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0)
- 2023(13623)
- 2022(11479)
- 2021(10874)
- 2020(9420)
- 2019(22009)
- 2018(21459)
- 2017(41128)
- 2016(21987)
- 2015(25323)
- 2014(25009)
- 2013(24947)
- 2012(23055)
- 2011(20641)
- 2010(20272)
- 2009(18890)
- 2008(18552)
- 2007(16014)
- 2006(13367)
- 2005(11764)
- 学科
- 济(96398)
- 经济(96306)
- 管理(61506)
- 业(59212)
- 方法(50398)
- 企(47970)
- 企业(47970)
- 数学(45758)
- 数学方法(45288)
- 中国(26041)
- 农(24315)
- 财(24292)
- 贸(20797)
- 贸易(20790)
- 易(20287)
- 业经(18312)
- 学(17651)
- 制(16106)
- 农业(15858)
- 地方(15618)
- 务(15459)
- 财务(15414)
- 财务管理(15378)
- 企业财务(14589)
- 融(13899)
- 金融(13895)
- 银(13883)
- 银行(13854)
- 和(13822)
- 环境(13375)
- 机构
- 大学(318314)
- 学院(315235)
- 济(138304)
- 经济(135964)
- 管理(124409)
- 理学(108736)
- 理学院(107605)
- 管理学(105778)
- 研究(105325)
- 管理学院(105198)
- 中国(80966)
- 京(65780)
- 科学(62779)
- 财(60861)
- 所(51921)
- 农(50354)
- 财经(50110)
- 中心(49309)
- 研究所(47565)
- 经(45937)
- 业大(45858)
- 经济学(44323)
- 江(43821)
- 北京(41175)
- 经济学院(40260)
- 农业(39940)
- 范(39564)
- 师范(39162)
- 院(37838)
- 财经大学(37670)
- 基金
- 项目(217127)
- 科学(172929)
- 基金(162460)
- 研究(156104)
- 家(141719)
- 国家(140654)
- 科学基金(121580)
- 社会(102039)
- 社会科(96979)
- 社会科学(96955)
- 基金项目(85333)
- 省(81391)
- 自然(78987)
- 自然科(77247)
- 自然科学(77224)
- 自然科学基金(75881)
- 教育(72462)
- 划(69974)
- 资助(67605)
- 编号(61255)
- 部(50091)
- 重点(48989)
- 成果(48939)
- 发(45758)
- 创(45053)
- 国家社会(43730)
- 教育部(43423)
- 科研(42629)
- 创新(42298)
- 大学(41586)
共检索到447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大燕 朱晶 张姝 吴国松
文章从进口来源的角度对中国大豆进口数量波动进行了分解,发现美国来源的进口数量的波动最大,阿根廷次之,巴西最小,且不同来源进口波动方向往往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波动程度。利用2001-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的月度数据,对进口数量来源地布局变化对中国大豆进口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市场在中国大豆进口市场中所占份额的提高有效抑制了中国大豆进口数量的波动性。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简单的来源多样化并不一定能够有效降低进口波动性。如果新兴进口来源国的出口时间与传统进口来源国相同,或者出口时间与进口来源国相反但对中国的出口量远远高于传统进口来源国,则进口数...
关键词:
来源布局 进口波动 大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佩 孙江明
本文首先运用BEEK-MGARCH模型测算了中国大豆主要进口来源国的进口价格波动性,发现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最大,阿根廷次之,美国最小;随后运用差异化进口分布(DIA)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口价格波动对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总进口量、进口价格水平和季节性因素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也是影响中国大豆差异化进口需求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大豆的进口市场中,阿根廷是唯一受自价格风险影响的国家,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风险每增加1%,进口需求将下降1.11%;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风险增加会使中国增加从阿根廷的大豆进口,而减少从美国的大豆进口。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林大燕
从大豆进口来源地域季节差异的角度,以出口商出口利润最大化为起点构建实证模型,采用2005~2017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数据,实证检验了具有地域季节互补性的大豆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季节互补性的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有助于降低进口价格的波动性,即在大豆生产季节上与北半球进口来源地——美国具有互补性的南半球进口来源地——巴西和阿根廷,在中国大豆进口来源中所占市场份额的提高总体上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程度。由于大豆生产季节与美国互补,巴西和阿根廷市场份额的提高有效弥补了世界大豆供给在美国大豆生产淡季时的不足,缩小了中国大豆进口量在美国大豆生产旺季与生产淡季之间的差距,从而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东梅 姜绍政
我国大豆需求量几乎年年增长,但需求量的增长并没有促使我国本土大豆生产量的提升,相反,大豆进口量却出现激增。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大豆进口量已达到国内产量的3倍之多。本文利用Armington模型估计了1993至2011年我国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的替代弹性,并计算了由于进口价格变化、关税变动等因素导致的中国大豆进口的福利波动。从短期看,大豆进口引起的福利波动可能更多的是因"大国效应"导致的进口价格上升;从长期来看,因为替代弹性大,这可能会直接导致进口大豆对国内生产的冲击,导致更多的福利损失。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非转基因大豆的比较优势,加大对本国非转基因大豆种植、生产及加工的扶持,积极争取在大豆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顺萍
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大豆产业布局,重点关注美国、巴西、阿根廷3大大豆出口国的产业现状。同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了中国大豆产业的布局和所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最后针对中国大豆产业落后和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提出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来破除大豆产业危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豆 布局 种植 依存度 产量 进出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艳骄 张慧艳 朱晶
本文基于市场供需主体相互依赖的视角,利用1996-2020年大豆贸易数据,将中国对大豆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与主要大豆出口国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市场的依赖性同时纳入测算体系,考察中国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结果显示,中国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主要来源于美国和巴西,中国对美国和巴西大豆市场的依赖性水平高于美国和巴西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市场的依赖性水平,相比而言,中国从阿根廷和加拿大进口大豆不存在进口依赖性风险。在此基础上,从防范与化解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出发,本文采用区分进口来源的动态ECM-AIDS模型,考察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市场关系。研究显示,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大豆进口市场呈现明显的竞争性。本文进一步以世界各国的大豆生产资源禀赋作为评判大豆进口可获性的依据,确定大豆进口市场多元化布局的地理区域,并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通过最小化大豆进口风险,测算可从各来源国进口大豆的最优进口量,分析大豆进口市场多元化布局的具体方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训波
