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0)
2023(16400)
2022(14056)
2021(13289)
2020(10944)
2019(25034)
2018(24603)
2017(47122)
2016(25273)
2015(28071)
2014(27230)
2013(26219)
2012(23657)
2011(20953)
2010(20587)
2009(18380)
2008(17542)
2007(15070)
2006(12680)
2005(10354)
作者
(66936)
(55777)
(55171)
(52661)
(35418)
(26628)
(25168)
(21848)
(21057)
(19507)
(19023)
(18552)
(17381)
(17262)
(17186)
(16561)
(16556)
(16483)
(15902)
(15797)
(13605)
(13405)
(13289)
(12719)
(12487)
(12269)
(12261)
(12199)
(11060)
(10991)
学科
(93743)
经济(93648)
管理(75305)
(71970)
(61036)
企业(61036)
方法(45532)
数学(39459)
数学方法(38886)
(25895)
中国(25367)
(24428)
业经(23031)
技术(20796)
(18918)
地方(18737)
农业(17748)
理论(16975)
(16381)
贸易(16371)
(16125)
(16097)
财务(16024)
财务管理(15992)
(15904)
企业财务(15163)
(15094)
环境(14835)
(14093)
银行(14056)
机构
学院(335622)
大学(334980)
管理(139187)
(130736)
经济(127959)
理学(122053)
理学院(120795)
管理学(118610)
管理学院(117993)
研究(104275)
中国(76981)
(69291)
科学(64695)
(59082)
业大(49349)
中心(48998)
(48948)
(48382)
财经(48208)
(47011)
研究所(44969)
(44192)
(44042)
师范(43808)
北京(42903)
(39114)
经济学(38945)
(38599)
农业(37595)
技术(36241)
基金
项目(242221)
科学(192336)
研究(180370)
基金(175763)
(151942)
国家(150639)
科学基金(131624)
社会(113914)
社会科(108009)
社会科学(107982)
(95736)
基金项目(93795)
自然(85043)
教育(83622)
自然科(83150)
自然科学(83132)
自然科学基金(81625)
(79851)
编号(74447)
资助(70563)
成果(58714)
(54147)
重点(53640)
(52852)
(51316)
课题(50315)
创新(49876)
国家社会(46796)
项目编号(46616)
科研(46166)
期刊
(133792)
经济(133792)
研究(93477)
中国(61173)
管理(50725)
学报(49802)
科学(46632)
(44830)
(43247)
教育(41412)
大学(38933)
学学(36472)
技术(31628)
农业(30557)
(24989)
金融(24989)
业经(23867)
财经(22189)
经济研究(21712)
(18915)
图书(18835)
科技(18052)
问题(17099)
技术经济(16385)
理论(16059)
(15781)
(15200)
实践(14890)
(14890)
商业(14772)
共检索到468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菲菲  冯家琪  黄鲁成  苗红  
创新程度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趋明显,但目前创新程度常以专利作为测量值。随着标准在产业发展中引导性增强,作为创新重要产出的标准在创新程度提升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提出一个以标准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标准创新程度值的测量,结合国际国内创新程度四分图模型,研究具体领域创新程度提升路径。以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标准为分析对象,结合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标准和中国标准,确定信息技术在各应用领域创新现状。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在办公系统和银行业务两个领域应用的国际国内创新程度都很低,应在完成产业升级后逐渐淘汰;其在健康关怀领域应用的国际发展前景良好但国内创新程度很低,是重点研究领域。随后,对信息技术在健康关怀领域应用的国际和国内标准具体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与国际发展存在差距,并以国际国内创新程度为依据对位于四分图不同区域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创新程度提升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易伟义  余博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围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各个地区都加大了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区域自主创新环境逐步优化,区域自主创新的产出不断提高,但从总体看来,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比较研究(一)利益内驱导向下的"企业自发创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这种路径下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主要依靠企业自发的创新行为,是区域企业在市场利益导向下为追求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树鹏  
产学研合作是指学校、企业和科技研发机构依托各自优质资源所开展的系列社会经济活动,对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成果产出、创新要素组合优化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等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提升优势资源利用率、经济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及产业技术的创新能力,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由李梅芳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5年7月出版的《产学研合作成效及其提升路径》一书,基于产学研合作各方的满意度视角,运用探索性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借助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探索影响产学研合作成效的关键因素及机理,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的研究手段,基于关键影响因子的变化,分析研究产学研合作中各种合作数的动态变化趋势,以期为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与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赟畅  
分析了当前针对新型智库建设加速期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形式,从标准化理论切入对新型智库进行要素分析,从资金、沟通渠道、人员结构、基础条件、管理规范、传播影响、评价体系等七个方面建构标准化。并遵循智库文化属性进行统筹协调和动态标准化设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冷萱   李涵   何佳鑫  
基础研究创新关乎国家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如何推动基础研究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以地铁开通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本地交流成本降低对高校基础研究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收集了2006~2020年中国高校分学科的基础研究产出指标,实证研究发现地铁开通使得该城市对应高校学科层面的基础研究产出显著提升了约4%,动态效应表明这一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强化。机制分析表明,城市地铁通过降低本地交流成本促进学术交流和科学合作,最终提升了基础研究产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为推动高校基础研究创新提供了参考,也为理解交通强国产生的创新效应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斌  熊万玲  游静  
知识转移理论表明,提升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文章将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提炼为知识转移主体、转移情景和转移渠道,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探索其与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规范明晰的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舒辉  王媛  
