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95)
- 2023(18772)
- 2022(16196)
- 2021(15145)
- 2020(12737)
- 2019(28916)
- 2018(28736)
- 2017(54855)
- 2016(30025)
- 2015(33798)
- 2014(33837)
- 2013(32805)
- 2012(30334)
- 2011(27232)
- 2010(27443)
- 2009(24800)
- 2008(23930)
- 2007(21108)
- 2006(18541)
- 2005(16237)
- 学科
- 济(120465)
- 经济(120328)
- 管理(84403)
- 业(79393)
- 企(65345)
- 企业(65345)
- 方法(53086)
- 数学(45868)
- 数学方法(45066)
- 中国(34524)
- 农(32765)
- 财(28493)
- 地方(28380)
- 业经(28017)
- 学(26462)
- 制(22729)
- 农业(21961)
- 理论(21728)
- 贸(20871)
- 贸易(20855)
- 易(20179)
- 技术(19500)
- 银(19431)
- 银行(19380)
- 和(19197)
- 行(18597)
- 融(18536)
- 金融(18528)
- 环境(18433)
- 务(17511)
- 机构
- 学院(415860)
- 大学(415203)
- 管理(162919)
- 济(160514)
- 经济(156814)
- 理学(140583)
- 研究(140331)
- 理学院(138976)
- 管理学(136024)
- 管理学院(135276)
- 中国(105206)
- 京(89626)
- 科学(88806)
- 财(73555)
- 所(70537)
- 农(69736)
- 中心(64800)
- 研究所(64318)
- 业大(63340)
- 江(62332)
- 财经(58389)
- 范(56778)
- 北京(56658)
- 师范(56151)
- 农业(54428)
- 经(53066)
- 院(51728)
- 州(50770)
- 技术(47307)
- 经济学(47125)
- 基金
- 项目(285973)
- 科学(224360)
- 研究(208635)
- 基金(205088)
- 家(179554)
- 国家(178047)
- 科学基金(152807)
- 社会(128854)
- 社会科(121954)
- 社会科学(121923)
- 省(113145)
- 基金项目(107937)
- 自然(100529)
- 自然科(98252)
- 自然科学(98229)
- 教育(97474)
- 自然科学基金(96396)
- 划(95297)
- 编号(86467)
- 资助(85337)
- 成果(70016)
- 重点(64267)
- 发(63085)
- 部(61900)
- 课题(60183)
- 创(59534)
- 创新(55456)
- 科研(54638)
- 项目编号(52980)
- 教育部(52933)
- 期刊
- 济(177179)
- 经济(177179)
- 研究(120145)
- 中国(85917)
- 学报(67322)
- 农(63360)
- 管理(61230)
- 科学(60987)
- 财(55677)
- 教育(54267)
- 大学(51070)
- 学学(47738)
- 农业(43860)
- 技术(39940)
- 融(35935)
- 金融(35935)
- 业经(30976)
- 经济研究(28354)
- 财经(27530)
- 图书(24883)
- 经(23524)
- 业(22898)
- 问题(22576)
- 科技(20411)
- 技术经济(19924)
- 统计(19678)
- 版(19602)
- 理论(19163)
- 商业(18578)
- 资源(18181)
共检索到617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世文 刘劲
[目的/意义]利用本体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信息源及要素等进行分析,更好地管理与组织相关数据,为设计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数据库奠定基础,进而辅助政府进行精准决策。[方法/过程]分析并提取异源平台网络舆情数据属性与属性值,依据舆情传播过程及要素分析本体核心概念、数据属性及关系,利用UML完成本体数据模型的构建。[结果/结论]为各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异构信息源统一描述、组织、存储与管理建立了数据模型,为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应急决策与防范提供了有力支持。[局限]文章对数据模型的研究未进一步细化和解释相关概念、关系和数据属性,也未完成数据库存储平台的实际搭建并对数据的属性、属性值及数据类型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杜洪涛 王君泽 李婕
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提供参考。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划分为形成(扩散)、高潮和消散三个阶段,同时将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性突发事件和非自然性突发事件两类,并提出这两类事件各自对应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式的假设。以五个典型的突发事件为案例,通过比较分析这五个案例事件网络舆情在各阶段的表现及传播路径的异同,明确了不同演化模式的特征及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归纳了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关键因素。然后总结了突发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演化模式 案例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林兴 王帅
