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0)
2023(10337)
2022(9086)
2021(8728)
2020(7697)
2019(17940)
2018(18074)
2017(36147)
2016(19499)
2015(22382)
2014(22628)
2013(22431)
2012(20922)
2011(18801)
2010(18833)
2009(17718)
2008(17668)
2007(15922)
2006(13658)
2005(12367)
作者
(56242)
(46912)
(46885)
(44876)
(29654)
(22561)
(21632)
(18446)
(17604)
(16794)
(15844)
(15721)
(14722)
(14618)
(14592)
(14491)
(14313)
(13933)
(13538)
(13486)
(11570)
(11568)
(11487)
(10698)
(10620)
(10512)
(10421)
(10407)
(9552)
(9304)
学科
(82052)
经济(81962)
管理(57282)
(55517)
(44173)
企业(44173)
方法(41803)
数学(37697)
数学方法(37188)
(23545)
(23461)
中国(22185)
(17138)
(16782)
贸易(16776)
(16361)
业经(16182)
(15509)
农业(15177)
(14718)
财务(14666)
财务管理(14626)
地方(14169)
(14163)
银行(14138)
企业财务(13814)
(13423)
(12507)
金融(12504)
环境(12299)
机构
大学(285357)
学院(285043)
(120037)
经济(117551)
管理(112226)
理学(96419)
理学院(95425)
管理学(93786)
管理学院(93249)
研究(90142)
中国(70615)
(59226)
(57781)
科学(53870)
财经(45995)
(45267)
(45140)
中心(43379)
(42155)
(41509)
业大(41058)
研究所(40616)
北京(37382)
经济学(37142)
(35890)
农业(35569)
师范(35556)
财经大学(34060)
(33926)
经济学院(33782)
基金
项目(184097)
科学(144637)
研究(134985)
基金(133874)
(115431)
国家(114486)
科学基金(98303)
社会(85045)
社会科(80655)
社会科学(80632)
(71942)
基金项目(70944)
自然(63670)
教育(63014)
自然科(62158)
自然科学(62139)
自然科学基金(60995)
(60721)
资助(55974)
编号(55963)
成果(45505)
(41805)
重点(41299)
(39430)
(38022)
课题(37657)
教育部(36038)
科研(35980)
创新(35584)
人文(35206)
期刊
(128591)
经济(128591)
研究(82302)
中国(47994)
(45748)
学报(41113)
(40382)
管理(39828)
科学(37893)
大学(31496)
学学(29654)
(27427)
金融(27427)
农业(27074)
教育(26339)
技术(25788)
财经(22877)
业经(21880)
经济研究(20367)
(19588)
问题(18574)
统计(15426)
(15307)
理论(15252)
技术经济(14816)
实践(13772)
(13772)
商业(13710)
(13657)
(13327)
共检索到415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颖婕  廖茂林  
能源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应该主动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文章在杰文斯悖论的基础上,构建IPAT模型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反弹效应,利用GARCH(1,1)考察我国在1980—2014年能源消费增长与能源强度、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解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增加是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因素,反弹效应的存在使得尽管能源效率提高,能源强度下降,但能源消费总量仍然不断增加,经济增长及其分解因素最终消费与投资、进出口贸易都增加了能源消费量。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仅仅依靠技术进步还不够,还需要能源价格、税收政策等宏观调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颖婕  廖茂林  
能源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应该主动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文章在杰文斯悖论的基础上,构建IPAT模型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反弹效应,利用GARCH(1,1)考察我国在1980—2014年能源消费增长与能源强度、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解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增加是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因素,反弹效应的存在使得尽管能源效率提高,能源强度下降,但能源消费总量仍然不断增加,经济增长及其分解因素最终消费与投资、进出口贸易都增加了能源消费量。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仅仅依靠技术进步还不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兴  张振华  
文章从政策力度和政策目标两个维度对我国1997-2013年节能减排政策进行量化,探究了不同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及其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结果发现,我国政府自1997年以来逐渐增强对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重视,但各政策目标的重视状况明显不同,其演变的核心内在动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各有关部委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理性选择,且各政策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方向性差异。最后,从优化相关政策目标、完善政策目标应用推广领域和加强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间的协同推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晓耕  张国丰  孙丽欣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状况深入调研的前提下,筛选关键指标,在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采用情景设定预测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潜力定量估测,进而探讨了化解区域能源与环境双重困境的重要途径与关键任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国华  朱高鹏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将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1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这表明节能减排仍然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伍红  王昊  
实现“双碳”目标,节能减排是一个重要手段,与节能减排密切关联的小汽车消费税与成品油消费税存在征收环节、价内征收、对节能技术的运用重视不够等问题。为实现“双碳”目标,发挥消费税节能减排的作用,应优化征收环节、实行价外征收、税率设计兼顾节能技术的运用,提高成品油税率,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仓定帮  魏晓平  曹明  
