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8)
2023(15303)
2022(13380)
2021(12467)
2020(10464)
2019(24307)
2018(24139)
2017(46662)
2016(25333)
2015(28660)
2014(28345)
2013(27744)
2012(25245)
2011(22520)
2010(22345)
2009(20315)
2008(19610)
2007(16859)
2006(14649)
2005(12625)
作者
(71041)
(59144)
(58682)
(55876)
(37719)
(28415)
(26744)
(23155)
(22714)
(20968)
(20375)
(19859)
(18785)
(18455)
(18331)
(18097)
(17664)
(17607)
(17060)
(17041)
(14473)
(14376)
(14136)
(13669)
(13159)
(13137)
(13028)
(12998)
(11785)
(11650)
学科
(97922)
经济(97783)
管理(76357)
(71225)
(59632)
企业(59632)
方法(46952)
数学(41163)
数学方法(40611)
(27956)
(26980)
中国(24605)
业经(22298)
(20986)
(20962)
(20902)
贸易(20895)
地方(20440)
(20387)
农业(17965)
(17551)
财务(17474)
财务管理(17436)
企业财务(16483)
环境(16201)
理论(16193)
技术(15885)
(15563)
(14725)
(14589)
机构
大学(353344)
学院(351602)
管理(141971)
(139100)
经济(136183)
理学(124013)
理学院(122651)
管理学(120445)
管理学院(119790)
研究(113160)
中国(82758)
(74083)
科学(70206)
(65200)
(55152)
(54680)
(54416)
业大(53131)
财经(52433)
中心(51981)
研究所(50472)
(47730)
(45655)
北京(45217)
师范(45189)
农业(42508)
经济学(42269)
(41866)
(40680)
财经大学(39313)
基金
项目(249538)
科学(197257)
研究(182393)
基金(182287)
(158258)
国家(157004)
科学基金(136207)
社会(115277)
社会科(109280)
社会科学(109251)
(97705)
基金项目(97248)
自然(89398)
自然科(87278)
自然科学(87258)
自然科学基金(85659)
教育(84208)
(81574)
资助(74740)
编号(74227)
成果(59147)
重点(55745)
(55427)
(52295)
(51974)
课题(50496)
创新(48569)
科研(48015)
(47971)
教育部(47811)
期刊
(146988)
经济(146988)
研究(100355)
中国(63753)
学报(55187)
管理(51643)
(50617)
科学(50558)
(48603)
大学(42716)
学学(40284)
教育(37928)
农业(33584)
技术(31262)
(27537)
金融(27537)
财经(25381)
业经(24562)
经济研究(22813)
(21567)
问题(19431)
图书(17334)
科技(16921)
理论(16853)
(16577)
(16341)
技术经济(16314)
资源(15856)
现代(15512)
实践(15468)
共检索到500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凌旋  李占海  李九发  周云轩  陈炜  徐敏  
基于实测资料以长江河口南汇潮滩为例,对传统机制分解法进行改进,将机制分解计算中的含沙量项按悬沙粒径进行分组处理,分为63~250、16~63、4~16、0.5~4μm 4个粒径组,对各粒径组泥沙的净输移通量分别进行机制分解计算,分析不同粒径组泥沙的各机制分解项对悬沙净输移通量的贡献。研究表明不同粒级的泥沙其控制输沙的潮滩动力因子不同。相当于粘土类(0.5~3.9μm)和细粉砂类(3.9~16μm)粒级的悬移质泥沙,平均流项T1+T2及潮泵项T3+T4+T5对其输移起控制作用;相当于粗粉砂类(16~62.5μm)和细砂类(62.5~250μm)粒级的悬移质泥沙,潮泵项T3~T5、潮振荡项T6~T...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瑜  韩震  
植被是潮滩湿地的主要地物类型之一,其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在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平台的支持下,通过对1949-1982年4幅航片影像和1995-2008年4景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结合现场调查数据,分析了长江口南汇潮滩植被群落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之前,分布在海堤外侧自然状态的植被群落随淤涨外延,面积在10 km2以上;20世纪80-90年代,自然冲淤强度减弱,南汇在海堤外侧种植芦苇进行人工促淤,植被处于自然状态与人为影响转换的过渡期,1995年面积达到14.30 km2;2000年以后,人工促淤工程增多,围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吉余  陈沈良  丁平兴  杨世伦  
南汇咀近岸水域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带 ,其动力条件、泥沙运移、沉积过程和地貌演变复杂。根据长江口南汇咀近岸水域的水文泥沙观测和沉积地貌等资料 ,通过综合分析研究 ,探讨了长江口入海水沙在南汇咀近岸水域与杭州湾的交换和泥沙输移途径。研究结果表明 ,沿南汇水下沙咀存在一个泥沙通道 ,长江口水沙在多种动力因子的驱动下经过该通道直接进入杭州湾 ,参与杭州湾水沙的周期变化。通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 ,长江口泥沙以异重流的方式向杭州湾输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健  毕春娟  陈振楼  
