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4)
- 2023(15107)
- 2022(13053)
- 2021(12531)
- 2020(10327)
- 2019(24228)
- 2018(24330)
- 2017(45945)
- 2016(25055)
- 2015(27956)
- 2014(28114)
- 2013(26757)
- 2012(24076)
- 2011(21360)
- 2010(21237)
- 2009(18738)
- 2008(18221)
- 2007(15045)
- 2006(12911)
- 2005(10798)
- 学科
- 济(89790)
- 经济(89675)
- 管理(69110)
- 业(63903)
- 企(53900)
- 企业(53900)
- 方法(43711)
- 数学(38238)
- 数学方法(37657)
- 农(25213)
- 中国(24962)
- 财(24214)
- 业经(21098)
- 学(18583)
- 理论(18381)
- 制(18279)
- 地方(17614)
- 农业(16784)
- 技术(15293)
- 贸(15148)
- 贸易(15140)
- 务(15079)
- 财务(15008)
- 财务管理(14973)
- 易(14701)
- 和(14651)
- 教育(14607)
- 企业财务(14153)
- 环境(13856)
- 银(13571)
- 机构
- 学院(329947)
- 大学(329387)
- 管理(132586)
- 济(125546)
- 经济(122672)
- 理学(115584)
- 理学院(114344)
- 管理学(112229)
- 管理学院(111616)
- 研究(105542)
- 中国(76934)
- 京(68966)
- 科学(65261)
- 财(58701)
- 所(50700)
- 农(49420)
- 中心(48787)
- 业大(48691)
- 江(47426)
- 财经(46953)
- 研究所(46391)
- 范(45910)
- 师范(45499)
- 北京(43301)
- 经(42886)
- 院(39250)
- 州(38608)
- 农业(38272)
- 技术(38111)
- 经济学(37220)
- 基金
- 项目(234117)
- 科学(184251)
- 研究(175959)
- 基金(167683)
- 家(144996)
- 国家(143739)
- 科学基金(124542)
- 社会(108285)
- 社会科(102438)
- 社会科学(102410)
- 省(92641)
- 基金项目(89472)
- 教育(84273)
- 自然(80685)
- 自然科(78801)
- 自然科学(78783)
- 划(77775)
- 自然科学基金(77326)
- 编号(73833)
- 资助(68332)
- 成果(59361)
- 重点(52519)
- 部(51896)
- 课题(51057)
- 创(49406)
- 发(49283)
- 创新(45947)
- 项目编号(45415)
- 教育部(45205)
- 大学(44744)
- 期刊
- 济(131399)
- 经济(131399)
- 研究(96241)
- 中国(65189)
- 教育(50766)
- 学报(49946)
- 管理(48035)
- 科学(45655)
- 财(45037)
- 农(44214)
- 大学(39176)
- 学学(36296)
- 技术(33319)
- 农业(30903)
- 融(24950)
- 金融(24950)
- 业经(22644)
- 财经(22002)
- 经济研究(20816)
- 经(18776)
- 图书(18332)
- 问题(16796)
- 理论(15891)
- 科技(15860)
- 业(15659)
- 职业(15220)
- 版(15203)
- 技术经济(14821)
- 实践(14731)
- 践(14731)
共检索到471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如何对接是职业院校热点研究问题,其改革和创新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然而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素养与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要求之间仍有差距。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例,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师资团队、完善评价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实践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琼梅 古娟妮 赵鹏飞
基于广东省建筑行业企业、毕业生和在校生等方面的调研,结合中职(建筑施工管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针对建筑业人才需求的结构与质量供给问题,深入分析建筑工程专业岗位群,研究确定了建筑工程人才岗位层级、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开展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研制中、高、本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奠定了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浩 林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之一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实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因为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文件。文章结合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践,阐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四个原则,以及如何结合地域特征和本校实际,凸显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鲜跃勇 刘雪梅
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着最基础的人才支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承担了艰巨的任务。从职业教育特点和实际出发,就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教育教学思想的树立(教育理念之人本观、多元智能观、就业导向观)、培养目标定位(定单就业型、复合普适型、继续深造型、励志创业型)以及教学要素与人才需求双轮驱动(入口、课程设置、教学环节、课外拓展、出口)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意在促进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职业教育办学功能的凸现,促进人才资源开发和和谐社会的实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培养体系 价值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成荣 武飞 臧新军 陈颖 杨向荣 张存萍 胡君晖 姬晓婷 武雪周
以《基于城市需求的金融职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为基础,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基于城市需求的金融职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为例,分析了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对金融职业人才的需求,明确了城市金融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了城市金融职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在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具体的培养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传伟 董先 姜义
基于高职教育的高技能型要求,抓住了高职教育急需解决的体现技能水平的职业资格与高技能对应关系,进行了"双高"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高职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的措施,设计了相应实施步骤,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技能 双高证书 技能鉴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囝 刘娟娟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仍然是供给侧改革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教育体系和各具体制度变革中进行摸索和创新。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对供给侧改革中的"制度保障"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以此作为指导高职院校新时期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重要参考。通过构建涵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以及学生创业跟踪机制等三个阶段的制度体系,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机制创新要求相吻合,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了科学保障,助力高职院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人才进行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谦
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两者的有效对接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要素。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混编教学团队、优化实训平台、完善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爱民 邹春霞
为适应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研究和改革创新成为重要课题。为提高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文章依据系统理论,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发,把系统化教学载体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载体的技术选型和设计开发、新型课程体系建设着手,创新性地提出"基于系统化教学载体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具体呈现该培养方案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系统化教学载体 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宇 王国红 徐铁峰
明确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科学合理的定位,不仅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但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地方产业的需求,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需要探索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思路。宁波大学信息学院在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引进"倒逼机制",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将学科竞赛引入教学计划,和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等,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华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零差异、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差距、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口,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路径。笔者从教学管理的六个主要方面入手,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管理研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东清 朱东红
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重要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学生、高校、企业都具有积极意义。借鉴中介效应分析理论,分析学科竞赛在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基于学科竞赛视角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并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确定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学科竞赛体系,分析毕业生培养质量,结果表明该模式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东清 朱东红
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重要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学生、高校、企业都具有积极意义。借鉴中介效应分析理论,分析学科竞赛在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基于学科竞赛视角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并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确定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学科竞赛体系,分析毕业生培养质量,结果表明该模式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近年来,我国开始出现了专业教学标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上海提出,2004年上海启动了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为抓手的专业课程改革。后来江苏等省份借用了上海的专业教学标准概念,用于专业课程改革。然而上海等省市开发专业教学标准的目的,只是为了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其教学,改变当时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混乱、残缺不全,教学比较随意的现象,并落实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带有很强的实施性。它只是对人才培养方案这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晶丝
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以应用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民商法》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材不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教材内容陈旧,实践教学不足。《民商法》课程改革应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经管类专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法律专业素养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讲授方法,改革案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 民商法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