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5)
- 2023(12317)
- 2022(10518)
- 2021(9993)
- 2020(8502)
- 2019(19488)
- 2018(19557)
- 2017(36854)
- 2016(20351)
- 2015(23310)
- 2014(22957)
- 2013(21999)
- 2012(20127)
- 2011(17958)
- 2010(17790)
- 2009(16000)
- 2008(15360)
- 2007(13510)
- 2006(11450)
- 2005(9792)
- 学科
- 济(73878)
- 经济(73788)
- 管理(55505)
- 业(51228)
- 企(42903)
- 企业(42903)
- 方法(37896)
- 数学(33676)
- 数学方法(32966)
- 农(20105)
- 中国(19613)
- 财(19264)
- 学(17804)
- 业经(15622)
- 理论(15070)
- 制(14645)
- 地方(13354)
- 农业(12819)
- 贸(12712)
- 贸易(12706)
- 易(12366)
- 务(12057)
- 技术(12048)
- 财务(11990)
- 财务管理(11956)
- 和(11734)
- 企业财务(11306)
- 体(11258)
- 银(11234)
- 银行(11178)
- 机构
- 学院(277291)
- 大学(276352)
- 管理(104679)
- 济(103567)
- 经济(101260)
- 研究(94514)
- 理学(90863)
- 理学院(89814)
- 管理学(87553)
- 管理学院(87073)
- 中国(68909)
- 科学(62788)
- 京(59101)
- 农(55263)
- 所(48929)
- 业大(47786)
- 财(46701)
- 研究所(45170)
- 中心(44261)
- 农业(44127)
- 江(41942)
- 财经(37390)
- 北京(36345)
- 范(36104)
- 师范(35515)
- 院(35066)
- 技术(34915)
- 经(34171)
- 州(32749)
- 经济学(31006)
- 基金
- 项目(198674)
- 科学(154703)
- 基金(142034)
- 研究(139508)
- 家(127640)
- 国家(126619)
- 科学基金(107075)
- 社会(84507)
- 省(79928)
- 社会科(79888)
- 社会科学(79865)
- 基金项目(74175)
- 自然(73214)
- 自然科(71579)
- 自然科学(71553)
- 自然科学基金(70217)
- 划(68352)
- 教育(67165)
- 资助(59720)
- 编号(56574)
- 重点(45802)
- 成果(45278)
- 部(43077)
- 发(42312)
- 创(42165)
- 课题(40643)
- 计划(39536)
- 创新(39389)
- 科研(39111)
- 大学(36708)
- 期刊
- 济(106716)
- 经济(106716)
- 研究(73472)
- 中国(57505)
- 学报(52932)
- 农(49456)
- 科学(44948)
- 管理(39752)
- 大学(39417)
- 学学(37399)
- 教育(36993)
- 财(36787)
- 农业(33927)
- 技术(27819)
- 融(20963)
- 金融(20963)
- 业(18694)
- 业经(18262)
- 财经(18018)
- 经济研究(17546)
- 经(15542)
- 版(15037)
- 业大(14979)
- 统计(14269)
- 科技(14001)
- 问题(13686)
- 图书(12944)
- 技术经济(12843)
- 策(12733)
- 农业大学(12614)
共检索到399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 杨文 孟孜 查成万 吴望军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断奶重、屠宰前活体重、背膘厚等性状因素对猪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 IMF)含量的影响,确定影响猪IMF含量的关键性状因素。[方法]以805头皮特兰×[杜洛克×(长白×大白)]四元商品猪群为试验对象,记录了性别,测定了初生重、断奶重、屠宰前活体重,以及IMF含量等14个性状;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从14个性状中初步筛选出影响IMF含量的性状因素;然后通过随机森林模型评估各性状因素对IMF含量影响的重要性,进一步通过LASSO回归和逐步回归筛选出影响IMF含量的关键性状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GLM)分析关键性状因素不同水平对IMF含量的影响。[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F含量与断奶重(r = 0.13,P < 0.001)和屠宰前活体重(r = 0.22,P < 0.001)呈显著相关;与不同位置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 < 0.001),相关系数范围在0.21~0.26之间。另外,IMF含量与肉色红度值a*、黄度值b*、色调角H0和色度C*值也呈显著相关(P < 0.05),相关系数范围在0.08~0.13之间。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胸腰结合处背膘厚对IMF含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屠宰前活体重。LASSO回归和逐步回归分别筛选出9个、5个显著影响IMF含量的性状因素,其中性别、断奶重、屠宰前活体重、胸腰椎结合处背膘厚四个活体可测性状为两种方法共筛选出的关键性状因素。GLM分析结果显示,四个活体可测性状对IMF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阉公猪平均IMF含量(2.52%)显著高于母猪(2.41%)(P < 0.05);断奶重小于5 kg组平均IMF含量(2.24%)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 < 0.05);屠宰前活体重小于85 kg组的平均IMF含量(2.27%)显著低于115 kg以上组(2.67%)(P < 0.05),当屠宰前活体重大于100 kg后,各水平组之间平均IMF含量差异不显著(P > 0.05)。另外,胸腰椎结合处背膘厚大于26 mm组的平均IMF含量(2.73%)显著高于其它背膘厚组(P < 0.05),而5~12 mm与12~19 mm背膘厚组的平均IMF含量差异不显著(P > 0.05)。[结论]本研究通过机器学习确定了性别、断奶重、屠宰前活体重和胸腰椎结合处背膘厚四个与IMF含量显著相关的活体可测定的性状,并发现平均IMF含量随着屠宰前活体重和胸腰椎结合处背膘厚的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本研究结果为育种实践中IMF含量间接选育性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构建猪活体IMF含量预测模型提供了可用的参数变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志强 王晨阳 寇忠云 蔡瑞 杨公社 庞卫军