本文首先对1996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格兰杰检验发现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均是煤炭消费量的格兰杰成因。其次借助协整方程,对各参数设置了基准变化,给出了20162025年的煤炭消费预测。最后,在基准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模拟,对煤炭消费量和节能减排潜力进行预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维国  王霄凌  
为了分析高能耗企业集群在低碳减排政策的引导下实施低碳生产的企业群体决策行为,需要在演化博弈理论框架下,重点研究高能耗企业集群的低碳决策模仿行为、激励性和惩罚性低碳政策对减排行为的演化影响等问题。根据高能耗企业的减排决策行为具有模仿、观察和学习过程,建立了低碳政策下高能耗企业减排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高能耗企业与政府部门作为不同类群体的演化博弈动态稳定均衡(即演化均衡)结果将是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提供激励性减排补贴下,高能耗企业积极进行减排的模式;另一种是政府征收碳税等惩罚性政策下,高能耗企业被动进行减排的模式。最终社会经济系统的低碳政策模式收敛于哪一种状态,取决于历史惯例采取的减排模式、减排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孝军  
节能减排过程中主体的策略选择行为非常重要,通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企业群体之间、企业群体与监察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以及它们对应的复制动态方程,并对动态方程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到了博弈模型中各博弈方的进化稳定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艳芬  
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形成了32个项目的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问卷,再对江西和江苏两省300家企业进行调查,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由4个维度(14个项目)构成,分别是:持续发展支持度、政府支持度、绩效支持度和社会环境支持度,这4个因子共解释了支持度感知总变异的81.26%。最后通过信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计算得出各因子与总分的α系数在0.807~0.919之间,分半信度在0.813~0.921之间,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各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证实了该问卷构想效度的合理性。将企业个体特征作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的前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证实了企业节能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科  
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各省节能减排潜力及其驱动因素现实意义重大。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30个省份1997-2010年的节能减排效率,并分析了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我国各省间节能减排的效率值具有明显差异,且受结构调整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增长主要是受技术进步的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有限。因此,政府应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扶持投入和鼓励省际间的技术溢出,完善西部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碳减排约束政策,以更有效地促进全国节能减排效率的提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伍红  
本文将节能减排指标细分为"四率":化石能源使用率、治污投资率、万元能耗率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并构建与节能减排关系密切的"四税"—资源税、消费税、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的多元回归模型,发现"四税"与"四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为进一步优化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应加快资源税改革,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适当提高税率,理顺税费关系;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将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纳入征税范围;调整增值税税率,取消化石能源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生产节能产品的专用设备、其他环保设备,以及用于治污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允许治污投资税前加计扣除,对生产和制造节能设备和产品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湘莲  陆敏  李岩岩  
节能减排的动力主要来自微观主体的企业,但节能减排自身投入产出的不对称性又让企业缺乏行动积极性,同时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的非主营业务也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障碍。本文从企业面对高排放和低排放项目的行为选择出发,建立信贷部门与企业的效用函数,基于非合作、合作博弈视角分析不同参数的变化对各自效用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非合作博弈情形下,罚款的边际效率会越来越低;而当企业与信贷部门经理合谋时,罚款不会改变企业高排放概率和金融机构的审查概率;(2)信贷部门经理的管理惰性一方面会诱发较高的企业高排放概率,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放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3)加大失信企业的粉饰成本和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柳瑞禹  陈岸  肖亚洲  
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电量替换会引起电力市场中参与方的利益调整,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由于我国电力市场竞争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因此本文结合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提出了对减发电量机组和关停机组分开进行电量替换及经济补偿的方式。通过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改进发电权交易,在电量替换过程中充分利用剩余效用实现对前一类机组的补偿;并通过有剩余生产能力的发电机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来支付关停机组固定成本,实现对后一类机组的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凌曦  范莉莉  鲜阳红  
运用内容分析法的分类思想,从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节能减排的定义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规划三个角度入手,确定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特征类目及其定义。然后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并通过引入SPSS软件的一致性检验方法,对分类结果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和α信度系数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