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8)
- 2023(14629)
- 2022(12581)
- 2021(11866)
- 2020(9915)
- 2019(22307)
- 2018(22010)
- 2017(42687)
- 2016(22623)
- 2015(25245)
- 2014(24220)
- 2013(23489)
- 2012(21327)
- 2011(18858)
- 2010(18984)
- 2009(17475)
- 2008(16913)
- 2007(14921)
- 2006(13016)
- 2005(11442)
- 学科
- 济(85078)
- 经济(84962)
- 管理(78001)
- 业(75475)
- 企(65786)
- 企业(65786)
- 方法(37063)
- 数学(31998)
- 数学方法(31544)
- 财(27314)
- 农(24372)
- 中国(23574)
- 制(22091)
- 业经(21528)
- 技术(20088)
- 务(16982)
- 财务(16919)
- 财务管理(16879)
- 贸(16414)
- 贸易(16403)
- 易(16031)
- 地方(16005)
- 企业财务(16004)
- 策(15907)
- 银(15702)
- 银行(15685)
- 农业(15536)
- 行(14973)
- 体(14831)
- 划(14439)
- 机构
- 学院(307118)
- 大学(304005)
- 济(130799)
- 经济(128226)
- 管理(126144)
- 理学(108774)
- 理学院(107737)
- 管理学(106155)
- 管理学院(105515)
- 研究(97439)
- 中国(75197)
- 财(63908)
- 京(61511)
- 科学(54785)
- 财经(49694)
- 江(46974)
- 中心(46132)
- 所(45594)
- 经(45138)
- 农(43123)
- 业大(41070)
- 研究所(40781)
- 经济学(39651)
- 北京(37652)
- 财经大学(36891)
- 范(36729)
- 院(36392)
- 师范(36372)
- 州(36252)
- 经济学院(35600)
- 基金
- 项目(207741)
- 科学(167230)
- 研究(156614)
- 基金(152754)
- 家(130795)
- 国家(129679)
- 科学基金(114590)
- 社会(101900)
- 社会科(96865)
- 社会科学(96846)
- 省(81972)
- 基金项目(80240)
- 自然(72751)
- 教育(72721)
- 自然科(71158)
- 自然科学(71141)
- 自然科学基金(69929)
- 划(67922)
- 编号(62934)
- 资助(61083)
- 成果(50423)
- 创(48563)
- 部(46700)
- 重点(46245)
- 发(44697)
- 创新(44648)
- 制(44303)
- 课题(43612)
- 国家社会(42420)
- 教育部(41154)
- 期刊
- 济(143725)
- 经济(143725)
- 研究(90644)
- 中国(61625)
- 管理(51667)
- 财(51330)
- 科学(39821)
- 学报(39389)
- 农(39176)
- 教育(33204)
- 大学(32330)
- 融(31210)
- 金融(31210)
- 学学(30558)
- 技术(29718)
- 农业(26438)
- 财经(24653)
- 业经(24152)
- 经济研究(22867)
- 经(21194)
- 问题(18111)
- 技术经济(15615)
- 科技(15497)
- 贸(15066)
- 现代(14462)
- 理论(14368)
- 业(14248)
- 财会(13607)
- 商业(13553)
- 版(13140)
共检索到457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炯 郭春霞
运用生物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对基于机制创新的生物医药供应链重组与运营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公共服务创新平台、"药-械-服务"产品组合创新、基于企业内生比较优势的供应链运营策略细分创新这三类机制创新,可以有效克服生物医药供应链运营的现存缺陷;同时,基于这三类机制创新可以对生物医药供应链进行重组并给出相应的运营策略。
关键词:
生物医药供应链 机制创新 重组 运营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洁 葛燕飞 高丽娜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模型,分析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特征以及标识机制、内部模型机制和积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声模型分析集群主体的互动机制和集群系统的涌现机制。研究发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具备复杂适应系统的所有特征;创新集群主体通过流空间网络实现交互学习和竞争合作博弈;交互学习为集群主体间产生合作创新提供可能,竞合博弈则决定主体间合作创新的结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通过知识涌现和创新网络涌现进行系统功能与结构更新优化,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锦希 孙晓东
借鉴制度战略理论,构建以高管支持为中介变量的技术创新政策作用机制的理论拓展模型,以江苏省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研究样本,探索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战略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系实现技术创新政策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中介变量,高管对政策的认同有利于实现政策的激励效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媛媛 王秋玉 曾刚 曹贤忠 郭艺
高校与企业创新结网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创新网络中的“创新源”和“桥接者”,高校如何作用于创新结网尚待深入研究。文章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借助2000―2018年合作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探索高校在生物医药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长三角内部合作以省会(直辖市)等发达城市为中心形成等级扩散,而外部与北京、深圳等城市形成重点合作;“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据创新网络中心地位,高校等级是与生物技术企业合作的关键,学科优势、地理邻近性则利于高校与制药企业结网;高校基于不同知识基础与产业内各行业企业合作是创新的关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阳 孟媛 席晓宇
本文基于我国146家生物医药企业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研发投入和企业经济绩效两方面,探讨R&D税收优惠中企业所得税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项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这两项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研发强度、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技术能力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相比盈利能力,这两项政策对企业发展能力的促进更有效。同时对比后发现,在企业经济绩效方面,企业所得税优惠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产生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茅宁莹 彭桂花
政策间的有效协同有助于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体系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性,利用战略地图思维工具,确定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及战略实现路径,为产业政策系统的逻辑划分提供依据;并结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明确政策子系统中各战略要素,对各子系统政策的协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始终依托于产业发展的目标与战略,政策间的综合作用与相互协调应受到监管者的足够重视;此外,应认识到只有产业自身的动力要素才能带动其发展的良性循环,政府过于直接的干预可能会带来长期负面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侯文华 杨丹丹
