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2)
2023(13144)
2022(11087)
2021(10626)
2020(8757)
2019(20441)
2018(19747)
2017(37839)
2016(20045)
2015(22203)
2014(21781)
2013(21289)
2012(19285)
2011(17120)
2010(16769)
2009(15065)
2008(14217)
2007(12519)
2006(10866)
2005(9097)
作者
(53100)
(45264)
(44195)
(42118)
(28107)
(21649)
(20208)
(17518)
(17045)
(15483)
(15265)
(15169)
(13904)
(13631)
(13458)
(13408)
(13372)
(12885)
(12814)
(12550)
(10841)
(10793)
(10735)
(10591)
(10194)
(10044)
(9763)
(9522)
(8973)
(8902)
学科
(83309)
经济(83186)
(61531)
(52255)
管理(50596)
(38488)
企业(38488)
农业(35298)
方法(34125)
数学(30892)
数学方法(30434)
业经(22843)
中国(20893)
地方(19985)
(19678)
(16536)
(13440)
贸易(13435)
(13424)
(13110)
(13028)
农业经济(12664)
技术(12175)
(12036)
环境(11876)
(11394)
收入(11114)
(10892)
金融(10890)
(10881)
机构
学院(269232)
大学(264546)
(111034)
经济(108803)
管理(107545)
理学(93884)
理学院(92895)
管理学(91266)
管理学院(90754)
研究(86625)
中国(66877)
(59653)
(53854)
科学(52225)
(48626)
农业(45164)
业大(44989)
中心(43454)
(40941)
(39835)
财经(38671)
研究所(37298)
(35984)
师范(35685)
(35472)
经济学(33088)
北京(32501)
(31461)
(31413)
经济管理(31128)
基金
项目(192395)
科学(152597)
研究(144777)
基金(139791)
(121421)
国家(120009)
科学基金(103799)
社会(93286)
社会科(87913)
社会科学(87888)
(76768)
基金项目(75047)
自然(65433)
教育(65131)
自然科(63853)
自然科学(63837)
(63320)
自然科学基金(62639)
编号(59739)
资助(54771)
成果(46560)
重点(42933)
(42827)
(42706)
(40423)
课题(40019)
国家社会(38677)
(37788)
创新(37729)
科研(36874)
期刊
(125178)
经济(125178)
研究(72825)
(63675)
中国(53315)
农业(43488)
学报(39836)
科学(38468)
(37063)
管理(34280)
大学(32612)
学学(31000)
业经(27653)
教育(25958)
(25133)
金融(25133)
技术(24363)
(20555)
问题(18175)
财经(17925)
经济研究(16369)
(15386)
(15354)
农业经济(15222)
农村(15151)
(15151)
资源(14542)
世界(13693)
经济问题(12925)
技术经济(12753)
共检索到389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玉蓉  张青山  邹君  
以WPI为基本框架,结合南方农村社区水资源系统的特点,从水资源状况、供水设施、利用能力、使用效率和环境状况五方面选择24个指标,建立一套南方农村社区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分级打分法量化数据,构建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并对湖南澧县梅家港村水贫困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梅家港村的WPI指数值为46.567,呈现一定程度的水贫困现象。其水贫困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环境状况堪忧以及供水等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方面。该项研究说明,我国南方自然水资源条件优越的农村地区同样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贫困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玉蓉  张青山  邹君  
为综合评价湖南农村水贫困现状,找出有效应对措施,以国外最新的水贫困理论为依据,构建湖南农村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获取并整理出湖南3种地貌类型区6个行政村的水贫困评价数据;采用非均衡法测算水贫困状况并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湖南农村水贫困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现象,即湘西山区最为严重,RWPI值均小于20;湘北洞庭湖平原区最弱,其值在55~56之间;而湘中丘陵区介于其间。不同地区水贫困各系统的综合得分不同,只有提高且均衡各系统的综合得分才能有效减轻地区水贫困程度。供水设施欠佳、利用能力偏低是地区间水贫困状况不同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水资源状况是其次要驱动因素;农村环境问题和低效用水是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丽娜  李俊杰  
通过整体描述湖北武陵民族地区行政村贫困总体现状,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贫困村的贫困发生率及因病因灾返贫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少数民族人口率对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返贫率不具有影响;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率对二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劳动力输出率对贫困发生率具有负向影响,而对返贫率有正向影响;有文化活动室率及有卫生室率对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有文化活动室率对返贫率没有影响,而有卫生室率对返贫率有显著负向影响;通自来水率及通油路率对贫困发生率有显著负向影响;通油路率及通电率对返贫率没有影响。据此,提出推进湖北武陵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升民族人口综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窦同宇  汤庆园  宾津佑  夏安桃  周国华  
基于村域尺度,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湖南省凤凰县贫困化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归纳乡村贫困的形成机理。结果发现:凤凰县乡村贫困由西北向东南梯度递减,高贫困发生率村域集聚于凤凰县西北部,与少数民族分布呈现空间一致性。到县城中心距离、到主要公路距离、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平均坡度和平均高程是影响贫困空间分异的显著因素,且各因素效应不同,存在明显的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传统种养收入效益低、务工来源受阻和转移性收入带动自身发展效果差是凤凰县贫困空间形成的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振邦  贾卓  常跟应  苏晓阳  陈兴鹏  
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角,基于等级理论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通过解析贫困空间依赖和分异格局成因的尺度机制(重点关注差异与关联),来理解宏观与微观因素的相互关系。对甘肃省六盘山片区村级和乡镇贫困进行了计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行政村尺度对案例区贫困格局及成因的解释度更好,但乡镇尺度上过程不容忽视。(2)宏观经济社会情境因素对微观上村级和乡镇贫困具有显著影响,作用方式具有多元化特点,作用强度在乡镇尺度上大于村级尺度。(3)宏观情境因素与本地因素对贫困格局的形成存在交互增强且因尺度而异的协同关系。另外,还比较了不同等级系统(行政区划系统和重新构建的贫困分区系统、地理分区系统)下的结果差异,发现行政区划系统不是解析贫困格局成因的最佳选择,它会掩盖和扭曲部分因素的影响,而贫困分区系统能更好地描述“真实的”的贫困形成过程。以上表明,中国精准扶贫战略将重心下沉到村和户是现实合理选择,但以“适度漫灌”来夯实宏观上经济基础和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在甘肃六盘山片区仍有重要意义,而各级各地政府或组织形成共同但有侧重的协作理念和方式是重要保障。