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5)
- 2023(10585)
- 2022(8751)
- 2021(8202)
- 2020(6875)
- 2019(15737)
- 2018(15216)
- 2017(29075)
- 2016(15859)
- 2015(17994)
- 2014(18002)
- 2013(16999)
- 2012(15141)
- 2011(12875)
- 2010(12542)
- 2009(10816)
- 2008(10539)
- 2007(8902)
- 2006(7189)
- 2005(6072)
- 学科
- 企(74575)
- 企业(74575)
- 业(71623)
- 管理(63065)
- 济(61358)
- 经济(61282)
- 方法(34140)
- 数学(26440)
- 数学方法(26056)
- 财(24602)
- 业经(21720)
- 务(20227)
- 财务(20195)
- 财务管理(20173)
- 企业财务(19208)
- 技术(16785)
- 理论(16340)
- 中国(13632)
- 和(13051)
- 划(12924)
- 农(12400)
- 企业经济(12337)
- 策(11387)
- 经营(11200)
- 制(11130)
- 技术管理(10925)
- 贸(10117)
- 贸易(10113)
- 易(9920)
- 决策(9432)
- 机构
- 学院(215938)
- 大学(204449)
- 管理(91105)
- 济(85410)
- 经济(83868)
- 理学(79450)
- 理学院(78770)
- 管理学(77624)
- 管理学院(77207)
- 研究(55399)
- 中国(41944)
- 财(40439)
- 京(40177)
- 财经(33360)
- 江(32116)
- 科学(30929)
- 经(30438)
- 技术(28026)
- 业大(27337)
- 中心(27275)
- 经济学(26107)
- 商学(26011)
- 商学院(25790)
- 职业(25727)
- 州(25242)
- 范(25094)
- 财经大学(24898)
- 师范(24855)
- 所(24220)
- 农(23837)
- 基金
- 项目(148681)
- 科学(120458)
- 研究(114576)
- 基金(108305)
- 家(91573)
- 国家(90666)
- 科学基金(82080)
- 社会(73085)
- 社会科(69369)
- 社会科学(69351)
- 省(61278)
- 基金项目(57895)
- 教育(57103)
- 自然(52911)
- 自然科(51843)
- 自然科学(51831)
- 自然科学基金(50948)
- 划(49775)
- 编号(48477)
- 资助(43267)
- 成果(36198)
- 创(34258)
- 部(33414)
- 重点(33241)
- 课题(32823)
- 创新(31500)
- 发(30893)
- 项目编号(30534)
- 教育部(30176)
- 人文(29862)
共检索到296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阚丽 林桂花
加强校企文化对接,更好地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试从校企文化之间关系、两者对接的必要性以及高职培养目标上存在的偏差等方面来探索如何基于校企文化对接进行高职培养目标的调适。
关键词:
校企文化对接 高职培养目标 调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闾志俊
职业教育的本质功能是服务区域经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需要在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论证;在区域经济产业对接背景下,中高职业院校需要构建与产业链上下游人才需求特点相对应的贯通式课程体系。以家纺产业为例,分析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对接思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洁
阐释了对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中对接企业作用的认识与校企合作的理解,分析了我国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校企合作视野提出了优化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对接企业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对接企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世潋
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下,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文章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应用技术文化内涵的把握,分析高职院校培育应用技术文化的意义,提出了高职院校培育应用技术文化的具体路径,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彩云
与其他高校相比,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也有着其特殊性。文章在阐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分析了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继而剖析了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统筹规划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教师继续教育、加大教师继续教育中对应行业的职业性素养内容和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深入企业的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等改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培养目标 教师继续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殿红
基于生态位理论,界定了涉农高职院校专业生态位内涵,结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况,分析了涉农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涉农高职院校专业生态位定位的选择策略。
关键词:
生态位 涉农高职院校 专业培养目标 定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晓榕 岳方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是为小型企业提供实战型会计,并提出了相关培养模式,以期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莹雪
文章剖析了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欠合理、教学安排缺乏弹性和教学方式与评价形式单一等,并总结前期专业建设成果,构建了基于4H培养目标的"旺季顶岗,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学期制授课形式、改革教学方式与评价形式等方式,对加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4H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颜莉芝
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文化对接,能够强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内涵和氛围,从而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本文从背景、特点、路径、模式四个方面,对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专题探讨。
关键词:
校企文化 高职思政教育 文化对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曲士英
一、金融行业特点决定了金融高职院校诚信人才的培养目标(一)金融行业的信用性需要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金融行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典型的信用经济形态,同时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金融行业又处于一种充分竞争的状态。为确保在竞争中取胜,金融机构凭借其自身的信用状况和其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准来开展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强
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必须关注"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应当关注"全面",高等职业教育目的不可忽视"发展"。培养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的的基本定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目的 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
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在现代变革中凸现的一种文化景观。在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高职教育逐渐构建了较具特点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但仍未摆脱传统教育中那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从能力本位、人性提升、全面发展三个层面上认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贤彬
发展高职本科教育是契合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教育战略。"高职本科教育培养什么人"成为职业教育研究亟待解决之命题。基于职业带人才分类理论和我国高职本科办学实践经验,文章提出高职本科教育内涵的四重逻辑,即高职本科教育是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是具有职业属性的职业技术教育,是跨界生成的教育,是培养现场工程师的教育。在内涵分析的基础上,解读"高职本科教育培养什么人",探究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现场工程师做出技能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两方面的职业能力培养预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龚添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工匠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宾恩林
随着劳动观念解放、劳动价值凸显、工匠影响力外化,当今的工匠精神具有继承性与时瞻性的时代特征,公共性与经验性的多元内核,信仰性与功利性的社会矛盾结构。由此,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中,知识与素质目标从简单到复合改变,技术与技能目标从高等到专研升级,生产派生目标从适应到创造发展。所以,基于“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知识变通与素养精湛型、产品意识与技艺创新型和技能与技术专深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