利用盐酸羟氨-25%醋酸溶液,提取了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含量。研究发现,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占总量的百分含量依次为Cu 26%,Pb 36%,Fe 7%,Mn 49%,Zn 32%,Cr 14%和Al 1.6%,沉积物基本未受到Cr污染,其余重金属污染程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除Zn、Cr外,其余活性重金属在夏季沉积物中的含量明显低于春季,其主要原因是夏季风暴潮将大量细颗粒泥沙及其富集的重金属带离潮滩进入了河口水体中。受点源污染排放及沉积物粒度影响,活性重金属在长江口南岸的浒浦、顾路和浦东机场出现峰值含量,且高潮滩含量明显高于中、低潮滩。在垂向上,重金属一般在沉积物表层或亚表层形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云驹  常庆瑞  杨晓梅  刘举  
 通过对遥感监测泥沙原理和MODIS传感器特征的分析,应用不同时间的MODIS影像进行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悬浮泥沙监测。结果表明:(1)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悬浮泥沙含量较高,其中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高于长江口;(2)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水体中的泥沙由再悬浮形成,且冬季泥沙浓度和范围均大于春季;(3)入海径流与海洋动力是影响河口沿岸及近海水域水体悬浮泥沙含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海洋动力的潮流和波浪是主导控制因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谢雯  王思凯  秦泽  夏瑛  杨刚  孙金辉  赵峰  
为查明长江口潮滩湿地生境修复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在2021年6月(春季)、2021年11月(秋季)、2022年1月(冬季)、2022年7月(夏季)于长江口南支采用定置插网对潮滩湿地生境修复区与对照区进行鱼类样品采集,比较分析修复区和对照区的鱼类物种数、个体数、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采集到鱼类27种,隶属于8目9科21属,其中,修复区采集到鱼类22种,对照区采集到21种。修复区和对照区鱼类的个体数、生物量差异明显,均表现为修复区明显高于对照区。4季修复区鱼类群落总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6.8,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4.92,总Simpson单纯度指数(C)为2.47,总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2.99,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为17.18,高于对照区(15.82)。春季修复区鱼类幼体出现频率(67%)明显多于对照区(44%),表明幼鱼对修复区存在较强的偏好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口潮滩湿地进行生境修复能够缓解长江口鱼类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为幼鱼提供育幼场所,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长江口潮滩湿地生境修复对鱼类育幼场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云平  李义天  樊咏阳  
为了研究河口前缘沙洲演变过程与流域入海泥沙要素关系,建立了长江口前缘沙洲面积冲淤速率和流域入海泥沙要素关系曲线,并预测沙洲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长江河口前缘沙洲1958~1989年-5m以浅面积表现为淤涨,1989~2000年为淤涨和侵蚀交替变化,但幅度较小,自2000年起为冲刷趋势发展,这一过程伴随流域入海泥沙量和含沙量的减少而产生。同时沙洲面积的锐减过程中存在临界泥沙要素条件,并建立了相应的经验曲线,当沙洲面积冲刷和淤涨达到平衡时,临界入海沙量和含沙量临界值分别为2.83×108 t/a,0.318kg/m3。依据以往三峡水库蓄水后入海沙量预测数据,三峡水库蓄水后60a左右前缘沙洲-5m以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沈良  谷国传  虞志英  
根据 198 3~ 1999年历年地形测图和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3月潮滩断面定位观测的相对高程记录 ,结合潮滩水文泥沙观测资料 ,对长江口南汇东滩的淤涨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不断淤涨的平缓潮滩在风暴浪和常浪作用下发生相应的突变和渐变 ,并且常浪对滩面起洗平作用 ,而风暴浪对滩面起掀掘作用。潮流携带细颗粒泥沙塑造潮滩 ,通过上、下滩水体含沙量之差可计算潮滩的堆积速率 ,从滩坡平衡原理可计算潮滩水平扩展趋势。计算结果得到南汇潮滩堆积速率为 4 .5cm/a ,淤涨速率 4 0~ 5 0m/a ,与实测资料相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清水晃  壁谷记  延廣竜彦  
以日本山地源头森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泥沙自动取样器和自计水位计,研究了悬移质泥沙的输出过程及其与洪水过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森林流域的泥沙来源主要是林道、沟道、沟道两边裸露地;河川径流中悬移质泥沙浓度与总泥沙浓度间有很好的相关性;降雨时悬移质泥沙浓度随流量过程的变化呈现出顺时针变化的套索;悬移质泥沙的输出过程属于波浪式变化;悬移质泥沙浓度最大值与洪峰流量几乎同时出现,属同步型;悬移质输沙量主要取决于10 min最大雨量;场降雨量对悬移质输沙量的贡献较大;单场大暴雨造成的悬移质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5%左右;悬移质年输沙量的30%是由为数不多的几场降雨造成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舒敏彦  田波  丁丽霞  周云轩  吴文挺  
