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0)
- 2023(10658)
- 2022(9248)
- 2021(8716)
- 2020(7506)
- 2019(17494)
- 2018(17284)
- 2017(33337)
- 2016(17752)
- 2015(19971)
- 2014(19594)
- 2013(19092)
- 2012(17462)
- 2011(15600)
- 2010(15180)
- 2009(13876)
- 2008(13487)
- 2007(11859)
- 2006(9711)
- 2005(8345)
- 学科
- 济(75163)
- 经济(75096)
- 管理(48002)
- 业(46069)
- 方法(38470)
- 企(37345)
- 企业(37345)
- 数学(34861)
- 数学方法(34421)
- 农(18964)
- 财(18692)
- 中国(16590)
- 地方(15520)
- 学(15107)
- 业经(14723)
- 贸(13685)
- 贸易(13683)
- 易(13169)
- 农业(12626)
- 务(12239)
- 财务(12198)
- 财务管理(12169)
- 企业财务(11522)
- 制(11012)
- 环境(10949)
- 和(10758)
- 技术(10151)
- 理论(9841)
- 银(9496)
- 银行(9467)
- 机构
- 学院(247057)
- 大学(246768)
- 济(100101)
- 经济(98097)
- 管理(97457)
- 理学(85416)
- 理学院(84418)
- 管理学(82785)
- 管理学院(82329)
- 研究(79479)
- 中国(58793)
- 科学(51532)
- 京(50556)
- 财(43771)
- 农(42263)
- 所(39421)
- 业大(39272)
- 中心(38518)
- 研究所(36491)
- 财经(36023)
- 江(34981)
- 农业(33732)
- 经(32752)
- 范(31713)
- 师范(31342)
- 经济学(31047)
- 北京(30746)
- 院(29282)
- 经济学院(28357)
- 州(28233)
- 基金
- 项目(177106)
- 科学(140068)
- 基金(130288)
- 研究(124827)
- 家(114618)
- 国家(113764)
- 科学基金(98273)
- 社会(79135)
- 社会科(75249)
- 社会科学(75225)
- 基金项目(70165)
- 省(69645)
- 自然(65951)
- 自然科(64479)
- 自然科学(64461)
- 自然科学基金(63279)
- 划(58947)
- 教育(57202)
- 资助(52866)
- 编号(50197)
- 重点(40204)
- 成果(38763)
- 部(38734)
- 发(37883)
- 创(36745)
- 科研(35165)
- 创新(34444)
- 计划(33721)
- 课题(33458)
- 国家社会(33167)
共检索到336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晓晖 于春堂 慈龙骏
在详细介绍基于栅格数据的植物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鄂尔多斯高原北缘沙漠-河岸过渡带上的2种不同气候类型区的白刺沙堆为例,采用g函数和L函数对沙堆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所有沙堆还是面积大小不同的沙堆均以聚集分布为主,这可能是沙漠生态系统中庇护植物效应的反映,基于栅格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较概化点格局分析方法所反映的近距离聚集程度明显;双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在2种气候类型区内不同大小的白刺沙堆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这种竞争在干旱区的巴拉贡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基于栅格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概化点格局的分析方法则在较远距离得出不同的结果,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基于栅格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作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涛 韩福贵 安富博 张裕年 郭树江 段晓峰
对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广泛分布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堆的土壤呼吸进行了野外观测,研究灌丛沙堆不同部位的土壤呼吸速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白刺灌丛沙堆上不同部位的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表现不同:生长初期和生长休眠期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基本呈"单峰曲线",但是在生长旺盛期沙堆各部位日动态变化既有"单峰曲线"又有"双峰曲线";2)各部位土壤呼吸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段不一致:生长初期峰值集中出现在11:00左右,旺盛期上午各位点的峰值集中出现在09:00左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进辉 王雪芹 马洋 谭凤翥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西部过渡带为研究区,从风沙地貌的角度详细研究了柽柳灌丛沙堆—丘间地系统土壤粒度空间异质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以极细沙为主,其次为粉沙和细沙,属于风力有效搬运的粒径范围。随着植被总盖度从30%→15%~20%→1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进辉 王雪芹 马洋 谭凤翥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西部过渡带为研究区,从风沙地貌的角度详细研究了柽柳灌丛沙堆—丘间地系统土壤粒度空间异质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以极细沙为主,其次为粉沙和细沙,属于风力有效搬运的粒径范围。随着植被总盖度从30%-15%~20%-10%-<5%降低,0~10cm土层平均粒径从74.41-77.28-86.29-92.71微米变化,并伴随着黏粒消失和粗沙出现。相同植被条件下,以灌丛下土壤平均粒径最小、沙堆边缘和风影区次之、丘间地最大,分选性则以丘间地最好而灌丛下最差。过渡带植被可截获相当部分远程输送的悬移质,使表土物质组成细化;灌丛沙堆明显的细粒富集效应及丘间地土粒相对粗化与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娟 冯灵芝 张建康 王云 曹梅 常善刚
