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6)
- 2023(10334)
- 2022(8846)
- 2021(8433)
- 2020(7209)
- 2019(17058)
- 2018(16789)
- 2017(32753)
- 2016(16976)
- 2015(19060)
- 2014(18535)
- 2013(17979)
- 2012(16058)
- 2011(14166)
- 2010(14113)
- 2009(12832)
- 2008(12270)
- 2007(10369)
- 2006(8833)
- 2005(7557)
- 学科
- 济(72091)
- 经济(72024)
- 管理(49544)
- 业(48950)
- 企(43091)
- 企业(43091)
- 方法(37529)
- 数学(32722)
- 数学方法(32055)
- 财(17872)
- 中国(16777)
- 农(16733)
- 业经(15332)
- 理论(14464)
- 学(13359)
- 制(13090)
- 贸(12672)
- 贸易(12659)
- 易(12292)
- 地方(11889)
- 务(11265)
- 财务(11199)
- 财务管理(11175)
- 和(11046)
- 农业(10930)
- 技术(10722)
- 企业财务(10608)
- 体(10053)
- 划(9491)
- 环境(9217)
- 机构
- 大学(232687)
- 学院(232035)
- 济(95904)
- 管理(95801)
- 经济(94139)
- 理学(84141)
- 理学院(83330)
- 管理学(81514)
- 管理学院(81078)
- 研究(70446)
- 中国(52877)
- 京(47649)
- 财(43382)
- 科学(41934)
- 财经(35264)
- 中心(33138)
- 业大(33113)
- 所(33024)
- 江(32921)
- 农(32761)
- 经(32316)
- 研究所(30119)
- 经济学(29924)
- 北京(29247)
- 范(29158)
- 师范(28875)
- 经济学院(26972)
- 财经大学(26654)
- 院(26211)
- 州(25950)
- 基金
- 项目(163757)
- 科学(131230)
- 基金(121223)
- 研究(119597)
- 家(105252)
- 国家(104444)
- 科学基金(91881)
- 社会(76880)
- 社会科(73084)
- 社会科学(73065)
- 省(63689)
- 基金项目(63581)
- 自然(60399)
- 自然科(59131)
- 自然科学(59119)
- 自然科学基金(58029)
- 教育(57147)
- 划(53666)
- 资助(50077)
- 编号(48230)
- 成果(37360)
- 重点(36976)
- 部(36650)
- 创(35212)
- 发(34271)
- 创新(32724)
- 课题(32550)
- 教育部(32315)
- 国家社会(32234)
- 科研(31660)
共检索到326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昌
自由贸易使得双方达到均衡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因而也就达到了均衡的货币购买力。本文研究发现,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两国相对的劳动力供给、两国临界商品生产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两国相对的货币供给数量以及两国相对的货币周转速度。同时,得出汇率仅取决于两国临界商品价格水平之比的结论,这与Cassel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差异。本文提出解决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使临界商品向着中国具有更小比较优势的商品移动。
关键词:
购买力 平价 李嘉图 临界商品 汇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东 郑中华
购买力平价理论(PPP)是不同国家之间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巴萨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系统论述了真实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产生系统性偏差的原因。本文借鉴巴拉萨—萨缪尔森关于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在"巴萨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提出并推导了一国区域间购买力平价的修正模型,最后通过修正后的模型分析了导致一国内区域间货币实际购买力差异的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家杰
本文比较购买力平价和均衡汇率两个概念的差别,强调用购买力平价衡量均衡汇率必须以内外均衡为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内外均衡条件下的购买力平价模型来探求均衡汇率。这种均衡汇率新思想的核心结论是均衡汇率取决于不变因素、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即劳动生产率),其中供给因素最为活跃。该均衡汇率思想被应用于人民币汇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978~1993年一直处于高估状态,而1994年以后则一直处于低估状态,但2007年以来低估程度明显缩小。
关键词:
内外均衡 购买力平价 均衡汇率 人民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信如
文章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长期互动关系。结论显示,人民币汇率取决于购买力平价,也反过来影响购买力平价,汇率变动对价格来说具有显著的渠道效应。因此,购买力平价可以作为确定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一种参照,但在确定人民币汇率调整路径时,应该考虑汇率对国际相对价格、尤其是本国价格的潜在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王春峰 李光泉
在国际金融研究领域中,汇率风险的防范一直是个极为重要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汇率作为外汇的价格,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作为两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客观上使一国货币的价值通过另一国货币表现出来,而在一国范围内货币是没有价格的。其次作为一种价格指标,它对经济活动中的其它价格变量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它可以使国内价格与国外价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文朗