以长江口典型盐沼植被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盐沼植被类型、盖度、土壤类型、土壤湿度以及高中低潮滩地形分布因素,分别在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明北湖边滩、南汇边滩设置光谱测量样带和样方,使用ASD光谱仪进行现场光谱测量,分析不同植被盖度、土壤下垫面、潮位条件下典型盐沼植被的光谱特征反射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类型盐沼植被的光谱反射率差异是由植被盖度和下垫面共同导致的。在相同土壤背景下,光谱反射率与植被盖度在可见光波段相关系数接近-1.00,呈负相关,在近红外波段相关系数接近0.99,呈正相关。不同潮滩土壤背景,盐沼植被光谱反射率有明显差异。在可见光波段,土壤下垫面对植被光谱反射率影响较大,而在近红外波段的影响则较小。植被盖度越小,其反射光谱受土壤下垫面影响越大。盐沼植被与潮位的相关系数最大可达0.97,低潮位时植被反射光谱高于无潮汐时的光谱,且呈现随潮位升高反射率增大的趋势;当潮位上涨到一定高度,植被反射光谱低于无潮汐时的光谱,且呈现随潮位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兴中  陆健健  
长江口潮滩湿地共有大型底栖动物 6 8种 ,河口低盐种、半咸水种和淡水种共存 ,反映了咸、淡水过渡环境的特点。沿着河口梯度 ,随着盐度的升高 ,底栖动物物种数增多。沿潮滩高程梯度 ,从低位盐沼到高位盐沼 ,随着海三棱藨草密度和生物量的增加 ,以及沉积物特性的变化 ,底栖动物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呈上升趋势。从潮沟底、潮沟边滩到草滩 ,潮沟系统小尺度生境变化导致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的生态系列变化。就长江口潮滩湿地来讲 ,不同尺度的空间异质性特点各异、主导因素亦有差别 ,河口盐度梯度、高程梯度、盐沼植被、潮沟系统对淤泥质河口潮滩湿地不同等级尺度的空间异质性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正是这种不同尺度的异质性 ,维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炜  李九发  李为华  
针对近期长江口南北槽分流口地区出现新的河床冲淤演变情况,对分流口河道尤其北槽入口河段多次实测水文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分流口河道悬沙输运机制。通过引入输沙机制影响强度尺度参数,得到悬沙输运机制的数学表达形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北槽入口河道产生淤积的原因。结果表明:(1)北槽分流口存在三级输沙机制,且不同输沙机制项在近口段、口中段和口内段各段中影响程度也不相同;(2)分流口泥沙来源于南港河段,在向"南港—北槽"输运过程中,一部分泥沙受到分流潜堤拦截,落淤在潜堤北侧造成九段沙沙头持续淤长;(3)悬沙在口中段受两项输沙机制的共同控制下,跨跃航槽,横向输运。并在输移过程中落淤,最终形成北槽入口局部区域的持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杨杰  陈振楼  王初  胡泓  
随着河口区接收上游人为氮排放量的增加,为这一区域氧化亚氮(N2O)的排放增加了很大不确定性。选择长江河口潮间带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原位静态箱法和静态顶空法,从2011年1月至12月对长江口沉积物-大气界面以及涨潮水-大气界面的N2O排放通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观测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大气界面N2O通量有着显著的时空差异。N2O排放通量在日变化以及季节变化上都表现出明显的源汇转变,就年平均排放通量,光滩带沉积物-大气界面达到了5.99μgN2O/(m2·h),而海三棱藨草盐沼带与大气间N2O交换则十分微弱,为0.60μgN2O/(m2·h)。对长江口涨退潮期光滩和草滩上覆水体-大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茂田  陈中原  李刚  
随着上海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建设用地迅速增加 ,人 -地矛盾越来越尖锐。按相关规划预计 ,至 2 0 10年 ,上海市建设用地总需求 2 2 6 7.80km2 ,现有建设用地存量 2 2 2 4 .39km2 ,未利用的土地仅有 9.0 0km2 ,因此围垦造地是上海目前和今后解决人—地矛盾的根本出路所在。河口海岸地区动力条件复杂 ,地形变化剧烈 ,如何选择围垦促淤造陆与疏浚促淤造陆边界尤为关键。利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 )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研究长江口南汇东滩 1996~1999年的冲淤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0 .5~ 1m高程带为南汇边滩冲淤平衡带 ,年平均冲刷率为 0 .0 ...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新峰  刘洪生  杨红  
基于三维数值模式ECOM,建立了长江口以及近岸海域的水动力耦合盐度数值模式。该模式考虑了移动潮滩边界和深水航道等地形特点。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符合良好,较好地放映了长江口区域盐度场的时空分布特点。模式模拟长江口盐水入侵的三维特征,表层盐度较低而底层盐度较高。利用此模式计算了2003年2月枯季大、小潮时期,在长江口代表性的断面处2个连续潮周期内的盐通量情况。2月1-2日大潮期间北支SEC01、SEC02断面分别为3333600t、957600t,崇头SEC03、SEC04断面分别为-270000t、-71640t,南支SEC05、SEC06断面分别为1364400t、1512000t;2月7-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