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46)
- 2023(20443)
- 2022(17093)
- 2021(15876)
- 2020(13201)
- 2019(30281)
- 2018(29609)
- 2017(56572)
- 2016(30506)
- 2015(34139)
- 2014(33856)
- 2013(33279)
- 2012(30594)
- 2011(27438)
- 2010(27548)
- 2009(25096)
- 2008(24612)
- 2007(21808)
- 2006(19227)
- 2005(17119)
- 学科
- 济(130543)
- 经济(130412)
- 业(106360)
- 管理(99108)
- 企(93813)
- 企业(93813)
- 方法(55617)
- 数学(45108)
- 数学方法(44524)
- 农(38524)
- 业经(37489)
- 财(35768)
- 中国(35259)
- 地方(28598)
- 农业(26800)
- 技术(25725)
- 贸(25658)
- 贸易(25642)
- 务(25286)
- 财务(25196)
- 财务管理(25157)
- 易(24944)
- 学(24220)
- 制(23947)
- 企业财务(23837)
- 理论(23254)
- 和(22372)
- 划(19905)
- 环境(19728)
- 策(19287)
- 机构
- 学院(432941)
- 大学(428611)
- 济(175449)
- 管理(174358)
- 经济(171770)
- 理学(149836)
- 理学院(148246)
- 管理学(145848)
- 管理学院(145039)
- 研究(141927)
- 中国(107999)
- 京(91496)
- 科学(86255)
- 财(80294)
- 所(70161)
- 农(69920)
- 江(65146)
- 中心(65104)
- 财经(63996)
- 研究所(63495)
- 业大(63000)
- 经(58267)
- 北京(57554)
- 范(56736)
- 师范(56205)
- 农业(54381)
- 州(52723)
- 院(52106)
- 经济学(51940)
- 财经大学(47414)
- 基金
- 项目(291469)
- 科学(230791)
- 研究(216940)
- 基金(210772)
- 家(182376)
- 国家(180734)
- 科学基金(156987)
- 社会(137148)
- 社会科(130070)
- 社会科学(130037)
- 省(115056)
- 基金项目(111446)
- 自然(100818)
- 教育(99918)
- 自然科(98519)
- 自然科学(98496)
- 自然科学基金(96740)
- 划(95686)
- 编号(89403)
- 资助(85995)
- 成果(71445)
- 发(65032)
- 重点(64982)
- 部(63955)
- 创(62504)
- 课题(61296)
- 创新(57832)
- 国家社会(56305)
- 教育部(55224)
- 项目编号(55206)
- 期刊
- 济(198141)
- 经济(198141)
- 研究(126992)
- 中国(84714)
- 管理(68751)
- 农(64710)
- 财(63610)
- 学报(63338)
- 科学(60665)
- 教育(50726)
- 大学(49247)
- 学学(46330)
- 农业(45083)
- 技术(42694)
- 融(37909)
- 金融(37909)
- 业经(35151)
- 财经(31159)
- 经济研究(30666)
- 经(26859)
- 问题(25818)
- 业(25171)
- 技术经济(23546)
- 图书(21822)
- 科技(21173)
- 现代(20688)
- 贸(20503)
- 商业(20071)
- 理论(19802)
- 版(19412)
共检索到646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帆
把握机会窗口对后发企业追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后发企业如何通过提升自身技术能力,从而把握机会窗口以实现技术追赶的过程路径仍不清楚。本文选取慈星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发现通过"机会窗口识别——获取技术知识——提升技术能力——推出关键产品——抓住机会窗口"的途径可以有效实现对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追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晓波 付亚男 吴东 雷李楠
中国的后发企业正逐渐从追赶向超越追赶甚至创新前沿演进。机会窗口视角整合了技术、需求、制度多层次情境因素,是解释后发企业成功追赶的重要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两家中国安防行业后发企业追赶过程的纵向案例对比分析,探究了后发企业在以国内领先为目标的追赶阶段与以国际领先为目标的超越追赶阶段,机会窗口与企业创新战略的匹配关系对后发企业追赶绩效的作用机制:(1)技术机会窗口与技术探索性创新战略的匹配,在追赶和超越追赶阶段都会更好地促进后发企业追赶绩效的提升。(2)需求机会窗口与市场探索性创新战略的匹配,在追赶阶段会更好地促进后发企业追赶绩效的提升;需求机会窗口与市场利用性创新战略的匹配,在超越追赶阶段会更好地促进后发企业追赶绩效的提升。(3)制度机会窗口与技术利用性创新战略的匹配,在追赶和超越追赶阶段都会更好地促进后发企业追赶绩效的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碧莹 任声策
