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4)
2023(14189)
2022(12378)
2021(11908)
2020(9881)
2019(23068)
2018(23073)
2017(43390)
2016(24216)
2015(27338)
2014(27577)
2013(26239)
2012(23898)
2011(21362)
2010(21312)
2009(18908)
2008(18119)
2007(15603)
2006(13501)
2005(11479)
作者
(64811)
(53660)
(53190)
(50941)
(34151)
(25685)
(24461)
(21142)
(20647)
(19123)
(18507)
(17795)
(16852)
(16752)
(16701)
(16269)
(16118)
(16027)
(15369)
(15343)
(13270)
(13223)
(12784)
(12382)
(12063)
(11960)
(11910)
(11872)
(10669)
(10579)
学科
(85656)
经济(85553)
管理(66026)
(61463)
(51198)
企业(51198)
方法(43121)
数学(37877)
数学方法(37284)
中国(27001)
(23864)
教育(23273)
(22984)
(20229)
业经(19059)
理论(18198)
地方(17313)
农业(16030)
技术(15274)
(15130)
(14905)
财务(14828)
财务管理(14796)
(14737)
贸易(14729)
(14290)
企业财务(14005)
(13843)
环境(13492)
(12416)
机构
大学(326530)
学院(321892)
管理(128451)
(118782)
经济(115922)
理学(112129)
理学院(110895)
管理学(108733)
管理学院(108134)
研究(103146)
中国(72029)
(69601)
科学(63848)
(55231)
(51087)
师范(50719)
(49476)
中心(48213)
(47480)
业大(46777)
(46536)
研究所(45280)
财经(44796)
北京(44041)
师范大学(41429)
(40808)
教育(39990)
(38526)
(38004)
技术(37225)
基金
项目(225959)
科学(179372)
研究(171328)
基金(161957)
(139380)
国家(138108)
科学基金(119754)
社会(105403)
社会科(99652)
社会科学(99627)
(89255)
基金项目(86109)
教育(85560)
自然(77752)
(76450)
自然科(75957)
自然科学(75939)
自然科学基金(74528)
编号(72539)
资助(66352)
成果(59712)
(51305)
课题(51253)
重点(51114)
(48002)
(47233)
教育部(44960)
项目编号(44823)
创新(43776)
大学(43487)
期刊
(122982)
经济(122982)
研究(99395)
教育(64541)
中国(64074)
学报(47885)
管理(45097)
科学(43957)
(42127)
(41080)
大学(38047)
学学(34193)
技术(32904)
农业(28732)
(23639)
金融(23639)
业经(21001)
财经(20902)
图书(19292)
经济研究(18794)
(17739)
职业(16147)
问题(16054)
理论(15526)
科技(14828)
技术经济(14567)
实践(14525)
(14525)
(14434)
(14090)
共检索到463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晓华  
如何科学地确定合格标准是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传统上是以60分作为合格标准的划界分数,而国外发达国家大多是在考后通过专门标准设置的过程,再确定合格标准的划界分数。我国大规模教育考试传统上以60分作为合格标准划界分数,主要是因为在命题阶段采取了命题质量控制方法,使得刚合格考生的得分在60分附近。本研究以某市高等数学统考课程考试为例,在考前以传统60分合格标准为目标,在命题阶段采取命题质量控制方法,使得刚合格考生的得分在60分附近,而考后通过Angoff标准设置方法专门确定合格标准的划界分数,对比这两种方法过程和决策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结论表明:考前命题阶段的合格分数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汪存友  
标准设定是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的重要环节,但又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本文从教育测量的角度,系统阐述了标准设定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详细总结了国际上常用的标准设定方法和实施标准设定的基本流程;最后针对NTET的命题和实施特点,重点分析了NTET标准设定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惠君  
针对电工专业学生在电拖考证过程中出现的低合格率现象,将导致不合格的因素划分为直观可确定性因素和不可确定性因素两大类。对于各种因素,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在提高工艺水平、提升操作速度的同时,减少接线失误、增强检修能力等措施,提高考证合格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蒙蒙  
制定外语学科国家考试质量标准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的迫切任务。国家外语考试质量标准可以对外语考试设计、实施和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与检测,以保障考试质量和公平。国际上,语言测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语言测量标准也比较成熟。借鉴国际考试语言测量标准测试公平原则与测试行为准则双管齐下等经验,制定我国外语考试质量标准,集中解决服务群体、覆盖内容、如何制定实施三个核心问题,即:国家外语考试质量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中国的考试环境,兼顾测试研制者、实施者和测试使用者各方面的权利;以人为本,开发系列标准对测试开发到使用的各环节进行规范;增进人性化服务,为依法治考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家勇  张家智  张跃庭  
