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30)
- 2023(19145)
- 2022(16402)
- 2021(15194)
- 2020(12745)
- 2019(28875)
- 2018(28326)
- 2017(52839)
- 2016(29358)
- 2015(33005)
- 2014(32842)
- 2013(31434)
- 2012(28690)
- 2011(25668)
- 2010(25448)
- 2009(22924)
- 2008(21833)
- 2007(19047)
- 2006(16212)
- 2005(13721)
- 学科
- 济(105665)
- 经济(105531)
- 管理(80742)
- 业(75616)
- 企(62487)
- 企业(62487)
- 方法(50644)
- 数学(44137)
- 数学方法(43503)
- 中国(31040)
- 农(29928)
- 财(27940)
- 学(25181)
- 业经(24105)
- 地方(20891)
- 贸(20262)
- 贸易(20249)
- 理论(20150)
- 农业(19969)
- 易(19694)
- 制(19346)
- 务(17658)
- 技术(17605)
- 教育(17581)
- 财务(17573)
- 财务管理(17537)
- 环境(16955)
- 和(16913)
- 企业财务(16605)
- 银(15670)
- 机构
- 大学(404729)
- 学院(400331)
- 管理(155017)
- 济(151094)
- 经济(147776)
- 理学(135574)
- 研究(134607)
- 理学院(133957)
- 管理学(131165)
- 管理学院(130458)
- 中国(95655)
- 科学(87501)
- 京(85691)
- 农(72663)
- 财(67598)
- 所(67451)
- 业大(66379)
- 研究所(62367)
- 中心(61057)
- 江(57651)
- 农业(57529)
- 范(55738)
- 财经(55123)
- 师范(55048)
- 北京(53382)
- 经(50418)
- 院(49679)
- 州(46213)
- 技术(45430)
- 经济学(44796)
- 基金
- 项目(287641)
- 科学(224450)
- 基金(206463)
- 研究(205465)
- 家(183414)
- 国家(181683)
- 科学基金(154537)
- 社会(127462)
- 社会科(120555)
- 社会科学(120520)
- 省(113918)
- 基金项目(109781)
- 自然(103120)
- 自然科(100734)
- 自然科学(100701)
- 自然科学基金(98860)
- 教育(97111)
- 划(96828)
- 资助(84345)
- 编号(83499)
- 成果(66980)
- 重点(65025)
- 部(62343)
- 发(60653)
- 创(60019)
- 课题(58690)
- 创新(55879)
- 科研(55757)
- 大学(54403)
- 计划(53919)
- 期刊
- 济(156253)
- 经济(156253)
- 研究(113212)
- 中国(78755)
- 学报(73582)
- 农(65202)
- 科学(62933)
- 教育(57152)
- 大学(55953)
- 管理(55257)
- 学学(51821)
- 财(51053)
- 农业(45221)
- 技术(34925)
- 融(27912)
- 金融(27912)
- 业经(27017)
- 财经(25967)
- 经济研究(25461)
- 业(23757)
- 经(22297)
- 图书(21210)
- 科技(21075)
- 版(20983)
- 问题(20384)
- 业大(19943)
- 技术经济(17456)
- 资源(17374)
- 商业(17135)
- 理论(17114)
共检索到571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红霞 章呈祎
基于我国23所高校2019—2020届大学生调研数据,通过层次—熵权法构建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依据Roemer“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布劳—邓肯的地位获致理论,比较分析个体努力、家庭背景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2020届大学生就业质量略低于2019届,这可能与新冠疫情有关;第二,机器学习模型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个体努力与家庭背景均影响就业质量。具体来说,个体努力中,就业质量与学科——理学工学、有校级及以上获奖经历、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时间——大二、有社团干部经历、职业生涯规划长远程度——长期/中期、院校类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等8个变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时间——大四、职业生涯规划长远程度——无清晰规划或短期、就业指导活动参加次数——较少、实习实践经历——较少、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时间——没想过等6个特征变量的影响呈负相关。另外,家庭背景中,就业质量与母亲学历——大学及以上变量呈显著正相关;第三,对比分析表明,个体努力对就业质量的作用大于家庭背景。最后,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3个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菲
本研究以结构化理论为观照,以14名普通高校学生的深度访谈考察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习经历的影响及发生机制,发现大学场域中学生学习经历呈现"结构再制"特征,家庭背景居优势或劣势的学生群体中,"强结构"效应尤为明显。这是家庭背景的结构制约与个体能动性的主体建构通过一系列中间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极端化"的学习自由、资源分配的"能力取向"和"资本取向"、教师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和"择优偏好"助推了家庭背景效应。要弱化家庭背景的影响,需发挥大学教育的促生功能和推进功能,普遍激发学生内在的限制性意识,多向提供促进学习的行动条件。
关键词:
家庭背景 学习经历 结构再制 主体建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 张郁杨
机会不平等是近年来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不平等的重要根源之一。本文基于Roemer机会不平等理论,跟踪S大学跨期8年的经济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去向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检验了家庭背景因素和努力程度对毕业去向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根据事前估计法构建家庭背景与毕业去向的回归模型,结合Shapley因素分解模型和Oaxaca群体分解模型进一步细化样本机会不平等的来源要素和构成效应。结果发现,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毕业去向存在明显影响,且这一影响正在加剧;样本的读研和海外读研差异分别有28.16%和39.86%源于家庭背景,其中母亲工作和家庭经济条件分别是最主要的机会不平等来源;样本的职业选择也存在明显的代际传递性,父亲有正式工作,子女更倾向于体制内就业;样本的机会不平等还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地域异质性,性别差异和读研、体制内就业的地域差异均主要来自关联效应,而海外读研的地域差异则源自结构效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前德 沈红
消费与人终生为伴,消费常说常新,社会的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作为一个消费者,如何做到理性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人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年大学生更是如此。色彩斑斓的消费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新卓 石俊华 董智慧
对X大学本科生总体和学生会干部群体的家庭背景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后发现:来自城市且阶层地位高、家庭收入高、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大学生担任学生会干部的比例,高于来自农村且阶层地位低、家庭收入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的大学生。其原因在于:中上阶层出身的大学生所具有的文化习性与学生会所需要的学生素质之间具有一致性;来自基础阶层的大学生对学生会组织的自我疏离和排斥又加剧了其成为学生会干部概率小的趋势。
关键词:
家庭背景 高等教育过程 学生会干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文东茅