从半导体产业特征入手,结合英特尔和三星电子的成功经验,即长期研发投入和基础研究;大量核心基础专利积累;开放的全球合作网络以及平台生态优势,探讨中国半导体技术创新之路。中国半导体产业后发企业居多,国际龙头企业建立的平台优势很难打破,但仍存在追赶机会,需要:(1)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积累基础研究成果;(2)捕捉技术突破机会,布局可进入细分领域专利;(3)构建产业生态支撑体系,打造半导体企业生态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娜娜 张雅辉 郑方
聚焦全球网络化背景下后发制造企业创新追赶的问题,通过将资源与创新决策取向相结合,基于本土制造企业纵向案例研究,运用探索性研究方法分析本土企业创新追赶的内在机理,多维度分析企业创新追赶内涵,归纳不同情境下企业创新追赶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追赶过程中,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网络嵌入的有效互动形成后发企业资源摘取机制,有助于克服资源能力弱势;基于适宜的创新决策,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和新的资源能力优势创造,以促进持续创新追赶;后发企业因不同阶段拥有的资源差异,其所作出的创新决策取向不同。
关键词:
后发企业 资源 创新决策 追赶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楠
文章采用单案例研究法,从机会窗口视角研究主业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追踪案例企业60年发展历史发现,案例企业价值观从重长期利益转变为重短期利益,战略变革从重主业自主式技术创新转变为重技术模仿式创新和多元化战略,使企业价值形成了从高到低的下降趋势。从案例研究中得出如下结论:当机会窗口出现时,企业必然会作出战略变革来回应机会窗口;主业创新战略是应对机会窗口首要选择的方向;重长期利益的价值观会引导企业的资源配置向能够形成长期价值的主业创新战略倾斜。
关键词:
主业创新 企业价值 机会窗口 企业价值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屹 宋炜 张熙良
本文在分析机会窗口对推动企业实现技术跃迁作用的基础上,以单个产品在完整生命周期内机会窗口出现的频次、时间以及密度等为数值因子建立了测度模型。研究表明,企业通过对机会窗口相关因子的测度可以适时识别机会窗口,为实现技术跃迁提供阈值条件,从而有助于企业建立技术领先优势。文中以西安车辆厂为例验证了上述观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丰 李国兴
后发国家的技术追赶是一个技术不断趋近世界前沿的过程,追赶的前半程重在促进特定产业"从无到有"的规模扩张,而后半程的重点在于关键技术的突破。在追赶的不同阶段,产业政策要适时作出调整。林毅夫倡导"新结构经济学",强调产业政策对于后发国家产业成长的重要性,但其政策的依据是比较优势原理,适用于旨在提升生产能力的早期追赶阶段,如果一直遵循比较优势则不利于追赶后期技术能力的积累。后发国家要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重在把握追赶的"机会窗口",新技术-经济范式的酝酿期为后发国家的技术赶超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此外,后发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根据技术-经济范式演化特征,不断促使国家创新系统转型并适时调整产业政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海波 毛纯兵 卢海涛 费梅菊 胡宇辰
危机情境下,企业能否对潜在机会产生警觉,并将此转化为机会窗口,已成为企业在危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对易招标的案例分析,探索了危机情境下机会窗口的打开过程以及组织警觉对机会窗口打开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组织警觉产生的单向匹配机制影响技术机会窗口和制度机会窗口的打开,双向匹配机制影响需求机会窗口的打开;(2)危机情境下,三类机会窗口打开的关键分别为内升、外联和内外互动;(3)危机情境下,机会窗口的打开以匹配理论为基础,组织行为以主动为主,三类机会窗口存在一定的打开次序,即在市场机会窗口打开基础上,打开技术机会窗口,最终打开制度机会窗口。
关键词:
潜在机会 机会窗口 组织警觉 打开过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诗松 龚丽敏 魏江