【目的】通过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在活体评估种公猪胴体与肉质性状中的准确性,实现对表型组进行智能测定,为种猪的选育和精细化饲养管理提供技术参数。【方法】选择体重相近((42.02±1.05)kg)、健康状况良好的杜洛克公猪40头,饥饿处理24 h后,采取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剂,实行全身性麻醉。将猪只按照头前尾后俯卧姿势置于CT扫描床上,通过16排螺旋CT平扫获取原始图像序列。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图像薄层重建与去噪、图像多平面重建和图像分割,进而对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B超活体测定和屠宰测定评估了种公猪的胴体组成、背膘厚、眼肌深度、眼肌面积、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等胴体性状;以屠宰测定瘦肉率为因变量,CT活体测定背膘厚、眼肌深度、眼肌面积、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为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构建种猪胴体瘦肉率的预测模型;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背最长肌、臀中肌和半膜肌样品中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并与CT活体评估对应部位肌内脂肪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对CT活体评估与屠宰测定瘦肉率、脂肪率、骨率、皮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均达到0.85以上,呈强相关(P0.05);在胸腰椎结合处(P2点)测量背膘厚时,B超活体测定与屠宰测定差异显著(P0.05)。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预测种公猪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模型,其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1472、0.983。进一步通过CT评估肌内脂肪含量,CT活体评估和屠宰测定背最长肌、臀中肌、半膜肌肌内脂肪含量呈强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7、0.815、0.786;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T活体评估和屠宰测定肌内脂肪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结论】运用CT技术可准确活体测定种猪瘦肉率、脂肪率、骨率、背膘厚和眼肌深度等胴体性状,以及肉质指标肌内脂肪含量,为实现种猪性能的持续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撑,从而更准确地选择相关性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查程万 吴建 张锡英 贾超 刘红林 黄小国 梁国飞 吴望军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不同冷冻时间对猪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 IMF)含量的影响并分析IMF含量和其他生产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从299头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商品猪群中随机挑选52头作为试验对象,测定屠宰前活体重、屠宰后胴体重以及相关肉质性状;采集倒数第3~4肋骨间的背最长肌,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0 d鲜肉样、-80℃超低温冻存90和180 d肉样的IMF含量。对3个不同时间点测定的IMF含量进行相关性与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对3个不同时间点的IMF含量与测定的生产性状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0 d与冻存90 d的IMF含量呈极极显著相关(r=0.75),2个时间点测定的平均IMF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与0 d相比,冻存90 d的平均IMF含量呈上升趋势;0 d与冻存180 d的IMF含量呈显著相关(r=0.29),但与0 d相比,冻存180 d测定的平均IMF含量极显著升高(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呼红梅 王继英 郭建凤 张印 沈彦锋 武英
旨在研究莱芜猪和杜洛克猪间肌肉H-FABP基因mRNA表达差异,同时分析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探索莱芜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试验选择100kg体重莱芜猪10头、杜洛克7头,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FABP基因mRNA表达丰度,并测定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莱芜猪背最长肌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比杜洛克猪高36.16%。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显著,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肌内脂肪含量与饱和脂肪酸、饱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显著,莱芜猪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斌 廖望 何凯琴 耿照玉 陈兴勇
[目的]研究淮南麻黄鸡肌肉品质及脂肪酸合酶(FASN)、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量随日龄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120,150和180日龄淮南麻黄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日龄公、母胸肌和腿肌肌肉品质(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及pH、蒸煮损失、剪切力)、IMF含量和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荧光定量表达检测脂肪沉积相关基因FASN和LPL的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血脂指标和FASN、LPL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公鸡和母鸡胸肌L~*、pH、腿肌蒸煮损失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其余肉质指标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公鸡腿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母鸡腿肌IMF含量在150和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除公鸡HDL浓度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外,公母鸡各血脂指标在不同日龄间均有显著差异。