基于1971~2012年榆林市气象数据和玉米产量数据,分析过去42年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玉米生长期内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并利用一阶差分法、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生育阶段气候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去42年,玉米生长期内热量资源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生长期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分别增加0.24℃/10 a、0.26℃/10 a和0.32℃/10 a,降水量、光照时数无显著变化。一阶差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全生长期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积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与平均温度相关系数最大,全生长期温度每升高1℃,玉米减产835.5kg/hm2;与降水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守刚 沈自彬 李晓东 许清涛
【目的】研究流动沙丘与丘间低地过渡带的生态过程,探讨过渡带的时空格局及其对流动沙丘-植被面积的关系的调控作用。【方法】在科尔沁沙地西部乌兰敖都地区,利用样带法在所选择的流动沙丘背风坡迎风坡与丘间低地的连接处,测量沙埋高度、宽度以及风蚀深度,并在生长季末调查样方内植物的丰富度和多度。【结果】1)流动沙丘背风坡在风力作用下,沙子埋压丘间低地植被,导致部分沼泽-草甸植物退出丘间低地;沙丘迎风坡底部的裸沙带,每年生长季初有沙丘先锋植物侵入,在生长季末形成建植种群,最终形成迎风坡过渡带。迎风坡过渡带的宽度为3~5 m,背风坡过渡带的宽度为4~6 m,因此,流动沙丘与丘间低地过渡带属于小尺度过渡带。2)流...
关键词:
风蚀 沙埋 过渡带 丘间低地 植被恢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查向浩 林宁 王晶 张文河 李有文
【目的】为了分析和检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洲-荒漠中灌木"肥岛"效应对荒漠土壤肥力的作用强度。【方法】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胡杨(Populos euphraticu)灌丛林及周边过渡带中不同深度土壤养分含量;通过计算富集率和构建土壤肥力指数模型评价南疆绿洲-荒漠过渡带的土壤肥力水平。【结果】过渡带和灌丛下的土壤p H均呈碱性,且随土壤深度增加碱性增强;土壤中全N、全P、全K和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富集率表明,在胡杨灌丛,土壤OM、全N、全P、全K、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慕焕东 邓亚虹 张文栋
[目的]研究含水率与干密度对砂质黄土强度的影响,揭示土体力学强度与结构强度对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区砂质黄土边坡滑塌的影响。[方法]通过直接剪切试验,分析了砂质黄土含水率(7%,11%,15%和19%)、干密度(1.60,1.65,1.70和1.75 g/cm~3)、砂粒质量分数(30%,35%,40%和45%)对抗剪强度及其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砂质黄土构度试验,分析其结构强度特性规律并建立其与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含水率、土性(砂质黄土、粉质黄土、黏质黄土)对构度的影响。[结果]砂质黄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含水率由7%增加到19%时,其黏聚力由5.5 kPa降低至2.0 kPa,内摩擦角由33.22°降低至26.98°。砂质黄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干密度由1.60 g/cm~3增加到1.75 g/cm~3时,其黏聚力由5.5 kPa增加至60.5 kPa,内摩擦角由25.64°增加至26.15°。砂质黄土的抗剪强度、内摩擦角随着砂粒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黏聚力随着砂粒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砂粒质量分数由30%增加到45%时,其黏聚力由3.82 kPa降低至1.48 kPa,内摩擦角由22.56°增加至25.42°。砂质黄土、粉质黄土、黏质黄土的构度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含水率由7%增加到19%时砂质黄土构度下降了38.83%,粉质黄土构度下降了84.57%,黏质黄土构度下降了34.89%。随着砂质黄土构度的增加,其抗剪强度也随之增加,亦即结构性越强其抗剪强度越大。[结论]含水率与干密度对砂质黄土剪切强度及结构强度影响较大,应重视因含水率增加或干密度降低使得土体剪切强度及结构强度降低,进而引发黄土滑塌的灾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牛赟 刘建海 张虎 边彪 赵国生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在黑河中游绿洲荒漠过渡带建立荒漠化定位监测站,通过降水、土壤水、地下水长期定位监测,采用特征参数算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降水-土壤水-地下水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降水、空气湿度、水面蒸发、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地下水埋深近6年均分别为135.92 mm、46.02%、1 108.10 mm、3.46%、265.31 cm;降水、水面蒸发、地下水埋深呈波动性增加趋势,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和空气湿度呈波动性略有减少趋势。