本文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会 家庭背景 就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祝军 李响 柴方圆
就业意愿是触发大学生就业流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籍在京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综合Logit模型与Shapley分解的量化研究方法,辅以半结构化访谈,就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省际回流就业倾向、意向性单位类型与意向性就业区域可能存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省际回流就业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在父母职业因素方面,家长如果从事机关事业单位管理性质的职业不仅会提高大学生省际回流就业的倾向性,而且会提高他们进入体制内单位求职的意愿;在家庭经济因素方面,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的大学生选择回流就业的倾向性越小,并且愿意选择到体制内单位就业的倾向性也越小;在家庭文化因素方面,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大学生,选择回流就业的倾向性也越小;家庭经济越好、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大学生,选择回流省会城市就业的意愿也越高。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意愿 家庭背景 回流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晓璐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兴媒体层出不穷,而在新兴媒体群兴勃发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显出更为复杂的态势。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就业信息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既为大学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遇,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因势利导,积极采取措施为大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就业渠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菲 余秀兰
基于多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表明,在控制了学校特征变量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家庭背景依然对大学生学术性投入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并通过期望价值对大学生学术性投入产生间接影响。遵循"结构—主体—行动"的理论线索,分析表明,与对个体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相比,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术性投入的影响变得更为隐蔽化;主客观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术性投入的影响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主观家庭背景对个体接受高等教育过程的影响更大。尽管结构的影响无所不在,但决定影响大小的关键还在于个体自身如何去认识和转化这种影响,教育的使命之一即在于尽可能地缩小这种结构的差异。这需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缩小高等教育场域中个体的经济差距感...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 家庭背景 学术性投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巍 贺琰
将机会不平等的来源区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分为家庭背景、天赋运气和个人努力三个因子。研究发现,人们更能够接受由个人努力所带来的不平等,且这种不平等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如果一个人的成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选择和努力程度,而不是家庭背景、天赋运气等不可控因素,那么居民幸福感就比较高。另外,与农村相比,在城市样本中与家庭背景相关的不平等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城市人们更加认可个人努力的重要性,机会平等的正向隧道效应大大淡化了不平等的家庭背景的负面影响,人们更可能通过个人努力实现阶层流动,提高幸福感。
关键词:
机会不平等 收入差距 居民幸福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易善芝
当今社会处在无尽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转型,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创新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因此我国一些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输出的重任,应该不断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篇文章针对创新型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给各大院校以及人才培养机构提供参考,对现实生活中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创新型经济 大学生就业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霆 张婷
在当前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各级政府和高校普遍把提升就业率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而大学生就业质量逐步下滑的现实问题日益显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面临问题与挑战,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我国理论和实践部门应当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
关键词:
扩大就业战略 大学生就业 就业质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盈帅
本文根据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政府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女大学生 全口径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莹
基于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行为影响理论文献,致力于调查分析家庭庇护连带下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实证方式检验影响作用机制理论假说。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因素对高职学生就业逆向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作用;而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的资源,起到关键中介调节作用,且人力资本在家庭资本如何影响就业逆向意向形成的关系网络中起到缓解作用,因此,要降低就业逆向意愿形成,促进正向就业意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耀 刘志民 方鹏
基于江苏省2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家庭资本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意愿,以及大学生对"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和"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有显著影响。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必须针对具有不同"资本存量"的大学生群体实施分类指导和就业政策支持,从宏观层面上建立起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以缓解日益紧张的大学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政策绩效 人力资本 家庭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