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血清HDL浓度显著正相关,与VLDL浓度显著负相关;腿肌IMF浓度与HDL浓度极显著正相关,与TG和LDL浓度极显著负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血清T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血脂生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公鸡肝脏、胸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腿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母鸡肝脏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胸肌和腿肌FASN和LPL基因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均与胸肌FASN基因表达量显著正相关;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肝脏FASN和LPL表达量均显著正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腿肌LPL表达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日龄对淮南麻黄鸡肉品质、血脂水平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影响,可通过血脂TG浓度间接选择IMF含量。FASN参与调控公、母鸡胸肌IMF含量,LPL参与调控母鸡腿肌IMF含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杰 赵茹茜 杨晓静 佟辉 刘红林
采用PCR SSCPs方法在苏太猪脂肪细胞定向分化因子 1(ADD1)基因第 347和 374位点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分别为ADD1第 90和 99位氨基酸密码子的第 3位碱基 ,但这两个位点碱基的替换均没有引起氨基酸序列的变化。通过对 10 0头苏太猪肥育猪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分析 ,发现杂合子AB肌内脂肪含量最高 ,极显著地高于AA纯合子 (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称莉 李齐发 乔永 刘振山 邵丹青 李伟华 林建良 吴福荣 沈补根 谢庄
【目的】研究湖羊不同部位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mRNA的发育变化规律,结合屠宰试验分析H-FABP和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初生、1、2、3、4、5、6月龄湖羊公羔和12月龄的成年公湖羊各5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腰大肌和股二头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湖羊不同部位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1)随着月龄的增加,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持续上升;同月龄背最长肌和腰大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股二头肌(P<0.05)。(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凯 魏雨辰 吴望军 钮莹芳 邱启勇 邵勇钢 翟曼君 董新星 韦伟 陈杰 张立凡
[目的]本文旨在鉴定CIDEA基因上游调控区内与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分析关联位点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解析CIDEA基因对猪肌内脂肪性状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猪CIDEA上游调控区2 kb片段测序挖掘出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的候选SNP位点,在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群体中对候选位点进行关联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关联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CIDEA基因表达量和肌内脂肪标记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的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突变位点对CIDEA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猪CIDEA基因上游调控区包含6个SNP位点,连锁分析后选择g.97268816 T>A,g.97269217 G>A和g.97269353 C>T三个标签SNP位点进行关联分析,发现g.97268816 T>A位点中AA基因型个体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A和g.97269353 C>T位点中三种基因型个体之间的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g.97268816 T>A位点中AA基因型个体的CIDE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而FABP4基因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1)和TA基因型个体(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的结果显示AA型个体的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高于TT型个体(PA位点与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相关,突变可以导致CIDEA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进而影响猪的肌内脂肪含量。
关键词:
CIDEA 猪 肌内脂肪 变异 转录活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妹英 曹长贤 张力 肖天放
对莆田黑猪、杜洛克、大约克3个纯种及其二元杂种杜莆(杜洛克♂×莆田黑猪♀)和大莆(大约克♂×莆田黑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杜莆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2.09%、51.14%、9.26%和7.45%),表明杜莆有效地保留了莆田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莆田黑猪与杜洛克(杜洛克♂×莆田黑猪♀)二元组合的杂交效果较好.
