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0)
2023(7539)
2022(6553)
2021(6178)
2020(5241)
2019(12150)
2018(11825)
2017(22874)
2016(11865)
2015(12963)
2014(12469)
2013(11917)
2012(10508)
2011(9080)
2010(8486)
2009(7164)
2008(6322)
2007(4804)
2006(3611)
2005(2673)
作者
(28959)
(24474)
(24203)
(23200)
(15588)
(11490)
(11071)
(9534)
(9460)
(8342)
(8285)
(8158)
(7620)
(7475)
(7357)
(7251)
(7193)
(7176)
(7078)
(6945)
(5813)
(5668)
(5656)
(5628)
(5517)
(5501)
(5239)
(4959)
(4810)
(4800)
学科
(47982)
经济(47933)
管理(34239)
(32140)
方法(27856)
(27216)
企业(27216)
数学(25661)
数学方法(25312)
(13094)
(10925)
中国(10518)
业经(9660)
(8835)
财务(8803)
财务管理(8786)
企业财务(8403)
(7890)
贸易(7888)
地方(7730)
(7718)
技术(7478)
(7136)
农业(7128)
环境(6634)
(6513)
(6345)
理论(6204)
(6027)
(5817)
机构
大学(150610)
学院(149853)
管理(65275)
(64350)
经济(63391)
理学(58391)
理学院(57853)
管理学(56823)
管理学院(56537)
研究(43086)
中国(32162)
(28711)
(28049)
科学(25383)
财经(23857)
中心(22281)
(22184)
业大(22008)
经济学(20671)
(20416)
(19337)
经济学院(18972)
财经大学(18445)
(18411)
经济管理(17579)
商学(17511)
(17426)
商学院(17343)
研究所(17218)
师范(17202)
基金
项目(116844)
科学(94559)
基金(88689)
研究(84636)
(77070)
国家(76507)
科学基金(67980)
社会(56370)
社会科(53773)
社会科学(53762)
基金项目(47506)
自然(44646)
(44571)
自然科(43723)
自然科学(43711)
自然科学基金(42915)
教育(39461)
(37832)
资助(35573)
编号(33284)
(26673)
重点(26018)
(25319)
国家社会(24630)
成果(24572)
(24341)
创新(23698)
教育部(23678)
科研(23398)
人文(23229)
期刊
(55397)
经济(55397)
研究(36640)
管理(22824)
(22275)
学报(21205)
中国(20775)
科学(19924)
大学(17281)
学学(16484)
(16179)
技术(14583)
农业(11331)
财经(11268)
教育(11187)
(10435)
金融(10435)
(9654)
经济研究(9617)
业经(9235)
统计(8242)
理论(7925)
问题(7682)
(7389)
财会(7355)
实践(7324)
(7324)
技术经济(7274)
图书(6977)
科技(6750)
共检索到193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闫灿  邢艳秋  高金萍  辛颖  田昕  
为降低小光斑机载激光雷达因光斑直径太小而导致的脉冲首次回波无法代表冠层高度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小光斑机载激光雷达波形数据在森林结构参数估测中的应用潜能。以内蒙古依根地区为研究区,以机载激光雷达波形数据为基础数据,在波形数据高斯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光斑波形形成伪大光斑波形数据的方法。通过计算样地内各高斯分量脉冲能量占总脉冲能量的比例,将其视为各高斯分量特征参数对应权数,分别求特征参数振幅、位置和半波宽的加权平均数,即为样地伪大光斑波形数据对应高斯函数的特征值。基于小光斑波形数据和伪大光斑波形数据提取特征参数,分别结合野外样方实测平均树高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光斑波形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47,总体平均精度P为78.19%,伪大光斑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61,估测林分平均高总体平均精度P为90.65%。结果表明,伪大光斑模型反演精度高于小光斑波形反演模型,降低了小光斑LiDAR因光斑直径过小带来的影响,挖掘了小光斑机载LiDAR波形数据的应用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林  佘光辉  
【目的】研究通过集成波形信号处理、空间解析和重构建模以及综合波形信息提取方法,探索基于小光斑全波形LIDAR特征变量高精度反演林分特征的新方法。【方法】以江苏南部丘陵地区的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预处理和分析小光斑全波形LIDAR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基于体元空间框架分解和提取波形的振幅能量信息,并构建伪垂直波形模型;然后,从中提取空间位置信息(即点云)及几何辐射变量,计算Li DAR点云和波形特征变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特征变量;最后,结合地面实测林分特征参数构建反演模型并验证精度。【结果】1)各Li DAR特征变量对Lorey’s树高的敏感性最高,对蓄积量和地上生物量次之,对胸高断面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凤云  陈尔学  刘清旺  庞勇  李世明  赵峰  
本文基于低密度的机载激光雷达(L iDAR)数据生成林区树冠高度模型(CHM),结合高分辨率CCD数码相机影像勾绘林分多边形,由改进的树冠识别算法提取林分平均树高。结果表明:全部有效数据林分总体精度达74.86%,刺槐精度达75.62%,油松精度达74.74%,结果受点云密度影响,使得阔叶树种的精度稍高于针叶树种,因此,低密度激光雷达数据结合高分辨率CCD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林分平均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邢艳秋  张锦绣  陈世培  高立  关雷  郭慧宇  
