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4)
2023(13525)
2022(11013)
2021(10546)
2020(8758)
2019(20319)
2018(20216)
2017(37426)
2016(21022)
2015(23788)
2014(23665)
2013(22091)
2012(19878)
2011(17644)
2010(17796)
2009(15729)
2008(15481)
2007(13785)
2006(11676)
2005(10276)
作者
(53875)
(44878)
(44814)
(42572)
(28493)
(21426)
(20528)
(17609)
(17248)
(16012)
(15383)
(14864)
(14159)
(14046)
(13864)
(13597)
(13557)
(13466)
(13094)
(12757)
(11003)
(10985)
(10827)
(10384)
(10182)
(10043)
(10007)
(9984)
(8918)
(8826)
学科
(79459)
企业(79459)
(79136)
(79109)
经济(79022)
管理(72490)
方法(41085)
数学(33052)
数学方法(32372)
(27154)
业经(24338)
中国(22789)
教育(22741)
理论(21622)
(21170)
财务(21113)
财务管理(21087)
企业财务(20001)
技术(18826)
(17353)
(15164)
(14732)
(14234)
(13250)
教学(12910)
(12820)
(12622)
贸易(12613)
企业经济(12543)
(12312)
机构
学院(280764)
大学(280023)
管理(113460)
(106913)
经济(104643)
理学(98677)
理学院(97698)
管理学(95767)
管理学院(95210)
研究(83513)
中国(58311)
(58180)
(50221)
科学(47867)
(42905)
(42654)
师范(42346)
财经(40663)
中心(39008)
(38500)
业大(37109)
(37016)
教育(36659)
北京(36300)
研究所(34938)
(34918)
技术(34525)
师范大学(34216)
(33579)
经济学(31992)
基金
项目(189678)
科学(153682)
研究(146804)
基金(136476)
(116274)
国家(115090)
科学基金(102279)
社会(91767)
社会科(86865)
社会科学(86841)
教育(77430)
(76784)
基金项目(71372)
自然(65729)
(65186)
自然科(64378)
自然科学(64365)
自然科学基金(63221)
编号(62466)
资助(55713)
成果(50893)
课题(44955)
(43753)
重点(43361)
(42407)
(40106)
教育部(39350)
项目编号(39258)
创新(39119)
人文(37419)
期刊
(111736)
经济(111736)
研究(83602)
教育(64228)
中国(59669)
管理(47261)
(43894)
学报(34951)
科学(34744)
技术(34503)
大学(29679)
(29651)
学学(26558)
财经(20451)
农业(20397)
业经(19266)
(18815)
金融(18815)
职业(18339)
(17688)
经济研究(17024)
技术经济(15153)
财会(14766)
问题(13607)
统计(13565)
(13171)
(13009)
(12723)
论坛(12723)
技术教育(12152)
共检索到408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景玲  张宏  孙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成人教育依据职业与岗位培养应用技能型专业人才,实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在职从业人员个性化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校企合作基本模式的分析,对我国成人教育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冰  
人才培养模式由六大要素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命名往往采用某一要素的最显著的特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主导模式。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发挥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和教师的主体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林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以及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阐述了几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思路和做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登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决定着人才培养必须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根据工学结合教学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工学结合课程实施为依据,推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只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学校与企业双赢的校企合作之路,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博旺  龚雪  
伴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课题。文章就"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给予了介绍,并对推进该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探索出新的道路,使之适应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华  
中美成人教育走过了不同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美国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相比,我国成人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其作用还没有完全得到发挥。在当前高等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成人教育要加快发展,须在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爱芹  
本文介绍北京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企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由学校一方培养向校企双方共同培养转变,形成校企合力驱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独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员工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冷士良  孙婷婷  王德堂  
文章介绍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在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并对"联盟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认为建立利益紧密相关的校企联盟,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新华  戴素江  王志明  
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键。针对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职工到学校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的校企合作"互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和考核体系,同时进行了实践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凤云  
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基本特点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有职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怡民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介绍了以"岗位需求导向,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做于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汉  曹军平  刘俊栋  陆桂平  王涛  黄宝中  董加喜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校行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工学结合,校行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行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学生的"工"和"学"轮换进行,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按该模式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好,就业质量高,基本实现了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智辉  韩志孝  
河南省以建设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为契机,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以"产业—行业—企业"相融合、"岗位—能力—课程"相融合、"基地—师资—制度"相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形成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仇志海  李龙珠  
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在高等院校开展"三创"教育对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三创"教育体系要把握工学结合的原则,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为核心,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通过明确定位、构建课程体系、建立保障机制、改革评价方式等来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三创"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