关键词:
脂肪酸 氨基酸 种质特性 莆田黑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宏宇 单安山 徐林 李建平 程宝晶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期母猪蛋白限饲对子代血脂水平、肌内脂肪含量及H-FAB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体重相近(180±5kg)、经同期纯种繁育的民猪及长白猪妊娠母猪12头(民猪和长白猪各6头)。将每个品种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供试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相同,哺乳期对照组日粮蛋白水平为18%,限饲组蛋白水平为9%。在子代猪断奶(28d)和出栏(180d)时测定血清中血脂水平、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及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母猪哺乳期蛋白限饲显著提高了长白猪子代28d时血清总胆固醇(CHO)含量(P<0.05),对180d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业传 贺稚非 李洪军 秦刚 王庭 马明辉
【目的】探讨皮下脂肪和肌内脂肪对猪肉风味的贡献,为改善猪肉产品风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猪瘦肉中添加不同比例或种类的皮下脂肪,或在去脂猪肉中添加肌内或皮下脂肪,热处理后,用GC-MS和电子鼻对各样品的风味进行测定。【结果】在猪肉中添加不同比例或种类的皮下脂肪不会使挥发性风味物质在种类上发生显著变化,只是在部分物质的峰面积上有不同程度改变;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电子鼻分析表明,添加不同种类或比例的皮下脂肪不会引起猪肉整体风味太大的改变。在去脂肉中添加5%的皮下脂肪后,挥发性物质中醛和酮的种类显著增加,总的峰面积增加了50%左右;添加5%的肌内脂肪后,酮和醛的种类也会显著增加,总的峰面积增...
关键词:
猪肉 皮下脂肪 肌内脂肪 风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乔永 黄治国 李齐发 刘振山 代蓉 谢庄 郝称莉 刘红林
【目的】研究绵羊肌肉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mRNA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120日龄只有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哈萨克羊的IMF(IntramuscularFat)含量持续上升,各生长时期差异显著(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3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吉英 郝称莉 李伟华 林建良 吴福荣 沈补根 谢庄 李齐发
选取了初生、1~6月龄湖羊公羔和12月龄的周岁公羊各5只,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湖羊不同部位肌肉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MC4R)mRNA表达水平,分析MC4R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肉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湖羊不同肌肉部位MC4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其中3月龄背最长肌、后腿股二头肌和前腿肱二头肌的MC4R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大,与其余各月龄相比差异显著,而2月龄腰大肌的MC4R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大,5月龄MC4R mRNA表达水平在湖羊不同部位肌肉间表现有明显差异,但无明显规律,其后各月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湖羊背最长肌、腰大肌...
关键词:
湖羊 MC4R基因 肌内脂肪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璐 苏玉虹 王军 赵会仁 袁志发
【目的】通过Meta分析,用数学模型分析与优化定位分散的猪肌内脂肪QTL,提高QTL定位的准确度和有效性,为猪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基因挖掘奠定基础。【方法】收集猪肌内脂肪QTL及其相关信息,以美国肉畜研究中心(USDA-MARC 2.0)公布的猪遗传连锁图谱为参考图谱,利用BioMercator2.1将各QTL映射到参考图谱上,构建新的整合图谱,得到QTL簇。对得到的QTL簇进行Meta分析,缩短置信区间,定位"真实"QTL(MQTL),减少QTL的定位误差。【结果】收集了67个猪肌内脂肪QTL及相关信息,经比对、映射,构建新的整合图谱,发现了12个QTL簇。通过Meta分析,得到12...
关键词:
猪 肌内脂肪 QTL Meta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