在西方汇率理论体系中,购买力平价(PPP)理论无疑是颗璀璨的明珠。自20年代产生以来就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该理论的不足之处亦不言自明,本文试图通过扩展的PPP理论,并将它与货币供给理论相结合,从更深的层面,更多的方面来探讨汇率的形成与决定,使理论在解释与指导实践时更合理、更科学。 一、传统理论:物价是决定汇率的唯一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青
本文基于ST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进行了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LSTAR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并展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向均衡水平调整的非对称性变动过程,人民币实际汇率在非对称的两个区制之间进行着快速的调整和转换,在低区制阶段比在高区制阶段更持久。通过参数置信区间的估计,进一步验证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非线性调整的存在。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购买力平价关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惠晓峰 于立勇 姜明辉 胡运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艳 姚双花
利用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法,按照《中国统计年鉴》中计算消费价格指数时对商品和劳务的分类,选取了75种代表性商品,并查找了这些商品在我国31个省份2002—2010年的价格。以北京为基准地区,计算得出各地区的人民币购买力指数,用以修正各地区的区际收入,剔除价格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实际区际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剔除价格影响后,我国实际区际收入的差距比按照统计年鉴所计算出来的差距要小。与此同时,到2010年为止,修正前后的区际收入差距逐年扩大的趋势依然存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松明 宛圆渊
本文通过对传统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多国模型的扩展 ,建立起一个 n+ 1国的购买力平价模型 ,从理论上解决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一国货币汇率的长期均衡值决定。并运用这个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以检验人民币的汇率是否偏离长期均衡值。我们的结论是 :目前人民币的长期均衡汇率值存在低估 ,随着人民币资本帐户的可自由兑换的进程加快 ,人民币汇率将会出现升值的压力。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均衡汇率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青 宋福铁
本文通过回顾汇率形成机制的有关文献、分析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引入可支配收入因素,建立了一个新的汇率决定理论———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理论。首先,本文的切入点新颖,为了排除各种干扰因素,通过把我国的各地区假想成小国家的角度来考察新理论的正确性。国内数据的实证结果证实,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模型效果明显好于购买力平价模型。然后,将该模型运用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结果发现,现阶段人民币币值确被低估了7%~8%,但低估的幅度并不像欧、美等国所声称的那样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对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CP),中国曾在2005年的调查中提供了11个城市的数据,用以估计中国当时的购买力。2010年,国务院批准中国首次全面参加新一轮ICP活动(即此次2011年的测量),在全国开展调查。当年10月还成立了中国国际比较项目部际协调小组,由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忠文 洪涓
本文通过对依据购买力平价方法对各国及世界经济增长评价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指出了IMF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中国GN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及排序的不准确性。提出中国要加强购买力平价测算的研究工作,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中国自己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公式和模型,以对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P进行准确测算,促进我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军
作为国际金融核心的汇率决定理论,始终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意义在于它能揭示决定和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从而为一国的货币当局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众多的汇率决定理论当中,影响最大的应用最广的是购买力平价学说。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人们也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文献非常多,其结论可概括如下:短期内,购买力平价是不成立的。这是因为汇率是一种资产价格,它能很快地反映新的信息,而商品的价格具有粘性,它的调节则相对较慢,所以购买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