随着大豆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大豆成为我国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农产品。本文利用2003-2012年的季度数据和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口大豆价格波动对国内大豆价格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旭芸 贺梅英
【目的】探究进口来源地多元化与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逻辑关系,对于科学实施大豆进口多元化战略、保障国内大豆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数据,利用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1)进口来源地多元化有助于降低大豆进口价格,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不同进口比重国家的大豆进口价格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进口来源地多元化能够显著降低从进口占比高的国家进口大豆的价格,而对来自进口占比低的国家的大豆进口价格没有显著的影响。(3)不同的粮食价格波动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具有差异,在2007—2013年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剧烈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较小,而在2014—2021年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平缓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能够显著降低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结论】要继续完善进口多元化战略以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同时应关注进口多元化战略在不同国别和时期中的差异化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天宝 王云凤 郝庆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大豆产能有限但国内大豆需求剧增,我国需要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以满足国内需求,大量的进口使得国内的豆农、豆制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影响。本文基于1991—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的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大豆进口态势短期内不会得到扭转,为了缓解进口继续激增的态势,本文从中国大豆供给和需求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豆贸易 影响因素 引力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建斌 乔娟
近年来,中国大豆进口量急剧增长,且进口来源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修正测定市场垄断力的常用指标——勒纳指数以及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垄断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大豆进口始终存在卖方垄断,但随着大豆进口交易费用的下降,其市场垄断力逐渐减弱;巴西仅在中国大豆进口交易费用较高时存在卖方垄断;阿根廷对中国大豆进口不存在卖方垄断。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在大豆进口中应对国际垄断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垄断 大豆进口 勒纳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於娟 程杰 谭霖 武拉平
利用我国加入WTO以来的大豆贸易月度数据,采用季节调整、单位根检验等方法,研究美国大豆加工量(主要指压榨量)、出口量及其库存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美国大豆当月净出口量与我国大豆当月进口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主要因为美国大豆净出口行为与我国大豆进口行为存在一定的时滞,滞后2期的美国大豆净出口量增加1 t,可导致2个月后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加0.24 t;美国大豆压榨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因为各国大豆压榨需求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且其对我国大豆进口也存在一定时滞性。美国大豆及其豆制品的库存量会限制美国大豆出口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我国大豆进口。
关键词:
大豆贸易 压榨 时滞性 同步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秀东 刘斌 闫琰
本文通过对2006—2011年大豆期货价格交易日的高频数据进行研究,采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定量分析了大豆期货价格的波动规律。研究发现:大豆期货收益率存在二阶ARCH过程,价格波动表现出集群性特征;交易量对大豆期货价格波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大豆期货市场带来的冲击时发现国际金融危机明显加剧了大豆期货价格的波动性,冲击产生的影响持续一段时间才逐渐衰减。适度增加大豆储备量是调控大豆市场风险的有效而必要的手段之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颖 郑志浩 吕明霞
本文对中国大豆的进口需求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检验,选择了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豆和大豆油进口之间存在产品竞争关系,而不同来源进口的同种产品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定量分析中国大豆及大豆油的进口结构最好采用差异化的需求函数进行分析;随着外资企业的逐步渗透,进口大豆油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这将引起大豆进口数量更大幅度的增加,从巴西的进口量增长幅度可能会更加显著高于阿根廷和美国的进口增长幅度。
关键词:
大豆产品 差异化进口 需求函数 模型检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谷强平 周静 杜吉到
目前,我国大豆进口量已占大豆消费量的85%,是大豆产量的5.6倍。为了分析大豆进口对国内大豆生产及福利的影响,选取1993-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大豆进口的Armington弹性及福利波动值。大豆Armington弹性短期值和长期值分别是1.72和4.5,说明短期内,大豆进口不会对国内大豆生产产生巨大冲击,进口福利的波动式减少主要受大豆价格上涨影响,而从长期来看,大豆进口对国产大豆的替代程度高,对国内大豆生产和福利都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殷钰 郑志浩
本文利用1995~2013年中国大豆和大豆油市场数据,采用SDAIDS(来源区分AIDS)模型,对中国大豆和大豆油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市场与大豆油市场是不可分的;不同来源的大豆和大豆油均存在着不完全替代关系;中国大豆市场规模扩张将会进一步拉动大豆进口总量;国产大豆与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存在着竞争关系,国产大豆价格下降将会显著抑制来源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