(2)降水量、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地下水埋深年内变化步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小妹 严平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ArcGIS技术,选择中国北方10个流域及其12个沙漠/沙地,并以西部的和田河和东部的西辽河为典型研究区,在流域与沙区、河道与沙丘两个尺度上,选取景观破碎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探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沙漠/沙地景观与廊道景观(河流)的空间镶嵌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在流域与沙区尺度上,内流区较外流区沙区景观类型复杂,景观破碎度较小,外流区沙区景观结构较为相似;内流区沙区景观指数自西向东呈现出"景观破碎度递增、景观结构复杂性递减"的规律。在河道与沙丘尺度上,在缓冲带范围内,和田河较西辽河沙丘景观类型复杂,景观破碎度较小;景观指数随河道距离的变化呈现出"景观破碎度随距河道距离的加大而逐渐递减,丰富度指数随距河道距离的加大而呈阶梯状递增"的规律;从沙丘斑块类型景观指数上看,西辽河以固定、半固定的简单型沙丘为主,和田河以流动的综合型沙丘为主。主导的沙丘类型景观距离河道越远,面积比例越小,不同沙丘类型的水平景观破碎度随河道距离递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慧卿 赵秀莲 张景波 李慧勇 江泽平 张洪江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和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半固定白刺群落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VerHoef等1989年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Dale等提出的格局强度、格局一致性指标以及Noy Meir等移动的样方加权平均值,对比分析了两个群落的植被格局特点,包括格局规模、不同格局规模上植物种的组合、植被沿样带的变化,格局强度以及格局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两个半固定白刺群落格局都是白刺单种群控制的灌木格局。相同的植物种在不同的格局规模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种间联结关系会不一样。与井灌区绿洲外围半固定白刺群落相比,黄灌区绿洲外围的半固定白刺群落平均格局规模数较多,格局规模相对较大,相应的格局强度较低,格局一致性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艳 李基伟 张琴
利用沙堆模型,探讨了中国沪深股市的内在动力学机制,对沪深两市上涨和下跌过程中股价波动量和波动持续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股价波动量和波动持续时间的分布服从幂次定律,具有时空尺度下的无标度性,从而证明了股市存在分形结构。分形结构的存在表明,各股市投资者之间具有长程相关性,股价具有长期记忆性。由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因此股市的上涨与下跌性质具有差异性,损失的耗散速度比收益要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春堂 杨晓晖 尹伟伦 慈龙骏
采用Ripley sK函数(L函数)和J函数对研究区内典型样方的白刺灌丛沙包进行点格局和标记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在独贵塔拉镇,白刺灌丛沙包在小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局(0~5.0 m),在中大尺度上则呈现随机分布格局(5.0~50.0 m);在呼和木独镇小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局(0~8.0 m),在中大尺度上则呈现随机分布格局(8.0~50.0 m);在巴拉贡镇小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局(0~3.5 m),中小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3.5~10.5 m),中尺度上呈现聚集分布格局(10.5~19.5 m),在中大尺度上又呈现出随机分布格局(19.5~50.0 m),而标记点格局分析较点格局分析在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常林
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来到了一片沙漠。它想越过这片沙漠,但是每当走进沙漠一步,河水就消失在泥沙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也许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浩瀚的大海。"它沮丧地自言自语道。这时候,沙漠开口了:"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而我却不行。""因
关键词:
鼓起勇气 自我毁灭 不等于 经营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林 张鸿辉 王慎敏 周寅康
研究目的:土地整理生态评价旨在为优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与实施,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GIS为支撑,建立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土地整理生态评价为提高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结论: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可实现土地整理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评价 栅格数据 空间叠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