[目的/意义]利用事理图谱研究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诱发与缓释机理有助于赋能舆情引导监管,保障治理活动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方法/过程]设计重大突发事件描述方法,经舆情泛化等步骤构建事理图谱模型,将模型中的标记要素作为前因条件变量赋值后得到抽象化组态并进行三维动因分析和驱动传导路径提取,据此阐明诱发与缓释机理。[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事理图谱模型能够有效解析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诱发与缓释机理,动因分析与驱动传导路径表征有利于突破静态分析壁垒、提升纵向解析深度。根据模型开发图谱自动化生成与抽象化构造的EPL系统可以用于实证并简化操作流程。不足在于,仅针对诱发与缓释机理展开研究,未深入探讨次生舆情等类似现象,期待今后提供更全面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朱玲玲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突发事件经由网络传播引发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预警是引导网络舆情,进而管控突发事件发展态势的前提,在大数据环境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预警需要大数据分析,其对应急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方法/过程]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出发,文章将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结合,强调网络舆情预警中的大数据分析既需要大数据分析能力,更需要在网络舆情预警的数据采集、舆情分析和监测预警三阶段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撑。[结果/结论]着眼于网络舆情预警的特点,将"有形资源"——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无形资源"——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舒婷 疏学明 胡俊 解学才 张雷 张伽
网络舆情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和追踪热点话题是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础。现有研究具有网络舆情事件表征不全面、对于热点话题的识别和追踪局限于语义信息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社交、内容、话题、情感4个维度构造超网络模型,并引入时间特征作为网络的连接关系,用于定量表征时序的网络舆情事件;将话题节点在超网络中的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作为话题热度的度量指标,实现热点话题发现及演化跟踪;应用“甘肃白银马拉松”微博舆情案例对模型和指标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时序超网络模型能够清晰表征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指标能够准确识别和跟踪热点话题,并为实时态势研判预警、舆论引导等提供指导。
关键词:
超网络 网络舆情 中心性 微博话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军 王学金 李鹏 庄云蓓
[目的/意义]在数据驱动下开展群体行为计算,设计舆情传播建模方法,为网络舆情管理创新提供支持。[方法/过程]结合群体行为理论和收敛交叉映射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建模方法。首先从群体结构、群体规范和群体过程视角提取舆情系统特征,之后根据最邻近方法和时间序列收敛判断法识别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舆情传播模型。该方法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社会强化机制计算化,通过系统特征的因果关系强弱和差异分析,揭示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化机理。[结果/结论]基于新浪微博平台中“双黄连事件”“白银越野赛事件”“十堰爆炸事件”和“青海地震事件”等4组舆情数据的实证结果发现,各事件中的群体交互持续能力和聚集度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典型的群体事件。此外,不同类型的舆情事件系统特征的因果关系强弱程度不同,因果关系越弱舆情演化不确定性越大。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旭 孙瑞英
【目的/意义】探索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播规律、识别与评判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中重要节点,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舆情,增强政府管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方法/过程】以"魏则西事件"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整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该事件舆情扩散过程,绘制了"魏则西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社群图,并以定量方式对"魏则西事件"舆情传播网络进行了结构测度分析。【结果/结论】拓展了SNA的应用,发现该事件舆情四个阶段传播规律,识别、总结该舆情传播网络中关键节点结构特征,并提出针对突发事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种大双 孙绍荣
[目的/意义]研究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传播和衍生社会次生灾害的过程,为政府制定应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传染病模型SEIRS,提出一种合理运用控制因子促使舆情传播发生改变的方法,建立政府干预下的舆情传播与控制系统。给出系统的微分方程组模型,分析系统的平衡点和稳定性。[结果/结论]以"6·1"长江沉船事件和"8·12"天津爆炸案事件为例,通过仿真证明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设置5种情景来考察不同控制因子对群众状态转化的影响,并据此给出政府控制舆情的重点控制因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贾若男 王晰巍 王楠阿雪
