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1)
- 2023(12401)
- 2022(10378)
- 2021(9637)
- 2020(8201)
- 2019(18467)
- 2018(18218)
- 2017(35034)
- 2016(18731)
- 2015(20765)
- 2014(20532)
- 2013(20016)
- 2012(17786)
- 2011(15556)
- 2010(15376)
- 2009(14263)
- 2008(14168)
- 2007(12371)
- 2006(10593)
- 2005(9508)
- 学科
- 企(82199)
- 企业(82199)
- 业(81469)
- 管理(78171)
- 济(77108)
- 经济(76976)
- 方法(39237)
- 财(31547)
- 数学(31124)
- 数学方法(30697)
- 业经(24405)
- 务(23506)
- 财务(23458)
- 财务管理(23424)
- 企业财务(22303)
- 制(19816)
- 技术(16941)
- 中国(16473)
- 农(16026)
- 划(15377)
- 理论(15060)
- 和(14885)
- 体(14745)
- 策(13363)
- 体制(12815)
- 贸(12719)
- 贸易(12708)
- 企业经济(12660)
- 易(12468)
- 经营(12137)
- 机构
- 学院(260387)
- 大学(258994)
- 管理(111605)
- 济(111601)
- 经济(109589)
- 理学(96763)
- 理学院(95868)
- 管理学(94500)
- 管理学院(93978)
- 研究(74458)
- 中国(59789)
- 财(56449)
- 京(51812)
- 财经(44773)
- 经(40660)
- 科学(40593)
- 江(38801)
- 中心(36569)
- 经济学(34663)
- 所(33736)
- 财经大学(33475)
- 业大(33461)
- 商学(31587)
- 经济学院(31383)
- 北京(31374)
- 商学院(31288)
- 农(31195)
- 研究所(29970)
- 州(29896)
- 范(29465)
- 基金
- 项目(176193)
- 科学(143451)
- 基金(133150)
- 研究(131478)
- 家(113249)
- 国家(112270)
- 科学基金(100960)
- 社会(87439)
- 社会科(83116)
- 社会科学(83097)
- 基金项目(70619)
- 省(68118)
- 自然(65066)
- 自然科(63692)
- 自然科学(63677)
- 自然科学基金(62596)
- 教育(61870)
- 划(56804)
- 资助(53265)
- 编号(52023)
- 成果(40687)
- 部(40554)
- 制(39398)
- 创(39189)
- 重点(38976)
- 国家社会(36965)
- 创新(36543)
- 教育部(36392)
- 发(35892)
- 人文(35729)
- 期刊
- 济(119347)
- 经济(119347)
- 研究(72986)
- 财(50344)
- 中国(48448)
- 管理(48004)
- 科学(32799)
- 学报(31572)
- 大学(26538)
- 农(26330)
- 技术(26295)
- 学学(25392)
- 教育(24146)
- 融(23363)
- 金融(23363)
- 财经(23349)
- 经(20057)
- 业经(19090)
- 经济研究(18424)
- 农业(17289)
- 财会(15876)
- 问题(15245)
- 技术经济(14797)
- 会计(13308)
- 现代(12460)
- 理论(12362)
- 统计(12038)
- 策(11857)
- 贸(11809)
- 商业(11366)
共检索到377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瑾 赵纳晖
企业在全面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机制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信息披露与真实运营情况严重脱节,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基于机器学习的重大缺陷预测模型能挖掘特征信息,对可能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识别和预警,以防止潜在的经营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在发生损失后才引起重视。通过构建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环境风险、财务状况、监管与信息沟通四个维度的预测指标体系,利用2012~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经过研究后发现:以XGBoost为代表的集成模型在预测性能上强于个体学习器,在不平衡、高维度、相关关系不明确的数据集上的预测效果较为稳健,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产品市场竞争等指标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较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涛 黄寰
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人为操纵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以及错误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会引发企业未来的经营风险。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企业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实证研究表明:与判别分析、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模型相比,随机森林模型在预测的准确率、精准率、召回率、F1-score和AUC值方面综合表现更好。在使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过程中,审计费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总资产增长率等特征变量起到了重要预测作用。进一步采用SHAP方法对特征变量进行贡献分布可视化分析,深度挖掘特征变量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出现的影响机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越冬 刘伟伟
文章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与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进行分组、对比,发现其业务复杂性、企业变化性、上市时间、资金投入可能性和获利能力等企业自身内部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考虑行业和年度变量的情况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企业内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文章的贡献在于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从内部控制缺陷中分离出来研究,且把企业内部特征划分为五类,并考虑事务所特征、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等企业外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验证基于不同层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企业治理的作用,扩展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叶
本文选取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内部审计规模与独立性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盈余管理水平的中介效应和高管权力水平的调节效应。实证得到,内部审计规模与内部审计独立性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内部审计规模越大或内部审计独立性越高,企业发生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内部控制缺陷数量和强度也越高。盈余管理水平承担了显著的中介效应,内部审计能抑制盈余管理水平,而盈余管理水平的降低能释放出更多的内部控制缺陷。这一点也与高管权力的逆向调节效应结论一致,高管权力水平越高,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正效应越弱,说明权力高管有意在实施盈余管理时减少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进而迷惑外部投资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陈云 李晓芳 谢志华
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目前严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水平和效果的常见管理缺陷与因素,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弥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缺陷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管理缺陷 治理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芦雅婷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核心期刊中有关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文献,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研究总结归类为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与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并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与展望,以期为更科学、深入地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提供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关亭