本文介绍了美国标准化考试存在的弊端和面临的挑战 ,全面地论述了美国正在进行中的内容 -评估 -成绩三组合的标准化考试的改革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险峰  
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是美国标准化考试制度实施过程的伴生物并将与之相始终。百余年的反标准化考试运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反标准化考试的种族歧视;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一个阶段,主要反"考试统治",也就是试图消除考试左右教育活动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反对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教育问责的依据。作为美国"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的传动器,未来的标准化考试只会发生技术性改良而不会被取消。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有多方面的诉求,但追求考试的公开、公平、有效及多元是其主要目标。反标准化考试运动对市场化时代的教育改革富有多方面的启发,特别是在如何科学地看待考试及其对社会和教育的公平影响方面能给我们诸多的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明明  
据《今日美国》2009年6月15日报道,2009年6月14日,美国教育部部长阿恩·邓肯(Arne Duncan)在全国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和詹姆斯·B·亨特教育领导和政策研究所(the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寇焜照  
美国高等教育界对于SAT和ACT两项招生标准化考试的公平性与预测效能长期存在争议。2020年5月,加州大学决定自2021年度起逐步停用两项考试。加州大学的相关档案资料表明,围绕促进公平、选拔卓越和引领加州教育三项政策目标,加州大学学术评议会与时任校长分别提出了价值取向相异的两套政策备选方案;尽管学术评议会主张沿用标准化考试能兼顾招生的卓越与公平,但为即刻提升弱势学生的入学机会,加州大学董事会最终支持了校长的提案,决定停用标准化考试。加州大学的决策反映出标准化考试的公平性问题突出,标准化考试在美国大学招生中可能走向衰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申素平  
受教育权的国际标准由多项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国际文件共同确立。受教育权国际标准的框架由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受益权、教育的自由权、不歧视与制度保障五个维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五个层次共同构成。其中有些标准要求国家立即予以实现,有些标准允许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渐进实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东晓华  赵凤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作为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提高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保证试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而把握好试题的难度是关键环节[1]。多年来,自学考试试卷的难度问题一直受到考生、助学单位、社会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剑峰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和"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的课程目标,充分强调了教育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研究性"。我们认为,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培养未来教师的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应是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含义和特征作出了界定,并从关注成长的课程核心目标、全程全景的课程结构模式、情境反思的课程实施策略等方面,对师范院校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提出了实践操作策略的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霞   李玮佳  
技术标准联盟是推动技术标准化行为的重要载体,标准研发和标准市场扩散是技术标准化中的关键内容,因此将双方同时纳入标准联盟技术标准化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微分博弈理论,从动态视角分别考察了三种博弈机制下,联盟内主导、配套企业的技术标准化最优策略、最优收益、联盟技术水平及标准扩散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联盟企业最优策略与成本系数、衰退系数等呈负相关,与技术、市场敏感因子等呈正相关;协同合作机制下,联盟企业的最优策略,最优收益及技术标准化程度最高,标准研发及市场扩散的效果最好;存在最优的利益分配机制,能够同时实现系统帕累托最优和企业个体收益最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储节旺  朱永  闫士涛  
知识管理标准是对知识管理领域重要术语概念、基本原理、方法、规则、模式、流程等的统一规定,是知识管理界遵守的共同规范。它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是一种管理标准。介绍国外若干个知识管理标准,并对我国的知识管理标准进行分析,提出制定知识管理标准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