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7)
- 2023(13416)
- 2022(11464)
- 2021(10655)
- 2020(8924)
- 2019(20726)
- 2018(20419)
- 2017(38717)
- 2016(20937)
- 2015(23627)
- 2014(24019)
- 2013(23651)
- 2012(21725)
- 2011(19780)
- 2010(19633)
- 2009(18004)
- 2008(17937)
- 2007(16172)
- 2006(13820)
- 2005(11825)
- 学科
- 济(92447)
- 经济(92357)
- 管理(57247)
- 业(57108)
- 企(43619)
- 企业(43619)
- 方法(41778)
- 数学(37133)
- 数学方法(36626)
- 农(33736)
- 农业(22383)
- 财(22334)
- 中国(22248)
- 地方(21223)
- 业经(21159)
- 学(19014)
- 制(16500)
- 贸(15018)
- 贸易(15013)
- 易(14546)
- 务(14099)
- 财务(14037)
- 财务管理(13994)
- 理论(13964)
- 企业财务(13231)
- 环境(13118)
- 和(13021)
- 银(12726)
- 银行(12697)
- 融(12335)
- 机构
- 学院(301493)
- 大学(297823)
- 济(120011)
- 经济(117303)
- 管理(116966)
- 理学(101251)
- 理学院(100112)
- 管理学(98169)
- 管理学院(97595)
- 研究(95712)
- 中国(73526)
- 京(62053)
- 科学(60258)
- 财(54226)
- 农(53888)
- 所(47599)
- 中心(47096)
- 业大(46456)
- 江(46098)
- 财经(43535)
- 研究所(43227)
- 农业(41492)
- 范(40187)
- 师范(39781)
- 经(39410)
- 北京(38134)
- 经济学(36737)
- 州(36730)
- 院(34798)
- 经济学院(33455)
- 基金
- 项目(204103)
- 科学(160632)
- 研究(149539)
- 基金(147065)
- 家(127562)
- 国家(126441)
- 科学基金(109133)
- 社会(94124)
- 社会科(88992)
- 社会科学(88967)
- 省(82015)
- 基金项目(78373)
- 自然(70664)
- 教育(69752)
- 自然科(68971)
- 自然科学(68952)
- 划(68098)
- 自然科学基金(67674)
- 编号(62543)
- 资助(59667)
- 成果(49504)
- 重点(46136)
- 发(44798)
- 部(44797)
- 课题(42660)
- 创(42488)
- 创新(39734)
- 科研(39490)
- 国家社会(38695)
- 大学(38306)
- 期刊
- 济(132591)
- 经济(132591)
- 研究(80679)
- 中国(58962)
- 农(51976)
- 学报(46177)
- 科学(43220)
- 财(43194)
- 管理(39113)
- 大学(35357)
- 农业(34609)
- 学学(33392)
- 教育(31870)
- 技术(28706)
- 融(25516)
- 金融(25516)
- 业经(25281)
- 财经(20348)
- 经济研究(19660)
- 问题(17839)
- 经(17468)
- 业(16155)
- 版(15984)
- 统计(15419)
- 资源(14944)
- 技术经济(14849)
- 图书(14705)
- 商业(13871)
- 策(13865)
- 理论(13723)
共检索到43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静 马骁 宋双双
乡村在国土空间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职责和发展定位。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村庄的多元属性差异,探索对村庄的详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村庄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不同类型 农用地整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凤玲
古村落保护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应有之义。本文结合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孙伯镇3个古村落综合治理实践,探讨分析了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如何有效保护原有古村落历史古迹,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格局。
关键词:
刘庄村 土地综合整治 古村落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侯冬梅 刘明星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面广,若缺乏对乡村历史文脉的认知,很容易在大拆大建中对其造成破坏。本文在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加大保护乡村历史文脉的力度,并就如何处理好历史文脉整治与保护的关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振兴 历史文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亚 赵明 高世昌
构建乡村活力评价体系,对于准确认识乡村发展的特征与差异、优化村庄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乡村活力的内涵、乡村活力评价的作用、乡村活力体系构建及评价指标选取等角度,讨论了乡村活力评价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运用。
关键词:
活力评价 土地综合整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桥来 沈志勤 何佑勇
浙江省自2018年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打造产业生态融合型、城郊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型、现代农业引领型等实施模式,在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王国芳
[目的]为了推动村庄压煤区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协调利用,促进开采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方法]文章论述了压煤区土地整治转型中的转型方向、整治内容和整合技术,并以泽州县4个压煤村为综合示范区进行实证。[结果]基于"地—矿"资源协调利用优化路径及其驱动下集成的压煤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应用于实践,结果表明整治后示范区耕地面积增长17.79%,粮食产能增长率33.33%,耕地质量提高等级1个等级,平均地块面积变化率为261.54%,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面积增长13.72%,田间路网密度增加量12.88m/hm~2,煤炭压覆面积干扰度减少3.12%,煤炭可采量提升率4.56%,机耕面积增长率为17.79%,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统筹城镇建设用地率71.97%,农地地均年收入变化率33.33%,集约用地面积增长3.9%,工矿废弃地面积减少100%,复垦后土地再利用率100%,生态用地面积增长率6.345%,植被覆盖提高率3.8%,风景休闲用地面积提升0.007%。[结论]在压煤区"地—矿"资源利用冲突逐渐加剧的背景下,协调"地—矿"资源利用关键在于田块修筑、压煤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建设地复垦、资源循环再利用及生态修复等项目联动实施,而基于以上内容的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体系优化,能够为压煤区"地—矿"资源协调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忠伟 张奔 郑皓 丁金华