提出一种将资源三号(ZY-3)立体影像的空间连续测量特性与LiDAR数据的高精度定位测高优势相结合的林分平均树高估测方法。首先从LiDAR离散点云提取地面点并内插生成分辨率为1m的林区DEM,同时根据点云强度提取与DEM同源且分辨率为1m的正射影像,分别作为ZY-3数据定向处理的高程控制基准和平面控制基准。通过ZY-3多类像对组合提取研究区DSM,其中三视DSM较二视DSM高程精度最佳。基于三视DSM,林区DEM,ZY-3多光谱数据提取的植被指数和野外实测树高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及高程误差修正方法分别建立了四个树高估测模型,实验表明,经高程误差修正后的改进树高估测模型精度最高,模型Adj R~2=0.913,其精度达到93.29%,是最佳树高估测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林  代劲松  徐建新  许子乾  佘光辉  
借助机载小光斑LiDAR点云和地面调查的73个样地数据,以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回归法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分别优化筛选LiDAR提取变量;在此基础上,拟合最优模型估算各森林参数并评价精度;最后基于最优模型进行蓄积量的升尺度制图。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的最优LiDAR提取变量为平均高度(hmean)、60%冠层返回密度变量(d6)和高度变异系数(hcv),且这3个变量在逐步回归法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中多被选中;逐步回归法拟合模型效果最好(R2为0.39~0.84),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R2为0.32~0.77)和主成分分析法(R2为0.26~0.74)次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婷  苏伟  王成  刘睿  李治  姜方方  
以机载LiDAR离散点云数据为数据源,基于植被冠层孔隙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提出一种反演大田玉米叶面积指数的方法。对反演LAi和实测LA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xeLsson改进的不规则三角格网加密方法可以将地面点和非地面点分开,结合高分辨率影像能够提取出玉米冠层点云;基于孔隙率反演LAi,尼尔逊参数的选择对结果影响很大,利用扫描天顶角模拟尼尔逊参数,LAi反演结果接近于真实情况。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能精确地反演大田玉米LAi,该研究方法适用于中等高度的农作物,可以扩展到甜菜、甘蔗等其他中等高度农作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俊鹏  赵磊  陈尔学  万祥星  徐昆鹏  
【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已具备林下地形,可协同利用少量实测样地数据、抽样式采集的机载激光雷达(LiDAR)条带数据和区域全覆盖的资源三(ZY3)立体像对数据有效估测区域森林平均高的方法,为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效率和精度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广西高峰林场2个分场为研究区,2018年获取覆盖整个研究区的机载LiDAR、ZY3立体像对和少量实测样地数据。将LiDAR数据提取的DEM作为历史已存在的林下地形,从全覆盖的LiDAR数据中抽取12条飞行条带的LiDAR数据"模拟"抽样式采集的LiDAR数据,形成"林下地形+LiDAR抽样+ZY3立体像对+样地"数据集;以样地和LiDAR数据提取出LiDAR抽样数据对应的森林平均高为模型建立的参考数据(因变量Y),以ZY3立体像对提取的数字表面模型(DSM)减去数字高程模型(DEM)得到的CHM_(ZY3)为自变量(X),采用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k-邻近(KNN)模型和回归克里格(RK)模型估测森林平均高,并对其估测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OLS和KNN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88和1.96 m,估测精变(EA)分别为87.18%和86.64%;RK模型估测精度相对较高,RK_(OLS)模型的RMSE=1.84 m,EA=87.42%;RK_(KNN)模型的RMSE=1.86 m,EA=87.32%。【结论】本研究中2类4种模型均可有效估测森林平均高,回归克里格模型(RK_(OLS)、RK_(KNN))优于非空间模型(OLS、KNN),RK_(OLS)模型估测精度最高;在林下地形已知时,协同利用少量实测样地数据、抽样式采集的机载LiDAR条带数据和区域全覆盖的ZY3立体像对数据能够实现区域森林平均高的高效、高精度估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美爽  邢艳秋  吴红波  尤号田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经营区域为例,基于星载激光雷达ICESat-GLAS回波参数,构建了平均树高回归模型,预估精度为84.05%;利用反距离加权法,对ICESat-GLAS光斑平均树高估测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初始CHM(Canopy Height Model),实现了平均树高空间连续分布制图;再利用坡度校正和3×3移动窗口差分滤波平滑初始CHM,得到研究区平均树高修正CHM,预估精度达到91.52%。研究结果表明,坡度校正和移动窗口差分滤波方法能有效削弱坡度影响,剔除异常点,提高平均树高估测精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杰  邢艳秋  尤号田  田昕  安立华  姚松涛  
森林叶面积指数(Lai)作为森林的重要结构参数,对于研究森林物质能量交换相关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森林Lai的反演精度,本研究充分利用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多回波类型之间所含信息的差异,通过对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预处理后,基于点云数据的多回波类型,共提取了6个激光穿透指数(Lpi),分别与野外样方实测Lai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用于估测森林Lai。结果发现:单变量估测模型中,基于首次回波强度Lpi(i LPIfirst)模型最好(R2=0.836,Mad=0.091)。多变量模型中,基于首次回波强度Lpi(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耿林  李明泽  范文义  王斌  