长期以来,尤其是安然公司等一系列企业丑闻和失败事件爆发之后,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和立法行动深受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我国也概莫能外,新《会计法》和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先后通过的法律或制度规范都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但调研发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同现代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笔者重点谈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林 陈淼琳
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控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1990~2014年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学术文献为样本,利用知识图谱法对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热点和具有高影响力的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期望通过量化方法总结历史研究成就,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可以将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聚类为内控制度和机制、信息质量、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会计控制、内部控制有效性和质量、缺陷认定和披露和内部控制审计八个主题热点。同时,整个研究时段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相关研究的热点发生了部分改变。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知识图谱 聚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意如
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空间结构与时间性,可以划分为层次性缺陷、规模性缺陷与持续性缺陷,实践中主要存在三类缺陷的组合缺陷,针对组合缺陷设计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三维"认定模型,在计算单一缺陷值的基础上,计算组合缺陷值,结合组合缺陷的两个临界值,定量认定内部控制缺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林 陈淼琳
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控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19902014年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学术文献为样本,利用知识图谱法对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热点和具有高影响力的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期望通过量化方法总结历史研究成就,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可以将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聚类为内控制度和机制、信息质量、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会计控制、内部控制有效性和质量、缺陷认定和披露和内部控制审计八个主题热点。同时,整个研究时段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相关研究的热点发生了部分改变。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知识图谱 聚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三林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相继发布,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理解逐渐加深,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日益成为企业平稳运营与持续发展的保障。科技孵化器企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行业,其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无论运营风险还是财务风险都非常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科技孵化器企业内部控制仍存在不少缺陷,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已成为科技孵化器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
关键词:
科技孵化器 内部控制 缺陷 改进之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梅丹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研究是近年来内部控制领域研究的深化和关注的热点。现有研究集中在内控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内控缺陷披露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内控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内控缺陷披露的其他经济后果等几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及文献述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加灿 王嫣婷 张琴琴
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36家A股上市公司为传染源,以其所在行业的其他公司为传染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这一事件的个体市场效应以及市场传染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不仅会导致自身负面的市场效应,还会产生显著的资本市场传染效应;传染效应会因不同的公司规模、产权性质、市场化程度而不同。研究结论对加深理解与有效实施资本市场的风险防控具有政策启示,应该控制传染源,提高公司内控质量,减少内控重大缺陷;应当加强信息披露管制,缓解内控重大缺陷传染效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市场反应 传染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卉娜 严茹梅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Logistic模型和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检验了高管层持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一,高管层总体持股比例能够显著降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可能性;其二,将高管层持股比例分解为董事会持股比例、监事会持股比例和经理层持股比例后发现,只有董事会持股比例能够对内部控制缺陷产生显著影响,监事会持股比例和经理层持股比例对内部控制缺陷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其三,将内部控制缺陷区分为重大缺陷和非重大缺陷后发现,高管层总体持股比例和董事会持股比例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非重大缺陷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它们对前者的抑制作用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秋菊 贾莹丹 蒋大双
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漏洞频出,给社会公众造成了严重损失,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及其缺陷的经济后果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基于"控制能力"和"资源分配"两种视角,以2010—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Stata 14.0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改进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并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改进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的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严重程度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缺陷改进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有所下降;相对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产权性质 风险承担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