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5)
2023(9819)
2022(8413)
2021(7899)
2020(6728)
2019(15853)
2018(15611)
2017(30132)
2016(16135)
2015(18092)
2014(17770)
2013(17175)
2012(15245)
2011(13455)
2010(13170)
2009(11606)
2008(11109)
2007(9168)
2006(7673)
2005(6215)
作者
(44451)
(37087)
(36946)
(35188)
(23606)
(17866)
(16833)
(14715)
(14207)
(12979)
(12623)
(12525)
(11786)
(11693)
(11616)
(11370)
(11066)
(11000)
(10716)
(10630)
(9198)
(8996)
(8861)
(8528)
(8420)
(8231)
(8187)
(8025)
(7610)
(7367)
学科
(64553)
经济(64491)
管理(45789)
(44755)
(39067)
企业(39067)
方法(35700)
数学(31826)
数学方法(31192)
(16609)
(15241)
中国(14816)
业经(14359)
理论(12065)
(12019)
(11315)
贸易(11309)
(11034)
地方(10980)
(10537)
财务(10472)
财务管理(10452)
技术(10397)
农业(10169)
(9939)
企业财务(9919)
(9901)
环境(9063)
(9039)
(7868)
机构
学院(218965)
大学(217277)
管理(89835)
(87121)
经济(85514)
理学(79541)
理学院(78804)
管理学(77043)
管理学院(76650)
研究(66897)
中国(48800)
(44038)
科学(43004)
(37624)
(35745)
业大(35147)
(32287)
中心(31609)
财经(31287)
(30319)
研究所(30041)
(28774)
农业(28327)
经济学(26833)
北京(26489)
(26088)
师范(25697)
(25327)
技术(24563)
经济学院(24430)
基金
项目(161488)
科学(127639)
基金(118196)
研究(113857)
(104644)
国家(103850)
科学基金(90151)
社会(71839)
社会科(68300)
社会科学(68283)
(64248)
基金项目(62537)
自然(61019)
自然科(59705)
自然科学(59691)
自然科学基金(58577)
(54276)
教育(54229)
资助(49264)
编号(45127)
重点(36690)
(35341)
(34979)
(34101)
成果(34096)
创新(32640)
科研(32010)
计划(30876)
课题(30830)
教育部(30453)
期刊
(83329)
经济(83329)
研究(54501)
中国(36042)
学报(35587)
管理(33459)
科学(32485)
(30206)
(29145)
大学(27464)
学学(26287)
技术(22796)
教育(21995)
农业(20865)
财经(14586)
业经(14291)
经济研究(14043)
(13917)
金融(13917)
(12504)
统计(12139)
(11794)
(11123)
技术经济(11049)
问题(10998)
科技(10810)
(10343)
决策(9930)
商业(9676)
理论(9413)
共检索到292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娴  张怀清  鞠洪波  宋洁华  覃阳平  吴淑蕾  
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林场杉木林分2008—2011年每木检尺调查结果为数据源,开展对开阔比数模型f O、简单竞争因子模型f H和竞争压力指数模型f CSI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林木综合竞争模型即竞争势模型f Ci=1/(af Oi+bf Hi+cf CSIi),并以竞争势模型为依据将林分总体生长量分配到林木个体,构建林分生长量分配模型G i=G Total×f CiΣn i=1(f Ci)。用回归分析法求得a=5.416 081 713,b=1.037 485 025,c=0.157 524 494,该模型标准误差为0.179 128 42,相关系数为0.966 704 535,可以满足本研究的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娴  张怀清  鞠洪波  覃阳平  张宁  李永亮  
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林场杉木林分2008年至2011年每木检尺调查结果为数据源,开展对开阔比数模型fO,简单竞争因子模型f H和竞争压力指数模型f CSI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林木综合竞争因子即竞争势模型fC=1/(fO+fH+fCSI),计算结果经过残差分析方法剔除异常,以竞争势为依据将林分总体生长量分配到林木个体,构建林分生长量分配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比分别以fC、fH、fCSI三个模型为依据的林分生长量分配结果,计算通过模型分配到个体的生长量与个体实际生长量之间的相关指数分别为0.6,0.44,0.29。分析结果表明竞争势模型可以作为林分生长可视化模拟中林分生长量向个体分配的一个依...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邓静  陈宇拓  
以Richards方程为林分生长预测方程,结合林分的少量实测和经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Richards方程的各个参数重构方程,根据重构的Richards方程预测林分的整体生长,然后根据预测量得到平均增长量,基于"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原则的增长量分配模型,将增长量合理地分配到每株林木上。在预测林分生长时,提出一种全林分生长模型到单木生长模型转换的新算法,即全林分生长模型采用Richards方程预测林分某个生长因子整体的平均增长量,然后根据增长量分配模型将整体增长量合理分派到每株林木,实现由整体到个体的转换。采用湖南省攸县黄丰桥林场1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分样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宁  张怀清  林辉  蒋娴  
以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过的Hegyi的简单竞争指数模型对杉木纯林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单木生长模型,再通过径阶模型将其应用于全林分,将单木生长模型研究扩展到全林分生长模型研究。同时,通过可视化模拟技术,为更加逼真的恢复和重建林分空间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江  吕勇  雷渊才  徐甜甜  
以森林模型整体化理论思路为基础,利用vb6.0编程软件开发出独立的林木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模拟系统,在解决不同水平模型之间相容性、一致性及内部结构的问题,在生态模拟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力  周健平  
为探讨林分生长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以阿什河流域天然次生杂木林为例,构建了立地条件--林分结构--树木多样性--林分生长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对三大硬阔(水曲柳、黄波萝和胡桃楸)蓄积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立地条件,总影响系数为0.541,直接路径系数为0.597;其次为林分结构,总影响系数为0.402,直接路径系数为0.451;树木多样性对三大硬阔蓄积量存在负影响,直接路径系数为-0.190,无间接影响。对全林分蓄积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林分结构,总影响系数为0.776,直接路径系数是0.720;其次为立地条件,总影响系数为0.394,直接路径系数为0.153;树木多样性、三大硬阔蓄积量对全林分蓄积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建华  StephenJ.Titus  ShongmingHuang  
本文阐述了影响林分生长和产量的 5个因子 ,即立地指数、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生境类型和林分结构。介绍了林分水平、径级水平和单株木水平的林分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系统的一些代表性模型系统。还介绍了一些典型的生长和死亡模型。林木和林分是两级不同水平的生态系统。作者提出了建立以生态系统特性 (如系统的整体性、同时性、组成成分间交叉相关性等 )为基础的系统化模型。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系统 ,用 3阶段最小二乘法拟合回归参数 ,可望提高林分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的真实性和估测精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祥金  郭彩先  李健  
