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7)
2023(12873)
2022(10666)
2021(10256)
2020(8351)
2019(19543)
2018(19201)
2017(36077)
2016(19607)
2015(22327)
2014(22368)
2013(21505)
2012(19109)
2011(16572)
2010(16602)
2009(14774)
2008(14826)
2007(13260)
2006(11293)
2005(10013)
作者
(51233)
(42486)
(42317)
(40074)
(27019)
(20326)
(19597)
(16656)
(16222)
(15369)
(14532)
(14054)
(13383)
(13296)
(12964)
(12818)
(12805)
(12800)
(12416)
(12220)
(10270)
(10246)
(10057)
(9848)
(9746)
(9579)
(9483)
(9406)
(8439)
(8386)
学科
(82755)
企业(82755)
(81752)
管理(79595)
(75144)
经济(75041)
方法(36949)
(29898)
数学(28399)
数学方法(27943)
业经(24409)
(23625)
财务(23569)
财务管理(23526)
企业财务(22345)
理论(19337)
(17349)
技术(17287)
中国(17246)
(16215)
(15748)
(15209)
(13717)
(13356)
教学(13324)
经营(13038)
企业经济(12733)
(12497)
贸易(12485)
(12176)
机构
学院(264243)
大学(259164)
管理(111864)
(103588)
经济(101178)
理学(94481)
理学院(93589)
管理学(92207)
管理学院(91636)
研究(71834)
中国(59223)
(52913)
(52830)
(42528)
财经(41250)
科学(40268)
(37387)
中心(36764)
(33806)
(33314)
师范(32985)
业大(32755)
(32655)
北京(32457)
(30856)
财经大学(30648)
商学(30580)
经济学(30519)
技术(30343)
商学院(30296)
基金
项目(171312)
科学(136797)
研究(132754)
基金(123406)
(104005)
国家(102965)
科学基金(92589)
社会(82819)
社会科(78512)
社会科学(78491)
(69016)
基金项目(65554)
教育(65344)
自然(59434)
自然科(58155)
自然科学(58144)
自然科学基金(57135)
编号(56310)
(56172)
资助(49639)
成果(44442)
(38415)
(38187)
课题(38159)
重点(37728)
项目编号(35682)
创新(35393)
(35057)
教育部(34488)
(34024)
期刊
(117280)
经济(117280)
研究(74493)
中国(55723)
管理(49894)
(49261)
教育(40168)
技术(31881)
科学(31088)
学报(30518)
大学(25773)
(25726)
(23898)
金融(23898)
学学(23523)
财经(21167)
业经(19712)
(18332)
财会(17178)
农业(16901)
经济研究(16457)
技术经济(14656)
会计(14647)
问题(14371)
图书(13968)
职业(13822)
现代(12819)
理论(12308)
(12173)
通讯(11889)
共检索到399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健艺  葛李  
本文从遵循市场规律、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等5个方面对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总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志澜  泮红  吴维彪  
在工学结合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提出主方向、辅助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三重结构工作岗位定位,建立理论教学要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工作任务作为载体的划分与知识点的掌握相结合、职业能力的掌握与就业上岗对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及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制订课程标准和开发特色教材,以达到培养适用人才的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智军  
本文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类型与特点出发,对学校与企业合作,工学结合共同培养体现高职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做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森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的财务系统逐步完善,财务活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因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来那种单纯记账的会计和出纳人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既能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蓉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我院金融与证券专业于2006年1月开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本文对该专业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探索进行了介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金昌  童卫军  梁耀相  
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和推进的一项重大理念变革。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重新构建一个基于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勇  杨家其  游泽宇  
校企合作促进高校物流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其根本是要解决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提高的问题。由于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状况、企业条件、合作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其具体形式需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途径与方法。"菜联网"工程核心企业—家事易公司和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物流管理系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构建"产业+企业+专业"的产学研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依据校企共建专业模式要求,按照对接行业、工学结合、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建设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开展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以期为物流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水生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与双汇集团合作开展工学实践教学活动,校企双方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共同组织实施。活动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提供了启示:企业家的战略智慧是合作的基础,院校为企业谋发展创出路是工学结合的有效粘合剂,国家政策上支持是关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伟丽  魏新民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实习管理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为核心。建立密切的校企关系,是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实习管理的重要前提。精细化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流程的精细化,即根据具体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制定管理办法、设计管理流程;二是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精心细致的引导教育,把职业引导引入实习管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招晓菊  李健艺  
本文介绍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专业定位、合作方式、课程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做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英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本院教育管理实践探索了独具"工程"特色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提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六个一体化"和"三元"式质量考核体系、"六层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雄明  
实践教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主体地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统一,有利于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士群  张荣华  
高职教育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的特点,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间的密切合作,精心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互惠多赢的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夏君  
作为浙江省惟一的一所建筑类高职院校,学院本着立足产业、依托行业、联手企业、贴近岗位、创新机制、全面提升质量的思路,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类高职人才培养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万名建设类实用人才。本文介绍了学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及其产生的多元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