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4)
- 2023(13592)
- 2022(11220)
- 2021(10873)
- 2020(8950)
- 2019(20613)
- 2018(20393)
- 2017(37158)
- 2016(21049)
- 2015(23879)
- 2014(24080)
- 2013(22206)
- 2012(20020)
- 2011(17832)
- 2010(17937)
- 2009(15936)
- 2008(15490)
- 2007(13858)
- 2006(11733)
- 2005(10358)
- 学科
- 企(77066)
- 企业(77066)
- 业(76143)
- 济(75121)
- 经济(75019)
- 管理(71849)
- 方法(36255)
- 数学(28264)
- 数学方法(27795)
- 财(27661)
- 教育(23992)
- 中国(23706)
- 业经(23500)
- 务(20927)
- 财务(20877)
- 财务管理(20851)
- 理论(20782)
- 企业财务(19811)
- 技术(18113)
- 农(16602)
- 制(16499)
- 和(15145)
- 体(14841)
- 学(14410)
- 划(13817)
- 策(13138)
- 企业经济(12352)
- 教学(11970)
- 贸(11767)
- 经营(11763)
- 机构
- 大学(281190)
- 学院(276805)
- 管理(108250)
- 济(104641)
- 经济(102323)
- 理学(93677)
- 理学院(92657)
- 管理学(90915)
- 管理学院(90349)
- 研究(87048)
- 中国(59809)
- 京(58819)
- 财(50556)
- 科学(49947)
- 范(44569)
- 师范(44207)
- 江(43411)
- 所(40504)
- 财经(40493)
- 中心(40125)
- 教育(39306)
- 业大(37149)
- 经(36899)
- 农(36810)
- 北京(36783)
- 研究所(36741)
- 师范大学(35870)
- 技术(33730)
- 州(33550)
- 院(32588)
- 基金
- 项目(186629)
- 科学(150723)
- 研究(145851)
- 基金(133461)
- 家(113841)
- 国家(112627)
- 科学基金(99047)
- 社会(91469)
- 社会科(86341)
- 社会科学(86317)
- 教育(76615)
- 省(75503)
- 基金项目(69912)
- 划(64576)
- 自然(62380)
- 编号(61616)
- 自然科(61073)
- 自然科学(61054)
- 自然科学基金(59992)
- 资助(53329)
- 成果(52050)
- 课题(45172)
- 部(43398)
- 重点(42704)
- 创(41465)
- 发(39724)
- 项目编号(39046)
- 教育部(38873)
- 创新(38134)
- 大学(37854)
- 期刊
- 济(112528)
- 经济(112528)
- 研究(87455)
- 教育(69140)
- 中国(62515)
- 管理(44852)
- 财(44560)
- 学报(38433)
- 科学(35657)
- 大学(32811)
- 农(31575)
- 技术(31447)
- 学学(28368)
- 农业(21365)
- 财经(20954)
- 融(19182)
- 金融(19182)
- 业经(19079)
- 经(18203)
- 职业(17969)
- 经济研究(16894)
- 财会(14298)
- 问题(13966)
- 技术经济(13604)
- 坛(13004)
- 论坛(13004)
- 业(12757)
- 版(12443)
- 图书(12391)
- 科技(12298)
共检索到415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新筱 李建军 王政
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给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从校企合作的内涵出发,全面审视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策略,并运用系统观点,构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增强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校企合作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京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环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更高水平,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本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原则、内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的困境之处,并提出了一定的改革创新方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丽萍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本质的论断和积极心理学与柔性管理理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据此,可从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体系、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体系、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三方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工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亮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相对突出,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认识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完善三大教育体系、发挥三大育人功能、夯实三支工作队伍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立体化 全员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海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具有深远意义,有助于大学生走出思想困境,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这种引领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深对"八荣八耻"荣辱观的理解等方面。高校要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日常管理融为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与课本理论相结合、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学生情感教育相结合等途径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涛 王斐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的文化发展战略。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的优秀群体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肩负着实践、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重任。高等院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扎实系统的宣传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系统工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斐 高姗姗
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结合"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加强人文关怀、大学生职业教育、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校企合作 “90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成平 任海涛 魏巍
文章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出发,提出了接受机制的涵义,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具有主客体双向互动、双主体同一、反复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并从构建强有力的领导运行机制、施教传授机制、信息内化机制、监督考评机制等四个方面,对接受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献华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指导下,创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井明伦
农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服务于农业教学、农业科研、农业生产和社会实践,并与其相结合,创建以"农大精神"、"农四结合模式"、"农四育人体系"、"农四服务机制"为主的农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实现农业教学育人、农业科研育人、农业生产和社会实践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秀杰 董慧 戴建忠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决策以来,学术界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但已有研究大多局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上,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缺乏梳理和论证。基于此,文章从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有效路径三个方面综述已有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瑞萍 仪建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解放了人自身。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但强的背后是人们之间紧密的联系以及相互竞争和相互依赖。群体效应成为了现代人不可回避和必然面对的现实和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群体效应研究,就是基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异动性和嬗变性的特点,研究大学生群体环境和个体行为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正确指导大学生的群体生活,以发挥群体生活对大学生互相激励和互相促进的效果和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跃侬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表现形式的不断更新,博客(Blog)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正在崛起,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并对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应当积极探索这一新的网络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丽芳 王秋菊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逐步发展,微博成为大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媒介,以微博为载体开展新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形式。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微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利用关注功能紧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人群,利用评论功能和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讨论的热圈,利用转发功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严格监督微博内容的事实以及质量,严格监督和管理微博运营人员,形成相应的体系和制度等。
关键词:
微博 载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