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2)
2023(14986)
2022(12422)
2021(11861)
2020(9603)
2019(22377)
2018(22100)
2017(41182)
2016(22508)
2015(25700)
2014(25729)
2013(24703)
2012(22267)
2011(19412)
2010(19505)
2009(17167)
2008(17057)
2007(15237)
2006(12982)
2005(11453)
作者
(58964)
(49148)
(48877)
(46381)
(31345)
(23525)
(22492)
(19155)
(18690)
(17698)
(16829)
(16331)
(15560)
(15381)
(15020)
(14822)
(14771)
(14628)
(14414)
(14247)
(11959)
(11817)
(11705)
(11388)
(11187)
(11027)
(10976)
(10782)
(9770)
(9679)
学科
(88271)
(86421)
企业(86421)
(85815)
经济(85706)
管理(85606)
方法(40556)
数学(31682)
数学方法(31211)
(31131)
业经(26691)
(24069)
财务(24004)
财务管理(23960)
企业财务(22724)
技术(22554)
中国(22121)
(21340)
理论(20484)
(18523)
(16902)
(16284)
地方(15516)
农业(14723)
(14369)
贸易(14357)
(14266)
教学(13974)
(13947)
(13914)
机构
学院(302647)
大学(295871)
管理(124632)
(117190)
经济(114380)
理学(105605)
理学院(104533)
管理学(102934)
管理学院(102285)
研究(86360)
中国(69164)
(61239)
(57723)
科学(49744)
(48935)
财经(45115)
中心(43742)
(40873)
(40597)
师范(40233)
(40202)
业大(39337)
(39051)
(38124)
北京(37754)
技术(37105)
研究所(35759)
经济学(34526)
商学(33516)
财经大学(33414)
基金
项目(198465)
科学(158584)
研究(154538)
基金(141965)
(120176)
国家(118963)
科学基金(105751)
社会(95993)
社会科(90881)
社会科学(90857)
(80628)
基金项目(75920)
教育(75914)
自然(67511)
(66357)
编号(65995)
自然科(65982)
自然科学(65970)
自然科学基金(64794)
资助(56646)
成果(51822)
课题(45490)
(44576)
重点(44086)
(43981)
(41996)
项目编号(40890)
创新(40815)
教育部(39716)
(39008)
期刊
(132870)
经济(132870)
研究(84841)
中国(66193)
管理(53716)
(52604)
教育(48646)
技术(39304)
科学(36864)
学报(35840)
(32460)
大学(29693)
学学(27210)
(26591)
金融(26591)
财经(22631)
业经(22322)
农业(21889)
(19659)
职业(19300)
经济研究(18515)
财会(18119)
技术经济(17398)
问题(16665)
图书(15970)
(15549)
论坛(15549)
会计(15494)
(15121)
现代(14647)
共检索到459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卓君  
1引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物流的第三、四类人才,而现在培养的物流人才很难与企业接轨,绝大多数都无法适应物流企业的需要,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短,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因此,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校外参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原因,绝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去企业实习,更增加了学生实践的难度。因此,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不走出校门就可以得到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本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莹  刘毅嘉  
课程思政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真正做到价值塑造、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三者的有机融合,是当前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一些地方院校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卓君  周茂东  
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范围的局限性以及今后人才培养实践的方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少辉  
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其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具体做法为:首先明确课程定位,然后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具体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最后基于任务驱动完成教学过程。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庆华  黄朝川  王傲冰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中,邢职院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瓶颈,以"主动融合、校企双赢"的理念为指导,组建了政府、企业、学院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搭建起了包括职教广场、职教集团等在内的校企合作平台,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引企入校、校企共管""产品研发中心""公司经营+教学车间"等运行机制,有效整合了社会办学资源,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海东  郝超  周同根  
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文章对"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的背景分析,提出了当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为例,介绍了构建"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孟军齐  姜洪  
介绍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过程、物流管理实践课程体系,以及该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校企协同经营的"企业"合作模式,根据"企业"运营来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和内容,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将部分合作的代表性企业业务"搬进"校园保证综合实训的效果,最后提出开拓合作模式将实训室建到企业,和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室。整个校企协同创新的结果是真正实现校企"零对接",入校即入职,实现学习过程即创业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惠茹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共建专业订单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办好高职专业的核心在于校企协同,重点在于聚焦产业发展动态,明晰校企协同育人的专业建设理念,着力精细管理,力求校企双方战略目标、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教学与实践等方面协同发展,最终双方的收益超过成本,才能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作为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321"阶段式实践教学模式是指把高职电子商务三年制(共6个学期)学生大学期间划分为三个实践阶段,每个阶段占用的时间分别为3、2、1学期。"321"阶段式实践教学以威客平台为载体,以学生工作室轮岗和典型项目轮换为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以师徒制形式完成顶岗实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奕阳  郭弓平  
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在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室建设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超锋  
以校企合作推动实践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但已有校企合作模式尚不能适应专业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为例,阐述了其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打造现代物流服务中心教学企业平台,促进专业产教合一建设的成功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莹雪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实施计划以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做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葛鑫伟  何春明  
通过对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的调研,结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系在多年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成因,探讨了提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效果的具体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华兴  郭丽  程楠  杨冬梅  
首先通过对高职物流专业师生、合作企业及兄弟院校的实际调查,得出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特点,并结合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情况,创新性地提出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思路,最后强调在互惠三赢的基础上,要加强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以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杰  周桂瑾  徐安林  王振华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应有之意,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方面存在的政策困境以及合作能力不强、合作层次不高等现实问题。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企业参与程度、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竞争力等方面提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思路,并着重分析介绍了笔者所在学校探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