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6)
- 2023(9538)
- 2022(8274)
- 2021(7774)
- 2020(6930)
- 2019(16103)
- 2018(16102)
- 2017(31337)
- 2016(16889)
- 2015(19254)
- 2014(19263)
- 2013(18924)
- 2012(17311)
- 2011(15393)
- 2010(15049)
- 2009(13831)
- 2008(13779)
- 2007(12131)
- 2006(9909)
- 2005(8535)
- 学科
- 济(70969)
- 经济(70896)
- 管理(47812)
- 业(46340)
- 方法(39300)
- 企(38071)
- 企业(38071)
- 数学(35460)
- 数学方法(34961)
- 财(18961)
- 农(17704)
- 中国(15677)
- 业经(14038)
- 学(13956)
- 贸(13277)
- 贸易(13276)
- 易(12924)
- 务(12484)
- 财务(12439)
- 财务管理(12408)
- 地方(12332)
- 企业财务(11759)
- 农业(11711)
- 制(11138)
- 和(10653)
- 理论(10263)
- 技术(10196)
- 环境(9765)
- 银(9617)
- 银行(9589)
- 机构
- 大学(240966)
- 学院(239589)
- 济(98162)
- 管理(96801)
- 经济(96266)
- 理学(84844)
- 理学院(83983)
- 管理学(82384)
- 管理学院(81939)
- 研究(74017)
- 中国(55138)
- 京(49039)
- 科学(46755)
- 财(43716)
- 农(40144)
- 业大(37650)
- 所(36546)
- 中心(36508)
- 财经(36057)
- 江(34061)
- 研究所(33600)
- 经(32768)
- 农业(31938)
- 经济学(30583)
- 北京(30001)
- 范(29621)
- 师范(29272)
- 经济学院(27956)
- 州(27141)
- 财经大学(26974)
- 基金
- 项目(168267)
- 科学(132467)
- 基金(123334)
- 研究(119767)
- 家(107618)
- 国家(106790)
- 科学基金(92280)
- 社会(75714)
- 社会科(71928)
- 社会科学(71907)
- 省(65806)
- 基金项目(65548)
- 自然(61435)
- 自然科(60061)
- 自然科学(60043)
- 自然科学基金(58927)
- 教育(56103)
- 划(55675)
- 资助(51389)
- 编号(48747)
- 成果(38457)
- 重点(37713)
- 部(37650)
- 发(35232)
- 创(35107)
- 科研(33467)
- 创新(32867)
- 教育部(32360)
- 课题(32149)
- 大学(31859)
共检索到327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垚 张志玉 倪文俭 刘见礼 张大凤
激光雷达(Li DAR)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的缺点,成为了获取DEM的新型手段。针对不同地形林区,选择合理的点云滤波算法,是提取林下地形的关键步骤。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了3块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分别为平缓山地林区、陡峭山地林区和复杂地区。以1∶10 000地形图矢量化生成的高精度DEM为参考,评价了迭代线性最小二乘法、基于坡度法、不规则三角网法(TIN)点云滤波算法在3种地形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算法有不同的适应区域。3种方法在平缓山地林区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决定系数(R2)均达到了0.9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艳豹 唐守正 郎璞梅 高瑞馨
选取包含明显空地的林地作为建模样地,通过对其激光点云单次和多次回波数据的三维空间坐标分布、反射强度分布和垂直分布3方面特征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基于判别分析的林地DEM提取方法。取林木郁闭并实测了大量(1472个)地面控制点的验证样地加以检验。结果表明:对山区林地林木复杂环境的DEM提取采用判别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其精度达到高差总平均值0.24m,方差0.05,高差处于-0.5~0.5m之间的数据占总量的93.85%;与直接的网格窗口划分DEM滤波模拟对照比较,其结果较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凤云 陈尔学 刘清旺 庞勇 李世明 赵峰
本文基于低密度的机载激光雷达(L iDAR)数据生成林区树冠高度模型(CHM),结合高分辨率CCD数码相机影像勾绘林分多边形,由改进的树冠识别算法提取林分平均树高。结果表明:全部有效数据林分总体精度达74.86%,刺槐精度达75.62%,油松精度达74.74%,结果受点云密度影响,使得阔叶树种的精度稍高于针叶树种,因此,低密度激光雷达数据结合高分辨率CCD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林分平均高。
关键词:
低密度 LiDAR CCD 林分平均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菲菲 刘经南 张小红 阮志敏