村庄整治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地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是规划工作者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苏州村庄为例,通过对整治过程中的难点分析,结合难点创新性地提出"显性"特征的概念,并利用"显性"特征组合成村庄特征综合模型,提出一种全面的村庄整治规划新思路,使得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整治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对于苏州村庄的整治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赖雪梅 陈天华 周明中
本文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态势,总结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县域尺度下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创新做法,分析了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岳文泽 钟鹏宇 肖武 陈新明
<正>核心提示本文认为,跨乡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须重点解决传统土地整治城乡功能联动弱、资源整合力度小、项目实施动力低、乡村产业延伸差等问题,新一轮改革应坚持“全域要素统筹、城乡功能融合、组织机制一体”的核心取向,从建立“整治+规划”双向协同、“增减+增存+增效”多维指标挂钩等方面系统推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小平 申端帅 谷晓坤 李小天 张思露
研究目的:剖析大都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如何影响耕地多功能的价值显化和优化配置,以期为实现耕地多功能供需平衡和推动耕地保护转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探索性案例研究法、"情境—结构—行为—结果"政策过程分析法。研究结果:(1)情境层面。地方性、价值观和制度环境是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耕地多功能两者影响关系的基础。(2)结构层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参与主体具有多元性和嵌入性,耕地多功能的价值显化是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结果,因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耕地多功能的互动过程本质上是多元主体的集体行动。(3)行为层面。借助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宅基地三权分置等政策工具,联动培育"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推动耕地多功能价值发现和优化配置。(4)结果层面。耕地多功能与乡村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之间存在"部分与整体"和"中心与外围"的逻辑关系,因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首先是通过促进乡村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增强耕地外援系统的多功能性,进而促进和稳固耕地系统的多功能性。研究结论:通过在大都市郊野空间内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断优化耕地本体环境及其外围环境,强化耕地与其外援系统之间的要素互动与交换,重构耕地多功能利用的外部环境,最终推动耕地多功能供给与外部多元需求的高效互动与匹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远波
2019年底,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部署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作为一项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国土整治的新概念、新探索,如何正确理解其试点的重大意义和示范作用、准确把握其目标任务和支持政策,严格遵循其底线控制和工作要求?本文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高度,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所面对的这些问题进行了阐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肖武 侯丽 岳文泽
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关键在于理清内涵逻辑、找寻实践困局、明晰应对之策。本文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具有“整要素、优空间、提功能、增价值”四重核心逻辑。当前,整治实践正面临资金、动力、组织、实施四大困局,建议进一步完善整治市场化机制与模式、推进多目标差异化治理、建立跨部门组织协同机制、系统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晓斌 应苏辰
<正>核心提示本文阐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化转型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其面临的现实挑战,并从促进整治和修复互融互促、探索基于自然单元的整治模式、完善整治生态化监测评估、加强整治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展望了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化转型的多元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仲崇峻 王楠 田玉福
<正>核心提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系统梳理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脉络和实施成效,并通过分析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深入推进该项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红举 苏少青 翟刚 罗思华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4年来,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均在探索建立适应自然资源管理方式的技术模式。本文在总结梳理各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做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技术规范研究,从规划传导、整治内容传导、关键环节管理、建设标准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技术模式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