现有研究忽视了所有权因素在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追赶过程中的角色。本研究以备受争论的中国汽车产业为例,通过一个国有企业(上汽)和民营企业(吉利)将近30年的纵向比较案例研究,揭示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创新能力发展路径中的差异及其影响机制。案例研究发现,国产化政策强化了国有企业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性、学习封闭性以及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由于缺少和跨国公司建立直接联结的机会,从而摆脱了国有企业面临的恶性循环。这导致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显著差异,进而促使决策者从国产化转向自主品牌导向。在自主品牌政策导向下,国有企业打破了原有的恶性循环,但由于内在的可见度窘境,在创新能力追赶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泽沛 陈金贤
发展中国家和后进企业要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成功地实现技术追赶。一般来说,新技术会在那些受原有技术限制较少的国家和企业中更快地扩散,发达国家和先进企业在新的技术变革中存在的沉没成本形成“退出障碍”,这给后进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先进企业在新技术面前也不会无动于衷,但是在新的技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新规范的变化过程中,在技术生命周期的4个不同阶段里,各种阻碍产业进人的阈值条件会发生变化,这为后进国家和企业提供了实现技术跨越的机会窗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建军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人口结构变化开启的“人口机会窗口”。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是重要的“人口机会窗口”期,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伴随着消费升级,将为企业营销提供难得的战略机会。
关键词:
人口机会窗口 市场需求 营销战略机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字理 刘贻新 张光宇 欧春尧
选取比亚迪、特斯拉与丰田三家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NEV)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价值主张”与“价值实现”两个维度,分析凝练三个案例企业的颠覆性创新模式;基于机会窗口视角,阐释“NEV企业面对不同类型的机会窗口时,是如何设计有效的颠覆性创新模式以帮助企业建立不同类型价值优势”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在同一行业当中,可以同时出现环境支持型、跨界融合型以及协同创新型三种不同的颠覆性创新模式。以制度机会窗口为驱动的企业,环境支持型模式能助其获取经济价值优势;以需求机会窗口为驱动的企业,借助跨界融合型模式能获取顾客价值优势;以技术机会窗口为驱动的企业,实施协同创新型模式能获取系统价值优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玉赢 朱正浩
针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研究缺口,引入演化经济学中的机会窗口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1—2020年的纵向案例分析,提出"环境变化—机会识别—找准时机—机会转化"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从识别机会窗口、把握机会窗口和系统性推动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三方面提出了实践指导建议。
关键词:
机会窗口 动态能力 职业能力 系统性反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新敏 刘电光 徐泽琨 陈士慧
后发企业最终实现技术追赶得益于能力重构。然而,在技术追赶动态过程中,后发企业如何进行能力重构演化机制尚不明确。通过对圣龙的案例分析,本研究发现:市场动态性从外部为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提供机会窗口,主导逻辑则从内部为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提供认知引导。具体而言,初始追赶阶段的市场动态性低,后发企业通过定位逻辑实现能力演化;超越追赶阶段的市场动态性中,后发企业通过杠杆逻辑实现能力转换;行业前沿阶段的市场动态性高,后发企业通过机会逻辑实现能力替代。本研究强调了不同程度市场动态性的重要性,引入了主导逻辑视角,揭示了能力重构演化机制的内在规律。本研究既丰富了技术追赶理论,又为后发企业追赶实践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屹 宋炜 张熙良
本文根据完整生命周期内单个产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跃迁机会窗口特征,采用机会窗口出现的频次、时间以及密度等为数值因子建立了体现阈值条件的测度模型,并以某国有大型铁路企业为实证分析对象,评价与测度了该企业实现技术跃迁的机会窗口特点。研究表明,企业通过对机会窗口相关因子的估测,有可能识别实现技术跃迁机会窗口及其阈值条件,这将有助于指导企业有意识地控制产品生命周期,为企业适时地改变技术跃迁路径与策略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