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6)
2023(16274)
2022(14169)
2021(13074)
2020(10841)
2019(25203)
2018(24855)
2017(47834)
2016(25782)
2015(28869)
2014(28806)
2013(28268)
2012(26033)
2011(23422)
2010(23261)
2009(20971)
2008(20131)
2007(17449)
2006(15250)
2005(13137)
作者
(73476)
(61099)
(60556)
(57416)
(38667)
(29311)
(27598)
(24200)
(23239)
(21615)
(20776)
(20559)
(19219)
(19118)
(18855)
(18509)
(18131)
(18115)
(17411)
(17351)
(15057)
(14975)
(14679)
(13971)
(13626)
(13506)
(13446)
(13408)
(12323)
(11988)
学科
(108218)
经济(108109)
管理(72768)
(70351)
(57369)
企业(57369)
方法(48167)
数学(42075)
数学方法(41493)
中国(29972)
(29199)
地方(26586)
(25330)
业经(24545)
(21635)
农业(19922)
(18763)
贸易(18750)
(18132)
环境(17636)
(17608)
技术(17420)
(16915)
理论(16901)
(16022)
(16000)
银行(15957)
财务(15941)
财务管理(15896)
(15551)
机构
大学(359003)
学院(358898)
管理(144743)
(143295)
经济(140238)
理学(125644)
理学院(124276)
管理学(122017)
管理学院(121390)
研究(120372)
中国(88791)
(76771)
科学(75166)
(63917)
(59405)
(58199)
中心(55044)
业大(54398)
研究所(54328)
(51744)
财经(51423)
(48688)
北京(48443)
师范(48227)
(46883)
农业(45298)
(44522)
(42511)
经济学(42343)
师范大学(39066)
基金
项目(251351)
科学(198035)
研究(184105)
基金(181252)
(157680)
国家(156360)
科学基金(135039)
社会(115620)
社会科(109616)
社会科学(109586)
(99266)
基金项目(96639)
自然(88022)
自然科(85998)
自然科学(85977)
教育(84941)
自然科学基金(84384)
(83212)
编号(75484)
资助(74575)
成果(59805)
(56534)
重点(56305)
(55125)
(52220)
课题(51985)
创新(48702)
科研(48081)
教育部(47267)
国家社会(47128)
期刊
(155317)
经济(155317)
研究(104084)
中国(68478)
学报(55357)
管理(52573)
(52496)
科学(51833)
(47486)
大学(42525)
教育(42137)
学学(39897)
农业(37059)
技术(33523)
(29585)
金融(29585)
业经(27186)
经济研究(24560)
财经(24056)
(20519)
问题(20140)
图书(19269)
(18997)
技术经济(17898)
科技(17783)
理论(16930)
资源(16667)
商业(16358)
(15999)
统计(15892)
共检索到520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宏志  刘凤朝  姜滨滨  
依据R&D经费的来源结构和执行主体差异,构建来源-执行分析框架,利用并联结构的DEA模型测算中美两国不同来源R&D经费的执行效率,分析效率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中美两国不同来源的R&D经费使用效率演化路径不同,而且其不同主体间使用效率也存在差异;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等不同执行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的差异是其产出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密  
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来源于知识生产,本文通过估计劳动和资本的存量来研究和比较知识生产效率,并比较政府的科技研发政策对知识生产产出的差异性影响。利用2001-2010年中国各省区市各类型专利技术申请数、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研发经费来源数据进行GMM动态面板估计,分析研发各要素存量对知识产出弹性的作用,并比较研发经费来源对各类型专利技术申请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研发人力资本存量和固定资本存量对知识产出存在显著性作用,其中研发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更大;以研发经费为主的政府支持政策对知识的产出作用也较为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炜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国家科学基金会和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近年来发表和公开的数据及资料与我国研发经费的总量和强度、来源和支出、结构以及产学合作进行比较,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研发经费的状况对于进一步加大我国研发经费的投入和有效配置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十五”期间,企业应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部分的投入比重应进行调整,政府应不断增加对研发经费、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投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广岭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及OECD大学研发经费的地位与规模、来源结构、支出结构三类指标和中国与美国前100名大学研发经费的比较,阐述中美两国大学研发经费的相关制度,特别是经费来源及获取方式、研发组织管理的不同,分析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熊曦  窦超  关忠诚  郑海军  
从效率的角度出发,采用基于串联的两阶段DEA模型测算2011-2015年30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效率及其子阶段(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R&D经费筹集来源对工业企业创新不同阶段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效率2011-2014年呈上升趋势,并在2014年达到峰值,其中,转化效率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按区域划分,东部地区平均研发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工业企业成果转化效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从R&D经费筹集来源看,政府以税收补助的方式更能促进企业技术研发效率提高,而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则企业自有资金能显著促进转化效率提高,政府直接补助对企业总体效率和各阶段子效率都起到负向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聚辉  黄诗华  
本文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14—2016年中国科技研发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通过建立传统的DEA-BCC模型对三年的指标进行静态分析,然后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作出动态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科技研发效率呈现逐年递增状态,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各省域科技研发活动的绩效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从投入资源配置、监督评价机制、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孝先  王茜  曲雅婷  刘金涛  
