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8)
- 2023(16328)
- 2022(13800)
- 2021(12968)
- 2020(10838)
- 2019(24476)
- 2018(24150)
- 2017(46834)
- 2016(24997)
- 2015(27644)
- 2014(26727)
- 2013(26158)
- 2012(23843)
- 2011(20923)
- 2010(20922)
- 2009(19088)
- 2008(18561)
- 2007(16373)
- 2006(14284)
- 2005(12613)
- 学科
- 济(104659)
- 经济(104555)
- 业(98647)
- 企(88109)
- 企业(88109)
- 管理(86985)
- 方法(45365)
- 数学(36512)
- 数学方法(36018)
- 农(34001)
- 业经(32942)
- 财(32470)
- 中国(25964)
- 技术(24522)
- 农业(23936)
- 务(23184)
- 财务(23132)
- 财务管理(23104)
- 地方(22156)
- 企业财务(21865)
- 制(20850)
- 策(19458)
- 理论(18899)
- 贸(18554)
- 贸易(18539)
- 易(18002)
- 和(17671)
- 划(17609)
- 体(15222)
- 银(14910)
- 机构
- 学院(340013)
- 大学(331658)
- 济(145645)
- 经济(142846)
- 管理(142100)
- 理学(122177)
- 理学院(121007)
- 管理学(119332)
- 管理学院(118663)
- 研究(104319)
- 中国(83224)
- 京(68335)
- 财(67684)
- 科学(59302)
- 财经(53235)
- 江(52416)
- 中心(50411)
- 农(49973)
- 所(49092)
- 经(48435)
- 业大(45671)
- 研究所(43923)
- 经济学(43335)
- 北京(42074)
- 范(41785)
- 师范(41454)
- 州(41293)
- 经济学院(39238)
- 财经大学(39168)
- 商学(38671)
- 基金
- 项目(227656)
- 科学(183447)
- 研究(173889)
- 基金(166602)
- 家(141975)
- 国家(140659)
- 科学基金(124953)
- 社会(112611)
- 社会科(106924)
- 社会科学(106900)
- 省(90525)
- 基金项目(88574)
- 教育(79907)
- 自然(79045)
- 自然科(77319)
- 自然科学(77305)
- 自然科学基金(75985)
- 划(74059)
- 编号(71149)
- 资助(66309)
- 成果(55683)
- 创(52698)
- 部(50690)
- 重点(50145)
- 发(50137)
- 创新(48386)
- 课题(48263)
- 国家社会(46558)
- 制(44907)
- 教育部(44606)
- 期刊
- 济(162854)
- 经济(162854)
- 研究(98967)
- 中国(66630)
- 管理(58624)
- 财(56035)
- 农(46288)
- 科学(42912)
- 学报(39832)
- 教育(36854)
- 技术(36213)
- 大学(32839)
- 融(32722)
- 金融(32722)
- 农业(32101)
- 学学(31005)
- 业经(29008)
- 财经(26225)
- 经济研究(25140)
- 经(22752)
- 问题(21272)
- 技术经济(20284)
- 业(19778)
- 现代(17311)
- 科技(16747)
- 贸(16714)
- 财会(16497)
- 商业(15684)
- 世界(15130)
- 策(14924)
共检索到508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申俊喜
提升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当前利用外资的主要目标。外资企业的进入,对东道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既可以产生技术溢出也可能导致技术挤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的外资政策。本文以苏南地区为例,指出目前外资政策在推动苏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本土企业发展受到抑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富民与强区不相适应、经济高速增长难以持续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调整外资政策,逐步取消一般性的外资优惠政策,实行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改变外资企业普遍优惠制的政策,实行基于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的差别化优惠政策;从单纯的政策优惠转向营造完善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利用外资的同时迅速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海婷 程春清 彭艳
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推动作用已被多个国家的集群技术创新实践所证实。本文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景德镇陶瓷中小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提升该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万威 龙小宁
外资准入政策的制定关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创新。本文根据中国外资准入政策的调整,区分了鼓励和取消限制这两类典型的外资准入政策,并分析了它们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鼓励类政策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在发明专利方面的创新,而取消限制类政策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不同外资准入政策的影响差异主要在于它们吸引高质量外资的效果不同。本文也提供了支持鼓励类外资准入政策产生较多知识溢出效应的证据,并从企业所有制和取消鼓励类政策这两个方面对外资准入政策的影响做了进一步讨论。本文的分析表明,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通过制定选择性产业政策吸引高质量外资是其促进本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纪生 孙文祥
本文通过对 1960年代以来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学术文献的研究发现,,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原因是对技术转移理解标准不一,缺乏基于技术转移实现过程的深入分析。本文以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为指向,提出技术转移实现的不同层次划分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并提出研究该问题的新的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玉霞
河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数量少、起点低、规模小,生产经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出生易,存活难"、"成型快,发展慢"等问题。科技型小微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需要财政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矫正市场失灵,支持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应当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对金融资本和高端人才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打破以往财政、金融、人才分别给予支持政策的现状,形成"财政+金融+人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蕊 张肃 王含
依托"融知发酵"理论,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划分为基于"融知发酵"模型的静态指标和基于发酵反馈过程的动态评价指标,对吉林省机器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基于静态评价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需要增强知识母体的培育与供给,通过引进专业化人才,积极改善知识环境,努力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基于动态评价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需要将重心更多地关注于知识技术转化和技术产品转化这两大发酵反馈过程,对发酵反馈过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好相应引导,以便企业更加顺利地实现技术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宝 高峰 姬贵林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文献分析,借鉴国际上通用的指标体系制定方法和研究框架,结合实际构建了兰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西部主要城市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分析,揭示了兰州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症结并提出了有效提升的对策。
关键词:
典型重工业 企业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海燕 王伯安
本文通过对我国石化企业竞争力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从加大R&D经费投入、实施专利战略、提高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能力、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我国石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石化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治兰
1.制定核心行业和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逐步提高政府驾驭创新驱动的水平与能力。就发展中国家而言,战略性产业中的企业大多弱小、不掌握核心技术,处于追赶阶段,无法单独承担自主创新的重任。因此,政府必须制定这些行业、领域创新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动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产业技术部署和政策。比如,整合研究所、大学、企业的科技资源,组建产学研联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雯
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高科技技术企业的竞争焦点在于发展和创造市场需要领先技术和创新技术,技术上的创新优势是高科技企业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生命源泉,近几年我国高科技技术有长足的发展,但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国外的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将围绕提高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影响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客观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从宏观调控和企业自身发展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其着力点就是通过科技体制改革,真正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虽然早在2006年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2015年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都将之作为重点任务,但是从政策目标的实施看,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应该说,当前的客观基础与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碧祥
随着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分析了我国电信企业创新能力低下的现状和根源,指出基于民营化改革破除行政性垄断为电信企业的技术创新排除了障碍,并提出通过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完善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及基于引进的创新等提升电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路。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电信企业 有效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燕生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国际环境中,我国企业将面对强劲的外部竞争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应对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和挑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如何改善我国的进口机制。即通过大力引进分享国外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技术进口与创新 有人预言,在下个世纪,那些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波 李叔涛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艳 黄永明
本文以韩国Samsung电子为案例来分析技术创新的路径,结论为:OEM模式在隐含性知识的转移中更有效率,因而在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受到制度和技术的约束的条件下,OEM模式是技术创新的一条有效的低成本途径。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学习,OEM-ODM-OBM的升级模式可以嵌入到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轨迹,并最终在同一条技术发展轨迹上运行。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路径选择 OE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