
- 金融(37558)
- 技术(37538)
- 农(35041)
- 大学(33982)
- 学学(30724)
- 财经(24281)
- 农业(23076)
- 业经(21886)
- 职业(21306)
- 经(21042)
- 经济研究(20195)
- 技术经济(16120)
- 财会(15955)
- 问题(15806)
- 坛(15399)
- 论坛(15399)
- 科技(14864)
- 业(14118)
- 技术教育(14066)
- 职业技术(14066)
共检索到478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清 易飚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基于校企融合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从确定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置等五个方面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
校企融合 创新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强伟纲 战学秋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但高职教育现有的课程体系尚未与创新教育有效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教育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从创新教育自身出发,构建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开发面向学生全体的创新教育课程,实施全方位的创新教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祥伟 邓永胜
在对物流管理专业双创教育及成果导向教育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双创教育的互换型、叠加型、交叉型、融合型四种模式,提出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六大原则:坚持专业教育基础地位原则、坚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原则、坚持双创关键能力定位原则、坚持全课程双创能力培养原则、坚持全员双创能力培养原则、坚持全覆盖双创能力培养原则,并设计了基于成果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融合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及学习成果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昆益
文章借鉴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理念,通过分析创业过程中每个创业环节的典型活动,归纳创业核心能力,提炼创业必备知识,融合创业者的综合素质,依据"创业素质——创业过程——课程类型"三维课程构建模型,构建了适合中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 创业教育 创业过程 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宗 郭欲丹
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质量,必须要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保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认识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实践课程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应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体来说,以培养创业素质为目标,以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为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实施课程,结合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力量保障课程开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勇 朱作付 王方杰
调查发现,江苏省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认识不足,缺少专项能力提升课程,分阶递进式的创新创业素质课程仍是空白,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未能有机融合,实践教学安排有限等方面。以江苏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为依据,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构建了一种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三元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模块"的形式。其中,"平台"分别是指素质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将创新创业课程划分为3个子模块,融入素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平台之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芬芳 卢洪胜 尹喆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间的光谱地带位置点,即是呈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显著差异的关键。为探索新型职业环境下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匹配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研究和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双元耦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普适-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通专融合的课程理念,倡导开发通专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协同教学模式和全程导师制,建立健全开放性的实践性教学管理机制,依托项目、学分奖励进一步推进校企间深度的产教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瑜娟 朱华兵
高职创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不高、教学系统与外界互动性不强、成果转化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协同理论能为高职创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并在实践中对课程体系的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基于协同理论,要在课程内容上,以融合理念推动专创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教学形式上,打造开放式的课程育人体系;成果转化上,完善产教一体化的课程孵化机制。
关键词:
高职 创业教育 产教融合 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宜康 吴倩
课程决策是所有类型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设计所需要的,高职教育决策不仅仅是方法与手段问题,更重要的是依据和原理问题。高职教育的课程决策取决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的二元性、技术课程的专业性、课程学习绩效的非线性、课程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束霞平
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推进创业教育的载体与依据。而综合性大学具有教育资源、科研、人才、学科等优势给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挖掘综合性大学潜在优势,从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内容及师资队伍建设视角积极探索构建适合创业教育目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艳 吴宝
职业素质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是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只有通过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且规定学分,同时建立组织实施及保障系统,才能达到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钟建珍
从我国现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来看,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明确其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并掌握以下原则: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开放性和个性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越琪 吴念香 孟国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来,特别是在随后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中,相关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导向课程"、"任务导向课程"等多种课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