同时,高效可持续的贫困治理在行政机制外尚需强化市场和社会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吉海芳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明确提出,基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性的现实,加快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展,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而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结合现阶段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以河南省卢氏县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为案例,在目前贫困地区农村支付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支付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当前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深入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吉海芳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明确提出,基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性的现实,加快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展,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而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结合现阶段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以河南省卢氏县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为案例,在目前贫困地区农村支付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支付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当前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深入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三贵  Albert Park  Shubham Chaudhuri  Gaurav Datt  
我们采用国家统计局的农村住户调查和世界银行的专项村级调查数据,通过分析贫困村确定的准确性、决定因素以及贫困人口的覆盖率来评价中国农村扶贫计划中村级瞄准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越是低收入组的村被确定为贫困村的可能性越大,但贫困村覆盖不完全和非贫困村被定为贫困村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总体而言,以收入为标准和在精确瞄准状态下应该被确定为贫困村的村中有48%的村没有被瞄准。确定贫困村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收入水平、贫困发生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偏远程度等,这与中央政府确定贫困村的原则和推荐方案是一致的。2001年,有59%的极端贫困人口居住在贫困村内,但这一比重在2004年下降到51%。与其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共荣  刘丹雷  
贫困县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对象,贫困县村级财务管理是目前农村经济管理的薄弱环节。调查发现,贫困县村级组织存在基础差、底子薄、人才奇缺、核算失范等问题。通过原因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农村财务管理的先进经验,本文从引进多种资金、加强制度建设、落实民主理财、培养年轻人才等角度提出了加强我国贫困县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兆群  王方民  杨馗  杨朝现  信桂新  
[目的]村庄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细胞单元,厘清村庄发展潜能,科学划分村庄发展类型,是乡村振兴战略差别化精准施策的基础。[方法]基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维度,科学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村庄发展潜能评价体系,并以重庆市荣昌区133个村庄调查研究结果为基础,开展了村庄发展潜能评价和类型划分。[结果](1)受地域人口、土地、产业等综因合素影响,荣昌区村庄发展潜能总体呈现“西北弱、东南强”的空间分异性。村庄空间发展集聚潜能已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向乡村区域由高值向低值呈圈层逐级递减的区间分布态势;(2)基于乡村振兴村庄发展潜能评价,将研究区案例村庄划分为产居引领、资源提整、极化辐射3种不同的发展类型,并辅以相应的差别化发展策略或路径。[结论]契合乡村振兴目标,结合村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能,划分村庄发展类型,差别化实施乡村振兴策略,对科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秀华  
强化农村成人教育是拓宽农村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渠道、改善贫困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农村成人教育仍存在诸多不足,由此导致以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对此,需要从构筑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调动农民参与成人教育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农村成人教育培训项目的科学性等方面着手努力,有效提高"精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杨锦秀  
由于自然灾害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和反贫困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67个少数民族村的调研数据,进行了自然灾害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影响的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自然灾害加大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弱质性;灾害所造成的大量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使低收入农户极易陷入贫困;救灾减灾机制的不完善,农户抵御灾害的能力弱,又使大量脱贫人口返贫。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虹  田亚平  石义霞  
文章采用包括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新农村建设村级指标体系,对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基础性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工联村的现状评价指数为86.8,初步达到了新农村建设标准,并在1996—2006年间呈现出综合评价指数逐渐提高、五项类指标评价指数间的标准偏差逐渐降低的健康发展态势。通过与本地4个普通行政村的对比评价表明,工联村在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日趋突出的超前性和示范性。目前的主要差距仍是村容整洁不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梅  余维祥  
本文以贵州省50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分析了农村打工经济的发展对城市GDP的贡献,并认为:农村打工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城市GDP的增长,还可以对城市工资水平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城市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入还可以促进城市吸引更多外资,从而间接地对城市GDP的增长做出贡献,并可通过增加消费形成城市GDP增长的动力源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李竞博  
为了更准确测度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家庭贫困程度,文章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大样本微观家庭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家庭特征、收支状况、经营活动和服务获得、家庭住房情况4个维度来综合评价家庭贫困一富裕程度。测度结果显示,在燕山一太行山及黑龙港流域连片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9%。其中,纯老年人家庭户贫困发生率为76.2%,存在贫困家庭老龄化、老年人家庭贫困化的趋向;有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家庭贫困发生率相对较低;燕山一太行山地区的贫困度远高于其他地区。文章认为家庭户类型、人口特征及耕地土地条件是导致家庭户贫困一富裕程度差异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