本文运用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经费"来源-执行"分析框架和多元化指数,对美国1953-2016年科学研究经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除了基础研究经费执行部门多元化程度下降,美国基础研究经费来源部门、应用研究经费来源和执行部门多元化程度都在上升。基础研究方面,联邦政府是主要资助部门,产业部门是第二重要资助来源;高等院校是主要执行主体,产业部门和联邦研究机构是重要辅助部门。应用研究方面,联邦政府和产业部门是主要资助部门;产业部门是主要执行主体,联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是重要辅助部门。比较而言,中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原因首先是中央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不够,其次才是产业部门缺位;应用研究投入不足的原因是来源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投入,执行主要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产业部门严重缺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翠凤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评估我国高新技术132家上市企业的运营效率;建立研发经费、研发人员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运营效率间的函数关系;然后以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2011~2015年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SFA回归分析法验证这种关系下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2011~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运营效率呈现整体水平不高,企业间相差悬殊的特征;研发费用总额投入较多的企业运营效率较高;研发人员总数投入愈多企业运营效率愈高;研发人员比例增加对企业运营效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运营效率并没有明显影响;企业研发活动中研发经费投入存有"积聚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卢超  李海艳  
以2017—2020连续4年入选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的中国247家高研发投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高研发投入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EA-BCC模型对其运营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并分别从区域和行业双重视角进行分析,据此提出相关启示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福华  
美国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格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对于我国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中美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筹措高等学校经费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欣亮  任孝平  李子愚  杨云  
本文探究2009—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的省际布局及其趋势变化。按照研发经费的比重差异将中国各省分为3个梯队,并从各省研发经费增长率和基础规模、研发经费结构、研发人员比重3个方面分析了各省研发经费比重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各省研发经费增长率和基础规模共同影响各省研发经费比重的变化,企业资金投入变化是中国大部分省份经费比重变化的主要内在原因,而研发人才的分布不均是研发经费分布不均的根本原因。最后对研发经费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力  魏奇锋  
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大国家级城市群,基于超效率DEA与Malmquist指数测算2016-2018年各城市群科技研发效率。超效率DEA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研发效率均值最高,其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由于京津冀城市群科技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区域研发效率均值处于四大城市群之尾。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大部分城市都实现了技术效率正增长,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技术效率逐渐下降,与其它三大城市群存在一定差距。整体而言,四大国家级城市群的技术进步率均值高于技术效率均值,由此可见,增强地区科研能力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在实证分析我国区域研发效率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群资源配置、优势资源禀赋、区域协同创新水平以及产学研深度合作等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一鸣  陈虎  
二战后,美国受布什研发线性模型的影响,极其重视基础研究,认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最终将获得更多科技成果产出,并一直持续至今。20世纪70年代,日本受司托克斯总结的巴斯德象限影响,更多地重视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投入,在科技产出上获得快速突破。当前,我国更应该重视新巴斯德象限的作用,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与政策倾斜,注重以新型研发机构或企业为载体的契约式、商品化基础研究,助力我国在原始创新上获得新突破,破解美国"贸易战"对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封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宇文  吴林海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而技术进步有赖于R&D经费的投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偏低。且由于国情的特殊性,不可能承受超过国力的R&D经费的投入,必然的选择是提高有限的R&D经费的效率。因此,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R&D经费资源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始终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R&D经费的合理配置,最基本的是要在三大研发主体、三大研发活动以及各主体内部间进行合理配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文寅  刘砚馨  
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高,研发效率的高低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研发能力。从统计数据来看,历年R&D经费内部支出百分之七十以上来源于企业,企业研发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研发活动水平和质量。立足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传统DEA分析方法上,考虑研发活动具有阶段性特征,将其分为研发和研发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采用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对其统计数据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着投入不足但同时又有严重资源浪费的现象,研发活动的开展也存在广泛的盲目性,据此,从改善研发模式和经营模式的角度,为提高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提出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