机载LiDAR是一种能够直接、快速获取被测目标三维空间信息的主动式遥感技术,被广泛用于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但是在植被比较密集、地势比较陡峭的森林地区,能够穿透植被到达地表的激光脚点数量较开阔区域少,对于提取精确的DTM有一定难度。该文提出一种继承式多分辨率体素滤波算法,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获取森林地区的DTM。该方法将激光点云数据划分为不同分辨率等级的体素,以体素为单位通过与邻域体素的高程加权均值比较,剔除植被点,保留地面点,从而获取森林地区的DTM。实验证明该滤波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森林地区的DT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耿林 李明泽 范文义 王斌
【目的】基于机载激光雷达(LiDAR)数据提取单木树冠三维结构参数(树冠顶点位置、树高、冠幅和冠长),并在此基础上对林分有效冠进行提取,为进一步研究林分尺度上的有效冠结构及其动态提供依据,以更好掌握并改进林业经营措施。【方法】采用一定规则下的局部最大值窗口搜索树冠顶点,进行单木树冠顶点探测和单木树高提取;以树冠顶点为标记,利用标记控制分水岭分割算法提取单木冠幅;采用垂直方向点云高程检测方法获取枝下高位置,提取冠长;在标记控制分水岭分割出的树冠边界,提取树冠接触高,取平均值作为该样地的林分有效冠高。【结果】树冠分割正确率为88.5%;结合样地实测参数对提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树高R~2=0.886 2,冠幅R~2=0.786 4,冠长R~2=0.800 0,树高、冠幅和冠长精度分别为90.34%、86.80%和89.90%;同一林分内单木接触高相对比较稳定,对提取的林分有效冠高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差异。【结论】基于机载LiDAR数据,采用可变大小的动态窗口搜索局部最大值点,能提高单木结构参数的提取精度;利用树冠顶点标记控制分水岭算法,将高空间分辨率航片作为辅助数据,可完成较高精度的单木冠幅提取;垂直方向点云高程检测方法可提取单木冠长;LiDAR点云数据可对林分有效冠进行提取,在同一林分中,不同样本数量对接触高提取的变异性影响不大,有效冠高大致相同。机载LiDAR数据具有良好的单木树冠三维结构参数提取能力,能够满足现代林业调查对单木结构参数提取的需要,实现对林分有效冠的提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婷 苏伟 王成 刘睿 李治 姜方方
以机载LiDAR离散点云数据为数据源,基于植被冠层孔隙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提出一种反演大田玉米叶面积指数的方法。对反演LAi和实测LA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xeLsson改进的不规则三角格网加密方法可以将地面点和非地面点分开,结合高分辨率影像能够提取出玉米冠层点云;基于孔隙率反演LAi,尼尔逊参数的选择对结果影响很大,利用扫描天顶角模拟尼尔逊参数,LAi反演结果接近于真实情况。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能精确地反演大田玉米LAi,该研究方法适用于中等高度的农作物,可以扩展到甜菜、甘蔗等其他中等高度农作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林 代劲松 徐建新 许子乾 佘光辉
借助机载小光斑LiDAR点云和地面调查的73个样地数据,以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回归法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分别优化筛选LiDAR提取变量;在此基础上,拟合最优模型估算各森林参数并评价精度;最后基于最优模型进行蓄积量的升尺度制图。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的最优LiDAR提取变量为平均高度(hmean)、60%冠层返回密度变量(d6)和高度变异系数(hcv),且这3个变量在逐步回归法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中多被选中;逐步回归法拟合模型效果最好(R2为0.39~0.84),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R2为0.32~0.77)和主成分分析法(R2为0.26~0.74)次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闫灿 邢艳秋 高金萍 辛颖 田昕
为降低小光斑机载激光雷达因光斑直径太小而导致的脉冲首次回波无法代表冠层高度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小光斑机载激光雷达波形数据在森林结构参数估测中的应用潜能。以内蒙古依根地区为研究区,以机载激光雷达波形数据为基础数据,在波形数据高斯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光斑波形形成伪大光斑波形数据的方法。通过计算样地内各高斯分量脉冲能量占总脉冲能量的比例,将其视为各高斯分量特征参数对应权数,分别求特征参数振幅、位置和半波宽的加权平均数,即为样地伪大光斑波形数据对应高斯函数的特征值。基于小光斑波形数据和伪大光斑波形数据提取特征参数,分别结合野外样方实测平均树高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光斑波形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47,总体平均精度P为78.19%,伪大光斑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61,估测林分平均高总体平均精度P为90.65%。结果表明,伪大光斑模型反演精度高于小光斑波形反演模型,降低了小光斑LiDAR因光斑直径过小带来的影响,挖掘了小光斑机载LiDAR波形数据的应用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甘平 董燕生 孙林 杨贵军 李振海 杨凡 王立志 王建雯