【目的】基于机载激光雷达(LiDAR)数据提取单木树冠三维结构参数(树冠顶点位置、树高、冠幅和冠长),并在此基础上对林分有效冠进行提取,为进一步研究林分尺度上的有效冠结构及其动态提供依据,以更好掌握并改进林业经营措施。【方法】采用一定规则下的局部最大值窗口搜索树冠顶点,进行单木树冠顶点探测和单木树高提取;以树冠顶点为标记,利用标记控制分水岭分割算法提取单木冠幅;采用垂直方向点云高程检测方法获取枝下高位置,提取冠长;在标记控制分水岭分割出的树冠边界,提取树冠接触高,取平均值作为该样地的林分有效冠高。【结果】树冠分割正确率为88.5%;结合样地实测参数对提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树高R~2=0.886 2,冠幅R~2=0.786 4,冠长R~2=0.800 0,树高、冠幅和冠长精度分别为90.34%、86.80%和89.90%;同一林分内单木接触高相对比较稳定,对提取的林分有效冠高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差异。【结论】基于机载LiDAR数据,采用可变大小的动态窗口搜索局部最大值点,能提高单木结构参数的提取精度;利用树冠顶点标记控制分水岭算法,将高空间分辨率航片作为辅助数据,可完成较高精度的单木冠幅提取;垂直方向点云高程检测方法可提取单木冠长;LiDAR点云数据可对林分有效冠进行提取,在同一林分中,不同样本数量对接触高提取的变异性影响不大,有效冠高大致相同。机载LiDAR数据具有良好的单木树冠三维结构参数提取能力,能够满足现代林业调查对单木结构参数提取的需要,实现对林分有效冠的提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垚  张志玉  倪文俭  刘见礼  张大凤  
激光雷达(Li DAR)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的缺点,成为了获取DEM的新型手段。针对不同地形林区,选择合理的点云滤波算法,是提取林下地形的关键步骤。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了3块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分别为平缓山地林区、陡峭山地林区和复杂地区。以1∶10 000地形图矢量化生成的高精度DEM为参考,评价了迭代线性最小二乘法、基于坡度法、不规则三角网法(TIN)点云滤波算法在3种地形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算法有不同的适应区域。3种方法在平缓山地林区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决定系数(R2)均达到了0.9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菲菲  刘经南  张小红  阮志敏  
机载LiDAR是一种能够直接、快速获取被测目标三维空间信息的主动式遥感技术,被广泛用于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但是在植被比较密集、地势比较陡峭的森林地区,能够穿透植被到达地表的激光脚点数量较开阔区域少,对于提取精确的DTM有一定难度。该文提出一种继承式多分辨率体素滤波算法,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获取森林地区的DTM。该方法将激光点云数据划分为不同分辨率等级的体素,以体素为单位通过与邻域体素的高程加权均值比较,剔除植被点,保留地面点,从而获取森林地区的DTM。实验证明该滤波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森林地区的DTM。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卢昊  
随着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技术在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LiDAR数据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的3D测量、空间建模和参数反演。森林由于其地物垂直结构复杂,林木属性多变,是高分辨率遥感技术面临的一大难点。虽然林业上已使用LiDAR数据进行林区地形建模、森林树种分类、植被参数提取等研究,全波形LiDAR数据分类的基础工作仍存在若干系统性的技术问题:新型LiDAR系统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但也引入新的数据处理模型问题;LiDAR系统光谱波段单一,目标刻画仍主要局限于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艳豹  唐守正  郎璞梅  高瑞馨  
选取包含明显空地的林地作为建模样地,通过对其激光点云单次和多次回波数据的三维空间坐标分布、反射强度分布和垂直分布3方面特征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基于判别分析的林地DEM提取方法。取林木郁闭并实测了大量(1472个)地面控制点的验证样地加以检验。结果表明:对山区林地林木复杂环境的DEM提取采用判别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其精度达到高差总平均值0.24m,方差0.05,高差处于-0.5~0.5m之间的数据占总量的93.85%;与直接的网格窗口划分DEM滤波模拟对照比较,其结果较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新闯  吴金汝  陆凤连  焦海明  张合兵  
【目的】比较基于不同窗函数的GLAS数据去噪算法和多种森林冠顶高反演模型的精度,优选波形去噪算法并确立对森林冠顶高估算精度较高的反演模型,为森林生物量估测等研究奠定数据基础。【方法】首先基于布莱克曼窗函数和高斯窗函数对GLAS数据进行去噪处理,采用RMSE和SNR定量比较2种波形去噪方法的去噪效果;然后对去噪效果最好的窗函数去噪后的波形提取波形参数,并分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不分林型4种情况,采用线性回归方法,以波形长度为参数建立波形参数模型,以波形长度、地形指数为参数建立地形因子模型,在地形因子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