科技竞争力的研究在国内非常火热,其中对于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也是各级决策者最为关心的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本文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并利用双基点法计算各指标权数,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对科技竞争的发展与规划提出科学的指导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孟晖  
文章采用CFA方法,对河南省县(市)级区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体系中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区域综合竞争力各一阶因子之间密切相关,基础和环境因子与发展因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阶因子区域综合竞争力可以充分表达8个一阶因子之间的关系,各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竞综合争力的整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守正  李希菲  孟昭和  
本文叙述了林分生长模型的发展及目前研究方向;评价模型的分类方法和各种模型的关系及应用范围,强调模型系的相容性及完备性原则,指出近代模型往往是一个森林系统,大都含有多个被预测的变量和说明变量,必须注意因子间的关系,用高次、多项式方程决不是好方法。因子间的“相互预报”是模型中的大问题,方程组之间的“循环估计”往往产生有偏估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池  冉啟香  邓华锋  黄国胜  王雪军  
为掌握北京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生长过程,建立相容的断面积和蓄积模型,通过引入间伐林分与未间伐林分的哑变量,分别建立林分断面积、林分蓄积生长模型,然后从相容的角度出发,建立林分断面积、蓄积量的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并与不含哑变量的传统生长模型的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进行比较。经检验,传统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中林分断面积和林分蓄积生长模型的预测精度都在92%以上,对油松林分断面积的预测精度高达0.921 5,决定系数高达0.900 1,对油松林分蓄积量的预测精度达到了0.928 3,决定系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世利  刘健  余坤勇  
林分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是进行林分生物量估测的主要手段.以往所构建模型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各分量模型与总量模型之间不相容.本研究根据闽江流域杉木林分的生物量实测数据,从模型相容性的定义出发,分析各分量的代数关系,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林分各分量的相容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能够快速地构建各种林分非线性模型;本研究所构建的相容性林分生物量非线性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中,且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金金  刘晓彤   张逸如   李海奎  
【目的】建立区域尺度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为预测未来某一时段广东省天然阔叶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基于广东省1997-2017年5期森林清查数据,选择栎类、木荷和其他软阔类等6个阔叶树种为优势树种的203个天然林样地,以参数分级反映立地质量差异,以竞争指数表示密度影响,以分步建模(一元非线性回归法)和联合建模(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区别建模方式,采用理论生长方程构建胸径生长模型估计林龄进而构建多种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以决定系数和平均预估误差等4个指标评价模型拟合优度;对拟合优度较高的模型,以2002-2017年4期连清的183块样地为检验样本,用总相对误差来验证其应用效果。【结果】对比模型拟合效果和区域尺度及样地水平上的估计精度,以探究林分密度、不同参数分级、分级方法和建模方法共4项影响因素对生物量生长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优于分步建模法;与生长速度有关的参数b分级模型优于与生长潜力有关的参数a分级模型;考虑林木竞争和分级方程中加入竞争指数对优化模型性能影响不大。参数b分级、自变量和分级方程皆不含竞争指数的联合模型(模型10)为最优模型,其生物量生长模型确定系数R2为0.970 1;预测4期生物量时,估计效果较好,后期估计误差明显低于前期,如采用模型10预估栎类2002-2017年区域尺度生物量时,4期的估计误差分别为6.22%、15.27%、4.80%、-1.84%。【结论】以Richards理论生长方程为基础构建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来估测区域尺度生物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为评估未来某一时段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区域的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研建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妍  杨华  李艳丽  邱实  
为了研究竞争指标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长白山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典型样地数据,选取12个可测指标并分为3类,即林木距离指标(简单竞争指标、竞争指标ME、竞争指标A、竞争木株数控制指标)、林木树冠指标(生长空间指数、生长空间竞争指数、伸展度、圆满度、投影比)和林木相对大小指标(相对胸径、相对树高、相对冠幅)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分析,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总体层面对这3类林木竞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林木距离竞争指标的变幅较大、离散程度适中且一致,在结构方程中具有较为一致的显著正相关影响效用,林木距离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最高,表明内在一致性最强且能够最真实地反映林木竞争状况;林木树冠各竞争指标离散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利虎  李凤日  贾炜玮  
基于红松人工林生物量实测数据,研究立木总生物量与各分项生物量(树干、树根、树枝和树叶)分配特征,以及林木竞争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并建立红松人工林立木总量与各分项的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叶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下层且在中、下层的分布无显著差异,枝生物量从上层到下层逐渐增加;林木竞争强度与胸径、树高、树冠比、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呈显著幂函数关系,随着竞争强度的增大,胸径、树高、树冠比、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均逐渐减小(P<0.05),而根茎比并不受林木竞争强度的影响;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有减小的趋势,树枝、树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有增大的趋势,树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百分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