【目的】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遥感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推动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笔者欲通过分析涝灾研究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反演的玉米冠层高度,快速准确实现玉米涝灾受灾范围监测和灾情评估,为防灾减灾、高产稳产、农业保险理赔等提供依据。拓展无人机载LiDAR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价值,为农业等相关部门快速有效掌握农情信息提供保障。【方法】2016年7月19—20日,以因大暴雨导致涝灾的北京市昌平区一块玉米大田作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平台获取研究区激光雷达数据。通过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铭 张晓丽 霍朗宁 高凌寒
【目的】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能准确获取地物点三维坐标的特点,本文对森林区域LiDAR数据进行滤波分析,旨在提高点云滤波精度。【方法】基于改进的八叉树模型,将复杂地形分解为大量山坡地形,通过改变节点尺寸,既保留了点云的原始信息,又增强了点云数据分割的准确性。针对森林区域地形起伏不定的实际情况,在滤波算法中引入坡度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山坡低矮植被易被错分为地面点的情况。【结果】对于3组不同地形下的点云数据,滤波总错误率分别为4.57%、4.75%和5.83%。这一结果对森林区域不同地形下的点云滤波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结论】本文提出的改进八叉树滤波算法可以充分利用数据结构特征实现快速、高精度的滤波,从而节约时间成本和运行成本,也为后续森林参数的提取奠定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梅洪常 刘畅
本文在罗杰姆·麦卡锡的"4P"营销组合理论基础上构建评价电商营销整体水平的指标体系,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各一、二级指标权重,然后再采用关联分析中的Apriori算法求解电商营销指标组合的频繁项集,最后结合两个方法的结果来进行营销组合的优选。本文应用这一方法选取小米8手机与华为荣耀10手机的营销评价信息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对两家企业的营销组合分别进行优劣排序,然后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优选后的两种手机在性价比、到货期和促销活动次数上各自具有不同的相对组合优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睿 赵陵
本文针对风险方差度量方法投资收益正态分布假设的缺陷,引入了考察投资绩效对资产组合影响的VaR方法,在探讨VaR定义以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求解了VaR约束下的资产组合问题。在VaR框架下,建立了形同于Sharpe指数的单位风险超额收益指数,并提出了类似于均值—方差分析中存在无风险资产的两基金分离定理,从而弥补了方差度量方法的不足,提高了资产配置模型的应用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林 佘光辉
【目的】研究通过集成波形信号处理、空间解析和重构建模以及综合波形信息提取方法,探索基于小光斑全波形LIDAR特征变量高精度反演林分特征的新方法。【方法】以江苏南部丘陵地区的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预处理和分析小光斑全波形LIDAR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基于体元空间框架分解和提取波形的振幅能量信息,并构建伪垂直波形模型;然后,从中提取空间位置信息(即点云)及几何辐射变量,计算Li DAR点云和波形特征变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特征变量;最后,结合地面实测林分特征参数构建反演模型并验证精度。【结果】1)各Li DAR特征变量对Lorey’s树高的敏感性最高,对蓄积量和地上生物量次之,对胸高断面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思宇 刘宪钊 王懿祥 梁丹
【目的】高郁闭度华北落叶松林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木树冠交叉重叠,传统的基于高分辨影像的单木识别方法识别精度不高。利用机载LiDAR三维点云数据可提高高郁闭度华北落叶松林的单木识别精度。【方法】在点云数据预处理基础上,提出基于点云空间特征的高斯核函数改进的均值漂移单木位置识别方法 (MSP),比较并分析MSP法与基于点云空间特征的区域生长点云分割方法 (RGP)、基于冠层高度模型的局部最大值单木位置识别方法 (LMC)和基于冠层模型的多尺度分割单木位置识别方法 (MSC)的单木识别效果。【结果】4种方法单木位置识别精度从大到小依次为MSP(89.30%)、LMC (85.60%)、RGP (77.50%)和MSC (70.00%),MSP的漏分误差和错分误差最小,分别为8.7%和8.0%,平均单木冠幅提取精度为90.18%。【结论】提出的MSP法对高郁闭度华北落叶松林单木位置识别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利用机载LiDAR可为提取华北落叶松林森林结构参数提供新的途径。图3表3参2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