医药消费者在面对双渠道零售时,会明显受到实体渠道医保报销政策的影响。基于这一现象,本文构建了同时考虑医保规制政策和消费者效用的双渠道医药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了医保报销比例和电商佣金比例对双渠道定价、供应链绩效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医药双渠道定价会同时随着平台收费标准和医保报销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医保报销比例的增加会提高社会福利、降低供应链绩效,同时会弱化网络渠道低价优势,能够有效抑制渠道蚕食现象;电商平台佣金比例的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福利,但是会严重瓜分渠道利润,加剧渠道竞争,导致供应链绩效降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钰婷 高山行
本文构建两种非市场战略(企业绿色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与突破性创新之间关系的整合性研究框架,探讨二者对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影响的差异化路径关系,以及知识管理在非市场战略和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作用。利用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165份配对调研数据研究发现:企业绿色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均对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企业绿色管理对知识获取的作用更大,企业社会责任对知识利用的作用更大;知识获取在企业绿色管理和突破性创新间起到中介作用,知识利用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突破性创新间起到中介作用。通过构建生物医药企业绿色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框架,呼吁增加对环境和社会创新的关注,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提高和重塑创新优势提供了关键的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睿奕 曾刚
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10年来,学术界掀起了对创新活动研究的高潮,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管理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创新的形成动机、过程、模式及演变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显示,一方面,创新是集体行动的结果,企业间互动对创新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创新网络要素结构差异对创新功能的实现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将基于集体学习机制,从网络个体与整体结构差异出发,分析和总结结构差异下不同创新网络模式特点,并以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作为实证案例。
关键词:
集体学习 创新网络模式 生物医药产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汪涛 王璐玮 张晗
以生物医药技术为例,利用专利数据,建立技术共现网络与创新合作网络,分析2000—2018年中国生物医药技术演化特征、双元创新格局及城市间创新联系,利用层次回归模型探究其双元创新发生机制及路径。结果表明,生物医药细分技术间的可达性逐渐提高,2013年以后技术体系化程度显著提高,技术融合呈现出群落特征;城市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存在空间正向关联,但两者具有不同发生机制;城市在创新网络中的中心性地位对知识搜索深度和渐进式创新更重要,而其中介性地位对知识搜索宽度和突破式创新更重要;知识搜索深度更利于渐进式创新,而搜索宽度更利于突破式创新;关系强度在渐进式创新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突破式创新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不同类型城市在网络位置、知识搜索、关系强度方面表现出不同演化规律,使城市在创新路径上产生分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安 严嘉欣 胡佩
应用2012—2016年中国生物医药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提出并验证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资源倾向机制及信号传递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够通过资源倾向机制和信号传递机制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府补贴通过信号传递机制释放的信号,对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作用不显著;银行贷款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均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两种方式相比,机构投资者持股更有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蹇明 孙凡松
新兴技术进入竞争市场时,供应链成员往往存在资金约束,为了尽早占据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利润流,上下游企业有意愿进行供应链的内外部融资。文章对上游企业存在资金约束、下游核心企业资金充裕的供应链融资策略进行决策分析。研究表明:上下游的融资策略会使上游企业得到帕累托改进,且随上游企业自有资金的增大,下游企业的利率阈值逐渐减小;存在最优融资利率使得下游企业的期望利润达到最大。在上下游企业财务不透明的前提下,存在下游企业的融资利率区间使上游企业有隐藏真实资金状况以期获得更低融资利率的动机,文章基于博弈论的信息甄别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激励合同对上游企业的期望利润进行修正,诱使上游企业提供真实的资金状况。
关键词:
资金约束 技术更新 融资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阳 朱丽娜 茅宁莹
通过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要素的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江苏、广东、上海、河北、山东、浙江、四川、天津等省市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找出阻碍集群创新的相关因素,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胜男 申俊龙 李洁
探索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组合模式,进一步拓展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组合模式宏微观的系统性研究。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基于2013—2021年相关专利合作数据,构建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合作网络,宏观上分析整体网络特征与创新组合模式变化趋势,微观上通过个体中心度分析掌握核心主体。结果发现: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技术创新合作生态系统;创新组合模式由链式化结构向模块化结构再向集群化结构演变,产学研组织创新合作模式是主流力量,高校和科研院所体现出巨大优势,但处于网络中心的多为企业。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链式、模块化和集群化生态性创新组合模式发展的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晖 刘轶芳 乔晗 胡毅 程伟 易香华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高度重视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创新投入、发展效率、发展质量四个方面进行了产业创新驱动的影响要素分析,提出了创新驱动四要素螺旋模型,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创新驱动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