[目的/意义]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中,用户会分化成不同的群体,随着群体内部共同立场的不断建构和强化,群体极化最终形成。由于极化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冲击,对极化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显得尤为重要。[方法/过程]在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议程设置等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遵循“数据—知识—服务”的转化路径提出群体极化风险评估模型:首先,构建事件多维主题图谱以形成舆情知识资源集合;其次,从中确定群体极化风险要素抽取维度并量化末级指标;最后,采用熵权法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结论 ]舆情影响力对群体极化风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公众议程多元程度,在所有风险要素中,公众情感极化程度的权值最小。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群体极化 风险评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教萌 师荣蓉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了一套结合利益相关者的网络舆情监控方法。以新冠肺炎微博数据为例,按照疫情中涉及的社会角色划分了11类利益相关者,将LDA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与LDA2vec串行提取文本主题,借助SnowNLP进行情感分类,通过统计话题的绝对关注度和相对关注度得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实证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点在疫情爆发期内比较一致,而在平稳期内比较分散,最终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再次集中;相同角色的利益相关者具有相似的话题和情感演化过程,但其侧重点仍有差异;绝对关注度反映了主流舆论影响下的关注点,相对关注度反映了与利益相关者自身利益相关的关注点。本研究揭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利益相关者的舆论演化特征,为政府精确监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同群体的舆论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鑫 张岚岚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号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并把基于信号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分为两个维度:信号纵向挖掘和信号横向防控。其次在两个维度中分别尝试提出了分析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分析步骤。最后总结了信号分析应用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优点。
关键词:
信号分析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预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庄蕙荥 姜奕冰 范哲玮
[目的/意义] 在社交网络中回声室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的社交网络舆情演进具有重要作用,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研究回声室网络结构可以为相关部门的舆情引导和管控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过程]基于网络结构理论,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情感分析方法,进行用户回声室网络结构识别以及用户回声室网络结构表征及网络同质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中回声室网络结构分析模型,并结合重大突发事件“3·12”东航客机事故中典型舆情话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存在回声室效应,由于微博评论与转发机制的不同,回声室网络结构存在明显的网络特征差异,且评论机制更有利于社交网络在重大突发事件下的情感分享,并可以凝聚群体观点和用户想法,从而促进意见领袖在群内和群外成员之间的互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迪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7-2013年国内网络舆情预警领域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从文献数量、文献著者、关键词、文献刊载来源、文献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统计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黄星 刘樑
【目的/意义】构建有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应急决策机构有效控制舆情风险和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依据。【方法/过程】通过理论分析、文献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从突发事件作用力、网络媒体作用力及网民作用力3个维度提出10个评价指标。采用加速遗传算法(AGA)对传统投影寻踪(PP)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加速遗传算法与投影寻踪(AGA-PP)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预警模型。【结果/结论】与传统PP模型相比,本文模型简化了投影寻踪实现过程,克服了传统投影寻踪方法计算的复杂、编程实现困
关键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风险预警 AGA-PP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倩生 谢柏林 张新猛
由于短时间内网络舆情事件信息收集不完备,决策者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急决策往往会卷入网络舆情热度和突发事件影响力等直觉模糊决策指标。文章通过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标的直觉信息熵来构建多指标应急决策模型,获取各决策指标的合理权重,进而通过直觉模糊集结算子集成计算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综合危机程度,根据直觉模糊危机值的得分和精度,可确定各网络舆情事件危机严重程度排序,辅助政府轻重缓急地应急处置各舆情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