为冲破国际竞争旧格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模式,这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主要路径之一,在市场层面上做好文章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技术标准竞争的有效策略之一。从技术、市场、对象重要度3个维度,提炼出市场推进技术创新、专利、标准协同转化的4种模式,并分析每种模式的典型特征、作用机理和实施条件,可为企业完善和加速协同转化进程提供策略与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戚聿东  杜博  叶胜然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能够依托有效协同的制度安排对数字产业创新产生显著驱动效应。本文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机理与路径开展理论研究,研究发现如下:(1)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时间分隔形成横向协同机理。建立“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商业化—标准开源化”的制度协同循环,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多元协同模式与数字产业创新不同阶段交互适配,驱动“知识产权涌现—技术标准开发—技术标准竞争—技术标准扩散”的创新过程循环螺旋式迭代升级。(2)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空间(层次)分隔形成纵向融合机理。知识产权构成技术标准开发与演进的核心要素,而技术标准决定知识产权的组合模式。二者制度结构的纵向协同驱动价值层面的纵向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实现“价值创造—价值组构—价值扩散—价值实现”的创新价值循环。(3)“制度协同循环—创新过程循环—创新价值循环”的协同运转系统构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路径机制的底层逻辑,引导模块化创新机制和标准必要专利机制成为二者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过程路径和价值路径。通过构建激励与规制的政策组合,形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画斌  许庆瑞  陈政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家能源企业10多年的纵向案例研究,依据战略引领创新、创新促进能力发展、能力支撑战略的思想,分析和归纳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该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二次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各创新要素共同演进的路径,而创新机制中的积累机制、学习机制、协同机制在不同的阶段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蕾  
基于系统基模理论,将创新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置于同一个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基模,以揭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放缓及延迟问题。研究发现,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通过政府顶层设计的前瞻性消除负反馈环主体要素制约因子的影响。通过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构建基于创新素养提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路径,解决生态系统有效运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高校双创文化培育、企业技术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支撑引导、原生家庭、校企合作双创实践平台等要素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养成及提升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经过动态路径反馈分析发现,生态系统中内、外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对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起到正向反馈作用,能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该结论又反向证明了在此路径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是有效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浪  
高校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决定了我们国家未来的科研创新水平。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延伸科研价值链。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科研创新现状,深入剖析研究生在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根固本、夯实基础、牢抓关键、重视保障四位一体的提升途径,旨在全面提升我国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国家科研创新水平的提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陶忠元  王艳秀  
基于投入——产出角度的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对2000—2016年间七类细分制造行业的耦合协调度测评发现,化学、医疗设备行业已达到中级协调水平,而纺织、医药、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行业仍处于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运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成果、标准化进程对七类行业的协同程度提升产生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规模和利用外资规模分别仅对纺织、化学、医药和医疗设备四类行业和化学、医疗设备两类行业的协同程度产生显著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力度的作用则均不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昊  李育冬  
企业的创新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都十分重要。为了考察我国企业创新效率,本文在研究已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2012年相关指标数据面板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得出各个地区企业创新效率的评价,最后依据得出的结论找出现阶段提升我国企业创新效率的参考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继林  刘光才  
提升创新能力,是航空公司实现服务创新,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运用分析研究方法,在回顾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航空公司创新能力的整体现状,探讨影响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提升我国航空公司服务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保仓  任浩  
虚拟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资源连接及能力重组模式,彰显出其持续价值创新的优越性。通过分析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作用本质,阐述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过程,指出了持续创新能力是知识存量、知识增量与知识质量相互作用转化而形成的知识能量集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提出了提升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3种基本路径——竞合互动路径、知识对流路径、创新协同路径,深入剖析了3种路径对提升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力的作用机理及演化过程,提升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